美章网 资料文库 院校体育文化建设分析范文

院校体育文化建设分析范文

时间:2022-10-09 10:26:15

院校体育文化建设分析

一、建设校园体育文化的意义

1.校园体育文化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意识:是人们对体育在头脑中形成的认识与理解。其表现形式,主要为身体与心理两个层次。身体方面主要衡量依据为参与体育运动的方法、时间、次数、运动强度、运动技能以及参与过程中的物质消费等;心理方面主要为心理的愉悦,以及参与过程中形成的精神,价值观的形成,运动家的风范以及对体育迁移价值的理解。校园体育文化能够从物质形式上尽力满足学生的文化需要,而且能从制度上进行一系列的约束。通过大力的倡导,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通过举办体育文化活动,从日常的行动坐卧等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熏陶。塑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通过老师同学间的相互影响,形成同学间的相互带动和感染。长久的坚持,使学生形成一种习惯。从而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体育健身热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体育意识。

2.校园体育文化能完善学校体育教育功能。学校体育教育是一个整体的工程,并不只局限于课上运动技术的学习,培养健康的体魄,其涵盖极其深远的育人功能。学校不但是学习的场所也是一个文化场所,校园文化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娱乐,人际交往等的方方面面,根植于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帮助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这其中体育文化也是比不可少的。通过广大同学对体育比赛的热情观赏和参与,能够培养学生的体育竞赛知识,调节身心健康,增强竞争意识,团结协作的能力,培养集体荣誉感。可以在比赛中教育学生尊重对手,尊重裁判,遵守规则,公平竞赛。增进交流。以及对体育比赛中的良好的体育道德表现的颂扬和对假恶丑行为的谴责与批评。大学校园中文化氛围及内在的精神风貌和品格等,现实地表征着大学校园文化所营造的“精神场域”,大学校园文化所营造的这一“精神场域”,已经成为大学中不可低估的教育力量,它对大学生的生活观、价值观、人生观、审美修养、内在素质等方面发生着沉浸和熏陶功能,虽然这种功能在其形式上只是潜移默化地发生,但其功能作用决不可低估,或者说,较之于“强势性宣传”,它对学生成长和成才的影响是显著而久远的。总之,体育文化是课堂教育的有效补充和完善,当人处在一个文化环境中,他就会受到文化的熏陶,潜意识当中就会约束自己的行为。

3.校园体育文化的精神价值。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集中体现。在健康体育文化的倡导下,学生的生活态度将更加积极。学生更加健康活泼。能够更加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健康美、形体美,行为美的追求。人与人的相处更加和谐,通过体育活动和竞赛,不仅可以缓解工作学习带来的精神紧张和疲劳,还可以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更大的满足与享受。并有效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克服困难、认识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等良好的意志品质。使学生更加富有对个人、对集体、对国家的责任感,使命感。使学生摆脱对网络游戏、低俗娱乐文化的侵袭。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具有非凡的意义。

二、高校体育文化缺失的影响因素

1.中国传统文化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思想长期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其中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以和为贵”,追求人与人之间在“和”的框架内生活,安分守己,要避免争斗。因此,传统观念认为,现代体育比赛中激烈的竞争,是粗鲁的,不能体现中国人的养身,修德,以德服人,和平共处的原则。另外,中国一直有重文轻武的传统,“书中自有黄金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些流传已久的名言。无不体现了,对读书,对学习知识的重视,认为只有掌握了知识,学习了前人的文化经典才是安身立命的资本和能力。才能有前途,才能光宗耀祖。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作为学生的本分和职责。身体的强大,往往被认为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所以,依照传统的观点,体育被认为是粗鲁的和有失文雅和野蛮的,因此自然也就不受欢迎。此外,中国人一直信奉“劳心者治天下,劳力者治于天下”这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而,虽然中国的武术博大精深。但影响力并不是很大,对于体育及运动的轻视并非一朝一代的偶然现象,而是深受传统文化底蕴影响的历史现象。

2.学校教育的影响。我国教育长期实行的应试教育。学生的考试成绩的好坏,升学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声誉。随之而来的是学校成为重点,受到瞩目。得到广大学生家长的青睐和热捧,同时,牵动着学校的生源问题,甚至生存问题。所以,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科成绩教育备受重视,学校正常的体育活动往往被其他学科占用,身体文化教育被边缘化。在高等学校,学校追求的是科研能力,引进科研经费的多少和学术论文的发表量。在这个指挥棒的指引下,基层教师的主要精力在于如何搞科研,发论文,致使教学质量,普遍下降。整体呈现出功利性。对于公益性的基层文化活动,教师的积极性并不高。学生层面,由于传统观念和家长的影响,学好学科文化能考到好的上一级学校,将来能有好的前程。学生的课余时间往往被各种各类的学习辅导班占据,因此,学生自由的时间被剥夺,活泼的天性被扼杀。再有,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学生从小在家长的精心呵护陪下长大,由于家长害怕孩子在活动中身体受伤,往往限制学生从事正常的活动。从而限制了学生运动本能的发展。再有,娱乐文化的充斥。电子设备的不断创新,网络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给青年学生带来了快速高效的信息,生活提供了便利。在满足学生娱乐的同时,也使得一些学生慢慢的对网络有一种依赖,甚至上瘾。沉迷于网络,同学之间正常的生活交往,大部分依赖网络,网络占据了同学们的相当多时间。“以前学生的玩主要以‘动’为主,比如打篮球、踢足球、滑冰等,都有益于身体健康。但现在的中学生,玩大多以“静”为主,上网聊天、玩游戏、听音乐和看电视,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对身体极为不利。”全国人大代表、杭州高级中学校长缪水娟说。

三、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发展对策

1.高度的重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以文化熏陶引领校园体育的蓬勃开展。目前的校园体育状况有目共睹,学生的体育健身积极性不高,体育意识淡漠,体育氛围不够等,导致青年学生的身体素质逐年下降。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杨桦委员说,近几年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进行的多次调研,以及教育部等六部委连续25年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体质一些重要指标呈下降趋势,令人担忧。突出表现为:肥胖率日趋增长,超过“安全临界点”;心肺功能下降,运动能力趋低;视力不良检出率不断攀升。———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缓慢下降。19至22岁年龄组爆发力、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7至22岁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3.33%、5.64%、7.83%、3.78%。超重检出率分别为14.81%、9.92%、10.79%、8.03%。这是不容回避的问题,是关乎全民族素质和身体健康的问题,是人全面发展的问题。作为国家教育的各级领导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并进行检查监督。第一,加大力度,建设体育文化设施,以满足学生体育文化活动开展的需要。体育设施包括体育场地和器材,它是搞好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的物质保证。是提高体育教学和学生活动质量,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的前提。第二,完善校园体育文化制度。要实现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首先必须建立规范的校园体育文化制度。用制度去约束和规范学生的体育行为。比如,对阳光体育的计划的执行制度等。制定一系列的体育活动制度以及系列的体育竞赛与体育表演规划。大力扶持校园体育社团,使之更多更好的吸纳有不同爱好、不同体育基础的学生,以自发,自觉的形式,进行丰富多彩的体育健身活动,形成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通过各个社团的积极活动营造整体的校园体育氛围。其次,增强文化宣传,树立校园体育先进人物,校园体育优秀队伍,和校园体育优秀社团。建立校园体育文化节。给学生个人,集体,社团充分的展示机会。建立校园体育档案,使在校的学生了解学校的体育发展历史,和体育发展特色。用学生身边的人物,去鼓舞激励学生。通过校园媒体,校园网络,塑造正确的体育健康观念,以及科学的生活方式,提高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塑造运动健身氛围。

2.校园体育文化的定位。现代教育和现代体育发源于西方,其中心思想和价值观念就是对抗和竞争。强调身体的力与美,用身体的强大,以力量、速度、灵敏、技巧去战胜并超越对手。鼓励冒险、刺激和创新精神。推崇个人的发张和表现。体现一种精英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其核心是一种“和”文化。这一点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向世界人民做了展示。“和”的思想渗透到人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传统体育方面,中国人追求的修身养性,祛病,防病延年益寿。是精神的修炼,注重内在气质和人格的培养。并不提倡身体的对抗和竞争。笔者认为,对于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体育文化的发展建设,必须立足在“众”字上,必须让每个学生感染其中,有所收益。完全的竞技体育并不能发挥其全部的功能,因而,发展校园体育文化,必须要继承民族传统文化,以及传统体育项目。给学生提供适应自己身体和性格特点的,能够从中受益的体育项目和相应的文化熏陶。以完成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精神锤炼的宗旨。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并借鉴西方的创新精神,不断的开拓,发展。

总之,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整体的一部分,是形成校园特色文化所不可或缺的,是提升学校软实力,提高学校竞争力,和影响力所不可或缺的。文化是学校发展利于不败的根基。是学校的品牌。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大力发展。

作者:于勇单位:天津职业大学基础部

被举报文档标题:院校体育文化建设分析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