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范文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范文

时间:2022-10-11 02:55:22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社会科学研究的具体操作方法与技术是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方法与技术。任何一项研究都无法离开具体方法与技术的支持。徐志明在其主编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将社会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分为:选题方法、文献调查法、思维方法、系统科学方法;秦伟编著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将具体操作方法与技术分为:抽样方法、访谈法、问卷调查等方法;欧阳康著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具体研究方法包括:怀疑方法、观测方法、定性方法、定量方法等等。尽管各位专家学者的研究侧重点不尽相同,但大体上反映了当前学界对于具体研究方法的认识水平。当然,随着新的研究方法的出现,人们研究能力的不断增强,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究还会不断深入,从而会有更多更加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不断涌现。总体来看,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设置特点表现为:通过培养研究者形成一定的方法论,从而使研究者选择特定的研究程序与研究设计,进而又选择一套与之匹配的具体操作方法与技术。

1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大学本科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既有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有效迎合当前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接受路径问题,也有设置篇幅较大无法达到应有教学效果的问题,还有课程考核模式陈旧影响教学效果等问题。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有效迎合当前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接受路径。目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通常采取以讲授书本知识为主,以教师讲授和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这门课程中的运用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源于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继承;二是源于“师”之授业者,“生”之接受者这种认知模式;三是源于授业者自身能力所限。从第一个方面来看,尽管我国教育模式经历了不计其数的变革和更新,并取得相当成绩,但始终未能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传统教育模式依然在我国大行其道。从第二个方面看,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依然发挥重要的作用。师生关系是我国最为古老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一定程度上似乎决定双方各自地位及其知识能力,即“师”之授业者,“生”之接受者。新中国成立以来,尽管一种新的“师生关系”,即师生间的民主平等关系已经被确立,但沿行千年的传统师生关系依然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从第三个方面看,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一门对授业者综合能力要求极高的课程,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及社会实践经验的授业者很难有效完成其授业要求。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大类本科生通识课和专业选修课,课程教材篇幅较大无法达到应有效果。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一书为例,该书共三篇十九章。作为一门专业选修课,该课程一般为36学时,也就是说一节大课(100分钟)就要讲授一章多,否则无法有效完成教材的篇章设置。如在一节大课中完成相关教学量,很显然只能是“走马观花”讲与授。其结果必然是老师没有“成就感”,学生没有“满足感”。课程考核方式陈旧,影响教学效果。如前所述,传统教学模式在我国教育模式中依然大行其道,因而考核方式必然会遵循传统教育模式。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教学过程中,学生最为关心的不是能否掌握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能否运用科学方法从事社会科学研究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分析和运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而是该门课程考试模式。因此,在实际的讲授过程中学生更为注重课本的相关问题,对于案例分析以及如何操作表现出一定的矛盾心理,即案例分析与操作模式并不与考核直接相关。

2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改革的思路

针对目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及考核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改革思路,即:以注重培养学生个人能力的发挥及提倡学生独立思考的新教学为核心,以优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设置为内容,以改革现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考核方式,即以研究方法的实际应用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新的适合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课程教学改革。改革以书本知识为主、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个人能力的发挥及提倡学生独立思考的新教学模式。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目的最终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应多通过案例分析,采取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师生合作、同学协作、广泛讨论等方式,从具体事实中得出自己的观点,绝不能“文云亦云”,从而有效地使学生积极参与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心理素质和理论思维能力及应变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性思维的产生。

优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设置。优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设置,一方面在于增加该门课程的教学量,另一方面在于部分精简课程章节。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作为一门培养、造就一支更高水平科研后续队伍且具繁荣社会科学重任的一门学科,其36学时很难达到应有效果,一定程度上的课时量的增加十分必要。对于庞大的篇章设置,相关教师应根据所受专业予以有选择地篇章节选。就该门课程的结构而言,方法论层面关于其学科特点、性质及功能问题则为必选内容,而研究程序与研究设计篇幅并不大且极为重要则也应为必选内容,对于具体操作方式与技术而言,则可根据所受专业节选适合该专业方向研究的一些具体操作方法与技术。改革现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考核方式,即取消“应试”考核方式,以研究方法的应用为主要内容进行考核。“应试”作为教育的一个部分,是检验阶段性教育成果的必然形式,但“应试”绝不应该成为教育的大部分甚至是全部。因为以“应试”作为教育的大部分或全部则违背了教育的职能,它不仅局限了学生思维空间,而且限制了学生自主能力的发挥,对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这门课而言更是如此。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运用一些科学方法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在以后的实际生活中运用相关方法去分析、处理一些社会问题的能力。因此,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考核方式应与此紧密相关,即考核基本原理的同时应更注重相关研究方法实际运用。

总体来看,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同时具有理论科学和实践科学属性的一门科学。其研究内容的丰富性对该学科的教学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同时也为课程教学改革创造了条件。因此,根据实际情况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以改变当前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个人能力及提倡学生独立思考为内容的新型教学模式为核心;优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设置为内容;提高学生应用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为国家培养、造就一支更高水平科研后续队伍及繁荣与发展社会科学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孙静单位: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