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分析范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分析范文

时间:2022-08-13 03:48:2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分析

摘要: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包括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施多元化考核方式,深化课程教学研究,最后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实效性,即教育教学模式得以重建,课程考核方式得以改变,心理健康素质得以优化。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考核方式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充分认识加强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当前,我国正处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如何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中,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1]由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通知(教思政厅〔2011〕5号)明确指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因此,探索有效培养当代大学生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能力的教育教学改革,对高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某地方高校近几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践,在调查、实践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就如何进行教学改革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育教学质量,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心理认知能力、心理问题应对能力和促进教学队伍发展进行了探索。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师资缺乏专业性某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队伍参差不齐,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专业教师缺乏,很多从教的教师都是迫于工作需要,由学生工作系统的辅导员或机关处工作人员担任,他们通过自学考取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后加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队伍中,从事教学与咨询工作。虽然他们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指导的经验,但是,他们没有专业背景,没有经过系统学习、培训和理论夯实,缺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所以,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较多地依靠个人经验,心理学专业知识和心理咨询专业技能相对薄弱,导致教学专业化效果不佳。

(二)心理健康教育程度教学形式缺乏多样性目前,从某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情况来看,课程授课形式虽然有理论授课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重理论、轻实践,作为公共必修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授课形式以第一课堂教学为主,实践教学缺乏开发,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存在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认识不全面、不深刻的现象,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浅显、乏味无趣。高校及从教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体验课程,教师应该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充分给学生提供体验和操作的机会,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增加授课形式的多样性,增强授课过程的灵活性,以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2]。

(三)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缺乏动态评估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评估,主要以大学新生为对象,心理健康调查采用大学人格问卷(UPI)、《SCL-90症状自评量表》等心理普查量表进行在线测试,通过对测试结果的评估,能帮助教学工作者更早发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在给他们提供及时帮助和必要治疗的同时,在广大学生中形成心理卫生宣传的氛围和产生提高认识、悦纳自己、增强心理保健意识的效应。虽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通过测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了解大学生的苦恼、心理冲突、迷惘、焦虑,甚至通过测试结果可以评估学生有无心身疾病等。但是,测试筛查的结果会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象局限化、工作范围狭隘化,教学工作对象全体化、工作开展全程化的教学理念得不到实施。这与不同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和心理健康水平动态化是不相融的,因此应根据大学生在不同年级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的差异着眼教育教学工作。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一)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加强实践训练的次数,最大限度地锻炼自身实际操作技能,使自己在操作的过程中能够得心应手[3]。实践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模拟、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心理测试、心理微电影、行为训练、体验式教学等可操作性方法;实践教学形式以个人辅导、团体辅导及发展性行为训练为主导;实践教学载体以讲座、工作坊、研讨会、训练营、实际操作体验等多元化的活动为平台;实践教学模块以人际关系发展小组、压力和挫折应对工作坊、学习力提升工作坊、创新能力拓展营、肯定自我表达训练、就业创业实战团为训练模块。这种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势必增加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全面提升其心理素养和综合素养,促进学生自觉应用理论知识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知、信、情、意、行”的统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实施多元化考核方式任课教师在前期理论知识传授和大学生自身掌握的心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大学生在心理健康学习活动中要对自己在实际学习、生活、情感、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有识别能力,并树立“三正”的正确意识,培养大学生识别心理问题能力、自我认知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个人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通过多途径、全方位考核方式检测学生心理问题的调控能力。

(三)深化课程教学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教师对因主客观条件致使教学活动受限情况要有掌控能力,并根据形势的变化和授课对象的变更分析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并围绕难点和重点进行课程课件制作、教学任务设计、教学目标科学化、教学内容贴近化(结合学生需求)、教学方式创新化的集体研讨活动。本课程在改革探索实践中,制定了统一的主题研讨活动方案,将课程教学研讨作为教学工作的日常任务,查找教学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对策,实行“老带新”合格培养考察制,使教学团队“劲往一处使”,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深化课程教学研究促进教学队伍教学能力的提升。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实效性分析

(一)教育教学模式得以重建通过教学改革探索,构建了“知识+技能+自我认知水平”的教育教学体系,这种教学体系实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能力结构的有机结合:一是通过理论教学,改变了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片面化认识,相比教学改革前,大学生不仅注重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层面的知识,还主动与任课教师加强问题探讨和教学互动;二是实践教学开展规范化,采用多种实践教学方法,强化了大学生心理体验和行为训练,着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掌握心理健康水平评估能力、心理问题调控能力、健康心理素质培养能力;三是提高了大学生的知识、技能、自我认知水平,高度重视大学期间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积淀和能力的培养,为社会层面的人际交往做好铺垫。

(二)课程考核方式得以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很单一,采取课堂考勤、撰写学习论文和结课考查的形式,侧重理论检测,课程教学改革以能力培养为依据,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多元化体现在不同的考核主体和考核内容上,将考核的重点放于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上,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明白自己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什么样的心理需求和应具备什么样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内化”心理问题识别能力和调试能力,增强自我心理保健能力。这种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更全面、更客观。同时,为高校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打开了一个新的突破口。

(三)心理健康素质得以优化在开展心理健康教学活动时,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大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培养和自我意识提升方面,通过心理体验、行为训练、互动体验等实践训练不断提高他们的心理问题识别能力、情绪调控能力、学习力提升能力、压力应对能力、人际关系处理和交往能力,从而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成长、成才的目标。对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考查,教学效果良好,教学方式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应对能力,优化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增强学生成长成才的能力。四、结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教学实践转变了教学理念、优化了教学内容、改革了教学方式,并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但是,在不断的教学实践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任重而道远,必须要进一步探索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机制、探索如何加强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其和国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的通知[R/OL].

[2]刘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8):126-127.

[3]帅英,李碧虹.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8):41-45.

作者:周艳红;伍友龙 单位:湖南工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分析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hekezazhi/szdxxb/718019.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