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古代文学课程中的诗词教学范文

古代文学课程中的诗词教学范文

时间:2022-11-03 09:14:33

古代文学课程中的诗词教学

【摘要】诗词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占有很大比重和重要地位。但长期以来,教师因为诗词素养的欠缺,教学方式的歧误,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本文尝试总结诗词教学的关键之处,并提出行之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诗词;精读;记诵;格律;赏析;创作

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诗词则是古代文学中最精粹的体裁。诗词以其精炼的语言,精整的形式,精彩的意境,最能为中国文学之代表。然而诗歌语言不同于日常语言。俄罗斯语言学家雅各布森认为:“纯以话语为目的,为话语本身而集中注意力于话语——这就是语言的诗歌功能。”也就是说,诗歌语言不似日常语言以交流为目的。而且诗歌常常不同于散文的语法,歧异的原因如王力所说:“第一,在区区五字或者七字之中,要舒展相当丰富的想象,不能不力求简洁,凡可以省去而不至于影响语意的字,往往都从省略;第二,因为有韵脚的拘束,有时候不能不把词的位置移动;第三,因为有对仗的关系,词性互相衬托,极便于运用变性的词,所以有些诗人就借用这种关系来制造‘警句’。”因此诗词的理解相对散文更为困难,诗词的学习更有其特殊性。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以下几条途径对诗词的学习是行之有效的:

首先,以作品为中心,注重精读和记诵。长期以来,高校的古代文学教学是以文学史为主,这实质是以史学教育代替文学教育。而且这种贴标签式的学习造成学生只是学了一些空洞的概念和理论,却对文学本身缺少体会和兴趣。戴建业等有识之士指出:“古代文学教学的当务之急是要‘从以文学史为经’变为‘以文学作品为本’,在课堂上重新回归文学本位”。在以作品为中心的基础上,还要对名家名作下精读功夫,最好到能背诵的程度。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深有体会的甘苦之言。朱熹也说:“今人所以记不得,说不去,心下若存若亡,皆是不精不熟,所以不如古人。学者观书,读得正文,记得注解成诵,精熟注中训释,文意事物名件发明相穿纽处,一一认得如自己做出底一般,方能玩味反覆向上有通透处。”同样强调熟读精思的作用。诗词相对于文章,因为具有韵律,所以更适合记诵。笔者在教学中,把背诵诗词作为硬性任务,每次上课前都会留出几分钟来抽背,期末考试也会出一定数量的背诵题目。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诗词是古代文学的精华,通过日积月累,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这里举个例子,去年中华诗词大会在高校进行选拔,笔者所在学校有个学生通过了初赛。她说多亏了其师要求背诵,才得以积累这么多诗词,从而派上用场。

其次,讲解诗词,要从格律入手。现在高校讲授诗词的老师,大多数不通格律,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古代三家村蒙学已经解决的问题,而今高等学府尚未能解决,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倒退。常常见有人写诗,无格无律,而自矜意境。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有形的粗浅的格律尚不能掌握,遑论无形的精微的意境。况且就像跳芭蕾舞,如果不踮起脚尖这还叫芭蕾舞么?讲授诗词也是如此,若不明格律,空谈意境,常常是隔靴搔痒,不得要领。貌似天花乱坠,实不值方家一哂。格律本身也有深浅。知道四种基本句式和粘对原则只能说入门,还有各种拗救和拗体。特别是注重声律变化的江西派,如果对格律没有深切的体会,是很难把握其特色的。即使读了相关诗话,也只能是矮人看戏,人云亦云。诚如戴建业所说:“一个连平仄都弄不明白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又如何欣赏涪翁诗深折透辟的笔致和拗峭奇险的韵味呢?”比如江西诗派提出的“宁律不协,不使句弱”,就是打破既定的格律,获得一种新奇和突兀的效果。具体来说,又有拗救和拗体两种。王力说:“所谓拗救,就是上面该平的地方用了仄声,所以在下面该仄的地方用平声,以为抵偿;如果上面该仄的地方用了平声,下面该平的地方也用仄声以为抵偿。”拗体王力又称为古风式的律诗,“律诗有三个要素:第一是字数合律,五言诗四十个字,七言诗五十六个字;第二是对仗合律,中两联必须讲对仗;第三是平仄合律,每句平仄须依一定的格式,并且讲究粘对……如果只具备前两个要素,就是古风式的律诗,亦称拗律。”所以拗救是正体律诗的变化,而拗体无所谓救,是跟正体律诗并列的另一体。有些学者虽然知道格律,但了解不深入,也会犯一些不该犯的错误。比如袁行霈《中国文学史》论及黄庭坚诗,言其拗体七律有150多首,实是混淆了拗体和拗救的概念,把拗救当拗体了。据笔者统计,黄庭坚真正的拗体七律只有31首。这书举例也不恰当,拿《题落星寺》(其一)作为大拗大救的例子,其实这是一首典型的拗体七律,哪来的拗救呢。这教材多为高校采用,可谓谬种流传。所以是否掌握格律,真不是一个小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再次,诗词教学,应加强赏析和创作。精读和记诵为赏析提供了基础,而格律则是创作入门的钥匙。同时,赏析和创作又能互相促进。赏析是让诗词回到文学本位,使阅读者领会诗词之美。赏析的前提是明了字词和典故的意思,另外还需要一定的体悟力,以期达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效果。人类的感情是共通的,所谓“却愁说到无言处,不信人间有古今”,因此我们至今尚能被汉代的《古诗十九首》所打动,并不觉得有时空之隔。叶嘉莹喜用“感发”一词论诗,着眼正在于此。但要做到赏析入微,则离不开创作能力。眼和手总是相关的,能诗者赏析的深度和高度都非毫无创作经验的人所能企及。叶嘉莹说得好:“即使作得不好,但总要会作,有些人对此道完全不懂。真不知是如何教学生、作研究的。”戴建业也指出:“自己习作过古文旧诗,对古代文学的精妙更能体贴入微。”诗人固然需要天才,但学会写诗则可以通过有效训练达到。古代的读书人人人能写诗,虽然未必都有诗人的天分,但至少说明写诗是通过后天努力能掌握的技术。当然,掌握格律只是最低的门槛,写诗还需要语词的积累,语感的培养,风格的把握,这需要广泛深入地阅读前人的作品。所以反过来,精读和赏析又是促进创作的重要因素。在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后,阅读的质量往往决定写作的成败。笔者一位精于写诗的朋友曾说,写不好诗,实际是读不懂古人。这里的懂不是指字面意思,而是指深入理解其气韵、风味等精微之处。这样写出来的诗,才是有传统,才是入流。相反地,不少网络诗人师心自用,不法前修,则是胡乱涂抹,其作品不过是轻浮艳俗的“网络体”,非驴非马的“实验体”之类。在有师资的学校,可以开设诗词写作课,更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据笔者的经验,格律靠自学是比较困难,因为读书往往抓不住重点,但如果有懂行的老师指点,十分钟就能学会。这也说明诗词写作中老师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诗词的教学应该是立足于作品,通过要求学生精读和背诵,掌握其格律,体会其意味,从而达到赏析和创作诗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波利亚科夫.结构—符号学文艺学—方法论体系和论争[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181.

[2]王力.汉语诗律学[M].北京:中华书局,2015:274,93,475.

[3]戴建业.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3(4):90,89,88.

[4]刘咸炘.学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96.[5]马斗全.“漂亮”的叶嘉莹[J].东方艺术,1997(5).

作者:刘雄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古代文学课程中的诗词教学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hekezazhi/slzz/722924.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