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职跨文化语言输入问题及对策范文

高职跨文化语言输入问题及对策范文

时间:2022-12-20 10:40:55

高职跨文化语言输入问题及对策

摘要: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教授提出的“语言输入说”强调只有大量的、有效的、真实语境中的语言输入才有可能促成语言习得的发生。语言和文化相辅相成,外语学习要重视语言知识方面的输入以及文化方面的输入,以实现英语作为高职教育层次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在教学实施、学习资源、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跨文化知识输入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语言输入;跨文化;跨文化意识

1引言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推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作为文化传承载体的语言,其工具性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国人对外语学习的热衷就体现了我们积极融入全球一体化的迫切希望。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英语是国内从小学到大学各教育层次普遍开始的课程,我们希望通过英语学习来扩展我们的视野,提升我们的交际能力。就高职院校来说,英语是一门必修课,课时量达到三百多学时,但是教师们普遍感到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欠缺,各种难题并存。2009年10月,《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基本教学要求》(试行)颁布,提出高职英语(非英语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该教学目标里明确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地位,高职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语用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和自身持续性发展的要求。

2理论基础

学界关于语言输入理论的构建始于二十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S.Krashen)教授提出的“语言输入说”(InputHypothesis)。该理论于80年代中期逐步介绍到中国并对国内的外语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克拉申认为:有效的、足够量的、可理解的输入和学习者本身具备的语言输入加工机制是促成语言习得发生的两个基本条件,因此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首要条件,只有大量的、有效的、并且是真实语境中发生的语言输入才有可能促成语言习得的发生,达到音、形、意的一致,从而实现语言的交际目的。“语言输入说”为我国的外语教学以及学习中的语言输入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让我们认识到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不同途径、不同环境下的语言信息的输入量。语言和文化的相辅相成作用使得外语的学习要重视语言知识方面的输入以及文化方面的输入,让外语学习者能够站在本族语的思维角度和历史角度,培养跨文化意识。

3高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语言输入存在的问题

笔者是一名高职学校的英语教师,从教七年,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为了进一步了解高职学生的跨文化语言输入中存在的问题,为本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撑,在对所在的连云港市的其他两所高职学校师生中展开调查与访谈后发现:

3.1课时量方面重“量”轻“质”

所调研的学校皆依据江苏省教育厅2009年12月颁布的《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称“课程标准”),从学生入学第一学期开始开设英语课程,每周4课时,前三个学期是基础英语的学习,第四学期和第五学期每周2课时,为行业英语的学习。五个学期的英语课接近300学时,对于语言学习来说,这个量基本充足。但是调查中发现,尽管英语课的课时量十分充足,但是学生的英语水平并没有相应提高。总体上来说,高职层次的英语教学仍然停留在死记硬背的“书面”层次,学生缺乏有意义的相互交流。

3.2违背语言学习规律

课程标准对高职学生的听说读写四个语言技能进行了具体、详细的规划设计,更强调听说技能,实现提升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目的。然而,绝大多数的高职学生并未真正在基础教育阶段打下坚实的英语基础,到了高职阶段,其听说读写各个技能都很薄弱,如果一味强调听说,不但达不到纠正语音语流、提高交际能力的目的,反而导致学生只重视语言形式的模仿,忽略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信息的吸收,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无从谈起。要想真正掌握一门语言,一定是经过大量的读写训练,然后才是听和说。一方面,高职学生没有经过足量的读写训练,另一方面,教材上的口语练习十分表面化,听力资源也并非本族语者日常交流中的语速和表达,因此导致学生一旦遇到真正的本族语者,除了问名字、国家、职业等之外,无法进一步进行交流。接受访谈的很多同学都有这种体会,这也体现了我们的语言技能训练输入方面存在导向性的问题。

3.3教材输入脱离实际、单一乏味

课堂教学作为高职学生接受知识学习的主要阵地,是提升学生的英语基本技能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的主要途径。调研的学校所使用的英语教材皆是依据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职场相关的主题,将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通过听、说、读、写四种技能训练来培养学习态度、合作意识和跨文化能力。这种设计符合语言学习规律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情景化教学也能够体现“做中学”的人本教育思想。然而,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学主题脱离实际。教材中的一些主题,比如自我介绍、打招呼、问路、上餐馆点菜、购物、看病等主题,全是表面层次的交际内容,且表达不够实用,学生用了大量的时间,却学了一些很少能用到的东西。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学习外语的资源不仅仅局限于教材,各种外语学习网站、有声书籍、在线课程、慕课、影视作品等网络资源十分丰富,都为学生提供了了解真实语言及国外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资源的途径。然而,学生有没有真正去接触呢?根据调查和访谈,少部分学生利用电视、电影、图书、杂志、报纸、网络等与目标语相关的文化产品,来加深对世界各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个别学生与以目标语为母语者或非母语者进行口头和书面语言互动,来实践跨文化交际;绝大多数学生除了教材上的一些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很少主动接触异国文化,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欠缺,因此导致跨文化意识的发展没有基础。二是文化输入单一。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求我们具备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正常而有效沟通的能力,而我们实际学习的多是英美国家的文化资源,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资源很少或几乎没有涉及,因此导致学生无法从教材中学到跨文化知识。同时,“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这也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培养的学生对于本国文化都不能全面掌握,无法为对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信任和良好沟通打下坚实基础。三是没有专门针对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教材上的各种主题或活动,或多或少都能体现中外跨文化沟通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因此如果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文化的碰撞,感受文化休克现象,寻找解决的办法,将极大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

3.4教学活动的组织方面重“形式”轻“内容”

高职英语多采用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情景模拟、思维训练等教学活动形式。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本身就是各种文化碰撞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跨文化语言知识的输入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然而,反观我们的课堂,无论是小组活动还是个人报告,无论是口语表达还是书面表达,学生对一些问题的理解都十分片面,很少有学生能够全面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这些现象都反映出学生只是死记硬背书本知识,而与专业、态度、价值观念等相关的生活知识严重匮乏。我们的学生本来就缺乏语言环境,很多学生学了六七年的外语也没有真正和本族语者交流过,如果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中忽视内容的传递,长此以往,就背离了课程标准的初衷。

4解决跨文化语言输入问题的对策

学生接受的跨文化语言输入和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关系密切。一方面,足量的、真实的跨文化语言输入能够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另一方面,跨文化意识的提高又会让学生对不同文化产生兴趣,提升全球视野。鉴于跨文化语言输入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影响,必须从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加以改进。

4.1尊重语言学习规律,合理设置读写与听说输入

目前我们使用的大部分高职英语教材中,听说先行,然后阅读,最后是写作。其缺点十分明显的。读、听是理解、吸收信息,写、说是把已有的语言材料加工为语言作品,二者的心理机制是不一样的。应该提倡首先阅读,在阅读中积累思想、语言、结构,领悟写作规律,培养语感,然后才是听说,进一步感受文化碰撞,积累跨文化语言输入,为写作打基础。学生的文化根底牢了,语言能力就不会在浅层次上漂浮,而能真正得到提高。

4.2提供足量的、真实的、有效的跨文化语言输入

针对高职英语课程“量大质小”的问题,一线教师在教材开发、教学组织、自身提升等方面改进目前高职跨文化输入现状起着关键作用。首先,教师要开发不同国家的、真实交际中的语言学习教材供学生学习,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充分地吸纳多样的网络音视频资源,为学生提供自然纯正的语言学习环境。其次,针对学生片面注重语言形式、忽略文化学习的现状,教师在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用全面的观点、相互联系的观点以及矛盾的观点分析中外文化中的异同,清楚、全面地表达自己的简洁,传播中国文化,辩证吸收国外文化。再次,教师要丰富课外活动形式,比如文化论坛、文化体验、英语角等形式让学生拓展书本知识,创设跨文化教育环境,营造浓厚的文化学习氛围,并把学生的参与情况纳入评价体系,让学生在中外文化碰撞中潜移默化中提升跨文化意识。最后,教师作为实现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执行者,对于学生形成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至关重要。因此,加大对英语教师的跨文化方面的培训力度,鼓励教师通过进修、培训、论坛、企业实践等形式获得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直接资料和间接资料,提升教学效果。只有多管齐下,才有望改进跨文化语言输入方面的不足,从而为提升高职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2]顾晓乐.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之理论和实践模型[J].外语界,2017(1):79-88.

[3]李晓英.大学生跨文化接触路径探析[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7(5):39-41.

[4]彭仁忠.跨文化能力视阈下的中国大学生跨文化接触路径研究[J].外语界,2016(1):71-78.

作者:张莉飞 单位:江苏财会职业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高职跨文化语言输入问题及对策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hekezazhi/rzltzz/725002.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