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兵家人谋管理思想探析范文

兵家人谋管理思想探析范文

时间:2022-12-29 11:08:16

兵家人谋管理思想探析

兵家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其理论博大精深,对后世影响深远。“人谋”是兵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兵家“人谋”思想的内涵、渊源、特征和旨归等四个方面,全面解读兵家“人谋”管理思想,以期为兵家管理思想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我国兵书卷帙浩繁,从先秦至晚晴大致共有3300余部,其思想一直在中国文化史上熠熠生辉,其中《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三略》等较为著名。兵家理论也是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古往今来的兵法都十分重视“人谋”,因为作战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天、地、人又是不断运动变化的,故而兵无定法,需要“谋定天下”而行“九变之利”。

一、兵家“人谋”管理思想的内涵

兵家认为,作战的谋略主要有以下三种内涵。一是因时而谋。“凡战之法,昼以旌旗幡麾为节,夜以金鼓笳笛为节。”(《吴子•应变》)白天作战用旌旗幡麾指挥,夜间作战用金鼓笳笛指挥。“凡用车者,阴湿则停,阳燥则起。”(《吴子•应变》)阴雨天停止用战车作战,天晴地干方可开动战车。二是因势而谋。地形地势历来备受兵家重视,“路狭道险,名山大塞,十夫所守,千夫不过,是谓地机”(《吴子•论将》),根据地形的不同进行战术上的应变,以实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三是因人而谋。“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孙子兵法•虚实》)水的流向由地势决定,战术的变化由敌情决定。“凡战之要,必先占其将而察其才,因形用权,则不劳而功举。”(《吴子•论将》)作战的要义在于探知敌军主帅的情况,并据此谋划相应的打法,不费吹灰之力便能取胜。

二、兵家“人谋”管理思想的渊源

英国学者李约瑟提出,“阴阳是中国先民能够构想的最终原理”,其实阴阳说也是我国古代各学派思想的重要发端。兵家理论的“人谋”特征,其起源、发展和壮大都与阴阳说密不可分。“阴”和“阳”最早是分开的,用来表示日光向背,向日曰阳,背阳曰阴,后来衍生出气候寒暖、地理位置等意象。《国语•周语》载:“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这是我国古籍中首次将阴、阳合为一体使用,来表达“地震”这一自然现象。到春秋时期,“阴阳”开始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出现。老子的《道德经》指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表达了“阴阳”是“万物”的属性,“万物”乃“阴阳调和”的产物。战国时期,“阴阳”逐步由哲学概念发展为哲学理论。在《易传》中,阴阳已经形成一种符号,用“—”作阳爻,顾名思义表示“阳”,如光、热、男性、白天、坚强等;用“--”作阴爻,顾名思义表示“阴”,如暗、冷、女性、黑夜、柔弱等。此外,《易传》中的阴阳是带有规律性的,阴阳便是阴、阳运行的规律。后来,战国晚期的阴阳学派,又将阴阳发展成带有“感应”的神秘学说。西汉时期,董仲舒认为阴阳之间具有“阳尊阴卑”的关系。总体来说,我国古代关于“阴阳”的理解,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把握:第一,阴阳与世界的本源相联系,阴、阳代表两种性质不同的元气,阴阳之气交媾而万物萌生;第二,阴阳表示日月的运转,后来引申为运转的规律,如《后汉书》中对天文学家张衡的描述,“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第三,阴阳代表客观世界中的不同事物,如天地、日月、男女等;第四,阴阳代表客观世界中事物的不同性质,如刚柔、正反、动静等。阴阳是运动的,古人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已经认识到自然界存在错综复杂的变化。阴阳变化的原因在于构成事物的两种元气不完全平衡,一方居于主导地位,另一方居于从属地位。“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当阳气居于主导地位的时候,事物发生了从“少阳”到“老阳”的变化;当阳气逐渐衰退,阴气居于主导地位的时候,事物则由“少阴”过渡到“老阴”。总体来说,阴和阳两种元气又是平衡的,因此事物总是遵循“少阳→老阳→少阴→老阴”的规律,周而复始地运动,并在上述运动中实现阴阳的相互转化。

三、兵家“人谋”管理思想的特征

(一)哲学性1.普遍与特殊“奇正说”中的“奇”代表特殊性,“正”代表普遍性,“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孙子兵法•势篇》)兴兵作战,都是以正兵作正面交战,而用奇兵去出奇制胜。作战的方法不过奇、正两种,而奇、正变化组合,无穷无尽。奇正相生、相互转化,就好像圆环旋绕,无始无终,无法穷尽。“空城计”中,司马懿兵临城下,不巧蜀国兵将在外,城中只有老弱兵丁。此时,诸葛亮大开城门并在城头抚琴饮酒,泰然自若。司马懿听琴声镇定不乱,不敢贸然攻打,自退二十里。通常情况下,守备空虚就应闭锁城门做好防护,而诸葛亮却反其道而行之,自开城门掩饰空虚,以骗过对方。2.正向与负向《三十六策》(又称《三十六计》)是兵家重要著作,其中许多典故都展现了利用负向思维取胜的方法。如《攻战计•欲擒故纵》:“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要想捉住敌人,就先故意放开他,使其放松警惕,之后再将他捉住。又如《胜战计•以逸待劳》:“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作战时养精蓄锐,等敌军疲乏之时攻击。3.部分与整体《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讲了“田忌赛马”的典故,孙膑建议田忌用下等马与齐王的上等马比赛,用上等马与齐王的中等马比赛,用中等马与齐王的下等马比赛,三场比赛结束后,田忌二胜一负,最终取胜。从局部来讲,田忌在下等马对上等马的比赛中输得一败涂地;但从整体来讲,田忌胜多于负,取得了胜利。

(二)宏观性兵家“人谋”思想以人的谋略为重点,但不仅仅局限于人,其统摄了天、地、人三才,并且没有把三才割裂,而是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人谋”是开放的,注重事物间的影响,以及事物间的运动而产生的影响,是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思维。

(三)权变性儒家讲究“三纲五常”“礼仪廉耻”等道德的规范;法家讲究“依法治国”“赏罚分明”等法律的约束;而兵家的“人谋”思想拒绝固化的思维模式,把人作为谋划的主体,根据主客观条件的具体情况因时而谋、因事而谋。人在谋划时不仅仅是通过五大感官对客观情况进行简单感知,而是透过表象看到深层次的问题,不断破旧立新,创造有利于发展的因素,以达到新的动态平衡。

四、兵家“人谋”管理思想的旨归

“胜”在兵家“人谋”思想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经常与“竞争”“竞合”“博弈”等多种语境产生联系,历来是许多思想家、军事家、学者的研究对象。“胜”是兵家“人谋”管理思想的旨归,既可作为宏观的思想体系,又可作为中观的运行原则,还可作为微观的方法指导。春秋时期的孙武是兵家的鼻祖,其代表作《孙子兵法》的方方面面无不渗透着“胜”的思想。

(一)胜之战略1.庙算《孙子兵法•计篇》曰:“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计”本作“计算”之义,引申作“计划、分析”之义。“五事”可作“道、天、地、将、法”讲。“校之以计”是针对主、将、天地、法令、兵众、士卒、赏罚等七个方面进行分析,“索其情”则是探索战争局势和胜负规律。这表明在战前必须审慎判断,运筹帷幄,方可决胜千里。2.伐谋与伐交孙子在《孙子兵法•谋攻篇》中对战略决策进行了鞭辟入里的论述:“兵者,诡道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即,战争形势迫近,上策是通过国家战略化解战争,消于无形;中策是通过结盟等外交手段,屈服对方的战斗意志;下策是通过军事方法,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下下策是战术攻城,不断消耗对方的意志力。此外,顾晓渊在《孙子“十胜”思想在中国企业品牌建设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提到,伐谋思想还包含了普遍的适应性,即“知己”“知彼”“知天”“知地”。“交”有“结交”和“交地”两种解释,“伐交”是指切断对方与外界的联系,包括军事封锁和外交封锁。交胜是以“保交”为前提的,要首先保证己方的安全,避免对方对己方实施封锁,其次才是“伐交”,切断对方安全防线。3.奇正强攻称为正,智取称为奇;常规的作战方法文化传承称为正,非常规的作战方法称为奇。《孙子兵法•势篇》曰:“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由此可见,奇正变化实乃无穷矣。《孙子兵法》中对奇正之法概括有三:一曰“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二曰“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三曰“以迂为直”,反道用兵。

(二)胜之战术1.形胜与势胜《孙子兵法•形篇》对“形”和“势”分别予以详细的阐述。一方面,“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镒”“铢”都是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镒相当于576铢,此处代指军队实力的悬殊。强军对弱军就如同以“镒”对“铢”,因此,若想在作战中获胜,必须建立强大的军事实力。另一方面,“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擅长作战的人,不勉强他人、苛求部属,而是识势、造势和用势,以将强军之“形”转化为取胜之“势”。2.治胜治军是用兵取胜的一大法宝,“令文”“齐武”是孙子提出的治军思想。《孙子兵法•行军篇》曰:“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用“文”法教育兵卒,用“武”治树立军纪,发挥军队整体的力量,令行禁止、整齐划一。

(三)胜之境界1.先胜“先胜”思想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备战思想。备战思想是对基于经济条件的考虑,孙子认为作战“日费千金”,因此发动战事之前,必须在人、财和物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役不再籍,粮不三载”,一来保障后勤,二来稳定军心。二是先发优势。孙子提出“先胜而后求战”,只有力争胜利才能力避失败。三是主动制胜。“先为不可胜”,“能为不可胜”,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适时而为,主动作为。2.全胜全胜是兵学的最高理念,不经兵戎相见,全军全存,敌军降服于我,才可谓最完全、最完善的胜利。“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战”不是放弃武力、反对战争,而是在双还未交战之际,敌方已经臣服,是“和合”基础上的“胜”。全胜思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主张。第一,提倡“速胜”。“兵贵胜,不贵久”,“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孙子反对旷日持久的战争,因为持久战会造成军费奇高,故提出“宁可拙速而不可巧久”的指导思想。第二,提倡“易胜”。“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主张打容易之仗,反对恶战,反对硬碰硬的强攻,作战应讲求减少主力部队的伤亡。该思想强调保存实力。强大破坏力造成了敌军的重大伤亡和惨重损失,我方也将消耗大量兵力和资财,即常言所说,“损敌一千,自伤八百”。第三,提倡“智胜”。全胜可以通过“伐谋”“伐交”等途径实现。结语兵家“人谋”思想是关于目标确定、环境分析、形势预测和策略运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思想,它以优秀的中华文化为基础,经历了数千年的传承,融合了古代先民在生产、生活、作战和治国实践中的思想精华,并被中华儿女广泛接受,在广袤的大地上不断演进,不断升华

作者:孙铮 单位:唐山市住房保障管理中心经济师

被举报文档标题:兵家人谋管理思想探析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hekezazhi/rwzgxb/725347.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