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国内博物馆观众探究范文

国内博物馆观众探究范文

时间:2022-09-26 04:03:27

国内博物馆观众探究

我国一直非常重视文博事业的发展,据来自国家文物局的消息,到2015年,中国将在现有2000余座各类博物馆的基础上,再建1000座,基本实现每个中等以上城市拥有一座功能齐全的博物馆。

博物馆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一定阶段的产物,博物馆事业的不断成长、丰富和壮大,促进了人类社会进步和生存环境的改善,建设好博物馆,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是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人类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展示国家或本地区、本民族优秀文化和文明成果的重要手段,但是纵观我国的博物馆,反思是不是每一座博物馆都能充分发挥它自身的作用,被观众认可愿意去参观呢?答案是否定的。很多博物馆从建设开始就完全不站在观众的角度去构建,这样建设出来的博物馆很有可能得不到大家的喜爱,建设完成后前去参观学习的人也少之又少,久而久之这些博物馆被闲置在那里无人问津,虽然目前我国的博物馆已经呈现出空前的发展趋势,但如果我们只追求博物馆的数量,而不注重博物馆的质量,那么博物馆事业就很难迈向新的台阶。所以只有回归到观众本身,从观众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帮助博物馆事业更好更快发展。理解观众这个词的定义就是理解博物馆教育学、传播学的核心问题,我们不断追问,那些成千上万走进、路过博物馆的人中,博物馆的观众究竟是谁,如何定义他们?

我认为,博物馆观众具有多重身份,首先博物馆观众是人,然后才是作为观众,最后才是博物馆的服务对象。所以首先我们应该从人的角度出发,人是一种高级动物,它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方面。博物馆观众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无论是光顾博物馆的专业性研究者或咨询者、学习者,还是游览观赏者,都是来自现实社会。所以博物馆观众在价值观、社会需求、欣赏品位等方面一定存在差异。然后是作为观众,观众可以分为电视观众、电影观众、戏剧观众等等,而作为博物馆观众,更明显的不同,他们要亲自走进博物馆,他们看的是“实物”以及由实物组成的陈列和展览,用视觉和触觉感受博物馆,才能称之为博物馆观众。由于博物馆观众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所以他们在年龄、文化程度、角色、需求等方面显现出不同的特点。最后博物馆观众作为博物馆的服务对象,这里的服务不仅有文物展览这些“实物”通过展示和上面的简介让观众获得见识、新奇和新知识;还有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内部环境、公共设施等方面让观众不仅可以在博物馆中获取单纯的知识和信息,还能融入休闲、审美、感受文化内涵、体验便利服务等;除了物对人的服务,当然还包括人对人的服务,例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为参观观众进行耐心的人工讲解等。以上分别从博物馆观众作为人、作为观众、作为博物馆服务对象这三个方面给博物馆观众下了定义:观众就是博物馆环境的直接体验行为人的集合体。

我国观众研究的起步较晚,直到上世纪70年代才有博物馆观众的实务研究,之前都是强调观众的重要性,如傅振伦写的《博物馆学概论》中强调了观众对博物馆教育的重要性,也有对博物馆参观数据进行统计的,如故宫在民国时期和华北伪政府时期都有对参观人次进行统计,但并没有人利用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国内整理分析观众研究的第一份文献应是许博超在其硕士论文中,整理的《对我国有关博物馆观众研究文献一览表》。随着中国社会转型和改革开放的进行,博物馆学在大陆重新恢复并快速发展,王建国率先在1985年介绍了欧美博物馆学关于观众心理的研究成果,紧接着陈宏京在1986年就博物馆观众研究的课题和方法论做了理论的探索,与此同时欧美博物馆观众调查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也被传入国内。上个世纪90年代末,吉林大学博物馆学专业借助博物馆实习的机会进行了几次博物馆观众调查,并写出了一系列的调查报告,为学术界提供了一批有价值的材料。博物馆观众研究也在近10年间得到了广泛重视。

每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文化,每座城市都有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历史传统,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记忆。城市的传统和记忆留存在每一个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脑海里,他们只有模糊的影像,而无法用实物去表达,而博物馆却起到展现城市发展轨迹和历史文化的作用,它通过实物的呈现,更形象生动地展示这座城市走过的历程,让参观者更具体、真实、贴切地感受这座城市的发展变化和文化传承。只有做好博物馆的观众研究,才能使博物馆长久不衰地发展下去,才能真正成为城市的标志。

作者:敬林娜

被举报文档标题:国内博物馆观众探究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hekezazhi/qshdlbwyzz/720381.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