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探讨幼儿死亡教育的必要性范文

探讨幼儿死亡教育的必要性范文

时间:2022-08-15 03:38:51

探讨幼儿死亡教育的必要性

【摘要】人对死亡的认识从幼儿时期就开始了,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很多死亡事件,但由于中国传统教育中对死亡教育的避讳,致使幼儿对死亡概念理解的缺失和错误认知,造成幼儿心理上的缺陷和行为上的偏激。本文将论述系统规范的死亡教育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性以及开展死亡教育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幼儿;死亡教育;作用;教育途径

死亡教育是一种认识死亡的合理方式,死亡是自然界生物的必然趋势,幼儿会看到植物凋谢,鱼儿死亡,甚至会在电视节目中看到有关死亡的种种画面,因此他们会对死亡现象产生一定的好奇并加以自己的理解。但是这种理解是片面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部分幼儿会因为自己喜欢的事物以死亡的方式消失而对这一现象产生恐惧与厌恶;也有一部分幼儿会产生相反的认识,他们对死亡现象产生好奇,甚至会依照所见所闻而进行模仿,进而出现一些恶性事件。由此而言,在幼儿阶段进行死亡教育是必要的,系统的死亡教育课程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死亡现象,减轻他们对死亡现象的恐惧心理和负面情绪,同时让他们明白生命珍贵,不可儿戏,避免因对死亡现象的错误理解而发生的恶性事件。

一、何为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最初起源于美国,20世纪中期,在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开展较好,之后于20世纪80年代在香港,台湾地区开始展开,大陆地区也从此开始接触这一新出现的教育类型。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多数人们对谈论死亡是很避讳的,所以让人们普遍接受与死亡有关的事物是很困难的,因此中国虽已接触国外思想下的死亡教育却始终难以向大众普及,并且缺乏有关方面的研究和适应中国国情的死亡教育理论。几十年来国外众多学者对于死亡教育的内容进行了阐述:Bensley认为死亡教育是通过文化、宗教对死亡的看法和态度来探讨生死关系的教学历程,借以使受教育者珍惜生命,理性看待死亡;Kurlychek则认为,死亡教育是让人们意识到死亡在人生命历程中的重要地位;Leviton提出,死亡教育是将有关死亡的知识传递给人们的过程,以让人们正视死亡;Fruehling提出,死亡教育应从心理学、经济、法律等方面一同入手,增进人们对死亡的认识,同时将其认定为一种预防教学。国内学者在《医学伦理学词典》中提到对死亡教育的认识,即死亡教育是一种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看待死亡的特殊教育类型。死亡教育的实施对象从幼儿至老年人,可以说生老病死伴随人的一生,因此死亡教育也应伴随在人一生的教育过程中。人对死亡有感知的时候开始于幼儿时期,同时思维启蒙时期也在于此,此阶段幼儿对于新接触的事物较为敏感而且善于思考,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思维观念,对于新接触的事物易于接受,因此在幼儿阶段接受死亡教育对个人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幼儿死亡教育即是通过一些便于幼儿理解的教育方法,使幼儿形成对死亡现象的正确理解,易于接受发生在身边的死亡现象,减少恐惧感,避免过激行为的发生。

二、死亡教育对于幼儿成长的作用

(一)帮助幼儿正确认识死亡现象死亡教育最先要让幼儿了解何为死亡。有些孩子会注意到身边的植物枯萎现象,或是一直倾注关心与爱护的小动物陷入一种异常的“睡眠状态”,所以死亡教育可以从经常发生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死亡现象入手,让他们明白植物枯萎不再发芽,动物活动停止等都代表着生命的消逝,死亡是所有生命的必然趋势。另外,关于人的生命,也许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认知程度可能还无法理解人类生死问题,但要通过死亡教育让孩子明白,人类是生命体,也存在生老病死。有些家长在孩子幼儿时期就会让孩子参与亲属葬礼或是清明祭扫,让他们了解这是人生命的终结,任何生命都不是永恒的,需要正确认识并坦然面对身边的死亡现象。

(二)减少幼儿面对死亡现象出现的不良情绪研究表明,幼儿会对自己失去心爱事物时的记忆非常深刻,即便过了十几年,有些孩子也依旧会记得自己幼年时陪伴自己成长的小动物,并且仍旧对小动物死后家长说的话记忆深刻,家长表述的话大概意思都是“小动物死了,我把它扔了。”,大多孩子在经过数年之后依旧表现出对这段记忆的负面情绪,应该说幼儿时期死亡教育的缺乏影响是很深远的。幼年时期接受亡教育,首先孩子会明白生老病死是正常现象,了解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这样孩子就会对心爱事物的死亡现象更易接受而减轻由此带来的悲伤情绪。另外,更为重要的是家长和学校对于死亡教育的方式。若是上述的家长换一种委婉方式向孩子叙述并且带着孩子为小动物举行一个小小的葬礼,让孩子在仪式中表达对逝去小伙伴的想念,这样会减少孩子记忆中的遗憾与难过,也会减少对死亡现象的过度恐惧感。

(三)预防幼儿出现过激伤害行为当今电视和网络传媒很发达,许多动画产品出现,孩子在看电视的过程中会进行各种各样的模仿,这个阶段的孩子好奇心强烈,善于学习模仿,有些孩子会模仿唱歌跳舞而有些孩子会模仿一些危险动作和错误行为。之前也发生过一些悲剧案例,有个孩子从十几层楼上跳下坠亡是因为效仿某动画片里的飞翔片段,还有个孩子在屋里上吊自杀这也是对电视节目的模仿。因此在日常教育中除了要甄别适合幼儿观看的电视节目外,还要通过死亡教育让幼儿明白自己的生命只有一次,要明白哪些行为是危险错误的,避免过激行为的发生,从而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生命,珍惜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珍惜尊重他人的生命。

三、开展幼儿死亡教育的途径

(一)家庭教育中引入死亡教育幼儿时期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主要方式,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引入死亡教育对幼儿建立对死亡的正确认识是相当重要的。如何进行死亡教育是最关键的问题。首先家长应先意识到自己对于死亡现象的表述是死亡教育中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幼儿会由此建立对死亡现象的正确认识,因此家长首先要拥有对死亡的正确认识和先进的观念。当孩子对身边发生的死亡现象表现出疑惑焦虑甚至是恐惧时,家长应告诉孩子生命都会如此,但是有死亡就会有新生,应该以乐观的态度去面对自然的规律和这个世界。另外,用语言教育难免乏味枯燥,幼儿理解力有限,可以用一些实践活动辅助教育,家长可以带孩子参加葬礼、祭祀仪式,也可以为小动物举行葬礼仪式,让孩子明白死亡是被尊重的,是一种隆重的仪式。

(二)幼儿园教育中引入死亡教育在国内学者中,童宏亮提出了开展幼儿园死亡教育的四大原则,即因材施教,教无定法,进退有度,家园合作。幼儿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另一重要方式,而且孩子在幼儿园的教育中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幼儿园大多依据幼儿年龄,将其分为小班、中班、大班。即使在幼儿阶段,不同年龄的孩子对死亡概念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幼儿园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进行不同的死亡教育课程。对于较小年龄的幼儿由于大脑发育程度还不高,观察事物能力不足,一般不会提出与死亡相关的问题,即不会对死亡现象有自己的理解,所以幼儿园对于较小年龄阶段幼儿的死亡教育可暂且回避;多数孩子四岁就会产生对死亡现象的理解,因此对于四岁以上的孩子,幼儿园应积极开展死亡教育课程,使孩子从一开始就建立较为正确的生死观。幼儿园开展死亡教育的方式应不局限于课堂或是语言文字教学,孩子对于图画的理解能力更强,所以可以通过向孩子们展示一些有生命教育意义的图画绘本帮助孩子们理解死亡概念,或是开展一些课外活动,比如开展一些郊游活动让孩子们贴近自然。当然对幼儿的死亡教育也要适度,幼儿认知程度有限,过多知识的普及反而会引起孩子的焦虑甚至是误解。因为“死亡”对于很多家长而言是禁忌话题,因此幼儿园开展死亡教育时应与家长沟通协商。

(三)社会应给予对幼儿死亡教育的关注社会教育机构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博物馆,少年宫,文化馆,图书馆,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等机构。一些博物馆和文化馆可以设立普及死亡教育知识的专栏或是开展一些活动,既让孩子们了解死亡现象,也可以让陪同的家长认识到死亡教育的重要性;电视广播媒体应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发行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动画作品;政府机构应给予大力支持,向市民普及幼儿死亡教育理念,让市民提高重视。幼儿接受死亡教育有助于幼儿身心发展。死亡教育可以让幼儿正视死亡现象,明白生命宝贵,减少意外事件发生,可以说对幼儿的成长是很必要的。由于受中国传统教育影响和人们对死亡的避讳,死亡教育无论通过何种途径开展都困难重重,但随着西方国家在死亡教育上先进观念的引入和人们对于幼儿教育的逐渐重视,幼儿死亡教育将会被接受和重视。

参考文献:

[1]杜政治,许志伟.医学伦理学词典[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414.

[2]童宏亮.幼儿园开展死亡教育应坚持的“四大原则”[J].江苏幼儿教育,2016,(1).

[3]黄天中.生死教育应从幼儿抓起[J].基础教育参考,2011,(7).

作者:黄钰涵 单位: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探讨幼儿死亡教育的必要性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hekezazhi/qnnnszz/718204.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