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回归传统的探讨范文

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回归传统的探讨范文

时间:2022-05-21 04:38:01

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回归传统的探讨

《情报探索》2018年第4期

摘要:在图书馆工作中,收藏与利用是一对矛盾,在这对矛盾中,收藏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属于第一位的;利用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是第二位的。作为人类文化宝库的图书馆,公益性与服务性是其基本特征。只要图书馆回归到传统的服务理念上来,在采访、借阅、文献编辑、宣传推荐等方面认真扎实地做好每一环节,处理好收藏与利用的关系,充分发挥馆员主观能动性,创新开拓,挖掘传统服务的潜力,图书馆的事业仍然会前景无限。

关键词:图书馆;收藏;利用;馆员

随着网络时代的飞速发展,数字化的数据库、电子文献等现代科技在图书馆普遍使用,图书馆传统服务受到很大的冲击。怎样应对当前的冲击与挑战,值得每一位图书馆人深思。端正图书馆办馆理念,充分发挥图书馆传统的服务优势,处理好收藏与利用的辨证关系,调动图书馆馆员的主观能动性,确立先进的服务理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使图书馆传统的服务再上一个台阶。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一己之见。

一、收藏与利用关系辨析

中国古代只有藏书楼没有图书馆,“图书馆”一词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出现。中国“图书馆”一词正式出现在1894年《教育世界》第62期《拟设简易图书馆说》一文中。西方语言中的“图书馆”与拉丁文“liber”(图书)、“libarius”(抄书人)有关(见百度百科图书馆)。图书馆的基本功能就是收藏文献,保存并传播人类文化遗产。图书馆发展历史和人类文明史一样的久远。1899年在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中挖掘的甲骨文,经整理后有15万块之多。如此集中的文物出土,比较可信的解释是,在殷代就有一个专门的机构,长期从事收藏甲骨文字。虽然当时还没“图书馆”这一名称,从许多保存至今的古籍中我们可以看出,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有以下几项史料值得了解:一是19世纪中叶,英国人莱尔德在尼尼徽发现了公元前7世纪亚述王国的皇宫图书馆遗址,从那里挖掘出保存了2500多块刻有主题标记的泥板文献,并且在收藏室的墙壁上刻有文献目录;二是公元前三世纪亚历山大图书馆第三任馆长卡利马科斯,他编撰的《各科著名学者及其著作目录》,并创建了文献著录方法;三是我国西汉的刘向、刘歆父子以《七略》开创了校书、编目的工作。以上史料表明,中外学者对于文献的收集、组织、校勘的工作曾颇费心力,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才有了流传后世的古今中外的各种历史文献。这一工作的重要作用是便于后来学者的检索和利用。因此可见,从很早的时候开始,关于文献的组织、整理、收藏、利用这一服务性的工作一直被历代的学者所看重,为后代古籍文献的传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开了古籍文献研究传承的先河。这些古学者从事这一工作的信念应该是心念着利用而致力于收藏、收集和整理。正如熊伟先生所言,文献的藏与用是矛盾的两个方面,藏是“阴”,用是“阳”,其关系是“负阴抱阳”之独特社会记忆的“太极”或“大易”,既有所变,又有所不变。这种“变”与“不变”,又可以称作“为”与“不为”的一对矛盾。所谓“为”是指文献被后人利用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所谓“不为”是指文献暂时未被利用而处于搁置的状态。对于前者人们大多乐见其成,对于后者,人们总有种种质疑,没有被利用。那么收藏的价值何在?文献在社会生活中被利用,按照人的基本认识,是要用于当世,对现实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供答疑解惑的佐证。这种认识诚然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但笔者认为,这仅仅是文献“用”的第一个层次,即使就这个层次而言,文献的“用”也应是即用即有,因为藏在先用在后,否则事先无备,用时恨少。这就出现一个问题,文献的收藏是否必须有一定标准和条件?比如像熊伟先生所言,文献收藏就是必须收藏人类永久记忆客观知识的“精华”。若是这样的话,对于“精华”的选择标准又该如何确定?一般的看法是:文献不用于今,就可能用于后;不用于此,就可能用于彼,暂时无用的“文献”不等于永远不用,安知它就不是待机而动,在后必有大用?历史上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陶渊明的诗在东晋不被人看好,其人在当时也没有多大的名气,后来却成为我国田园诗歌的鼻祖;梵高的画在当时的欧洲卖不出去;赛尔维特的血液循环论、布鲁诺的日心说不但不被当时的权威认可,还被认为邪教而遭受火刑等等。如果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献随着这些人的离世而被遗弃,那么人类文明会留下多少缺憾!后世学术的发展又会走多少的弯路。

有一种耗散论者认为,人类文化的发展是不可逆的,因此它是不断增加新知识、新经验、新事物的动态耗散。按照这一理论来解释:随着新文化的勃起,旧有的文化都寂灭散佚了。如此的话,东方儒、道、墨等学说和西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黑格尔等理论思想怕早就淹没无闻了,更不会流传后世,这当然是不客观的。合理的解释应该是:新的文化勃起,旧有的文化暂时的蛰伏,等待某缕温暖阳光地照射,而它蛰伏的方式就是古人从事“收藏”工作,而它蛰伏的地方就是古时的图书馆———藏书楼,而那缕温暖的阳光就是发展的某种时势。因此可以说,图书馆是人类文化精萃的堡垒。文献利用的另一个层次是无用之“大用”。这是文献利用更高层次,图书馆作为人类文化精萃的堡垒,其中收藏着古今中外人类各个学科、各个领域的知识精髓。图书馆作为收藏人类精神文明的机构而存在于世,为人类保留了许多珍贵的精神财富,以待被后人利用。正像孔子的“既不学稼,又不会穑”。但这无损于他成为我国儒家创始者这一文化巨人的形象。这就充分说明文化的存在并不只求对当世有实用之“用”,而应有高于世俗的“大用”。亦如,冯友兰用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来解释哲学的用处一样。因此图书馆存在的本身就是“无用”之“大用”,图书馆的使命就是守住人类文化这块阵地,永世不弃。历代的学术成果、文化研究主要是以典籍的形式存在的,不管是欧几里德的《几何原理》,还是王国维的《人家词话》;不管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说》,还是霍金的《时间简史》。典籍作为人类文明的精华,文化发展的果实,通过阅读才能让人们领略人类丰富灿烂的文化遗产,才能让人感受到古人的伟大与可敬之处,从而点化后人,使之精神世界更加富有,达到很高境界。从而启迪人类探索宇宙奥秘地博大情怀。如此这般的人类文化典籍,怎么就仅仅局限在“实用”这个层次。因此,典籍是丰盈人类精神世界,提升人类生存质量,升华人类思想的精神动力。而不象有些人只把它当做谋取私利、升官发财地装饰,更不是用来当作撰写、,谋取更高职称的敲门砖。总而言之,图书馆收藏与利用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收藏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属于第一位的,利用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是第二位的。

二、应变与对策

如何处理好收藏与利用的关系。图书馆是知识的殿堂,人类文化的宝库,为读者提供公益性服务是图书馆基本功能,也是图书馆生存的必要保证,是图书馆回归传统理念核心。图书馆在具体的工作中怎样协调好收藏与利用的关系,使图书馆服务理念真正回归传统,象古代的藏书楼一样为人类保存永久文化精品。我们都清楚要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除了有必要的设施、设备以外,最重要的工作是要人来完成的,所以要协调好图书馆收藏和利用这一对矛盾,使它们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归根到底还是人的因素起决定作用。图书馆的各个部门各项工作都是靠人来承担,要使图书馆在当今社会大有作为,还是看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否充分的发挥出来。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以下简称馆员)作为图书馆工作的主体,掌握着本馆全部的资源。馆员一头连接馆藏的各种文献资源,一头连接来自各个层次的读者,从这点可以说,馆员是图书馆的核心因素。馆员在各自的工作中发挥自身聪明才干,为读者提供全程的服务,是图书馆回归传统理念的关键所在。从图书馆工作性质来看,图书馆馆员分为:文献资源收集采编的、为读者提供文献借阅服务的、宣传和自动化信息情报咨询的等几个主要方面。因此,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使图书馆回归传统的服务理念真正地落到实处:

(一)采编的馆员要成为图书采访高手图书的采访是关系到收藏质与量的头等大事。担当采访工作重任是采访馆员,图书的采访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关系到图书收藏规模和层次。作为采访馆员除了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还应该练就一套“火眼识书”的真功夫,经过多年的工作磨练不仅要成为采访专家,还应是一名爱书、懂书、识书的藏书家,只有这样才能胜任“收藏”这一重大的使命。著名作家余秋雨在《风雨天一阁》中,讲了藏书家范钦故事,他在收藏书籍方面有执着的追求和坚韧不拔的实践,这正是当今我们的采访馆员需要践行的人格。台湾大学图书馆“专藏文献”采访团队对采访工作提出的要求是通过积极采访、主动争取的做法,持续积极对外探访和征求。我们的采访馆员也应该向他们那样,切实把好收藏的关口。从台湾大学图书馆网站所列栏目中检索的内容可以看到,该馆收藏的史料详实、种类丰富,包括大量实物、校史馆资料、原住民族图书资料、各类档案、名家手稿、选举类资料、国民党民进党史料、琉球历代宝案、西洋摇篮期刊、台湾史、东南亚研究资料、日治时代、日文文献、人类系图录等十三个大类,总计超过200万件(请参阅wwwlib.ntu.tw网站)。这些大量的馆藏,经过了多少采访馆员持续不断的采访征求,付出了多少艰辛的工作,才使得台湾大学的图书馆有如此珍贵的镇馆之宝,,这些都是我们从事采访工作的馆员应该学习和借鉴的。

(二)流通馆员要成为一流服务家图书馆主要的工作分为“进”和“出”两部分。所谓的“进”就是“收藏”;所谓的“出”就是借出,即为读者服务,也就是对馆藏的利用。图书馆的宗旨是“读者第一、服务至上”。那么面对类别繁多的馆藏文献,作为一线的流通馆员,首先要了解馆藏的各种信息,做好对各类馆藏文献的组织整理和合理编排,这既是自己工作的职责所在,也是做好服务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其次,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自己所管理的文献种类和细录,还要经常掌握各类出版文献信息,熟悉各个学科研究的动向,清楚本校学术动态,关注著名学者的著述情况,保持职业敏感度,只有做到这几点,才能在为读者服务的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深入地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满足读者的愿望。面对不同层次的读者,有针对性向他们推荐和介绍所需的图书文献,使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自己所需要的文献资料,让读者乘兴而来,满意而归。这样既节省了读者的时间,又使不同的图书文献发挥其最大的利用价值。

(三)其他的馆员也要为收藏和利用保驾护航在当今的网络时代,图书馆传统服务方式受到数字化、自动化技术的冲击,图书馆传统服务方式面临严峻的考验。但我们应该坚信,图书馆中的实物资源不是自动化技术可以完全取代的,我们在图书馆工作中,应发挥和挖掘传统服务中的优势,发挥各类馆员积极主动性,创造性开展工作,培养和训练有专业素养的宣传型馆员,让他们架起图书馆和读者之间的桥梁,通过他们宣传介绍,让读者了解图书馆,熟练掌握利用图书馆资源的技术和方法。例如,每年给新生开设图书馆文献检索课程,向新生介绍图书馆的馆藏特色和使用方法。当图书馆的馆藏管理升级更新时,及时地把新的使用方法第一时间介绍给读者,让读者觉得来图书馆借阅无任何障碍。图书馆还可以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推荐活动。如:专题讲座、文化沙龙、新书展览、读者借阅排行耪、演讲等,这样可以拉近读者与图书馆的距离,使读者感受到图书馆强大地吸引力,从而使读者爱上阅读。台湾大学图书馆以上的做法是值得我们每个图书馆借鉴的。在2011年台湾大学所承办的活动有42项之多,包括:新技术系列讲座、主题书展、经典书展、状态研讨会、图书馆专题演讲、捐书赠书等,这些推广活动成为图书馆激活读者阅读的重要方式,也是图书馆馆员锻炼自己才艺的重要阵地,收到很好的效果。作为现代图书馆馆员,也应学习并开展此类活动,使我们的馆员充分发挥自身的才华,从而为图书馆的收藏和利用保驾护航。采访、流通服务、组织宣传等工作都需要每个不同岗位上的馆员付出不懈的努力,切切实实地把各项工作做到最好。只要馆员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才能使图书馆事业蒸蒸日上,才能真正让传统服务理念在图书馆工作中回归。

三、结语

综上所述,图书馆要想真正回归到传统服务理念的轨道上来,人起决定性因素,充分发挥图书馆馆员能动性和聪明才智,图书馆服务一定能回归传统。只有具备了各种专业技能的图书馆馆员,才能使收藏和利用的工作落到实处,让读者重新爱上图书馆,图书馆事业才能走上繁荣之路。

参考文献:

[1]段小虎.追问图书馆学科的终极价值[J].图书馆杂志,2011(10).

[2]熊伟.根植知识建议:图书馆作为“人类永久记忆客观知识精华的社会机制[J].图书馆杂志,2011(2).

[3]王树林.知识处理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48.

作者:李焕才 单位:咸阳师范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回归传统的探讨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hekezazhi/qbtszz/714562.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