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老子思想的不争之德分析范文

老子思想的不争之德分析范文

时间:2022-07-24 04:30:55

老子思想的不争之德分析

《南方论刊杂志》2014年第六期

一、老子“不争”的实质

老子“不争”的实质也是一种“争”,是不争善胜。老子以天地为例,说“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圣人由此领悟到“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道理——将自己放在后面的反而占先,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反而能生存,无私反而成就了私心。老子的“不争”思想从现实社会看,具有促进社会人类进步的作用。《道德经》在哲学、自然、政治、军事、经济、法律、教育、管理、生命、伦理、神学等领域都有独到见解,展现了老子对社会发展、文明进步、及其所产生的负面效应的深刻洞察,对社会发展未来的忧虑。老子的思想对中国、东亚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产生巨大影响,仔细品味老子的思想,在认识自然、人类社会和谐理念达到的广度和深度上,即便是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仍很难企及。老子的“不争”是一种超越一般意义上的“争”。

舜在历史上以“不争”闻名的。舜二十岁有孝名,三十岁时四位诸侯领袖向尧举荐他,三十三岁时,开始“摄行天子之政”,尧帝感到非常满意。在尧禅让天下时,曾再三权衡,《史记•五帝本纪》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尧死后,舜为尧守孝三年。守孝期间,仍然坚持处理国事。三年之后,尧将天下还给丹朱,自己迁到“南河之南”。丹朱虽在帝都,但诸侯不去朝觐丹朱而去朝觐舜,百姓打官司不去找丹朱而去找舜,唱歌的人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诸多大臣纷纷赶到南河之南,劝说舜遵从天意,舜只好说:“天也夫!”只好顺从天意而做了天子。在舜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正因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正是老子所说的不争之争。老子之“争”内涵有三:

一是争“下”。说的是将自己置于卑下之处,是于委曲之中求大功。这正是普通人的忽略之处。因为委曲反能保全,弯曲反能伸直,低洼反能满盈,陈旧反能更新。当大家都在争雄强的时候,老子主张守其柔雌;当大家都在争荣耀的时候,老子主张守其屈辱;当大家都在争显赫的时候,老子主张守其寂寥。这看似软弱逃避,实际上争到了人心与空间,不将自己置于风口浪尖,可以积聚能量,可以赢得人心,为厚积薄发积聚能量。

二是争“德”。《道德经》第八章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居善地”说的是要到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去;“心善渊”说的是心灵要清澈明净、纯洁高尚;“与善仁”说的是要以仁爱之心相处、善利万物;“言善信”说的要实事求是、讲信用;“正善治”说的是管理要走正路;“事善能”说的是要遵循自然规律;“动善时”说的是要善于把握时机、有形不固。在争“德”上,老子主张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如果做到这些,即使一个人处在上位也不会使人感觉到压力,处人前也不会使人觉得有害处,自然受到人们的爱戴、推举,天下莫之与能争。

三是争“与”。就是争多给别人。《道德经》第八十一章说:“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人与人,已愈多。”圣人不积过分的财富,越是帮助别人自己便越富有;不争名逐利,给与别人越多自己就越多。老子的这一思想是建立在他的自然观基础上,将个人作为人类社会的一部分,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而不是作为社会、自然界的索取者的角色。这样,就将个人与社会、自然融为一体,为人就是为己,与人就是与己,就不会把帮助别人作为德行,而是自然而然的行为。老子的不争不同于一般的取胜之道,他的不争是不为私利而争,不争是谦下之德,是和谐之道,可以克制消弥个人膨胀的欲望,它倡导与人为善,不重虚名,不在乎善行是否被人的知晓,也不需要感恩回报,正所谓“善行无辙迹,善言无暇谪。”这正是不争的现实意义,如果老子《道德经》中的不争对人们的现实生活是不利的,那么老子的哲学就没有现实意义。

二、老子的“不争”具有层次性

不争之德的施行,因人的境界不同而有差异性。对于圣人来讲,闻道之后就能实行,而一般然则不然。所以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因此,在不争之德的施行上,需要因人而异。从圣人与统治者的层面看,要有“不争”的自觉,事事、时时、处处要保持谦和处下,让利于人。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作为圣人和统治者,没有自己的私利,百姓的利益就是他们的利益。老子喜欢用江海作譬喻:江海之所以成为百谷之王,是因为它们善居于下游,所以才能成为百谷之王。圣人由此领悟到,要想统治人民,必须在言语上表示谦下;想要领导人民,必须将自己置于人民之后。因此,圣人居于人民之上,人民却不觉得沉重;居于人民前面,人民却不觉得有妨碍。这样,人民都乐意拥戴他而不感到厌倦。因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圣人如何做到这些,老子还提出三件法宝:一是柔和,二是清静无为,三是不敢为天下先。通过这些达到无所不为,成为万物之长的境界。从百姓层面看,他们需要在圣人和统治者的规范下才能做到不争,因为小人受眼界与修为的局限,他们不仁不义,不畏不惩,不见利不劝。在《道德经》中老子提出了具体的办法:“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崇尚贤能是春秋末期的思潮风尚,老子看到崇尚贤人固然刺激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但这是个急功近利的手段,尚贤也能引发社会动荡,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老子希望倡导停止崇尚贤能的做法来杜绝人们在利禄方面的争夺,缓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是对广大群众的尊重。同时减少刺激百姓欲望的东西,使百姓不知道“争”。在此基础上,老子进一步提出: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使民无智无欲,使智者不敢为,让百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两个层面,一个主动,一个被动,相互配合形成互动,从而达到“不争”的和谐境界。

作者:高长峰单位: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被举报文档标题:老子思想的不争之德分析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hekezazhi/nflk/649958.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