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老字号民俗叙事及翻译研究范文

老字号民俗叙事及翻译研究范文

时间:2022-09-26 05:12:16

老字号民俗叙事及翻译研究

摘要:岭南老字号有着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也有其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背景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调查主要在于了解现如今岭南老字号宝芝林的传承情况,以此为切入口探讨当今以老字号为依托的民俗叙事传播情况。在此过程发现其存在民俗叙事资料不完整、不系统,对外传播的翻译资料五花八门却内容单一等问题。基于此发现拟提出需将与黄飞鸿相关的民俗叙事进行整理,并对其进行预计翻译的整理研究,以引起对岭南老字号文本叙事资料准确再现的关注。

关键词:岭南老字号;民俗叙事;黄飞鸿;宝芝林;翻译研究

1前言

当前国内对于本课题相关的民俗对象黄飞鸿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黄飞鸿系列叙事活动的影视作品为主,结合现今社会现实即在现今“文化转型”时期———大众文化兴起并蓬勃发展的时期,黄飞鸿作为一个中外知名度极高的“功夫符号”所产生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深入挖掘黄飞鸿现象的文化内涵,大力发展与黄飞鸿相关的文化产业,对促进佛山第三产业的发展大有裨益。通过影视作品的传播,关于黄飞鸿的一系列民俗叙事,连同其背后映射出来的岭南民俗乡韵和中国武术文化,以影视作品、小说、无线广播节目等形式传播广泛而深远。然而,立足于当前对岭南老字号民俗叙事及翻译研究,尤其是黄飞鸿民俗叙事,在国内少之又少。人们所了解的“黄飞鸿”是一个脱离历史本真的,通过当代影视传媒支配影响下进行大胆虚构以及迎合观众需要进行改编和想象的“影视黄飞鸿”的艺术形象。无论是创造者还是欣赏者,他们都被英雄人物身上所体现的“锄强扶弱”、“武功高强”、“医术高明”等优秀品质所吸引,因追求欣赏性而忽略真实性,追求典型性而忽视多面性。黄飞鸿作为岭南乃至中国武术文化的代表人物,其依托于宝芝林所体现其一生行医、济世、功夫、爱国传奇故事值得记录并进行翻译研究,此举对国内外文化发展意义重大。这有利于国内外认识真实的历史人物,这也是对历史最基本的尊重。傅敬民、许志芳在《谈谈翻译研究的创新与规范》提出:“翻译研究具有跨学科性质,诸多学科都可以从自己的学科角度出发切入翻译。”此理论也可以很好地解释本课题的背后体现的学科结合意义。在如今提出的“讲好中国故事”的政策背景下,民俗叙事的完整及对外传播显得非常重要。但是经过笔者及团队成员历时6个多月的调研,结合文献资料的查找及相应的实地调研后发现,当前关于宝芝林的民俗叙事是不完整的。首先,国内目前对黄飞鸿文本记录是零散的、是缺乏系统的,笔者曾到图书馆、黄飞鸿纪念馆等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均不见黄飞鸿民俗叙事的记录,对其进行系统的编写更是微乎其微,更不用提及在翻译这一方面的编写和整理。再有,在民俗叙事文本的翻译中,存在着不规范的现象。在翻译时难以将译入语作为中心,在做到达意的时候,却难以保证传神,即文化内涵。如何将有限的文本翻译出岭南老字号的深厚文化内涵,通过翻译传播优秀的岭南文化,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以上问题将会很大程度上地导致黄飞鸿相关的民俗叙事史料及至岭南老字号宝芝林的衰落甚至失传,针对此现状需要我们对其展开相应的研究。因此,笔者及团队成员以宝芝林一例为切入口,基于岭南民俗叙事汇本的收集和整理,以期对实现文本叙事资料的准确再现有重要意义,同时对语际翻译在民俗叙事中的翻译进行研究,完善翻译文本,进而增进外国人对岭南老字号民俗叙事文化的传播和了解,促进对外文化传播和扩大影响圈。

2调研成果

在调研过程中,笔者与团队成员们主要是以民俗叙事与翻译之间的文化差异为中心,研究、构建一种有利于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宝芝林叙事文本对外传播的翻译体系。以期将研究翻译得到的规律应用到民俗叙事当中,验证其有效性及实用性,并改正和修改。调研初期,我们运用网络资源以及走访黄飞鸿纪念馆、佛山市图书馆等地,收集、整理关于黄飞鸿及宝芝林相关的文字资料,并尝试对文字材料作出翻译。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译入语为中心,最大程度地解决在翻译过程中的文化移入、文化缺失的问题,翻译出外国人看得懂的岭南文化。最后,针对先前翻译的规律以及实地调研结果研究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研究其对外文化传播的实际意义。现将所研究的成果作如下分析。

2.1宝芝林的创立TheOriginofTheDrugstoreBaoZhiLin年老体迈的黄麒英偶染小疾,初不为意,不料病情日益加重,临终前其对黄飞鸿说:“以拳头谋生,与人结怨必多,以医为业,则能广结善缘……”父亲去世,飞鸿悲痛万分,遵父命结束武馆,在仁安里设宝芝林药店,时在光绪年间。其名正是来源于门前悬挂的一副对联:“宝剑出鞘,芝草成林。”

2.2药方HerbalPrescription黄飞鸿体恤劳苦大众的生活艰辛,他知道,他们在体力劳动中免不了受些碰撞扭伤,严重影响生计,他便向社会公开自制跌打药酒和防暑凉茶的验方,将其张贴于宝芝林门口,让人们抄录药方回家依方炮制。其跌打药方是:牛大力一两,千斤拨一两,半枫荷一两,宽筋藤一两,田七五钱,金耳环五钱,上好米酒一市半斤,泡浸十五天即可使用。此药方的功能在于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令劳苦大众深受其惠。

2.3名声渐起Reputations黑旗军领袖刘永福一日因练武而致“麒麟较骨”(即髋关节)脱臼,其伤位于臀部内边,筋多肉厚,药力难达,一时肿痛非常,军医及请来的名医都束手无策。当黄飞鸿得知刘永福是在越南抗法的大英雄后,悉心为他医治,七天内即告痊愈。刘十分感激,设盛宴款待飞鸿,遍请飞鸿好友,敬飞鸿于上座,亲书“术精药妙”四个大字制成牌匾,悬挂在宝芝林的大门,以表谢意。

2.4求师莫问Don’tTryToFindAMartialArtMaster由于害怕清政府追究其曾任“反清立国”的“民主国”殿前将军之事,以及在台湾看到任凭武功再高,血肉之躯和冷兵器难挡敌人枪炮后,他一度心灰意冷,只是行医,不再授武,宝芝林门前贴一招纸,写道:“武艺功夫,难以传授,千金不传,求师莫问。”

2.5宝芝林的毁灭TheDevastationofBaoZhiLin1924年8月,广州商团总长陈廉伯,在英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在广州发动反革命武装暴乱,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黄飞鸿苦心经营了数十年的仁安里宝芝林,连同刘永福写给他的牌匾和他唯一的照片亦毁于战火。

3解决措施

由以上分析确能看出当前相关岭南老字号的叙事文本资料是不完整的,笔者及团队成员在经调查研究后发现,这其中既有老字号管理者的原因,如不够重视、对资料的整理停留于部分、不进行系统的收集与整理,导致这些宝贵的资料流散四方甚至面临丢失、失传的情况;再者也有译者自身的情况,如与这些岭南老字号相关的民俗叙事资料并没有收到现今社会一些译者的重视,不对其进行系统的翻译或者翻译随意、不到位等,但经查阅文献结合走访等调研后发现,前者显然是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故针对此现状,笔者与团队成员拟以下措施以期能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3.1实地走访,资料收集为了对黄飞鸿的相关民俗叙事进行整理收集,笔者及团队成员进行历时6个月的实地走访,到祖庙的黄飞鸿纪念馆、南海市西樵山的“黄飞鸿狮艺武术馆”以及佛山市图书馆、广州市图书馆等地进行资料的收集。收集的资料包括与老字号相关的宣传资料(如产品手册、资料、网站等)和标识(商标、图案等),并作记录。此次调研过程中笔者及团队发现较为难得、珍贵的资料时,也拍照留底,确保收集一手、真实的语料。继而对资料进行归纳和整合,以达到对这一岭南老字号民俗叙事文化的深入了解,便于进行有价值的翻译研究。

3.2对比语言差异,找出翻译对策在收集各方资料后进行统计、分析,在进行分析时采用比较法,即通过对比英、汉两种语言在各层面的差异,探讨老字号翻译失误的根源和本质,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在研究中确实发现老字号翻译问题大都出现跨文化语用失误的情况,具体表现为语言失误、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失误根源在于译者对汉、英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缺乏了解,基于此认识笔者也尝试运用跨文化语用理论来解释老字号翻译问题,发现语用等效翻译理论对于老字号翻译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语用等效理论提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注重语用等效和社交等效,两者相辅相成。举例如上面所提及的翻译分析“把‘清政府追究’这一动宾搭配转化为名词theQingRegime'saccusation,更具英语的韵味;‘冷兵器’若直译为’coldweapon’,并不能很好地表达血肉之躯与长枪短炮的悬殊对比。根据文意,这里是指当时黄飞鸿所在的起义军与日军双方军备上的悬殊,起义兵用的是刀剑、弓箭、长矛,几乎是用血肉之躯搏斗,非常落后。再加上联想到黄飞鸿当时因弹尽粮绝不敌日军,悲愤之情油然而生,所以这里宜翻译为‘poorweapon’,更加传神达意。”诸如此类的以追求“达意”乃至“传神”的目的作出翻译、整理与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运用语用等效理论对文本进行分析确实有较好的效果,更利于岭南老字号的对外传播。故这一措施是完全可行并且有价值的。

3.3资料分析整理,还原人物立体形象对调查黄飞鸿民俗叙事外宣翻译语料进行客观、详实的统计分析,探讨黄飞鸿文化在作为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业单位决策时参考和采纳所产生的实际效益,加强保护黄飞鸿文化的现实性和重要意义。通过收编整合黄飞鸿民俗叙事各方面的文本资料,遵循文学叙事的规律和语用性,初步构建系统性的黄飞鸿民俗叙事文本和黄飞鸿民俗叙事文献数据库。在具备一定成果的前提下,在本土可以开展一些关于黄飞鸿文化的讲座、路边宣讲等文化活动;也可建立相关公众号,运用自媒体的优势扩大岭南文化影响力。使本土市民及其本地外国友人认识到一个有血有肉、真实的黄飞鸿形象,并体会本土深厚的岭南文化。以上就是笔者及小组成员共同探讨的对于黄飞鸿民俗叙事的相关解决措施,黄飞鸿作为岭南文化的优秀历史人物代表,对岭南地区民俗文化的传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关于黄飞鸿的民俗叙事被作为电影、电视剧、书籍、博物馆等媒体传播渠道广泛传播,黄飞鸿这一人物名词更是成为了岭南文化的象征,但是我国对黄飞鸿民俗叙事的翻译研究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尤其在民俗叙事翻译的对外文化传播意义的研究,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因此推动黄飞鸿民俗叙事研究尤为重要。

4结语

对于国外在黄飞鸿文化的研究上,通过中国期刊网、中国科技期刊网、万方数据库、Googlescholar搜索,发现国外对黄飞鸿民俗叙事翻译研究文献凤毛麟角,国外对黄飞鸿的认知主要来源于关于他的功夫影视了解,对历史上的真实黄飞鸿是一知半解。细数中国知网上以黄飞鸿为名研究的论文只有52篇,其中涉及研究黄飞鸿文化翻译的论文只有1篇。因此可见黄飞鸿民俗叙事文化要真正实现走出去,对其进行外宣翻译研究的工作迫在眉睫。因而本次翻译研究旨在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相关外宣翻译工作者的重视。使本土市民及其本地外国友人认识到一个有血有肉、真实的黄飞鸿形象,为传承和弘扬的岭南文化的作出奠基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傅敬民,许志芳.谈谈翻译研究的创新与规范[J].上海翻译,2014,(04):8-12.

[2]李晓龙.黄飞鸿纪念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肖海明.黄飞鸿其人与黄飞鸿现象[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1,(4).

[4]朱愚斋.黄飞鸿江湖别纪[M].香港:香港南风出版社,1965.

[5]朱愚斋.岭南武术丛谈[M].香港:香港华联出版社,1925

作者:郭曼琳;黄颖贤 单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中文系

被举报文档标题:老字号民俗叙事及翻译研究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hekezazhi/msdjwzyjzz/72040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