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文学经典化的历史语境与审美性范文

文学经典化的历史语境与审美性范文

时间:2022-01-29 09:30:03

文学经典化的历史语境与审美性

《凉山文学》2017年第4期

日前,由《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编辑部、上海师范大学当代上海文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世纪中国文学经典化高峰论坛”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来自《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编辑部和全国各高校的专家学者40余人出席了论坛。

论坛由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院长詹丹教授主持。《中国高校社会科学》副总编辑杨海英致辞,她认为“经典”就是所强调的高峰,是社会生活和时代精神的写照;学术研究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阐释新时代新发展所提出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她还介绍了《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的基本情况与“综合性”“有特色”“专题化”的办刊理念。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陈恒教授在致辞中从文史相关的角度谈论文学经典的问题,指出文学研究与历史研究相结合的必要性,他提出文学创作如果脱离历史意识就难以产生具有伟大意义的经典作品。吉林大学资深教授张福贵代表与会学者致辞,他强调论坛主题的重要性,认为文学经典化是文学史中的重要问题,该问题研讨的意义不仅在于今天,更在于未来。在学术研讨中,学者们围绕文学史观、经典化标准、经典化方式、文学批评途径、文学史家及文学研究者责任、文学语言等问题展开研讨。文学史写作是文学经典化的重要途径,通过文学史家的遴选与评论,对于文学史发展历程中的文学作品进行经典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张福贵教授指出文学史是由一系列经典构成,他在梳理了经典概念与经典的产生后,提出经典必须具有人类性和审美性,在蕴含丰富的审美性的同时,应该具有人类意识和人性意识。杨剑龙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从文学经典化角度回眸思考20世纪中国文学整体观,认为虽然此概念企望将复杂的文学现象、文学发展置于统一的主题、审美视阈中,用进化式的方式看待文学的发展与嬗变,但是其贡献和价值仍然毋庸置疑。刘忠教授(上海师范大学)由“重写文学史”口号谈论文学经典化,他指出文学史写作并不是简单地捍卫一个永恒不变的观念和秩序,而应将文学置于历史语境中进行阐释,凸现它的在场性和鲜活性。

如何对20世纪中国文学进行经典化,究竟以怎样的标准开展经典化,学者们对于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李继凯教授(陕西师范大学)从文化建设角度理解文学的经典化,提出应该在文化磨合历程中建构经典,从文化策略角度理解经典,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传扬经典。汤哲声教授(苏州大学)谈论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经典的认定与批评标准的建构,指出对于文学作品经典性的论定首先应该有通俗文学性质的确认,在此基础上建构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的批评标准,通俗文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价值。郝雨教授(上海大学)分析文学经典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联,提出需要深入研究文学经典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文学创作应该积极表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题。其实文学的经典化是对于文学史上作品的遴选与阐释,这就必须以回到历史原点的方式仔细阅读,细心筛选。张中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从抗战文学史重写与经典文本的确认及阐释的角度,提出应该回到历史现场,认真考察抗战时期的文学经典。栾梅健教授(复旦大学)提出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的经典化期待,认为应该大量阅读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文本,辨认出优秀的经典化作品,通俗文学才能顺理成章地进入文学史行列中。钱文亮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化谈论文学经典,包括经典形成的过程和生产机制、社会历史语境、演变的历史脉络和美学传统。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是文学经典化的工具与方式,只有掌握了切合文学对象的理论,只有进行正确的文学批评,才能真正掌握经典化的真谛。殷国明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认为文学理论与文学研究应该为经典的产生营造氛围、为创造经典开路,经典不是能用金钱堆出来的,我们应该面对历史、面对人民、面对未来努力创造经典。喻大翔教授(同济大学)由香港“沙田派”看文学经典的分层,他将经典评判定为语言、文体、主题、题材经典等文学的横向标准,和个人、时代、国家、世界经典等时空的纵向标准,提出不同层次的经典应该放在特定语境里衡量。李洪华教授(南昌大学)从世界华文文学的角度谈论经典建构,指出当下众多华文文学史叙述中,多以地域为单元建构华文文学史版块,缺乏文学史的经典意识和整体观念。

文学经典化说到底是文学史家、文学批评家的一项重要工作,虽然社会读者与文学市场也参与了文学经典化的过程,但是文学史家、文学批评家具有极为重要的话语权与阐释作用。张全之教授(重庆师范大学)考察文学研究者在文学经典化中的作用,认为文学研究者是文学经典化的承担者,研究者应该反思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在文学经典化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汪娟副教授(嘉兴学院)谈论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的可能性及限度,提出经典化不仅要将研究对象历史化,更重要的是研究者的历史化,当代文学的经典化离不开研究者的推介、宣传及传播,应避免总是以现有的研究为参照。蒋进国副教授(中国计量学院)探究中国现代文化中心的转移与文人京沪迁徙,指出1927年前后大批文人从北京南迁上海,中国现代都市文学得到较大的发展。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的经典化与语言有着极为重要的关联。文贵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从文学语言的角度谈论经典,指出狂人话语与书面文言、日常白话处在相互包孕和相互搏杀中,作为经典的鲁迅的《狂人日记》才得以诞生。陈海英教授(浙江外国语学院)从陌生化语言风格探求角度谈论新感觉派作家穆时英的小说创作,指出穆时英小说对语言陌生化的刻意追求,主要体现在对变异性语言的创造和运用上,语言风格成为其作品走向经典化的重要因素。陈蘅瑾副教授(越秀外国语学院)探究刘震云小说的反讽特征,小说呈现出言说的困境与欲望的升腾、矛盾对照中的孤独凄清、叙述者与读者双重视角中的戏剧反讽,作家试图以反讽者的姿态去发现并解开人类本性与被社会和权力制约了的语言之间的关系。

对于文学经典性的研讨还涉及网络文学、海派文学、军旅文学等。董丽敏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以网络小说《庆余年》谈论网络文学的经典化,认为以玄幻文学为代表的网络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指示出了网络文学未来经典化的空间与可能,必须有效地介入并引领当代青年文学健康良性发展。刘畅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分析当代网络小说中的“志怪”传统和意义,认为从小说类型、叙事观念、叙事模式等均可见到网络文学的“志怪”传统,但与传统志怪文学相比,又暴露出思想底色不足等问题。吴智斌副教授(浙江财经大学)从“夜”的视角审视《海上花列传》的颓废叙事,从“夜”化走向于颓废语境生成、旧面孔与新生活、现代海派小说颓废审美的中国经验展开分析。满建副教授(安徽省宿州学院)谈论上海现代消闲刊物与海派散文的新变,指出海派散文更倾向于消闲的审美功能,形成具有新的文体特点的新型都市散文。温江斌(上海师范大学)研究了1920年代中期上海的“小报型”画报,认为随着印刷技术的革新和摄影技术的普及,1920年代中期上海兴起了一股画报潮,开启了中国近现代画报铜版全盛时期,融新闻时事与文艺小品于一炉,并以一种对话与倾诉的方式,相当写实地呈现了一般民众的文化需求和集体心态。陈彦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从小说《凤子》探究沈从文早期写作思想特征,指出这篇充满对话性的作品,将湘西地方苗人生活镶嵌到复杂的对话中,并以巧妙的思辨线索将其勾连,呈现其早期写作中的思想演进。王童(上海师范大学)谈论当代军旅长篇小说创作影视化倾向,认为追求画面感、台词化、场景式,导致小说文体特征消解。

20世纪中国文学承担着中国文学从传统走向现代、从中国走向世界的历史重任,跨越了近代、现代与当代文学三个阶段,其具有与中国古典文学截然不同的特色,呈现出多元而驳杂的图景。改革开放以后,经过近四十年的文学史梳理与研究,在文学史料、作家作品、文学思潮等的研究中,更多的作品被发现,更多的作家被载入了文学史,形成了文学史越写越厚的倾向。今天面对20世纪文学经典化以及21世纪正在发生与进行的文学的经典化,我们应该以文学史家的宏阔眼光,理论家的高屋建瓴,批评家的敏锐视野,不仅关注文学的经典化历程,而且关注如何使文学史发展真正达到经典化。这仍然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切实面对的问题。

作者:杨剑龙 单位:上海师范大学当代上海文学研究中心

被举报文档标题:文学经典化的历史语境与审美性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hekezazhi/lswxzz/711045.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