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地质档案信息服务能力提升的探讨范文

地质档案信息服务能力提升的探讨范文

时间:2022-11-12 06:26:05

地质档案信息服务能力提升的探讨

摘要:运用SWOT分析法,从环境、用户、需求三方面对目前地质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的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传统的服务手段和单一的服务形式不能充分满足用户的需求和社会的需要,用户不能直接从海量的信息资源中提取所需信息,地质档案机构对用户的重视程度不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必须构建地质档案信息精准服务模式,打造智慧地质资料馆,开发个性化的移动互联网终端;建立个性化的地质档案信息服务路径;基于用户画像技术,分析个性化的用户需求。

关键词:地质档案;SWOT分析;精准服务;大数据;用户画像

我国地质工作者通过长期实践、研究,积累了大量的地质档案资料,它们蕴含着几代人的智慧与汗水,记载了地质工作者对自然的科学认知和综合总结,既是我国地质工作的重要成果和历史记录,也是国家软实力的组成部分,在地质勘探,能源矿产开发、利用,大型基建项目的开展以及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时期,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国家大力推进以扩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目的,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档案网络建设为平台,加快推进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管理标准化、信息服务网络化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地质档案工作也进入了信息化发展时期,传统的地质档案数字化和新产生原生电子档案形成了海量的地质档案数字资源。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形成的这些地质资料信息数据,具有很强的公益属性,服务于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及广大群众三个不同层面的需求。目前,全国各地已开展了地质资料信息数据库建设,打造地质信息利用服务或信息共享平台,对外各地已取得的公开地质成果,为社会公众提供海量数据高效的在线查询、浏览、专业统计分析和电子借阅、数据下载等服务,对政府提供多元化的专题服务。

1地质档案信息资源服务存在的问题

笔者试图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目前地质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的情况,找出在服务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从而找到地质档案信息资源服务能力提升的途径和方法。所谓SWOT分析,即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这些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

1.1运用SWOT分析法进行分析运用SWOT分析法要求我们打破思维定势,把地质资料管理部门提供的信息服务当成产品进行营销,从战略上分析该种产品面临的条件,使地质资料馆充分发挥服务政府企业等机构、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公益性要求。下表从地质档案信息资源服务面临的环境、用户及其需求三方面情况进行SWOT分析,如表1。

1.2地质档案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分析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得知,目前地质档案信息服务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传统服务与现代需求的矛盾;二是信息保密与信息开放的矛盾;三是传统管理与现代用户研究的矛盾。

1.2.1传统服务不能满足现代社会需求长期“重藏轻用”,传统的服务手段和单一的服务形不能充分满足用户需求和社会的需要。许多省级地质资料管理部门已初步建成横向覆盖各省市各地质专业领域,纵向跨越多比例尺和多时间尺度的城市地质数据库体系,依托地质资料信息平台形成了多元化的服务框架体系。但还有许多地质资料管理部门,尤其是基层的地质资料管理部门,服务对象主要是本单位或行业系统内的从业人员,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只重视资料汇交者的信息服务,对其他单位或普通社会人员的利用通常是拒之门外的。服务方式以被动式服务为主,坐等用户上门利用资料,较少根据公众需求主动进行地质档案编纂工作。同时,基层的地质资料管理部门在馆舍建设、资料资源收集、软件件设备的建设、共享平台的搭建方面都有待升级。需要进一步理顺省、市、县地质资料馆(室)之间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充分利用已有网络基础设施,完善地方地质资料馆(室)和省、国家地质资料馆之间的网络互通、馆际互动。

1.2.2地质信息保密性导致信息开放程度不高地质档案数字资源剧增,但受保密规定的限制,用户不能直接从海量的信息资源中提取所需信息。国家对地质工作一直十分重视,建国60多年,形成了大量的地质资料,这些资料存在专业门类众多、分散分布的特点。经过十多年的数字化建设,地质资料馆藏机构的数字资源数量激增。一方面,这些数据资源为提供地质档案信息服务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这些海量的数字资源呈现出大数据的4V共性,“大体量、多样性、时效性、价值大但密度低”的特点,普通用户很难一下从这些资源里提取到适合自己的信息。同时由于不同的地质资料存在不同的涉密因素,每个案卷的涉密程度难以界定,为了避免产生泄密失密的后果,馆藏机构无法在互联网上提供所有地质档案的全文资料信息。各地勘单位或政府部门、机构可以凭单位的许可去地质资料馆下载电子资料,普通用户很难直接在互联网上获取所需的地质档案信息。

1.2.3对地质档案信息用户的重视程度不够在中国知网中,以地质档案、用户为关键词进行主题检索,仅有56篇文献,其中相关文献50篇,发文时间主要集中在2008年以后。由此可见,地质档案行业对用户的研究比较少,国家开展地质资料信息化工作后才逐步探讨地质档案用户的问题。从各省的地质资料共享平台来看,许多在线地质资料馆只对网络用户提供目录数据库的在线查询,查找范围往往局限于档号、报告名称、编者等方面,侧重于显性知识的挖掘,如果没有专业的档案管理员或有经验的技术人员的指导,普通用户无法找到所需的地质信息,导致查准率不高。虽然有的地质资料馆已经做到根据政府部门的需求进行专题化服务,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对已有的地质档案信息进行深层次的综合分析,但在充分挖掘用户需求,围绕用户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方面还十分欠缺。

2地质档案信息精准服务模式思考

为提升地质档案信息服务能力,发挥档案信息的价值,推动地质档案机构的社会化发展,必须构建更精准的地质档案信息服务模式,以用户为中心,走精准服务道路。

2.1打造智慧地质资料馆发展个性化移动服务终端目前国家以建立百类成果及原始地质资料库,各地打造了多个地质资料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了信息著录与查询、数值分析、简单的互动交流等功能。但是这些平台只是将分散的信息转为集成信息,实现信息共享交流,还尚未达到智慧化的要求。而且这些信息集成平台基于不同的操作系统、不同的开发语言和平台,互相不能有效接通和兼容。要建立智慧化的地质档案馆,就要从技术和管理层面整合资源,建立统一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应用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从野外工作开始采集物联网设备记录的数据,到最后形成成果报告,实现数据全流程信息化管理。针对目前各个地质资料馆实行纸电并行保管的双套制管理方式,可以分两种情况讨论:(1)对于纸质资料利用,可以实施RFID电子标签管理模式,管理部门能实时掌握所有地质资料的使用和存储情况,用户不需要掌握地质档案的整理方法和逻辑,就可以通过设备准确的查询到所需纸质资料,通过智能设精准获取所需的纸质地质资料;(2)对于电子资料的利用,通过云存储模式搭建统一的地质云计算平台--智慧地质档案馆,对所有生成的海量地质信息数据进行有效组织管理,建成没有围墙的地质资料馆。在地质调查成果的公益性、社会化服务需求促进下,基于地质云平台建立针对用户应用的移动客户端,用户可以在客户端根据不同需求随意调取所需的地质信息,实现地质信息的精准服务。

2.2建立个性化的地质档案信息服务路径可以提供的地质档案服务信息路径有两种:人工服务和机器服务。人工服务是指通过咨询地质资料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在他们的指导和操作下获取所需信息。机器服务是通过对海量的地质档案信息数据进行挖掘分析的一种服务方式。例如通过软件对馆藏地质档案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建立和展示三维立体,并开展综合分析评价。这两种服务路径各有优劣,人工服务方式比较容易获得,在双方沟通良好的情况下内容准确度较高,但有一定的局限性,不一定满足所有的用户需求;机器服务对用户的信息素养要求较高,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获得比较专业、有深度的知识,在一定范围内有较高的查全率和查准率。通过将线上线下服务、人工和机器服务资源整合起来,用户可以自主选择所需的地质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确定最适合的利用途径,精准满足用户的真实需求。

2.3用户画像技术实现地质档案信息精准服务用户画像是基于一系列真实数据建立的虚拟的用户模型。即通过调查分析用户留在网上的数字痕迹,按用户的内容偏好、行为特点等方面进行分类,利用算法和程序给用户赋予不同的名字、照片等一些人口统计学的描述,创建人物原型,给用户贴上“标签”。一般而言,地质档案信息用户有三类,一类是来自有项目任务的地勘单位、科研院所和找矿企业的技术人员。其信息需求通常围绕项目进行,集中在专题性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地球物理等方面,专业深度较高,利用的频率较高,涉及的范围较广;第二类是来自政府城市部门。信息需求集中在城市或矿产工作的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对其进行信息支持,提供决策咨询,要求快速反应,远程支持,智能高效;第三类是公众用户。信息需求主要集中在地质灾害以及其他地质信息的增值部分。地质资料馆藏机构通常对其提供基于Internet的地质信息动态,接受信息咨询,满足公众的知情权。(1)收集用户数据。对地质资料信息用户进行分析的基础是对用户学科专业、服务机构、工作项目、信息标题、资源偏好等数据的掌握。这些数据来源于前文所提的“智慧档案馆”、一站式服务平台、移动终端中的浏览、查询记录,物联网设备形成的原始数据,相关的监控日志以及人工登记的借阅记录等。(2)进行用户画像。对上述基础数据根据用户特点进行聚类分析,给某类用户贴“标签”。分析的内容包括查询浏览的地质资料的标题、内容,用户个人背景资料,项目名称和项目进程、专业类别等信息,将具有某类行为特征和信息偏好的用户进行聚合,以便在馆藏数据库中筛选信息。(3)形成画像数据库。以用户为中心,形成每个用户不同层次和维度信息的数据库,通过对这些用户画像数据进行组织分析和挖掘。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对馆藏数据智能分类、筛选,既能主动在移动终端、WEB终端等推送该类用户可能需要的相关信息,也能准确地提供用户所需的信息,使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精准有效。

3结语

要大力提升地质资料管理部门的信息服务水平,增强信息服务能力,就必须打破思维桎梏,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以用户服务为基石,围绕用户至上的原则,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顺应“互联网+”的发展潮流,充分挖掘海量地质数据资源的潜在信息,满足用户的真实需求,分析和预测用户的潜在信息诉求,合理开局数据资源的编研工作,走地质档案信息精准服务之路。同时,通过现代社交媒体的力量,建立一整套用户沟通、反馈系统,推广和营销地质资料管理机构的精准服务,拉近地质资料管理机构与普通用户的距离,更好地服务民生。

作者:胡慧1,2,向禹1单位:1.中南大学信息安全与大数据研究院,2.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档案馆

被举报文档标题:地质档案信息服务能力提升的探讨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hekezazhi/kjwbzz/723426.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