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我国古近代图书馆管理思想演变研究范文

我国古近代图书馆管理思想演变研究范文

时间:2022-08-08 10:48:44

我国古近代图书馆管理思想演变研究

《晋图学刊》2017年第3期

[提要]在对我国图书馆管理思想进行历史阶段划分基础上,厘清我国图书馆管理思想的发展脉络,总结概括古近代图书馆管理思想的特点,探讨我国现代图书馆管理思想发展趋向,以期指导我国图书馆管理实践的发展。

关键词:图书馆;图书馆管理;图书馆管理思想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创立图书馆的国家之一。据史料记录,早在公元前二千多年,周有所谓“盟府”,即收藏图书资料的地方。可以说图书馆管理实践是伴随着图书馆产生而产生的。图书馆管理思想渗透于图书馆管理实践过程中,图书馆管理思想不仅对图书馆管理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而且它也决定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方向。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图书馆管理思想演变进行宏观、全面和整体性的把握,厘清我国图书馆管理思想的发展脉络。

一、图书馆管理思想历史阶段划分

中国图书馆管理思想的演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图书馆管理思想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三种途径发挥效应的:一是晚晴派往官员对西方图书馆进行考察;二是西方传教士在中国传播图书馆观念和在华图书馆活动;三是晚清国人对西方图书馆的翻译介绍。1904年浙江古越藏书楼的对外开放,标志着近代图书馆的产生,亦将其视为古近代图书馆管理思想的界限。将其作为古近代图书馆管理思想分界的依据有二:一是古近代图书馆管理的目标导向不同。古代藏书楼的管理“以藏为主”,近代图书馆的管理“以用为主”;二是古近代图书馆管理的出发点与自足点不同。古代藏书楼管理“以书为本”展开管理,近代图书馆管理“以人为本”进行管理。

二、图书馆管理思想发展脉络

图书馆管理思想孕育于图书馆管理实践的过程中,特别早期的图书馆管理思想只是对图书馆管理实践的归纳总结,直到清末中国图书馆管理思想发展到了成熟时期,才一改古代藏书楼的管理模式。本文对我国图书馆古近代图书馆管理思想分别进行梳理。

(一)我国古代图书馆管理思想。我国古代图书馆管理思想贯穿于图书馆管理活动过程中,图书馆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图书采访、图书典藏、图书整理和图书保管。

1、图书采访。我国历代都很重视图书馆采访工作。西汉,开展了三次大规模征集图书活动,并改进典藏工作,建立了典藏制度。到了东汉,刘秀重视图书搜集工作,“采求阙文,补缀漏逸”,明、章二帝主张“诏求亡失,购募以金”。之后,历代都重视图书的搜集,北宋尤为重视图书的搜集工作,在统一过程中,收取所灭各国图书。

2、图书典藏。图书馆典藏主要关注的是掌管图书的机构与掌书之官设置。周秦,国家图书机构和职官已设置,只是机构名称、职能尚不完备。西汉,掌书之官多以他官充任。东汉时期设置藏书处有七所,并创制了秘书监。曹魏重视图书搜求,建立“秘书、中外三阁”收藏图书,并设置主管机构,其长官为秘书令;蜀汉对图书进行搜求,设东观收藏国家图书,主管多为重臣;吴设置图书机构,称东观,长官为东观令;两晋集中了魏蜀吴三国的藏书外,各地也向中央献书;掌管图书的机构沿袭汉魏旧制,“以兰台为外台,以秘阁为内阁”藏书处有秘阁、兰台、崇文院,其官制沿袭曹魏。隋代承袭自汉末始创,经魏晋南北朝完备起来的秘书省。秘书监牛弘倡导搜集图书,政府图书大增。并按图书的质量分类管理,把书分为上中下三品,用不同的颜色的轴、签等区别,分藏在不同的地方。特别注重典藏图书的建筑设施。唐主持图书事业的政府机构仍是秘书省,只是秘书省及其官职名称屡变。秘书省的职掌是“掌邦国经籍图书之事”,其官制系统一如隋朝。宋元时期的北宋,国家图书事业主要机构为三馆、秘阁、崇文院和秘书省。宋初,三馆秘阁总为崇文院,元丰五年,在崇文院设秘书省。明清时期,明朝政府藏书:明仍元制,设立专门掌握国家图书的独立机构秘书监;明中期,独立的藏书机构被取消,归翰林院典籍掌之。

3、图书整理。在图书整理方面,图书分类和编目备受历代统治者的重视。西汉,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全面系统的图书整理和编目活动。刘向、刘歆父子的图书分类编目成果《七略》,创造了图书六分法的分类目录。东汉班固主持明、章两代校理图书工作,继承《别录》、《七略》已有成果撰成《汉书•艺文志》。三国的曹魏整理图书,郑默《中经》,打破六分法体例,开创四分法;私人藏书家也将所藏图书整理编目。两晋荀勖以《中经》为依据,编制新的国家藏书目录——《中经新簿》亦称《晋中新簿》分甲、乙、丙、丁四部,分别代表经、子、史、集,立四部之名。李充整理图书,编写《晋元帝四部目录》分甲、乙、丙、丁四部,分别代表经、史、子、集,定四部之序。南北朝整理图书往往以编制目录为结果,南朝与北朝相比突出。南朝刘宋朝谢灵运为秘书监,殷淳整理图书编出《元嘉八年秘阁四部目录》;王俭主持在整理图书的过程中,主持编撰《宋元徽元年四部书目》,同时王俭自编了《七录》,创七分法新的分类法。齐朝齐武帝永明年间由秘书丞、秘书监谢朏等,对秘阁图书进行整理编出《秘阁四部目录》。梁朝武帝派任昉任秘书监主持整理工作编制了一些国家目录,都为四分法目录。阮孝绪的《七录》分为内外篇,内篇五录:经典录、纪传录、子兵录、文集录、术技录;外篇二录:仙道录、佛法录。北朝在图书整理编目方面做了些工作,但成就不突出。隋朝文帝时,命许善心领导校写藏书。隋炀帝派秘书监在长安嘉则殿领导一次规模空前的校写图书和编目活动,编制正御书的书目,《隋大业正御书目录》九卷。隋在搜书、整理图书的过程中进行过多次编目工作。贯穿唐各个时期,编制的目录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目录体系,国家目录和私家目录。如《隋书•经籍志》、《群书四部录》、《古今书录》、《开元四库书目》。宋朝,官书整理中心———崇文院,校勘整理方法比较全面先进《崇文总目》、史志目录《国史艺文志》;私人藏书目录;编制搜访书目。之后的明清两代在图书整理过程中也产生大量的目录著作。

4、图书保管。汉代讲究“刀所以削书札,筐筪所以藏书”,东汉提倡“潢纸防蠹”。唐读者对象限于集贤院、秘书省、史馆等机构的官员,实行在书籍上打印记。北宋时,政府藏书或宫廷内府藏书对高级官员开放。书籍可以外借,馆阁藏书专门有外借书库,负责借书的人称作“库子”,借书手续有“单子”,在‘“监门处”检查后放行,采用“字号牌子”。南宋政府藏书的管理:秘书省有一套较为完善的制度和措施:(1)严格的管理,进书需有账簿登记,人员入库须有牌照;(2)设置书籍点检制度,有效防止了图书的损坏和流失;(3)严于火禁,围墙外留空地五步;设置潜火司,在东西偏门出安放潜火木桶,用于蓄水和灭火;(4)每年按例在5月1日至7月1日曝晒图书,以防止霉损虫蠹。明朝的天一阁,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1)防火措施;(2)确立了“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的制度,“藏书为子孙共有”之约;(3)图书防霉防蠹的措施,“芸香辟蠹,曝书去湿”的方法;(4)重视书阁的通风以及一年一度的曝书去湿工作。晚清,西方传教士创办的图书馆采用西方先进的图书馆管理制度,书院藏书在管理方法有别于封建藏书楼形成一套特色的藏书制度:(1)图书采购;(2)分类编目;(3)借阅制度;(4)清点曝晒、人员待遇、藏书的修补、藏书楼的建筑设计。晚清还涌现出一批图书馆学家,代表性的管理思想如下:郑观应认为:(1)通过行政手段,自上而下设置各级图书馆;(2)在管理上,“派员专管”,对所有读者全面开放;(3)在经费上,采取官办和绅捐多形式相结合的办法;(4)他认为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如图书呈缴制度、借阅管理方法、藏书管理方法中的“索书号”、“图书馆统计”、图书馆管理制度等。李端棻的思想为:首先,提出了藏书建设的三种方法:一是通过行政手段,调集现行出版物;二是在民间进行采访;三是出版物呈缴制。其次,建立藏书楼的管理制度。苏学会的《简明章程》中所体现的新图书馆管理思想,从其《看书章程》可看出它的管理架构、书目体系、借阅制度等图书馆管理观念。从以上论述可看出,宋代起我国图书馆管理思想趋于成熟,渐进完整、系统化。

(二)我国近代图书馆管理思想。辛亥革命前十年《古越藏书楼章程》这本著作第四章《管理规程》,对于藏书楼之人事组织、薪俸、职责权限、人员任免等方面进行明确的规定。京师大学堂藏书楼的规章制度内容:藏书楼的主管人和工作人员的权限和责任;图书馆的收藏和整理方法;藏书借阅的方式;教学用书的供应方法;违规和违禁处理方法。《京师图书馆及各省图书馆通行章程》涉及到图书馆的管理体制、图书馆经费、图书馆人员、书籍的搜集、藏书管理、藏书利用、图书馆建筑等。辛亥革命以后(1912~1919)民国四年(1915),民国教育部连续颁布了《图书馆规程》和《通俗图书馆规程》两个文件,内容包括:图书馆的类型及名称、领导体制、人员设置、图书馆经费、读者对象等。代表人物的图书馆管理思想:蔡元培,聘请真才实学的专家学者管理图书馆;加强藏书建设,实现“典籍满架”和“旁稽”的藏书建设目标;通过向国内外“各方面捐款”的形式,广为筹集资金;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迅速简便、热情诚恳地为读者着想。配备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制定借书阅览规则,成立图书委员会,负责审批图书采购计划和商议有关借阅事宜。以后(1919~1937)主要代表人物图书馆管理思想:主张“图书馆一律公开,不收费”;提倡“开架制”;采取“兼容互需”的藏书建设方针;仿照“杜威十进制图书分类法”,将馆藏西文图书加以改变,做成一套分类卡片目录,放在阅览室供读者参阅。杜定友以“杜威十进制图书分类法”为蓝本,结合中国图书实际,创造了《世界图书分类法》;推举卡片式目录;发明“汉字排检法”,方便检索利用。李小缘主张:自由开放;人人皆有资格为读者;管理员应为人民公仆;管理方法上的先进,如卡片目录,目录种类可分为分类、书名、人名等多种;图书馆宣传。

三、我国古近代图书馆管理思想的特点

(一)古代图书馆管理思想特点。古代的“图书馆管理”=“图书管理”,它以图书为中心,以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即“藏”作为唯一目标;古代图书馆管理业务单一,只仅仅进行图书的“采—分—编—藏”环节,它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几乎不与外借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古代藏书楼管理思想是原生态的,土生土长的,其中凝聚着古代人民的智慧。

(二)近代图书馆管理思想特点。图书馆管理是以人为本,以保障读者利用图书作为主要目标,图书馆的整个管理过程都是以读者的需求为导向的。近代图书馆管理实现了系统化的组织管理。它的整个业务流程为“采—编—流—服务”,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通过不断满足地读者的信息需求,实现螺旋式的上升。古代藏书楼原有环节的管理方式在近代更加趋于完善和系统化。如管理体制、图书馆人员设置、分类、编目等。中国近代图书馆管理思想与方法借鉴与吸收了西方先进的图书馆管理思想与方法。

四、我国现代图书馆管理思想发展趋向

现代图书馆管理不仅应具有传统图书馆管理的相关特点之外,必须关注、追踪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并加以研究,将适当的新理论移植到图书馆管理中,以切实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比如知识管理;图书馆除关注相关理论、体系外,更应该加强对其方法、手段关注,使其更具操作性与实践性。现代图书馆管理思想必须将人这一要素放置于至高位置,将以人为本思想贯穿于图书馆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始终。现在的图书馆正从一个传统的收藏型图书馆走向一个以人为本的创造性图书馆,人是图书馆的动力之源,只有当人的要素发挥到一定的极致,图书馆才能彰显出真正的活力和创造力。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希泌,张椒华.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M].北京:中华书局,1982.12.

[2]程焕文.晚清图书馆学术思想史[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4.4.

[3]来新夏.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8.

[4]任继愈.中国藏书楼[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9.

[5]张树华,张久珍.20世纪以来中国的图书馆事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8.

作者:吴雪敏 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被举报文档标题:我国古近代图书馆管理思想演变研究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hekezazhi/jtxkzz/705925.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