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论如何发挥校园节日的独特教育性范文

论如何发挥校园节日的独特教育性范文

时间:2022-01-08 03:31:36

论如何发挥校园节日的独特教育性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校园节日的内涵,其次分析了校园节日的独特教育性,最后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发挥校园节日独特教育性的路径,包括创新立意,丰富校园节日的组织形式;明确内涵,发挥校园节日的价值引领作用;师生主动参与,营造和谐的校园节日氛围。

关键词:校园节日;独特教育性;组织形式

校园节日是以校园为场域,以活动为载体的对以价值取向、思维观念、道德品质等尚在成长过程中的学生群体施加道德影响,以此提升学生对自身民族、国家及文化的认同感,进而促进学生行为表现、文明素养、道德操守等方面发展的“重要的、神圣的日子”,其既具备节日的普遍性价值,又有其自身独特的教育性。因此,对于如何发挥校园节日的独特教育性进行相关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一、校园节日概述

校园节日中的活动一般是指公众在共同的时间进行的某种仪式化活动,是在长期历史文化演进过程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旺盛生命力的“重要的、神圣的日子”[1]。从此意义而言,校园节日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即国定节日、民族传统节日与校设节日。所谓国定节日是指新中国正式采用的节日,其中分为两种,一种是由国家政府规定的法定节日,如国庆节、建军节、青年节等;一种是在国际交流过程中为我国所认定的国定节日,如劳动节等。民族传统节日一般是学生庆祝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的日子,如端午节、泼水节等。所谓校设节日是指由学校设立的节日,一般是为了促进学生的社会道德与个人品德的发展,如开学典礼、校庆活动、科技文化节、体育节等。在这种主流节日之外,亦有非主流节日为部分学生所接纳并于学校进行开展,如圣诞节、平安夜等。校园节日作为节日的缩影,具有一般节日的共同特征,如认同性、参与性、节日活动的多样性与独特性等,但校园节日本身作为一个“重要的、神圣性的日子”,亦具有鲜明的独特性特征。一是具有个体创造性与自主设立性。校园节日是以拥有较为灵活的创造性思维与超越性思维的学生为活动主体,以促进学生思维观念、行为方式与道德素养的提升与发展为目的,因此更倾向于创设一些学校独有的节日,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进而发挥学生在节日活动中的个体创造力。二是形式多样性。校园节日有着不同的主题与内容,开展形式亦是多种多样,如办展览、举办文艺演出、趣味性体育比赛等。三是价值导向性。校园节日以科学的理念为引导,以“扬善去恶”“养心育意”为核心,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基石,具有节日所缺少的价值引领作用,因为社会中易受各种思潮、各种观念的影响。

二、校园节日的独特教育性

校园节日有着其独特的价值传播场域与方式、教育对象与运行规则,若将校园节日与节日相等同,必将导致校园节日的“泛化”。校园节日来源于节日,但又实现了对于节日的超越,具有其独特的教育意涵与教育价值。

(一)道德是校园节日中具有奠基性和支撑性的内容“人是道德存在,没有德性当然也不能称为人”[2]。道德作为人之为人的重要标识,是人立身处世的根基与支撑。校园节日之所以以道德内容为根基,主要由于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深入与拓展,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各种思潮不断涌入,而在校学生的价值取向、思维观念、道德品质等方面均尚未成熟,不能及时、准确、有效地对各种思潮观念做出反应与判断;二是由于在校学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其心理特征、社会道德与个体品德均尚处于形成之中,发挥校园节日的正面道德引导,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三是由于校园本身的文化意蕴深厚,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较快,然而教育并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更为重要的是切身体验,校园节日将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有机融合,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故而,以道德作为校园节日的奠基性与支撑性内容,更利于发挥校园节日的环境功能、熏陶功能与实践功能,进而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二)道德是衡量校园节日建设的尺度和评价标准道德发展的过程即道德内化的过程,是一种由他律转变为自律的发展过程[3]。以道德为尺度对校园节日建设进行评价,就是对这一动态过程进行道德性“检测”,不仅有利于促进校园节日道德性建设的进一步深化,而且有利于提升校园节日实行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成果。由于学校本身“社会化”的演变及校园节日与社会的紧密关联,校园节日在发挥其独特教育性作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不良社会观念的影响与制约,以道德为尺度与评价标准,可极大地限制校园节日的偏向性发展。如校园节日的休闲娱乐功能,学生可利用学校开设的各种节日活动,获得身体与精神的放松,为下一阶段学习奠定基础,然而若不善加引导,极易造成学生享乐主义、快乐主义等不良观念的产生。同时,节日中互赠礼物、吃饭团聚本是交流感情、促进人际交往和谐的良好途径,但应避免攀比之风的兴起,应以道德为尺度,塑造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与消费观念的产生与发展等。所以,以道德作为校园节日建设的尺度与评价标准,不仅有益于校园节日健康理念的继承与发展,更能够限制不良因素的影响,进而营造一个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总之,校园节日要以道德内容为根基,以道德本身为评价标准,以道德与校园节日文化的融合归一为核心,进而充分发挥校园节日的独特教育价值。

三、发挥校园节日的独特教育性的路径

校园节日作为培养学生兴趣、展示学生特长、促进学生行为表现、文明素养与道德操守等方面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学生只有在校园节日中才可能超脱他的日常活动,并以新的方式返回他生命内的更深层的真谛中。那么学校可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校园节日建设,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一)创新立意,丰富校园节日的组织形式立意作为校园节日活动开展的起始点,创设好的立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校园节日活动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培养其相关兴趣,而且能够营造坚实的集体向心力,进而实现育人、兴校的发展目标。当下普遍存在的学生反感节日活动的不良现象,如学生认为校园节日的活动形式千篇一律,活动内容枯燥乏味等,一定程度上均与校园节日活动立意的形式化、陈腐化密不可分。故而,学校要创设具有时代特色、突出教育本性、符合节日定位、关注学生心理的创新型立意,进而促进学校及其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一方面,有效发挥偶然性、重大性事件的教育功效。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处于建构阶段的学生而言,社会中发生的突发性事件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功效,如学校可创设“缅怀节日”即将社会中发生的重要日子或某一时间段设置为纪念性节日,如为纪念抗洪救灾的英雄先烈而设置的“英雄节”等,当然,要丰富节日形式,如话剧演出、救灾场景重演等,而不可寓于单纯的讲座性活动的展开。另一方面,对于一些传统性学校节日,亦要增加趣味性与教育性。就校庆而言,学校要根据自身的教育底蕴而适当的开设一些大型节日活动并给学生发放一些具有纪念性意义的礼品等,以此增加学生对于学校的归属感与学校文化的认同感。总之,要不断创新校园节日的组织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节日活动,以此提升学生参与校园节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明确内涵,发挥校园节日的价值引领作用不同的节日所蕴含的文化意蕴各不相同,因此在学生主动参与校园节日文化活动之前,学校应通过不同的组织形式将其历史渊源、文化价值、风俗仪式等完整地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更加深刻地领悟“为什么过节?”“不同校园节日的文化内涵都包含了什么?”“应如何过节?”等问题,只有如此,才能够实现学生对诸多校园节日文化内涵的深层理解,进而使学生自觉融入校园节日活动之中,从而实现校园节日的潜移默化的价值引领作用。一方面,要加强宣传引领。校园节日的娱乐性、休闲性等功能往往为学生所熟知,但蕴含于其中的教育功效这一更为根本性的层面往往为人所忽视,因此,加强校园节日内涵的宣传是极为必要与必需的。为提升学生对于校园节日文化意蕴的了解,可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园活动而进行,如开展大型知识讲座、辩论会,举办校园文化节等活动,其不仅有利于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建构,对其进行科学的价值引领,而且能够让学生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更加明晰校园节日的本真意涵,进而切实发挥校园节日的价值引领作用。另一方面,要坚实遵循校园节日的仪式等传统风俗。每个节日都会形成自身独有的仪式与风俗习惯,如教师节师生之间互赠祝福、小礼物与手工制品等,不仅表达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也传达了学生对教师的敬爱之情等。那么在校园节日的开展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坚持这些传统的仪式性活动对于学生更为深入地了解节日的意涵具有重要价值。所以,应明晰校园节日的教育意涵,切实发挥其教育功效,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三)师生主动参与,营造和谐的校园节日氛围氛围的营造不仅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等方面,而且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个体的意志品质、处事方式及其态度等诸多隐性的方面。因此,营造和谐、融洽的校园节日氛围对于有效发挥其教育意涵具有重要意义。而师生是校园节日活动的主体,是校园节日的主要参与者,必然承担着营造和谐校园节日氛围的重任。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在校园节日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可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进行组织、引领、帮助学生,但不能代替学生亲身参与的体验性感受。学生只有亲身参与布置节日场所、准备节日所需物资、投身节日的宣传活动过程等,才能够更为深刻地领会校园节日的文化价值,促进学生想象力、思维力及实践操作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教师本身作为校园节日的主体之一,不应沦为校园节日的设计者、组织者及评价者,而应与学生共同参与校园节日活动的组织开展过程中,实现对于学生的“身教”,进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师生作为校园节日的主人,应共同创造和谐的校园节日氛围,并在这种氛围中实现共同成长。总之,校园节日作为一种教育场域,有着其独特教育性,因此,学校应充分发挥校园节日的正面引领作用,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永慧.中国人对节日的认知表征和行为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4:3-6.

[2]任重远.道德能力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0.

[3]王兴赛.自由与实定性的辩证:青年黑格尔实定性批判思想研究(1793—1800)[J].

作者:陈稀稀 刘振文 刘飞凡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论如何发挥校园节日的独特教育性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hekezazhi/jryjzz/725911.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