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改善管理学考核办法目标范文

改善管理学考核办法目标范文

时间:2022-09-26 04:43:18

改善管理学考核办法目标

1、当前管理学课程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

1.1考核形式单一。考试的内容和考试的形式可以说是由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方式决定的。如果说考核方式决定了学生学习方式,那么课程内容的考核范围则决定了学生学习范围以及学习方式。可以这样理解,教师在课堂上的授课内容决定了课程最终的考核重点及考核范围。目前,从我院的实际情况来看,我院设有工商行政管理专业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以及经济学三个专业,管理学课程的开设根据专业的区别,分为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考核方式分成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一般来说,专业必修课大多以考试形式考核,而选修课以考查形式考核。由于时间、地点、工具限定的特点,为便于考核实施,提高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考核的公平和公正,最终两种考核方式都是采用传统的笔试的形式,以标准化、结构化的试卷为载体对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考核。而笔试基本仅闭卷形式一种。

1.2考核内容局限。现行管理学考核内容,偏重于对管理学理论知识的记忆,课程考核内容也局限于管理学教材、课堂笔记、授课时划定的范围和指定的重点,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考核普遍不足,以至于普遍出现“上课记笔记、课后抄笔记、考核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的现象。更为重要的是标准化、结构化的考核笔试试题的题型有限,考试时间及题量也相应地有限制,考核内容难以覆盖全部教学目标。掌握一门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是学好这门课程的关键。因此,基本知识的测试非常必要,但单一凭借这种形式是无法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某一方面的技能水平,并也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考核成绩构成简单。与高中阶段以卷面成绩为课程最终考核成绩不同的是,大学阶段的课程最终的考核成绩为综合成绩,也就是说课程成绩主要是考勤、课后作业及卷面成绩三个方面构成,三项成绩前两项占30%,期末占70%计算得到,虽然考勤和课后作业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情况,但对学生的团队精神、表达能力、应用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考核没有涉及,而所占的比例反映仍是以期末“一考定成绩”的评价方式,不利于正确评价学生,也无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不利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顺利开展。

2、改进管理学课程考核方式目标

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操作性极强的学科,教学目的不只是为了理解和掌握管理理论知识,更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要善于运用掌握的管理知识、理论提高活动效率并进行各种创新活动,将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学以致用。具体来说,改进“管理学”课程考核方式要实现以下目标。

2.1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课程考核方式要顺应扎实基础、拓宽专业、增强能力、提高素质的评价标准,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要帮助学生摆脱标准答案的束缚,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自由地思考,在不断探索和反思的过程中,提升其观察思维能力、逻辑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通过改进考核方式,改变授课方式,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促使对其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的思考及动手能力。

2.2体现理论的适用性。管理学理论是在管理活动中对其活动规律系统总结而形成的、且对管理活动具有指导意义,课程考核的根本目的不在于考查学生对于书本理论知识的记忆,而在于考查学生在实践中将管理学理论知识地加以运用的能力水平,要通过考核促使学生去主动地接触真实的社会问题,将抽象、深奥的理论应用实际管理工作当中。考核应侧重于考查学生学习理论后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决策能力,促使学生将课程理论与零散的管理实践进行整合,从而从知识体系上熟练的掌握和运用基本管理原理。

2.3强化教学组织能力。在教学环节中,教师与学生同等重要,教师通过讲授将知识传输给学生,学生领会并创造性的使用,课程考核也应通过考核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推动教师关注课程的配套设施建设,认真研究各个教学环节的有机衔接,强化其教学组织能力。考核是对教学过程评价的唯一标准,直接影响着连接教与学的两端。因此,考核方式应该是公开、公正、公平、客观、透明和多元化,避免出现教师凭主观印象随意评价的现象。

2.4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当前的管理强调效率,而整体效率的取得取决于团队合作的效率,考核目标应增加团队合作在课程考核体系中的比重,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办法,突出多样性、针对性和生动性,促使学生主动融入团队,学会如何沟通,如何协调,克服种种困难,体验团队合作的成效,了解团队工作规律。

3、管理学课程改进考核方式的思路

随着经济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发展,在现代社会的生活中,新知识的更新和替换的速度越来越快。因此,理论的运用比单纯的理论学习更为重要。与之相对应的,在考核方法上。需要改革现有的手段和方法。在考核评价结构的构建上下功夫,创新管理学课程考核方式。真正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评价的全面性和真实性。为适应社会发展管理人才培养的需要,在管理学教学中要多渠道收集信息,加工并指导教学工作取得新的发展,单纯重视期末考试无助于提高学生实际学习及应用能力。因此,还需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控制,加大对学习过程学生表现的考核力度,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考核形式。课程考核方法由单一的期末考试,过渡到由期末考试、平时课中考评和平时课后考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特别是要实事求是,根据学校、班级实际情况有所侧重和选择。具体来说,管理学课程考核方式可采取三三四制考核方式进行。即平时课中考核占30%,平时课后考核占30%,期末考核占40%。考核的主要内容既包括理论知识理解掌握考核,也包括理论应用能力考核,以期通过这种考核方式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教学目标。具体如下:

3.1平时课堂考核包括考勤、课堂讨论、互动游戏、主题辩论、案例总结,严格考勤制度,加强课堂纪律约束。课程讨论及互动游戏、主题辩论、案例总结分组进行,认真记录每组整体及个体成员的表现,以此作为评分依据,并结合自评、小组评价与小组互评方式,杜绝只出勤不出工的现象。在百分制下,考勤占10%,其余部分可根据课程内容选择任何一种或两种形式进行考核,所占比例为20%。这部分考核成绩即平时课堂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

3.2平时课后考核包括作业、小论文、分组活动。作业及论文考核学生管理理论知识点掌握的情况,所占比例10%;分组活动以组为单位考核对理论应用能力,考核学生关于计划编制的可行性,具体实施中如何分配任务,如何发挥个体的作用,如何协调,激励以实现计划目标,其实施的效果通过个体评价,分组评价汇总作为考核成绩,这部分所占比例20%。为保证个体考核的公平性,实行目标管理的方式,小组围绕要求制定小组及成员各自可接受目标,小组组长以个体完成各自目标的成效进行集体评价;组长的考核以组为单位考核小组整体实际活动完成的成效进行评价。

3.3期末考核主要包括知识性考核和能力考核,所占比例40%。其中知识性考核占30%,能力性考核占10%。为全面真实考核学生对所学管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原来传统笔试的基础上增加口试的形式以考核学生的能力,课程结束前一周先进行口试,准备案例及结构性问题要求学生大胆思考、独立作答,鼓励其发挥主动性,口试过程做好记录,必要时可以录音以作为评分依据,这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理论学习发挥的能力,成绩所占课程总成绩比例10%;课程结束后再集中统一以闭卷形式进行理论知识考试,比例占总课程成绩比例30%。

4、改进管理学课程考核方式应注意的问题

改进考试方式是课程建设及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开展创新教育的重要手段。改进课程考核方式,是教学改革的必要体现,从其实施来看是一项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4.1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随着管理环境的变化,管理学的理论知识相应地出现了更新和变化,鉴于对管理实践的指导作用对管理学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科学、实用的原则,结合专业的实际应用,环境的要求,在原有理论的教学基础上调整管理学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放在坚持实用够用为准。

4.2改革教学方法。为更好地实现课程教学目的,达到课程考核要求,改革教学方法非常重要。需形成系统化教学模式,即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整合。将案例教学、讲授教学、情景教学、游戏教学等方法有机结合,减少理论灌输,加强技能性、创造性实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

4.3建设与课程考核配套的专业实训室。改进课程考核方式目的是从注重理论知识转向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考核。考核的其依据是学生在完成目标任务过程中的表现及最终效果。为保证新的考核方式的有效实施。教学活动也须有更多的选择,在专业实训室或校外实训基地中进行。在专业实训室建设方面,需要结合管理学教学目的实现从有助于教学内容实施,便于考核方式实行角度以保证管理学专业实训室的仿真性和效率性;同时建设校外实训基地,要实现课程教学与实训基地的有机结合,实现双赢才能保证合作的有效性和稳定性,保证能真正落到实处。

4.4提高专业教师的师资水平。学生的学离不开教师的教,要培养学生,教师首先要先提高自省的专业素质,除此之外,还需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能力,转变不合时宜的、落后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平时必须围绕学生的学习开动脑筋,不断钻研、创新教学情境设计,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发挥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作者:黄丹单位:贵州师范学院经济与政治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改善管理学考核办法目标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