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谈土地调查中的国土资源整理技术范文

谈土地调查中的国土资源整理技术范文

时间:2022-12-29 04:01:07

谈土地调查中的国土资源整理技术

摘要:规划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国土空间是国家发展秩序与动力的根本基石。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推进国土空间规划,旨在“优化协同高效”,亟待技术进步。国土资源整理是改革的基础,遥感技术在土地整理开发中有着时空分辨率高、现势性好的优势,有效利用提升该技术,能够及时快速准确地反应国土资源变化,为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遥感技术;土地调查;资源整理

1引言

2015年9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到2020年构建起由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空间规划体系等八项制度构成的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随后包括多规合一在内的系列规划改革推进,至2017年1月《省级空间规划试点方案》提出:“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全面摸清并分析国土空间本底条件,划定城镇、农业、生态空间以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为实现“多规合一”、建立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积累经验、提供示范。”这其中,土地是最核心的资源要素,利用遥感技术整理国土资源,能够科学有效提高基础工作效率。

2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整理工作中的应用优势

过去在国土资源整理工作中,通常采用几年前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作为基础图件,并对已经变化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对部分部件进行变更,进而开展规划工作。但是,土地利用现状图时效性不足,再加上主客观条件影响,导致土地规划设计的精度得不到有效保障。近年来,国土资源整理工作对项目区地形图的现势性及精度存在很高要求,通过野外数字化采集获取的数据虽然精度高,但是工作量太大,受地形、地貌及植被覆盖影响,采集难度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应用遥感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以上难题,对于国土资源整理项目区的多时相数据能够做到及时、迅速获取,大大减少人为因素对监测结果的影响,准确反映项目区的实际情况。不仅如此,遥感技术受地形地貌、气候海拔等自然因素影响较小,实现了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有效节约。近年来,遥感技术取得很大进步,数字影像分类技术、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技术在国土资源整理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构建专业化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实现人机交互,工作人员能够直观感受到地物及地类的形状、颜色、纹理和位置等,对全域范围内的地类地物边界进行直接绘制,并赋予其基本属性,为后续数据统计、整理和分析工作奠定良好基础,有效提高了基础工作效率。总的来说,在国土资源整理工作中应用遥感技术,不仅能有效提升基础工作质量、缩短基础工作周期,还能迅速提取和更新信息,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2]。

3遥感土地调查过程中的国土资源整理技术分析

3.1遥感影像数据源的选择

首先,认真考虑工作需要,在此基础上选择和购买合适的遥感影像数据源。影响精度主要取决于其分辨率,在确定影响精度时,既要考虑比例尺地图对成图精度、影像识别能力等需求,又要节约成本。如果分辨率过高,不仅导致数据处理负担加重,而且导致影像购买成本增加;如果分辨率过低,对于细小地物就无法判读,导致卫星影像图的视觉效果受到影响,达不到成图精度要求。因此,在进行数据源的选择时,应考虑实际情况,对成图比例尺、成本因素及数据可得性进行综合考虑,不能过度追求高精度。一方面,QuickBird遥感影像具备较高的地面分辨率和优良的现势性,能够获取清晰的空间纹理。同时,QuickBird遥感影像的多光谱光段信息量大,当屏幕经过矢量化后,成图比例尺为1:5000或者1:10000;另一方面,全色波段分辨率可以达到0.61m。然而,在该影像中由于地物颜色比较接近,很难对复杂的地面地物进行准确分辨。在这种情况下,对这两个影像数据进行有效融合,能够获取所需的数据资料。对QuickBird遥感影像中丰富的光谱信息进行保留,在此基础上将其分辨率提升,强化遥感影像的视觉效果,从而准确判读地物信息[3]。其次,在选择遥感影像精度时,不但要对成图比例尺的要求进行考虑,还要对影像产品规格加以考虑。如果几种遥感数据同时符合成图比例尺对影像分辨率的要求,应在此基础上对数据产品卫星等级、数据源稳定程度、数据源性价比等加以考虑。不仅如此,还要考虑到遥感影像拍摄时的气候情况、时间段等。在国土资源整理工作中,应确保时效性,遥感影像应尽可能选择新近拍摄的;同时为了防止地物被遮挡,尽可能选择晴朗无云天气拍摄的遥感影像。

3.2遥感数据处理

在供应商提供遥感影像到工作人员开始解译影像,这中间的一系列处理工作就叫做遥感数据处理。影像的更新精度受数据处理质量的影响。在提供给用户使用之前,通常都要对遥感影像进行不同程度的处理。在基础工作领域,一般是先把遥感影像处理为正射影像,之后由使用者进行校正。在处理遥感数据时,需要使用到高配置计算机以及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如ENVI软件、ERDAS等,通过分析卫星遥感数据的光谱特性,通过图像分类和精度评价验证,进行数字化处理。

3.3室内解译

遥感图像能够将地物信息的影响特征直观反映出来,并进行有效判别,这就是解译标志。在解译过程中,通常根据地物目标的形状、颜色、大小、纹理、位置等,对地物属性进行推断。要想进行内业解译,首先要做好外业调查工作,采取实地调查的方式,对项目区的自然条件、经济状况、水土情况等加以了解,在此基础上将地类和影响的对应关系建立起来,这就是遥感影响解译的主要标志。由于QuickBird影像分辨率高,因此在判断解译标志时难度不大。当解译完成后,在开展国土资源整理工作时,只要沿着影像特征边缘将地类界线准确勾画出来即可,并绘制出道路、居民区、旱地、林地等图斑[3]。在开展室内解译工作时,应当坚持下列原则:第一,宏观性原则。首先研究影像的整体轮廓、项目区生态概况等,对项目区整体生态分布类型加以明确,然后进行详细解译;第二,循序渐进原则。遥感图像解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工作内容比较枯燥,并且工作量大,因此解译人员可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由易到难进行解译。

3.4外业调查与校正

当解译工作结束后,需要在野外对解译结构进行实地验证,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确保解译图中每个图斑的划分符合实际情况,如果解译图中出现错误,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修改或重新解译。在外业调查过程中,首先要通过GPS技术进行图根控制点的布置,测量控制点坐标,并对实际图斑边界、新增地物的坐标数据进行采集,从而掌握变化图斑的位置、土地利用情况等,在记录表上填写外业调查结果,同时进行外业调绘图的绘制。当外业调查结束后,开始绘制地形图。在电脑中上传外业调查采集的数据,利用地理信息平台的数字成图系统,绘制出新增图斑、变化图斑和新增线装地物的矢量图,构建一个完整的拓扑关系。通过计算软件将图斑变化面积准确计算出来,最后将高程信息输入其中,完成基础工作的整合。

3.5注意事项

在基础工作中应用遥感技术主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当前主要采取目视解译的形式对土地数据信息、图斑变化情况进行判定、分析,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人为差错。比如:在遥感影像中将干涸的河流错误判断为砂石路;将公路两边的干涸沟渠错误判断为道路等等。因此,基础作业人员不但要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第二,外业调绘工作需要在室内解译结束后立即进行,特别是一部分细小地物、新增线装地物等,对于解译图上很难判读的图斑,基础作业人员必须深入现场,对图斑变化情况进行调查,不能主观臆测,以免影响基础工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4结语

近年中央政策持续发力,从探索到当下“实现”多规合一,建立空间规划体系、部门整合、体制革新等,旨在提升国家国土空间治理能力和效率,推动城镇治理能力现代化。“摸清家底”,整合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深化改革的初衷。随着信息技术的革新,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整合尤其是土地调查中的作用逐渐突出,能够快速高效的将历年土地利用情况、变化情况等准确及时地反映出来,获取可靠数据,便于规划部门做出正确决策,有效利用、改革遥感技术对当下国土空间治理有着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秦美荣.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3):53.

[2]王争艳.基于遥感土地调查的土地开发整理新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7):9.

[3]方伟.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整理项目评价初探[J].中国工程咨询,2017(11):19.

作者:郭紫镤 单位:甘肃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被举报文档标题:谈土地调查中的国土资源整理技术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hekezazhi/gtzyygzz/725382.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