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论人文社会科学通识课程建设及实践范文

论人文社会科学通识课程建设及实践范文

时间:2022-01-18 06:41:17

论人文社会科学通识课程建设及实践

摘要:人文社科通识课程对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养成科学思维习惯,促进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校深化通识教育改革背景下人文社科通识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要辩证把握“宽”与“精”、知识积累与能力提升、本土经验与借鉴国外的关系,进一步完善人文社科通识课程建设。

关键词:通识教育;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建设

在高等教育通识课程系列中,人文社科通识课程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经典的人文社科通识课程能够荟萃古今思想文化精华,凝聚中西经典作家智慧,开阔学生视野,激发探究兴趣,对启迪学生智慧、养成科学思维习惯、促进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著名的哈佛“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非常重视人文科学教育和人文素质培养,在八大学科领域的32门核心课程中人文科学占有绝对优势比重,其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理性、历史地认识现实和道德问题[1]。近年来,我国高校加快通识教育改革,人文社科类课程逐步得到重视,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共识。

一、新时代人文社科通识课程教育对大学生的意义

人文社科通识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当前高校深化教育改革,提高育人质量的背景下,加强人文社科通识课程建设对于培养大学生人文关怀,开阔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培养创新精神和应对挑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培养人文关怀理念,达成立德树人目标人文关怀理念一般认为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的价值、意义和主体性。人文社科通识课程不仅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激发其主动性和创造性,还要重点培养大学生人文关怀理念。一方面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理性面对困难、挫折和荣誉,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另一方面,引导大学生从人本理念出发看待他人与社会,养成包容协作、诚实守信等人文情操。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维度之一,在人文社科通识课程中应系统阐释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理论内涵和当代价值,掌握其真谛。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素质教育中居于首要位置。立德不仅仅是德育教师的任务,人文社科通识课程还应与德育教育相辅相成,通过古今中外经典论著和代表性案例的解读,使德育教育更加丰富多彩、意蕴深厚。立德树人是社会发展紧迫而长远的需要,人文社科通识课程一方面要培养大学生的公德,即社会责任感、思想品德等;另一方面,还要着力培养科研诚信、学术伦理等,铸造大学生良好的学术素养。不同学科都有其学术伦理和规范,无数中外人文科学大师的作品都是其学品人品的典范,在课堂教学中应公德教育与学术道德教育并重,促进立德树人目标的达成。

2.开阔学科视野,调整知识结构开阔视野、启迪智慧是人文社科通识课程的优势之一,学生通过博览群书产生思想碰撞和激发灵感,学会运用和借鉴不同研究视角观照、审视、研究历史与现实问题。首先,广泛阅读经典符合大学生的求知心理和个性化需求。大学生具有追求知识多元、勇于探究和竞争博弈的心理特征,古今中外先哲大师们垂范青史的精品力作,不仅能够启迪心智、陶冶情操,还能够激活学生探究精神和问题意识。其次是有利于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相互借鉴。不同学科拥有各自的学术传承和研究范式,人文社科通识课程汇集各学科理论精华,融合各领域的研究方法,为学科间相互借鉴打通了渠道。如社会学涵盖了教育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历史社会学等分支学科,其理论与方法对于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专业的学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再次是人文社科通识课程能够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从中发现跟进阅读、不断探究的乐趣,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人文社科通识课程的优势还在于打破学科之间严格的分门别类,弥补学生专业范围狭窄、知识结构失衡的缺欠。如理工学科学生不仅需要发明创造和科技创新,同样应强调政治导向、时代导向、人文导向和问题意识;不仅需要应有的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还应拥有完善的知识结构、创新意识和宽广胸襟,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才华和履行社会责任。

3.顺应时展,增强应对挑战能力新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文社科通识课程应遵循培养大学生具有“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质、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的目标。一方面,通过调整教学结构、创新教学方法,使大学生认清当前形势下赋予自身的历史责任,感悟时代、紧跟时代,能够肩负起历史的重任。另一方面,着力培养在新形势下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笃实勤学、刻苦钻研,掌握和练就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在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文明交流互鉴、相互激荡,各种社会思潮借助互联网传播扩散、良莠掺杂,对大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挑战。通过人文社科通识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批判抵制各种错误理论和社会思潮,如、文化虚无主义等,锻炼批判性反思能力。在本土文化与西方话语体系碰撞和激荡中,自觉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增强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

二、人文社科通识课程建设应正确处理的几对关系

不可否认,当前高校人文社科通识课程建设既存在课程结构不合理、师资结构不完善、缺乏客观评价标准等管理层面问题,也存在课堂教学缺乏师生互动、任课教师间的能力差异等微观层面问题。从实践角度看,笔者认为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1.辩证把握“宽”与“精”的关系所谓“宽”首先,是指人文社科通识课程教师应具有广博的知识、宽阔的学科视野和研读经典的综合性能力,对本学科知识体系具有较全面的认识,既能准确把握本领域的精髓,又能适应通识课程教学的特点,要求教师广泛涉猎人文社科典籍原著,不断补充和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其次,在课程设计、教材选择及课堂教学中应突出知识面宽、综合性强的特点,选取各学科具有经典性、代表性的素材,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本领域知识的精华。再次,以“博雅”为目标,培养学生人文情怀和广泛兴趣。“阅读经典的过程,就是理论思维成熟的过程,是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是优秀文化的传承过程”[2]。所谓“精”是指教师对本学科具有深入研究,能够从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提炼精华,选择代表性强、经得起实践考验和时间验证的经典,在课堂教学中反复打磨、不断凝练知识要点,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知识要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人文社科通识课程教师应反复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和方法分析问题,辨识和批判各种错误思潮和理论。人文社科经典著作中一些影响广泛,评价较高但学术观点存在局限性的作品,作为锻炼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素材也可适当引进,以反映本学科的全貌。

2.知识积累与能力提升的关系知识积累指在知识体系中,学生能够自由地进行多路径的联系和广泛的交流,通过知识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实现知识的积累、转化与再创造的过程[3]。人文社科研究范畴广泛,各学科基础概念、理论流派等是构成本学科知识体系的基本要素,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除了指导学生阅读经典、撰写读书报告等环节积累知识外,还应通过不同观点的对比分析,对反面观点的批判性反思,增加鲜活的现实案例,评价素材的疏漏等建立“多向互动,动态生成”的教学模式[4],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达成知识积累的目标。通识教育的目标不仅在于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首先是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能够从大量文献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信息,准确把握原著中的问题并与现实问题相联系,从而发现历史与现实问题的交汇点。其次是提高辨识问题的能力,能够对问题进行分析、辨别和断定。再次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即对问题进行剖析、分辨、单独进行观察和研究,解读原著的逻辑线路,考证数据、案例来源及推论过程,从而得出结论。人文社会科学不同学科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各不相同,因此要训练学生运用各专业的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3.本土经验与借鉴国外的关系中华文明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人文社科通识课程核心内容之一,在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应体现中国特色。首先要体现民族性,弘扬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培养大学生综合思维能力与和谐共存的理念,塑造身心健全的合格人才。其次是突出时代价值。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道德文化[5],在人文社科通识教育中应突出传统美德在影响和解决当前教育所面临问题中的地位,阐释传统美德如厚德载物、刚健自强、合而不同、崇尚礼仪等对培养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再次是以问题为导向,解决通识课程中单纯强调外语等实用学科,忽视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注重获得知识的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等。人文社科通识课程建设还应立足中国,借鉴国外。以西方文明为代表的人文社科理论是通识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应做到兼顾中西,融会贯通。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国外经典著作是时代的产物,是思考和研究当时当地社会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结果,这些理论成果对于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如“人本理论”“治理理论”等对于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起到重要参考作用。二是比较世界上诸文化,引导学生反观现实,加深对我国传统与现实的认识,养成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人文襟怀。三是锻炼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当代西方一些社会思潮打着如“普世价值”等旗号对大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需要从根本上揭示这些错误理论的虚伪性。

三、人文社科通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近年来,在我国高校通识教育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首都师范大学进行了一系列通识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目前已开设人文社会科学、科学技术、语言、艺术教育、体育与健康、教师教育六大系列课程,逐步形成科学、综合、有机和理性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以人文社科系列课程为例,其特点如下。

1.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打造通识课程体系学校重点突出“素质、综合、交叉、开放”的通识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人文社科素养、培养价值分析与判断能力、训练科学思维方式、扩展国际视野为目标,分类分层构建通识课程体系。在课程性质上,一方面突破“专业知识”的阈限,体现人类知识的共同基础,强调文化精神的传承;另一方面,打破学科壁垒,设置不同类别选修课程,引导学生跨学科修读。以通识课程Ⅱ为例,该课程内容分为“文化传统与文明”“人类思想与历史”“科学发展与技术进步”“文学艺术与审美体验”“教育与社会生活”五大类;在课程结构上分为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法学等各个学科领域,各学科教材选择标准注重经典性,能否在必读经典上达成一定共识,是决定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落地生根的本质[6],所选原著均为该领域公认的经典。强调时代性和实践性,密切联系当代经济社会领域的重大问题,力求对学生学术训练有实际指导意义。兼顾可读性和趣味性,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与引发终身学习的兴趣。

2.“问道典籍”,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学校注重完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以配合通识教育而实施的“问道典籍”读书活动为例,学校至今已举办了12期,参加学生总数1000余人次,入选“问道典籍”作品集的优秀读书笔记500余篇,营造出浓郁的读书氛围。在引导学生研读经典过程中,教师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创新。一是训练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视角。教师结合各个学科特点,让学生对著作所处的时代、社会、人本身形成客观理性的认识,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二是训练学生批判性思维方式。通过梳理基本概念、理论流派和学术渊源,厘清经典著作的学术命题、学术观点和学术话语,进而追溯经典作家的写作逻辑线路,挖掘经典著作的价值和内涵。对于存在时代局限和疏漏的理论观点,通过对比分析、案例验证等训练学生批判性反思能力。三是掌握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有所不同,前者惯用意义分析和解释学的方法研究微观领域的精神文化现象,后者侧重实证方法研究社会问题,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根据不同学科特点重点介绍各自方法上的优势,帮助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理解和借鉴相关方

3.完善运行和保障机制优秀的师资团队、完善的运行管理机制和科学的监督考评制度是确保通识课程顶层设计顺利实施的保障。学校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意见》(2010)、《关于开展通识教育课程修订工作的通知》(2011),为全面推进通识课程建设提供了管理依据。一是选拔培养优秀教师任教人文社科通识课程。在教学团队上汇集了各院系优秀教师,定期开设校长论坛、院长论坛、教授论坛和系列讲座,打造高水平课程系列。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通过“双推计划”、教改立项等培养骨干教师队伍,保障教师团队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建立教学质量监督测评制度。通过教学督导组定期检查、学生信息员及时反馈等机制,保障通识课程的教学质量。三是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师生互动。学校创办并运营人文社科通识课程网站,提供经典著作、重要文本、文献目录、音像视频等资料,开设师生互动专栏,使课堂教学与群组讨论相结合,线上与线下互动相结合,推动了人文社科通识课程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志刚.推动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培育与完善[J].中国高等教育,2016(11):52.

[2]党怀兴.倡导阅读经典,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0(3):9.

[3]陈滔娜.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内在逻辑——约翰•纽曼的知识逻辑分析[J].理论界,2012(8):165.

[4]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J].教育研究,2002(10):24.

[5]张岂之.关于大学素质教育的再认识[J].中国大学教学,2011(12):6.

[6]陆一.从“通识教育在中国”到“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兼论中国大学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多种可能的结合[J].中国大学教学,2016(9):17.

作者:张静波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

被举报文档标题:论人文社会科学通识课程建设及实践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hekezazhi/gsshkxzz/726994.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