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农业经济学论文范文

农业经济学论文范文

农业经济学论文

农业经济学论文范文第1篇

(1)从农场、庄园管理学到农业经济学。

18世纪以前的西方奴隶社会和宗主社会时期,奴隶主及宗教主出于管理庄园经济及农场的需要,对其所属的庄园和农场的经济问题、奴隶主和奴隶的关系问题、农场主与农工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经济管理思想,如古罗马加图的《农业论》、瓦罗的《论农业》等,都不同程度地对农业的地位、作用、农业生产经营的规律、农产品的价格与交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1770年英国经济学家阿瑟·扬出版了《农业经济论》,比较详细地论述了农业生产要素配合比例、生产费用和经营效率的关系,使得相对独立的农业经济学体系开始形成和产生。1809—1821年德国著名经济学家秦尔出版了《合理的农业原理》,确定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农业经营目标,他的学生屠能用抽象方法研究了农业经营和农业生产区位配置,形成了农业集约度和农业生产区位配置的理论,奠定了农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促使农业经济朝着一门独立的学科方向发展。

(2)从重农主义的偏误到理性综合。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农业经济思想在历代经济思想中占有重要成分。公元前338年,秦国改革家商鞅把“治、富、强、王”作为立国之要。“治”指社会秩序良好;“富”指粟帛百用充裕;“强”指军事兵力强大;“王”指统一天下。这四者是相互关联的:治者必富,富者必强,强者必王,在《商君书》中,他首先在理论上将农业定为“本业”,把奢侈的生产和流通,进而把工商业一概称为“末业”,认为“能事本而禁末者富”,极力宣扬了农本思想。17世纪,法国重农主义思想家布阿尔吉尔贝尔在他的《法国详情》中首先论述了财富的性质和本源。什么是财富?财富是指生活必须品,最重要的是小麦、布等,财富的源泉在于生产领域,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母亲产业,强国富民首先要发展农业。其次他论述了国民经济的“自然循环”运动过程,认为财富从土地生产农产品开始,经过无数次的循环交换,最后才使财富积累起来,整个社会经济都依赖于土地肥沃地区的食品增长。18世纪,法国政治经济学家弗朗斯瓦·魁奈更是把重农主义的思想推向了高峰,认为只有农业才为社会创造了“纯产品”,而一切商业和工业只是进行了货物的移位和变型,并没有创造财富。直到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出版,对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评论以后,重农主义否定其它社会产业的偏误才开始逐渐消除,农业经济学也开始走向理性的综合,从简单的自然再生产领域向经济再生产领域延伸。

(3)从唯苏盲从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及与中国的国情实际相结合。

1917年的十月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新的社会经济制度的建立,大大解放了生产力,使得苏联的经济迅速掘起,因此苏联的经济思想、集体农庄的生产经营模式也开始向中国渗透。20世纪20、30年代,受苏联马克思主义农业经济学的影响,形成了以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学者群,如陈翰笙、于寅生、薛暮桥等。虽然在这一时期,西方的一些经济思想和经济观点也在向中国渗透,如1924年泰勒出版了《中国农村经济研究》,1930年卜凯出版了《中国农家经济》。在国内以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也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研究中国的农业经济问题,的名篇《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主办的《中国农村》(1934—1943年)都在这一时期相继问世,它们都从租佃制度、农产品运销、农业合作、农产品成本与价格等方面不同程度的论述了中国的农业经济问题。中华民国时期的南京金陵大学还于1922年开设了农业经济学课程,1923年成立了全国最早的农业经济系。但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在社会制度上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自然而然地使苏联模式的农业经济学统治了中国的农业经济界,20世纪50年代初期,国内的大专院校的农业经济学基本上都是采用苏联的教科书,即使在50年末期到改革开放以前,国内虽然有多个版本的农业经济学问世,但大多数仍然尊崇的是苏联教科书的体系与风格,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和与国际经济接轨,农业也随之由自给、半自给农业向市场化农业转变,新的农业经济学体系才开始逐步形成,吸收西方经济学中有益的经验和精华,结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农业经济学相继出版问世,如1984年由朱道华和赵天福主编的全国统编教材《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学》及1991年由雷海章主编的《农业经济学》等。

(4)从独立自成体系到不断吸收国外有益成果。

改革开放、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改革,中国农民从自己的国情实际出发,解体了化时期的农业大规模集体经营形式,实现了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在土地制度上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统分结合的经营形式。这一制度设计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围绕新的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和组织方式,农业经济学术理论界逐步建立了自己独立的农业经济学科体系。由于经济是开放的,是市场化的,是希望与国际经济接轨的,因此,这一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也在不断的吸收国内外的有益经验和优秀研究成果,如公共选择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市场均衡理论、委托理论、边际分析理论、资源配置理论等等,都被中国农业经济学广泛的吸收和运用,最明显的标志是使农业经济学的分析从定性分析向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转变,一些新的定量分析方法在农业经济研究中得到了重视和运用。

(5)向应用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方向演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的比重越来越小,从事农业劳动生产的人数随着机械化的发展也日益减少,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国家甚至出现了农业萎缩、农村消亡的现象。因此,很多地方把大学里的农业经济系撤销,如台湾中兴大学把原来的农业经济系更改为应用经济系。美国康奈尔大学把农业经济学改为农业资源经济学,认为农业除了所依附的资源具有和其他经济部门不同的特征特性外,其它方面与别的经济部门并无两样。因此,没有必要自成学科体系和进行单独研究。西方很多发达国家目前已经用资源经济学替代了农业经济学。在我国,由于长期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存在,使得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混为一体,因而有很多人认为“三农”问题是不可分割的,农业经济学应该是农民经济学、农村经济学的混合体,把农村政治问题、社会问题都融入了农业经济学之中,使得农业经济学既不像农村社会学,又不像农业经济学。也有人认为农村本身就是一个社会的特定区域,是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的载体,应该广泛吸收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推进农业经济学向区域经济学的方向发展。

二、国内主要版本的农业经济学的风格与特点

(1)原沈阳农业大学校长朱道华教授主编的《农业经济学》。

该教材认为,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客体是农业,所以它不仅是经济学中的一门独立科学,也是农业科学中一门独立的科学。研究农业的科学很多,而农业经济学是从经济的角度研究农业的科学。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概言之就是农业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包括生产力的运动规律、农业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以及两者相互间作用的运动规律。从广义上看,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农业生产方式的更选和各个历史时期农业生产方式。但通常农业经济学是狭义的,是以研究现阶段的农业生产方式为主的,所以,有的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的农业生产方式,有的主要研究社会主义的农业生产方式。从这一思想出发,朱道华先生的《农业经济学》主要研究了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农业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包括农业生产力的运动规律,农业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规律,特别注重了生产关系问题的研究。

(2)南京农业大学钟甫宁教授主编的《农业经济学》。

该教材认为农业经济学的主体是部门经济学,其任务是应用经济学的原理解释和分析涉及农业、农村和农民(简称“三农”)的经济问题,总结“三农”问题的发展规律,在推进我们对“三农”问题科学认识的同时,对公共政策的效率做出客观评价,进而对公共政策的干预形式、方向、内容和力度提出有科学依据的建议。由于农业生产、农产品和农民问题的特殊性,农业经济学不能简单套用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对经济学原理的基础假设或边界条件作适当修正。研究农业经济学不仅要具备必需的自然科学和农业生产知识,而且要具备必要的政治学、社会学知识,以及一些必要的数量分析手段,具有全球化的视野。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一些新的问题的出现,农业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但其主要研究领域和基本问题将长期保持不变。据此,在他主编的农业经济学教材中,主要运用经济学的原理,特别是微观经济学的原理解释和分析了农业部门的重大经济问题,包括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及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者的特殊性和农业生产者的决策行为及农业生产者的福利;农产品的特殊性和农产品的流通、流通组织及农产品的价格、供求平衡等。全书共分为三篇十一章:在第一篇农业生产要素及其配置中主要介绍了土地、劳力、资本、技术几大生产要素的构成及配置使用的特点和规律,家庭农场存在的必然性和运作管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组建及运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与发展等问题。在第二篇主要介绍了农产品市场与价格的形成及其功能作用和运作规律,农业的关联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农产品贸易与农业保护政策等问题。在第三篇农业可持续发展中,主要介绍了传统农业改造与农业的现代化,农民收入与生活消费、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整篇教材的特点是视野较宽,具体表现为:一是立足农业,窥视整个“三农”问题;二是立足中国,窥视国际,在家庭农场、农业合作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贸易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等章节中都介绍和借鉴了国外有益的经验和做法;三是以农业生产环节为主,涉及了农产品产业链的全过程。具有良好的系统性和重要的参考应用价值。

(3)中国农业大学李秉龙教授主编的《农业经济学》。

该教材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农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业经济研究的对象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第一,农业经济学的分化或者说细化不断加快,各分支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综合化不断增强。第二,农业经济学越来越注重多层面、多视角的分析和研究问题,加强了定性和定量、实证和规范、宏观和微观分析的结合,不断深入地开展了各种比较研究。第三,农业经济学不断突破原来意义上的研究范畴,向更加系统、宽泛的方向发展。农业与其它产业部门的关系、农业管理和产业政策、国际贸易、公共决策和私人决策、农产品价格形成、加工、运输、流通、消费都被纳入到农业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之内。据此,他认为,农业经济学主要是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在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和管理等稀缺资源的约束条件下,农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农产品价格与市场、农业生产要素价格与市场、农业微观经济组织形式、农业宏观经济制度与政策的部门经济学科学。在他所编的教材中力求实现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国内与国外的结合、市场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的结合,较为系统的研究了农产品的市场、农业生产要素、农业微观经济组织、农业发展的宏观调控等问题。

(4)原沈阳农业大学方天堃教授主编的《农业经济管理》。

该教材重点强调了农业的外部性问题,认为农业除了具有很强的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外,还具有生态职能,如净化空气和水、防风固沙、保持土壤和动值物种群平衡等职能。认为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村的城市化、中国经济的转型及其与世界经济的接轨都依赖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所以探讨如何促进我国农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其教材的前言中,他明确指出:农业经济管理是研究经济规律在农业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和管理学原理在农业中具体应用的学科,它不仅要研究各种经济规律在农业部门和农业企业中的特殊表现形式,还要研究经济管理职能的具体运用和作用的发挥。也就是说,农业经济管理是研究农业部门和企业中的生产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学科,主要研究的是农业生产关系发展运动和农业中生产力诸要素的合理组织与开发利用的经济规律及其应用,即在农业生产各个环节上占用和消耗的人、财、物等方面,进行正确有效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核算和控制,通过决策和计划,确定出切实有效的经营目标;通过组织和指挥,维持正常的生产和经营秩序,以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通过协调和控制,及时解决、修正生产和流通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确保农业部门和企业沿着既定的目标轨道向前发展;通过核算和控制,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从而保证农业部门和农业企业经营计划的执行和决策目的最终实现。据此,这本《农业经济管理》教材运用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及方法,结合中国农业发展的实际,着重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经济管理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研究了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的管理思想与实践,农业中的产权、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国际贸易等问题,特别是对农业微观组织的管理问题和宏观管理都有较深入的研究。

(5)中国人民大学孔祥智教授主编并出版的《农业经济学》。

他明确的指出,本土化、规范化和国际化才是最有生命力的经济学教科书。所谓本土化就是要结合中国农业国情实际,不能盲目的照搬照抄和不加思索的引进吸收;所谓规范化主要是指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强调逻辑推理与经济事实、理论假设、行为主体面临的约束条件等的一致性,分析问题和研究解决问题的科学性;所谓国际化是指要充分认识农业经济系统的开放性和国际环境对中国农业经济运行规律和模式的影响性,学习和借鉴国际有益经验,促使中国农业经济能够良好的参与国际竞争、贸易、分工与合作。该教材在体系上尝试性的打破了原有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研究框架”,按照国际主流农业经济学的教材体系加以系统化和中国化,即按农业资源配置范围的大小,分为微观农业经济学、宏观农业经济学和国际农业经济学三个部分。在微观农业经济学部分着重研究了农产品的厂商理论与实务、农产品的供给需求、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和市场均衡、农产品生产者决策、农业的食品体系构成与农民合作、农产品营销等问题。在农业经济的宏观部分,主要研究了食品与食物供给、农业土地产权、农业金融、农业公共服务、农业资源环境、农业政策支持、农村发展等问题。在国际农业经济学中主要研究了典型发达国家的农业经济前沿、农产品国际贸易、农业技术贸易交流与合作等问题。这一教材更多的克服了以往教材政策说教太多的缺陷,更多的引入了西方经济学的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方法,特别强调了研究对象的中国本土化及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具有较强的逻辑一致性。

三、现代农业经济学教材体系应具备的特色及建设思考

分析农业经济学的起源、演进和发展趋势,从农业经济学的学理和学科建设与发展的使命出发,借鉴国内已有教材的建设体系和风格特色,笔者认为,一本能真正反映现代农业经济学理论基础和中国的实践经验,可提供相对完整的系统专门知识的农业经济学教材,应该体现以下特色,并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从农业发生发展到农产品流通、消费的农业产业链脉络体系。

(1)要突出农业经济的现代性的研究,使之具有更强的时代感和推进中国农业走向现代化的使命感。

众所周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农业的现代产业特性日益显现。农业由传统的封闭日益走向开放,新的石化能源和现代化的物质要素不断的向农业系统导入;农业的自给半自给状态早已打破,农产品的市场交换日益广泛,农业的市场化、国际化更是使得农业从生产要素投入到产品供求都要接受市场的调节和检验;农业国际化不仅促动了农产品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使市场的半径扩大、竞争对手更加多广、竞争更加激烈,而且农业的生产要素也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甚至国际性的生产经营组织和跨国公司,也进入国内农业经济系统,进行农业生产的跨国经营和合作经营,使农业微观经济组织所面临的环境与挑战更加严峻;现代先进的农业生产要素和科学技术向农业生产经营系统的导入,从生产投入效率各个方面都对农业经济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深刻的影响,农业的技术交流与技术合作日益广泛,技术进步的速度和效率日益提高;农业长时期的资源依赖性生产和资源置换式生产,以及受到工业化、城市化的挤压以后,能否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日益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保护农业生产的资源环境已经成为农业经济学研究不可回避的矛盾和任务。据此,笔者认为,一本能反映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现代农业经济学教材,应该专门设立以下章节:现代农业的微观组织;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农业的典型经营模式: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精细农业、循环农业;现代农业经营的特点: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信息化;以及农业的市场化、国际化和可持续发展等。

(2)应把农业生产经营过程和农业生产的外部边界环境和条件分篇论述,既要保证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又要保证各个篇章的独立性。

我们经常讲农业是人们利用自然条件,依靠动植物的生理活动机能,通过人类劳动来强化或控制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以取得所需要的物质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农业是农民的主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人与自然合作的事业,所以,农业必然要受到土地、水、动物、植物、微生物等自然资源条件和气候、区域位置、地理条件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必然要受到农民的经营行为、生产经营方式的影响;必然要受到国家经济政策、社会制度安排、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水平等宏观经济外部环境的影响。据此,研究农业经济学不仅要研究农业生产本身的运动规律和过程,还必须研究农业生产的资源条件和外部边界环境。否则,农业经济学就会失去其社会经济属性。鉴于此,笔者认为,一本好的现代农业经济学教材,应该安排4个板块:第一板块主要是现代农业与农业的现代化的知识,以表明农业经济发展已处于现代农业的发展阶段,以及现代化的环境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影响;第二板块主要是农业生产的资源要素和条件研究,着重分析土地资源、水资源、劳动力资源、资金、技术等经济生产要素的现状条件和在农业生产中的配置状况,以期表明农业生产的利弊条件和潜力及制约因素等;第三板块是站在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研究农产品的供求、价格、价值、流通及消费问题,与第二板块共同完成从农业生产的发生发展到终结,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餐桌消费的全过程的研究;第四板块主要研究农业生产的宏观调控和政府对农业的支持、管理问题,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问题、农业生产的区域布局、农业的区域协调发展和区域综合开发问题,主要强调农业的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和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等农业经济问题。

(3)应以农业产业链为线索,以农业的发生、发展、组织管理为脉络,对农业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研究。

纵观国内外的农业经济学教材体系,目前比较突出的有以农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为线索的前苏联体系,以农业生产资源要素的配置和效率评价为线索的欧美体系,以解读相关农业政策,围绕国家政治中心对农业的调控和管理而展开研究的经济政策管理体系,有从农业生产的产前生产资料、生产资源条件研究到产中的生产组织管理、农产品的生产及供求,再到产后的农产品流通、加工、消费的以产业链为线索的体系。笔者认为,一本能反映农业经济学学理和中国农业经济运作管理实际的现代农业经济学教材,应选择以产业链为线索的体系,而且赋予农业产业链体系以现代农业的阶段性和时代感,以及产业链运作的外部宏观经济政策环境和宏观调控管理等不可逃避的外部经济政策及环境背景。首先,从现代农业的发生、发展入手,介绍现代农业及农业现代化、农业国际化、农业市场化、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内在本质要求和规律,以及现代农业的几种典型生产经营模式;其次,从农业生产的组织过程开始,对农业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问题进行研究,着重介绍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土地、水、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资源和要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及规律;再次,以农产品为纽带,从农产品的供求研究开始,探讨农产品的供求规律、价格形成机制以及流通、分配等问题;最后,站在宏观管理的角度,研究农业的宏观管理、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合理布局、区域开发等问题。力求实现理论与实际结合、历史与现实结合、国内与国际结合、市场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管理结合,真正能达到推动现代农业及农业经济发展,可反映农业经济系统专门知识,能培养农业经济理论专门人才的目的。

(4)要注意教材的可读性、参考性和实用性。

农业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农业,使用农业经济学教材的既有高等农业院校、财经院校的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也有农业经济管理部门的领导干部、农业经济理论研究部门的专家学者及研究人员,还有在那些与农业产业相关联的涉农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因此,一定要强调教材的可读性、参考性和实用性。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建设和构架现代农业经济学教材体系中,应专门设立一些关于现代农业模式的形成、管理及运作典型经验介绍的内容,如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可持续农业等。应专门增加一些农业经济领域内经常会遇到的一些经济方法问题的介绍和应用实例。如科技贡献率的测算、投资效果的评价、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合理布局、农业区域开发规划的方法等。

(5)要注意农业经济事件的历史演进过程分析和理论基础的阐释。

农业经济学论文范文第2篇

农业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农业土地、水资源、农业信息、农业劳动力、农业资本及农业技术进步,其中,农业土地和农业劳动力又是最基本的要素。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各地就自发地开展了一系列土地流转的创新实践以克服分散经营的家庭承包责任制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市场化、规模化、信息化等发展要求的缺陷。尽管全国各地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已基本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开始发挥作用,但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化程度仍然不高,尚未形成一套统一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定价体系。由于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不发达,尚未成为提供市场信息的主要力量;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不仅覆盖面小、信息量少、还具体时滞性;而政府提供的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则渠道狭窄,发挥的作用有限。面对过高的搜寻成本和信息费用,农户更倾向于在熟人之间或村集体内部进行土地流转,这使得土地流转的作用受到了很大的局限。因此,《农业经济学》应该增加农业土地的分类及其标准的介绍,并对我国不同等级农业土地的数量及其变化趋势进行描述,以便学生更全面了解我国农业土地的现状、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并将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培育作为重点,详细分析各个市场主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土地经营权的内容及边界。水资源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灌溉和产量,水资源的匮乏还会改变农业土地的形态,使水田变成旱地,间接地影响农产品种植的品种与结构,这一问题随着我国水资源的污染与匮乏变得越来越严重。《农业经济学》应该重视这个问题,并对这一现象进行统计描述和经济分析。信息是有价值的,农业信息对农业具有广泛的影响。农业生产的总供给是否能与总需求相匹配、涉农交易能否顺利、涉农微观个体能否找到更有盈利潜力的产品、更合适的交易伙伴来获取盈利都取决于农业信息的掌握,《农业经济学》应该增加农业信息市场的介绍,并对我国目前农业信息的使用现状进行分析。《农业经济学》不只要介绍农业劳动力流动的一般理论,还应该对我国农业劳动力流动的新趋势进行深入的分析。农民分化就是近年来我国农村社会出现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新现象,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业劳动力的规模、质量和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种改变将会对粮食生产、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产生重大的影响,农业劳动力的分化将是影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农业经济学》应该增加我国农业劳动力分化的内容,并对我国农业劳动力分化的主要途径及其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在农业资本方面,应充分重视外国资本及农村金融的作用,外国资本特别是跨国公司在种子的培育、销售环节的控制力对我国的农业安全造成了重大影响,这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农村金融市场的不断创新将有利于缓解个体农户及农业企业的融资困难,将会促进整个农业生产的优化升级。农业技术进步是《农业经济学》持续关注的问题,应列举具体的农业技术进步内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一个农业新品种的推广、一次农业经济管理的革新具体带来了农业生产及其经济效益的多少改变,可以用具体数据展示农业技术进步的力量。

二、农业组织形式的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伴而生,它是农业生产分工、分业不断深化的产物,是农村改革、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民在不断分化,农村土地在不断减少,传统的家庭经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农业家庭经营的效率也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大障碍,现实迫切地需要农业组织形式领域的创新与变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将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一个中心任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基本特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方式主要有三大类:一是家庭经营,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二是合作经营,包括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三是公司制经营,包括龙头企业、专业服务公司。不同经营主体在不同领域和环节的发挥着各自的优势和作用,种养业生产环节比较适宜采取家庭经营的方式,未来培育的重点将是种养专业户、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户;农资采购、农产品销售和农业生产性服务环节则比较适合采用合作经营的方式,未来培育的重点将是农民合作社和其他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产品加工、物流环节更适合采取公司制经营,重点是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经济学》应该进一步规范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的概念和标准,为实践发展指明方向。随着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将会成为专业户、龙头企业、农业技术服务部门之外的又一重要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形式,并将逐步由政府推动型向农民自发组织转变。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之路还在不断的探索中,国外的经验固然可以借鉴,但更多地应该依靠国内的实践及创新不断完善,《农业经济学》应该用数据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进行具体的描述,对存在的问题及成功的案例进行深入地分析,而不仅仅局限于基本理论和原则的介绍。随着农业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以及新的农业经营组织———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的迅速兴起,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成为人才培育的当务之急,各农业院校应该重点面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合作社带头人、农民经纪人、农机手和植保员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设置专门的学科,以满足培养熟悉农村、农业的专业化人才的要求。农业职业经理人将会是未来农村及农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载体。农业职业经理人通过对农产品市场的供给、需求、技术革新、农业政策等信息的充分掌握,为农业生产和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提供有效及时的服务,提高整个农业生产的效率。

三、农产品市场发展及价格系形成机制的新动向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我国农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将逐渐与世界接轨,国家干预将逐渐让位于市场供求决定。农产品市场的核心问题是农产品价格的形成,而农产品的定价权问题又是农产品价格形成的核心,谁掌握了定价权,谁就控制了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虽然农产品的价格由生产成本决定并受到供求的影响,但是国际农产品期货市场对国际农产品的定价具有重要影响。农产品的定价权除了受到一国农产品生产或消费占该种农产品的世界生产或消费总量的份额的影响,还与该国在世界农产品期货市场上的影响有关,一国生产或消费的市场占有率并不完全与其对该种农产品价格的控制程度相匹配。《农业经济学》应该通过世界主要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分布与地位来深入分析国际主要的农产品定价权的归属。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我国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的地位与争取更大定价权益的发展方向。在农产品运销方面,《农业经济学》应该重点分析过路费、运销渠道的长短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以具体的数据说明过路费等交易成本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程度,并从具体案例出发深入剖析运销渠道造成售价与生产成本脱节的原因。食品安全问题是农产品市场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给我国食品安全的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国政府2013年成立了专门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这一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究竟能多大程度改善食品安全问题还有待检验。《农业经济学》应该从经济学的视角深入分析影响食品安全问题的各个微观行为主体的行为,为完善宏观管理找到突破口。粮食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粮食市场是最重要的农产品市场,粮食安全也是近年来学术界讨论的焦点问题。这一问题包含丰富的内涵,耕地的保护、农业的种植结构、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等问题是影响粮食市场的重要问题,《农业经济学》应该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四、农民收入与消费结构变化的新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收入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显著提高,随着农业经营实际成本和机会成本的增加,农业经营收入比重下降,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农村土地的流转,部分地区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大幅增加,农民收入的不平衡性尤其是地区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大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随着农民收入总量的增加与结构的变化,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生活消费支出比重持续下降,服务性支出比重持续上升,累积性消费特征非常明显,尤其体现在居住改善和婚嫁支出,将汽车作为婚嫁品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了。制约农民消费的主要因素仍然是可支配收入的数量及其性质,但是消费环境对农民消费的制约越来越凸显,尤其是对农民的服务性支出制约作用明显。《农业经济学》应持续关注农民收入与消费结构的变化,这是关系农村稳定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五、其他领域的新动向

农业经济学论文范文第3篇

广西大学农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专业的农业环境监测与分析实验课程安排在大学2年级第2学期,共计64学时,每周1d,8学时。该实验课程主要是对水、大气和土壤以及植株品质进行测定分析,包括样品的采集和处理,分析测试、数据处理和综合讨论评价等。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程学时太少,实验的准备工作如药品试剂的配制、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实验仪器设备的检查、调试和使用等均由实验员来完成。由于缺乏对实验准备工作的认识,学生难以理解实验准备工作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不加以重视。等到参与做科学研究或完成毕业论文时,连最基本的仪器设备都不会用,试剂配制操作不规范,甚至不正确,重复实验的结果数据差别特别大,监测数据不准确。二是上实验课时,一般由任课教师详细讲述实验目的、方法、原理、步骤、数据处理、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等,学生则按部就班机械地进行。导致学生对一些实验现象的产生原因不清楚,实验数据处理只机械地套用,很少加深理解公式的来源与原理,对实验结果的讨论缺乏深度,学生做过的实验印象不深刻,如果自己再重新动手做科研时,错漏百出,不知所措,对于实践的指导没有太大的意义。三是课程最终成绩的考核中实验成绩一般只占20%,比例太小,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学生在实验时,几个学生为1组,只有少部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个别学生仅是配合他人机械地去做,有些学生甚至不动手,实验结束后写实验报告时互相抄实验记录来应付。由于学生人数多,任课教师只根据实验报告评定的实验成绩不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动手能力。

2对策

2.1整合实验体系

很多实验指导书沿用时间太长,实验方法陈旧,验证性实验多,一般只模仿和重复教师演示过的实验,反映现代科学技术新成就的实验少,同一专业不同实验课程多,但课时少,有些类似的和相互交叉的实验各自分离,结合起来的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少。这些均不利于学生对科学创新能力意识的培养,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自由发挥的余地,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如果学生没有浓厚兴趣,实验教学的质量就难以提升,并且不利于学生适应社会需要,一旦走上工作岗位,面对变化的环境和条件往往就会无所适从。建议对一些相关专业农业环境类实验进行整合,调整、重组和增补,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形成一门农业环境大类实验课,由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通过查找资料,写方案设计实验,以小组为单位,选做自己感兴趣的实验项目,独立设计出初步实验方案,然后讨论筛选,并经过任课教师指导修订,形成可行性方案,由学生独立完成。对于环境监测实验项目的选择力求全面性,内容涉及水、气、噪声和土壤植物等各个环境要素。

2.2改变包办的实验准备工作,尽可能开放实验室

以往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主要是按照指导书,由任课教师讲解,用调试好的仪器设备按步骤一步一步地完成实验。这种保姆式的教学方式实验过程中缺少思考、提问和讨论,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没有满足学生的创新心理。因此,需要把教师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变为“开放式教学”,改学生“被动式”变为“主动探索式”学习。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准备工作,由学生来准备药品试剂和仪器的调试和使用等,从基本仪器的使用到试剂标准溶液的配置均由学生亲自动手,按照自己设计方案来完成实验,使学生具备了基本的实验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既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又提高学校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和达到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仪器设备的投资效益。

2.3改革考核方法

实验考核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调动积极性。有些学生对实验课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只是完成任务似的把实验内容重写一遍,不经头脑,不能把理论和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达不到实验的预期效果;有些学生对实验课不感兴趣,不是请假,就是人在心不在,没有积极性,认为没必要亲自动手,只要把理论知识学好,考试即可得高分,做不做实验都不影响结果。只注重实验表面现象,不认真分析本质,敷衍了事,出现问题,不认真深度思考寻找原因。根据实验教学要求,实行实验单独考核制度。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写报告,课上记录数据、现象、结果,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实验过程中允许学生有开拓视野的空间,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分析实验数据,即使是错误的结果也能找出为什么,任课教师也要对这样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并且着重检查动手能力的训练;着重检查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及观察、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重点检查学生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及方法、仪器设备等的合理选用及解决实际问题等各方面的能力;注重平时成绩与实验报告相结合。对于学生在实验报告后的讨论,如有认真深入思考,有独到见解的创新思想,应加以肯定,在期末考评时酌情加分,从成绩上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积极性。

2.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实验和科研项目

大学生创新实验科研项目是培养创新型综合型人才的重要措施,也是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创业技能和提升创造性品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广西大学实验设备处设立了大学生实验技能和科技创新能力训练基金项目,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查找资料,编写课题申请书,立项后开展实验,对实验数据结果分析,撰写论文和结题报告等一系列的锻炼,培养大学生在探索解决相关问题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激发和提升创新能力。实验室先进的大型仪器设备和丰富的共有资源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保障。大学生通过对这些大型仪器设备的了解和使用,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通过与科研人员的交流,参加学术报告会,可以掌握最新的科研动态,有助于延伸和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3结语

农业经济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重复发表;农业经济;一稿多投;一稿多发;学术不端

2015年11月17日,《北京青年报》刊登了《一篇论文重复发表16次当事讲师道歉》文章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引起国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1]。世界范围内由于学术不端行为而受到处罚的案例早已屡见不鲜,但在学术界中“一篇论文重复发表16次”的事件也是具有代表性的,其重复发表次数之多引起学术界的一片哗然。学术不端的定义有多种,包含的内容也不尽相同。教育部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中列举了必须严肃处理的7种高校学术不端行为。曹树基指出:“学术不端主要指学者涉及抄袭、剽窃的不良行为,也指学者恶意地一稿多投。”[2]在西方学术界,重复发表、一稿多投、抄袭被视为现代学术出版的“三宗罪”[3]。虽然,学术不端最大的“受害者”杂志社早就倡导通过曝光不端行为、撤销论文和设立黑名单等多种措施来警示作者[4-5],但是似乎对学术不端行为并没有起到很好的遏制作用。学术不端行为损害了读者和杂志社的利益,损坏了我国学术界的国际形象,破坏了学术界的生态环境。本文以重复发表的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定量研究论文重复发表的聚散特征和规律,以期为遏制论文重复发表提供参考。

1相关理论与研究

回顾论文重复发表行为是学术不端行为的典型表现之一。耿景海调查了2009—2013年日本媒体公开报道的大学学术论文不端行为,发现论文重复发表占日本大学学术不端行为的15%,紧随捏造、篡改科研数据和剽窃之后[6]。论文重复发表行为不但影响作者本人的学术声誉,而且增加编辑劳动量,破坏学术生态,已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7]。《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32条规定:“著作权人向报纸、杂志社投稿的,自稿件发出之日起15日内未收到报社通知决定刊登的,或者自稿件发出之日起30日内未收到杂志社通知决定刊登的,可以将同一作品向其他报纸、杂志社投稿。”虽然法律层面早已明确对一稿多投的合理限度进行了限定,但相关研究表明,这并未对论文恶意一稿多投起到抑制作用。刘延玲对一稿多投论文进行统计发现,20世纪90年代是80年代的8倍,21世纪以来的近10年又是20世纪90年代的5倍,80年代的36倍。作者推断,国内一稿多投现象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以后日趋严重[8]。关于论文重复发表的讨论也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目前,国内学者对论文重复发表的主流态度是否定的,且很早就有学者旗帜鲜明地提出必须坚持杜绝一稿多投和抄袭现象[9],但也有学者主张一稿多投合理合法[10],甚至还列举了一稿多投的十大好处[11]。马建平从经济学和法律角度分析,认为一稿多投既具合理性,又具合法性,是著作权人享有的合法权利[12];同时指出,论文重复发表实际上是一种平行发表行为,是著作权人的合法权利[13]。刘宇等通过CNKI数据库检索2001—2010年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领域论文,分析发现,扩大受众为论文重复发表做合理性辩护仅仅是托词,论文重复发表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作者已知论文质量不高,采用碰运气的行为进行一稿多投而导致的[14]。吴美潮认为,一稿多投主要是编辑部的问题,其次才是作者的问题[15]。梁牛认为,编辑部审稿周期太长,且审稿过程不透明,在审稿过程中处于强势地位,作者一稿多投实属无奈[16]。王菊香对护理科技期刊作者一稿多投原因进行调查,证明了这一点。[17]重复发表分为分割数据重复发表和几乎相同的数据提交给2个或多个期刊重复发表2种形式[18]。张菊在肿瘤学核心期刊中对“腊肠切片”相关论文进行调查发现,2005年发表的论文中,出现了将同一个研究结果分成多篇的情况[19]。国内论文重复发表的相关研究多集中在理论层面,主要包括分析原因、类型、价值、态度或立场以及造成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在实证方面的研究仍较欠缺[20]。国外学术界对论文重复发表关注较早。早在1969年,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就了英格尔芬格规则(IngelfingerRule),声明不接受一稿多投的稿件[21]。M.Errami和H.Garner使用eT-BLAST搜索超过62000份Medline文献的摘要,以此判断高度相似的文献,手动检查后确认与不同作者重复率为0.04%(抄袭),同一作者重复率为1.35%(重复发表)[22]。S.Blancett等研究发现,1986年1月—1990年12月NursingResearch共发表了642篇论文,其中181篇(28%)被列为重复发表[23]。XingshunQi等对中国作者发表的关于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Syndrome)的1914篇论文分析发现,其中,184篇论文属于重复发表(10%),涉及62个机构(10%)和119个期刊(26%)[24]。E.vonElm等以56篇麻醉与镇痛领域的论文为样本,通过统计参考文献发掘重复。研究发现,1234条参考文献中有65篇文献重复发表(5.3%)[25]。V.Lariviere等使用WebofScience(WOS)数据库,检索了1980—2007年18647254篇文献记录,发现4918篇了9836次,重复发表率为0.05%,相当于每2000篇论文就有1篇发表在另一个期刊上[26]。K.A.Amos通过对2008—2012年在PubMed发表随后又被撤销的论文进行研究,发现重复发表涉及149次,占所有撤回论文的18.1%[27]。总的来说,关于重复发表的相关研究仍以文献研究居多,实证研究较少,量化研究尤其少见。

2数据来源本研究

以农业经济领域期刊论文为研究样本,通过对农业经济领域论文重复发表进行实证分析,为评估该领域学术生态提供参考。本研究以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选择学科领域为“经济与管理科学”下的“农业经济”子目录,搜索数据时间段为199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使用Python自编爬虫下载论文题录1830363条,提取相同题名且相同作者的论文记录作为重复发表的研究样本。为保证研究样本的学术性,将载文期刊限定在2014年12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布的第一批学术期刊中,同时人工剔除会议报道等非学术论文,最终得到1011篇论文,共发表2253次。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无法抓取论文标题不同而内容相同的论文。虽然不能全面反映农业经济领域论文重复发表现象,但可以有效揭示重复发表现象的分布特征。

3结果与分析

统计发现,1994—2014年,CNKI数据库农业经济部分的1830363篇论文,其中有1011篇在2个或2个以上学术期刊上,累计发表了2253次,重复发表的论文占期间总发文量的0.12%,相当于每2500篇论文就有3篇论文重复发表。由于此前农业经济领域尚无重复发表量化研究文献可供参考,若参考V.Lariviere等研究成果,即WOS数据库中所有学科的平均重复发表率为0.05%(1/2000)[26],国内农业经济学论文重复发表率则多达2倍多,反映了我国的学术不端行为比西方学术界严重。

3.1论文重复发表首发时间1994—2014年论文重复发表首发时间分布。1994年以来农业经济领域年论文重复发表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拟合优度R2=0.3102),但2010年后年论文重复发表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论文重复发表数量或多或少增加,这与M.Errami和H.Garner观察到的生物医学领域论文重复发表数量增长一致[22]。

3.2论文重复发表数量占比论文重复发表数量占当年发文量的比例。1994—2014年,年论文重复发表数量占当年发文量比例呈下降趋势(R2=0.8665),且2006年以来论文重复发表所占比例均维持在0.05%以下,低于V.Lariviere等研究WOS数据库所有学科的平均重复发表率为0.05%(1/2000)[26]的结果。说明了近年来农业经济领域学术生态有明显的改善,究其原因主要得益于期刊编辑工作的计算机化和论文系统的普及。

3.4论文重复发表时间间隔分析论文重复发表时间间隔见图4。论文重复发表的时间间隔大多在1年以内(93.7%),这与国外学者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V.Lariviere研究显示,60%论文重复发表时间在1年之内,25%论文重复发表时间在1~2年之间[26]。研究发现,论文重复发表间隔时间在半年之内的比例高达81.1%。参照M.Errami和H.Garner的研究结果,1篇论文平均审稿过程需要4.3个月,有97%的论文在10个月内完成此过程的结论[27]。以此推断,农业经济领域大多数论文重复发表都是在首发论文尚未发表的情况下再次投稿引起的,即一稿多投是导致重复发表的最主要原因。这也佐证了曾果果和刘宇的研究结论[28]。同时,有33.6%论文重复发表与首次时间间隔小于1个月。假设大多数期刊从

3.5论文重复发表作者单位分析对论文重复发表的作者单位进行分类。论文重复发表的作者普遍存在于各种类型的单位。来自高校的作者占比最大(54.2%),来自研究所的作者占比较少(15.2%)。高校中普通高校占例最大(34.3%),“985工程”高校占比最少(8.7%)。这说明科研实力相对较弱的高校作者更倾向于论文重复发表。与此相反,科研实力较强的部级研究所论文重复发表数量多于其他类型的研究所。

3.6论文重复发表的作者职称分析论文重复发表的作者职称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初级职称占比1.9%,中级职称占比15.4%,副高职称占比16.6%,正高职称占比15%。其中,初级职称作者论文重复发表比例最少。此外,有51.4%没有显示作者的职称信息,这反映了我国期刊作者简介的必要内容不统一。

3.7论文重复发表的路径分析支持论文重复发表合理性的一个最重要的理论依据,就是可以拓展知识的受众,传播知识。为验证此说法,我们把期刊分为农业经济类(农业科学S和经济F)和非农业经济类2类,把重复按照首发和重发的先后顺序分为4个学科,即农经—农经、农经—非农经、非农经—农经、非农经—非农经。若需满足拓展知识受众、传播知识的设想,不难推断出农经—非农经和非农经—农经2个学科占比较大。然而,从表3可知:农经—非农经和非农经—农经占比仅18.8%和14.8%,比重较小;而农经—农经占比最大(46.7%);非农经—非农经占比次之(19.7%)。故得出农业经济领域论文重复发表行为主要发生在学科内部,并不能达到拓展受众的目的。另一个理由是:作者由于对稿件质量把握不准,为了论文能够发表到更高学术声望的期刊而选择重复发表。为检验此说法,我们依据1992年、1996年、2000年、2004年、2008年、2011年6个不同版本《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将期刊划分为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两类,把重复按照期刊类型分为4个路径,即普通—普通、普通—核心、核心—普通、核心—核心。从表3可知,普通—核心占比仅19.1%,而超过一半以上的重发路径为普通—普通(50.6%),后者为前者的2倍多,即作者在重复时大多是在明知自己稿件质量不高的情况下“全面撒网”。

4结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