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农业发展论文范文

农业发展论文范文

农业发展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基础竞争力

生产函数理论表明院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供给能力决定了经济的中长期发展水平。同样,农业生产要素的数量、质量以及其配置对农业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并决定了农业的基础竞争力。由于甘肃省人均耕地面积较全国平均水平要高,生产运作的机械化程度和每百户拥有的拖拉机数这2个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较其他南方省份更是高出许多,说明其基础竞争力水平较强。

但从表2可以看出,甘肃15岁以上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率为17.77%,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远远高于南方省份,与其他西北地区相比,属文盲率较高的省份。劳动力文化程度低的现状在甘肃农村经济发展中是一个突出的障碍,这种情况必然制约甘肃特色农业劳动力水平的提高,也影响农业科技的普及。

效益竞争力

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农村人均纯收入这3个指标可以综合反映农业生产投入与产出的情况,进而反映效益竞争力曰该文主要选择主要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农业从业人员主要农产品生产量来表征土地生产力和劳动生产力水平。从表3可以看出,甘肃主要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较低,甘肃省2008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落后全国15~20年,仅相当于全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水平。而农村人均纯收入也只达到发达省份20世纪90年代初期水平。由此表明,甘肃农业生产的效益竞争力水平相当落后。

结构竞争力

农业经济结构反映了社会分工的格局以及各种生产要素在各产业之间以及产业内部的分布状况。该文选择第一产业占总产值比重、农村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财政农业支出的比重3个指标来衡量农业结构竞争力。从表4可以看出,甘肃第一产业总产值的比重和农村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第二、三产业发展落后。从财政对农业的支出比重来看,与其他经济发达的省份及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有明显差距,说明甘肃省经济对农业的依赖度较高,但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够。第二、三产业服务于第一产业的能力也较低,因此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

现代化竞争力

机械化、电力化、化学化和水利化这4个方面是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该文选取单位播种面积农机总动力,以反映机械化装备水平曰以单位播种面积用电量反映农业电力化水平曰以单位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渊以1hm2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计算冤,反映各区域农业化学化程度曰选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比重,以反映一个地区农业生产水利状况。从表5可以看出,甘肃农业在以上几个指标上基本都属落后,因此整体来说,甘肃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综合以上5个方面的竞争力指标可以判断,甘肃农业经济的发展处于较低的水平,只能算是一个农业大省,并非农业强省,其综合竞争力只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甘肃特色农业发展制约因素

1生态环境劣势

甘肃生态环境较其他省份劣势,农业发展中最大的障碍是水资源贫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7%,全省大部分地区年均降水量不足310mm,且时空和区域分布不均。干旱,风暴、霜冻和干热风等自然灾害也时有发生,往往给甘肃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近年来,化肥、农药、农膜等农用化学物质的投入增大,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解决甘肃省粮食自给有一定贡献。但同时也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地膜覆盖造成的野白色污染冶在全省范围内普遍严重。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甘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劳动力素质劣势

甘肃属教育相对落后省份,全省文盲或半文盲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6.2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人口仅占11.97%。妇女中文盲与半文盲的比例则更大。文化程度的普遍偏低致使农业科技推广困难,农业生产技术落后,严重制约农业生产效率。

3科技劣势

据调查显示,农业科技在甘肃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占40豫左右,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率不足1/3,大约只有5%的技术真正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农业科技含量低,生产机械化运作能力差,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将直接制约甘肃农业发展,成为特色农业发展的羁绊。

4信息劣势

信息化已成为主导世界经济和制约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关键因素。甘肃信息化各要素指数在西部地区均处落后,信息化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信息服务的渠道不畅通。特别是信息化人力资源发展较慢,信息化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甘肃信息化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一切都严重影响了农业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制约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5规模劣势

2010年,甘肃特色农业销售收入达1亿元以上的企业有46个,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不到500家。截至2010年底,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4800个。这些数值虽较以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与其他省份相比,在绝对数量和增速上都落后许多。这说明甘肃农业企业规模小,实力弱,抗风险能力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覆盖面窄,参与农户比例不高,利益和运行机制不规范,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大大影响了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

6制度劣势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我国农业制度围绕市场经济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和创新。但许多制度瓶颈仍未完全消除。一是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业经营制度严重阻碍农业规模经济的发展。二是不合理、不规范的农村财税制度难以激励和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三是现行的农村信用制度和农业发展支持体系的缺陷严重打击了农民的投资欲望,更无法满足农业和农民市场化、国际化的需要。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及产权不明晰的土地使用和流转制度都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矛盾在甘肃特色农业发展上表现尤为突出。

提升甘肃特色农业竞争力的建议

1调整特色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特色农业集群化的发展

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区域布局、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3个方面。甘肃要加快建设一批规模化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引导和鼓励企业在完善的产业体系要求下按照产业链的不同环节进行专业化分工和协作,有选择地重点吸引那些具备产业带动优势和有产业关联效应或配套协作功能的外资项目,进而促进区域内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完善,调整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布局。

2大力引进和挖掘农业技术人才,加大对农业科技研究的扶持

一是要通过制订优待政策,吸引省外农业科技人才。二是要鼓励和支持省内科研院所尧高等院校与特色农业基地密切配合,订单式的培养特色农业技术人才。三是在选择农业推广技术时,要注重选择针对性强尧实用性高和可操作性佳的农业技术。对推广的技术要简化操作程序,降低操作成本,不断改进和提高农业科技的使用效率,努力使农业科技在农业增产尧增效中的贡献率不断得到提高。

3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建设,特别是要重点扶持绿色品牌

甘肃特色农业缺乏知名品牌和市场号召力。今后甘肃要重视品牌建设,以打造明星企业和名牌产品为依托,提升市场号召力。同时,要顺应市场对绿色农产品需求旺盛的趋势,重点培育绿色农业品牌,建立绿色农产品质量控制体系,从产到销都要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的标准严格把关,更要注重绿色品牌认证。

4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推进农村经济体制和制度创新

政府要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建立健全土地使用和补充制度。进一步放宽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领域,拓宽信贷资金支农渠道,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强制度创新,改进农村社会保险尧养老保险等,提高农业人口的社会保障,才能充分调动农业人口的生产积极性。

农业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1)有利于增创农业农村新经济增长点.

发展现代休闲农业,有利于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副产品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有利于带动种(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运输业、装修业、建筑业和文化产业等的发展,促进传统农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以旅促农”、“以旅助农”.

(2)有利于社会财富转向助推农村发展.

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助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发展现代休闲农业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实现产业联动和以城带乡的重要途径,对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满足旅游消费需求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3)有利于农民就地就业加快脱贫致富.

有利于进一步满足和扩大城镇居民在农村地区的消费,加快信息、资金和技术等社会资源向农村的流动,使农民在不离土、不离乡的同时,通过提供旅游服务增加收益,为推动农村“三个文明”和新农村的建设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4)有助于促进农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目前,国际、国内旅游市场日益兴旺发达,消费需求持续旺盛,具有本土化、特色化的休闲农业更是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前景广阔,必将有利于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的有效供给,为旅游业自身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进而支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5)有利于乡村特色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发展现代休闲农业,有利于促进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进一步拓宽农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发挥农业的旅游观光和文化传承等功能,进一步解放农村干部群众思想,促进乡村本土化、特色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2梅州市现代休闲农业发展条件分析

梅州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生态环境良好.山地、丘陵占全市国土面积的80%以上,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发展休闲农业的基础条件良好;同时,梅州市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和“中国自驾游最佳目的地”等众多城市名片,以文化生态为特色的旅游产业方兴未艾,成为该市实现绿色发展、特色发展的重要实践路径.

2.1资源条件简析

2.1.1农业旅游资源

近年来,梅州市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已取得丰硕成果.水果、茶叶、油茶、南药、优质稻、蔬菜、烤烟、畜牧水产养殖等八大特色农业产业初具规模,以“梅州金柚”、“平远慈橙”和“嘉应茗茶”为代表的金柚、脐橙和茶叶声名远扬,不仅成为有人喜爱的梅州文化生态旅游拳头农特产品和旅游商品,还打进了欧盟和东南亚等国际市场;近年来,梅州绿色农业发展迅速,全市建有5个部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1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雁南飞、雁鸣湖等农业旅游景点更是名闻全国,以乡村体验、果蔬采摘和农家乐等为主的现代休闲农业成为梅州农业产业发展的新途径和文化旅游发展的新亮点.

2.1.2人文旅游资源

梅州是世界上客家人最主要的集散中心、聚居地,全市97%以上的都是客家人,其语言、饮食、居住、风俗、节日、礼仪、教育等方面都较完整地保存了客家文化的特征,享有“世界客都”美誉,是著名的“文化之乡、华侨之乡、山歌之乡、足球之乡”.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梅州“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环境,造成了梅州与外界沟通较少,但物镜天成却也因此保存了较多的客家古村落和古民居;还有,客家人诗礼传家、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更使客家地区英才辈出,可以说每个村落都有引以为荣的历史人物或杰出代表,名人故迹遍布山村,人物故事生动活现,为开发现代休闲农业和文化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难得而雄厚的资源本底支撑.

2.1.3旅游客源市场

梅州的国内旅游市场以珠三角地区和韩三角地区为主,这些地区城镇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生活节奏较快、工作压力较大,到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地方休闲度假放松身心的需求较大;梅州的入境旅游市场以港、澳、台地区为主,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也是客家人主要的聚居地之一,在文化习俗与人脉人际方面都与梅州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为梅州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了广阔的客源市场.同时,现今大部分的城市小孩都为独生子女,家庭环境优越,接触大自然少、动手能力较差,发展休闲农业可为他们提供良好的锻炼平台,也将得到城市居民的青睐.

2.1.4内外交通条件

梅州对外交通日益方便快捷,正在逐步形成高速、铁路、航空等全方位的立体交通网络,梅州作为粤闽赣边交通枢纽的地位日渐突显.梅揭高速和天汕高速梅州段贯穿梅州南北,连接福建与潮汕地区;梅河高速、梅龙高速连通梅州东西,使梅州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梅惠高铁、梅州至厦深高铁连接线,鹰梅、浦梅铁路及汕潮揭城际轻轨丰顺延长线的前期工作已经展开,杭广铁路梅州段(梅州-杭州)、梅瑞(梅州-瑞金)高速铁路已通过可行性研究;梅县机场已开通梅州至香港、广州、珠海、深圳、台湾等地航班.市内交通也日趋完善,基本实现了市区到各县(市、区)县城的一小时交通圈.

2.2发展模式探索

从上世纪90年代起,梅州就大力发展以“三高农业”为重点的现代农业,全市建有规模以上园地或基地10000多个.经过2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全市大力发展文化生态旅游的推动,全市现代休闲农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已形成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旅游点.

2.2.1发展模式及其特点

目前梅州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主要有农业观光休闲、乡村文化体验和生态休闲度假等类型.农业观光休闲是指利用农业科技示范、农产品生产加工、农产品采摘、渔场垂钓、畜牧狩猎等农业旅游资源发展的观光休闲旅游项目;乡村文化体验是指利用乡村田园风光、客家民俗文化、客家名人资源等发展的民俗文化体验旅游;生态休闲度假是指利用自然人文资源发展的休闲度假旅游。

2.2.2存在问题

梅州市休闲农业的发展主要存在开发层次较低、开发深度不够等问题,无论是农业观光休闲还是民俗文化体验,都还停留在较低的观光层次上,特色不够鲜明、景点雷同严重、科技含量不高,特别是对客家文化的挖掘与展示还相当不够,缺乏高层次的文化体验产品,未从全市休闲农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和梅州旅游客源流向的特点谋划发展布局,有待改进提升.

3梅州市现代休闲农业发展研究与对策

3.1理论问题研究

梅州市现代休闲农业的发展,必须关注和解决好规划发展原则、发展空间布局等基础理论问题.

3.1.1规划发展原则

(1)以农为本原则.

“三农”是现代休闲农业发展的基础和优势资源所在,在休闲农业发展规划中要以农为本,把农业发展、农民受益、农村进步作为出发点,根据梅州市各县的资源特色寻求差异化发展.

(2)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要求既要考虑当代人利益,更要考虑子孙后代利益.梅州休闲农业的规划发展,应进行可行性的科学分析研究,应注意环境资源保护,注重客家民俗文化资源挖掘,达到开发保护并行目的.

(3)创新发展原则.

梅州市现代休闲农业发展现在所面临的资金短缺、参与主体利益冲突明显、发展模式单一等问题,其之解决问题的关键出路在创新,要在规划发展实践中注重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发展机制和模式.

3.1.2发展空间布局

根据梅州现代休闲农业资源的空间分布和客源市场的特点,梅州现代休闲农业的发展,必须围绕近城镇郊区型、沿交通干线型和临景区景点型等主要的开发经营模式,重点选择在梅州市区和各县(市、区)城郊及交通主干道和主要景区周围(点)布局相关项目.

(1)近城镇郊区型.

即环绕梅州市城郊、县郊重点发展休闲农业,形成环城市(镇)郊区休闲农业旅游带.这些地方具有交通方便、接近城市消费群体的特点,应重点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种植养殖、农业园艺、农业观赏和农事体验,形成融“吃农味、住农舍、赏乡野、干农活、购农产品”为一体的环城休闲游憩带.在发展类型上可重点发展农业公园、农园采摘、生态科技观光、渔场垂钓等.可将梅县区南口侨乡村、程江镇、西阳镇、城东镇、梅江区城北镇发展为市郊农业观光休闲与民俗文化休闲;平远县可依托脐橙、油茶、南药、优质稻等四大农业主导产业和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发展县郊农业观光休闲与民俗文化休闲;蕉岭县可依托底蕴深厚的客家民俗文化,重点发展民俗文化休闲;大埔县可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客家民俗文化,发展农业观光休闲、民俗文化与休闲度假村;丰顺县可依托丰富的乡村温泉资源,发展融温泉与农业休闲于一体的度假村;五华县可依托热矿泥特色休闲资源与有机农业资源,发展农业观光休闲与休闲度假村;兴宁市可依托合水水库、丰富的客家精神与名人文化资源,发展农业观光休闲与民俗文化休闲.

(2)沿交通干线型.

即在主要客源地进入梅州的主要交通干道旁规划布局休闲农业旅游点.五华县、兴宁市可充分利用靠近G25长深高速的优势,丰顺县可充分利用靠近G78汕昆高速的优势,依托自身的温泉与客家民俗文化特色资源,在邻近交通主干道附近发展融温泉保健养生与客家民俗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休闲度假村;梅县区松口镇可充分利用靠近S223的优势,依托自身客家民俗文化资源,发展民俗文化休闲旅游.

(3)临景区景点型.

即在主要核心景区周边规划布局休闲农业旅游点,依托景区集聚效应获得发展机遇.可围绕阴那山旅游产业园、五华县热矿泥康体产业园、丰顺县乡村温泉产业园、五指山风景名胜旅游产业园四大核心进行规划布局,发展近景区型休闲农业旅游.

3.2特色线路策划

发展现代休闲农业,不仅需要重视休闲农业点自身的开发建设与经营,还需要注重解决好休闲农业点的“点”、“线”、“面”结合问题,形成特色休闲农业旅游线.根据梅州市休闲农业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全市现有交通网络及其未来一段时间的规划发展,可重点规划建设5条特色休闲农业旅游线路.

(1)东部休闲农业旅游线.

以S333和梅大高速为轴线,发展主要以大埔县为主的东部休闲农业旅游专线,包括以乡村旅游为主题的坪山梯田旅游区、甜竹生态旅游区,以客家民俗文化为主题的客家民俗文化村、三河坝景区,以休闲农业为主题的西岩山茶乡旅游度假村等;同时,可借势大埔“南国牡丹”广东汉剧发源地、广东汉乐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花环龙之乡和鲤鱼灯舞,五鬼弄金狮、花环龙等浓郁客家风情,发展以客家民俗文化村为特色的客家民俗文化休闲旅游.

(2)东北部休闲农业旅游线.

以S223为轴线,包括梅县区雁洋镇、松口镇,发展东北部休闲农业旅游线,依托以生态农业为特色的国家5A级旅游度假村雁南飞茶田景区、国家4A级旅游度假村雁鸣湖旅游度假村;以乡村旅游为主题的桥溪村;以红色旅游和客家民俗文化为依托的国家4A级景区纪念园,发展以农业观光休闲、民俗文化休闲、休闲度假村为一体的综合型休闲农业与特色乡村旅游地.

(3)北部休闲农业旅游线.

以G205、G206为轴线,辐射蕉岭县和平远县,发展北部休闲农业旅游线.蕉岭是中国长寿之乡,拥有广东省自然保护区长潭旅游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丘逢甲故居、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谢晋元将军故居,古代客家民居石寨土楼等;平远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广东脐橙之乡,拥有国家3A级旅游区五子石生态旅游产业园、南台卧佛山文化旅游产业园等.可依托长潭旅游区、五子石生态旅游产业园,重点发展以中医药养生保健为特色的休闲度假村、以客家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文化休闲.

(4)西部休闲农业旅游线.

以G205、G25为轴线,辐射兴宁市和五华县,发展西部休闲农业线.兴宁市拥有部级森林公园神光山、合水水库风景区、金明湖温泉度假村、广东省古村落罗岗等;五华拥有汤湖热矿泥山庄、七目嶂风景区、益塘风景区、球王李惠堂故居等,可依托热矿泥康体产业园重点发展以温泉养生保健为特色的休闲度假村和农业观光休闲.

(5)南部线.

以S12、G78为轴线,发展以丰顺县为主的南部休闲农业旅游线.丰顺温泉资源丰富,拥有广东最多的温泉,此外还有龙鲸河漂流、龙归飞瀑、铜鼓峰、八乡山、黄花村等,可依托丰富的乡村温泉资源发展以温泉养生保健为特色的休闲度假村和农业观光休闲.

3.3发展对策建议

(1)做好论证、科学规划.

梅州现代休闲农业的发展必须立足地方特色资源,科学分析判断,提取特色、浓缩精华,在自然资源基础上,糅进客家文化.不仅要让具有农业工程咨询与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论证设计,在建设前期更要邀请民俗文化、农业科技、生态环保、交通旅游等方面的专家充分论证,对其观光功能进行科学设置.

(2)加强指导、政策扶持.

梅州现代休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离不开主体培育和市场参与,建议进一步鼓励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现代休闲农业的信贷投入,特别是农行、农村信用联社等要加大面向农户和中小旅游企业的小额贷款和联保贷款规模,为现代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资金与信用服务;同时,政府要加强宏观指导,出台政策、制定标准,引导和支持交通、住宿、饮食等休闲农业服务项目发展,使游客来得通畅、住得舒服、吃的尽兴、玩得愉快,促进休闲农业的长远发展.

(3)提高档次、提升服务.

针对梅州现在大部分休闲农业开发项目单一的现状实际,建议以满足不同旅游者需求为目标,努力提升产品档次和品牌形象,要通过各种途径引导教育农民特别是休闲农业的开发经营者提高其综合素质、审美能力和增强服务意识,要尽快建设一支与现代旅游服务业相适应、能满足广大游客需求的休闲农业从业人员队伍,提高经营管理服务质量,推动现代休闲农业的规范化、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发展.

(4)加强宣传、广招客源.

要指导休闲农业经营单位和个人搞好策划包装,特别是要加强与旅行社的紧密合作,积极引导和扶持休闲农业点与主要客源地的旅行服务企业广泛开展信息交流与区域合作,实行资源共享、线路互连、市场互动、客源互送,加快实现休闲农业发展良好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

(5)维护生态、持续发展.

农业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秸秆热风炉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设施农业增温关键装备。其中以山西农机新技术服务中心研制的5LJS型秸秆热风炉最具有代表性。该设备以各种农作物秸秆为燃料,通过高效燃烧,在引风机的作用下,加热后的洁净空气被输送至温室内,加热温室内空气,提升温室整体温度,达到作物生长的需求温度,促进作物增产增收。该设备外形设计成传统的圆柱形,结合秸秆的物理特性,内部采用多级复式换热结构以及双配风燃烧结构,使得燃烧充分,换热效率达到87%以上。整机热输出功率设计成57kW,满足一个标准亩的加温需求。5LJS型秸秆热风炉具有以下几个优点:利用农村废弃秸秆替代价格高昂的煤气油电,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利用直接加热空气进行能量传递,替代传统的水暖、气暖加热方式中昂贵笨重的管路及散热器件;利用适宜秸秆燃烧的燃烧方式和炉膛结构,满足秸秆的高效燃烧;利用高效安全的换热结构和装置,提高炉体的整机热效率;利用调温器输出的热风应在不损失功率的前提条件下实现功能可调,实现了日光温室的低成本高性能增温保温,成为目前燃油、燃气、燃煤等加热装置的替代产品,最终使该产品成为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的关键装备。应用5LJS型秸秆热风炉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较为显著。应用该设备可日加温约4~6h,平均温升6℃~9℃,室内温度可达15℃~23℃。每座日光温室每年可节约燃料费2400~4000元,增产30%,增加作物经济收入6000元。同时实现每1hm2秸秆增收900元,提高了农业产出率,实现了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

2设施农业秸秆反应堆增温增肥增产技术

2.1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原理及分类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近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项微生物有机栽培理论和技术。利用秸秆在微生物菌种、净化剂等的作用下,定向转化成植物生长所需的二氧化碳、热量、抗病孢子、酶、有机养料和无机养料,进而实现作物高产、优质和有机生产。以山东省秸秆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代表的秸秆生物反应堆的设备主要有内置式、外置式、内外结合式3种。内置式反应堆的原理是将秸秆开沟埋入地下,通过缓慢发酵分解,改善土壤理化性状,释放二氧化碳,并提高地温;适宜的时间是秋季、冬季和早春。外置式反应堆原理是将秸秆集中堆放发酵,产生大量的连续不断的二氧化碳、抗病生物孢子和具有丰富营养的浸出液,通过管道将发酵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浸出液和反应堆残渣供给作物生长需要,促进作物增产提质;适宜时间是早春、夏季和晚秋。

2.2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操作要领以内置式反应堆为例,其建设步骤及技术要点为秸秆预处理、开沟铺秸秆、接种菌种、覆土浇水、整垄、打孔和定植。

2.2.1秸秆预处理菌种用量90~120kg/hm2。将菌种和麦麸按1∶20配料,拌匀后加水,干湿度以用手握住滴水为准,避光透气发酵,堆积厚度15cm左右,4~5h后可以使用。如果当天使用不完,应放于室内或阴凉处,降温防热,第2天可继续使用,一般存放时间不宜超过3天。秸秆用量75000~90000kg/hm2。

2.2.2开沟铺秸秆开宽度为60cm或80cm,深度为20~25cm,长度与行长相等的矩形沟槽,开挖土壤按等量分放沟两边。开沟完毕后,在沟内铺放农作物秸秆。依据下整上碎结构原则,底部铺放整秸秆,上部放碎软秸秆。厚度为25~30cm,在沟的两头分别露出10~15cm秸秆茬,以便氧气进入。

2.2.3撒菌种覆土打孔每沟用处理后的菌种6kg,均匀撒在秸秆上,并用锨轻拍1遍,使菌种与秸秆均匀接触。将沟两边的土回填于秸秆上,覆土厚度为20~25cm,形成种植垄,并将垄面整平。浇水以湿透秸秆为宜,隔3~4天后,将垄面找平,秸秆上面的土层厚度应保持在20cm左右。在垄上用12#~14#钢筋(一般长度为80~100cm,并在顶端焊接一个T型把)打3行孔,行距25~30cm,孔距20cm,孔深以穿透秸秆层为准,以利氧气进入、促进秸秆发酵。

2.3秸秆反应堆技术要点及效益

技术要点:①“三足”,即秸秆用量要足、菌种用量要足、第1次浇水要足。②“一露”,即内置沟两端秸秆要露出头10cm。③“三不宜”,即开沟不宜过深、覆土不宜过厚、打孔不宜过晚。技术效益主要表现为: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可使地温提高2℃~6℃,农作物提前上市4~10天,病虫害程度明显降低,有机改良土壤显著提高,二氧化碳含量提高2~4倍,增产20%~30%,增收超过40%,真正是一项节本增效的循环农业新技术。

3设施农业秸秆沼气增温增肥增产技术

3.1秸秆沼气原理及工艺

秸秆沼气技术是在传统畜禽粪便沼气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秸秆高效利用技术,是利用微生物菌在厌氧条件下使秸秆分解产生沼气以及含有丰富营养值的沼液与沼渣的过程。它与上述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相同点是针对于秸秆的微生物反应;不同点是秸秆生物反应堆是好氧反应,而秸秆沼气是厌氧反应。山西农机新技术服务中心研究的秸秆沼气技术有2项技术创新。一是采用空气压力输料装置、沼液高压射流压浮技术、秸秆水解液化、交替式酸化等预处理工艺和太阳能互补增温技术;二是采用虚拟参数化控制管理平台,解决了秸秆预处理、秸秆大浓度、大颗粒输送、复合交替式酸化厌氧发酵新工艺以及参数化管理等问题,使秸秆沼气技术成为当前农村生态建设、循环设施农业发展、秸秆资源规模化利用的关键产品。本套设备由秸秆堆沤发酵单元、一级水酸化单元、复合厌氧酸调节单元暨空气正负上料输料单元、厌氧发酵单元以及沼气贮气输气、沼渣沼液处理单元和沼气燃烧单元组成。其中沼气燃烧单元内置于设施温室大棚中,沼气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作为气肥提供给农作物,促进其生长,同时沼气燃烧时散发的热量能够提升温室内的温度。沼渣沼液经过好氧处理后作为作物生长的有机肥撒施与温室内,实现了秸秆的完全利用。据统计,长期施用沼肥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17%、全氮量为0.08%、密度为1.189g/cm3、孔隙度为55%,与施用无机肥的土壤相比,有机质、全氮、孔隙度分别增加0.8%、0.018%、6.3%,密度则下降0.199g/cm3。

3.2秸秆沼气技术要求及效益

3.2.1秸秆沼气技术要求①对秸秆进行预处理,严防有农药等化学品混入。②严格监控秸秆厌氧发酵的反应过程,提高秸秆的产气率。③在沼渣、沼液入池前,要对其进行好氧处理,提高作物的吸收率。④沼气的燃烧需严格控制,以提高设施农业生产的安全性。

3.2.2秸秆沼气设备技术效益秸秆沼气燃烧技术可使地温显著提高3℃~7℃,农作物提前5~12天上市,病虫害程度明显降低,有机改良土壤显著提高,二氧化碳含量提高4~6倍,增产20%~30%,增收超过40%,真正是一项节本增效的循环农业新技术。

4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在建设循环设施农业中应用的建议

将现代循环设施农业与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结合起来,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战略模式,对于实现农业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1统一认识提高新技术新装备与设施农业的协同发展大力开展循环设施农业产业发展的宣传力度,统一并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新技术新装备的认识以及接受能力,夯实循环设施农业发展基础,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循环设施农业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

4.2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多方投入资金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的财政补贴支持,是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快速发展的关键。在各级财政补贴农民购买农机的同时,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投入,以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和循环设施农业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

4.3搞好试验示范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产业化积极开展秸秆的综合利用新技术开发与研究,以点带面开展新技术新装备的试验示范,逐步形成促进循环设施农业发展的秸秆利用技术新体系,建立自觉节约和利用秸秆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

农业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1.气象灾害频繁。河西地区降水量少,植被稀疏,蒸发强烈,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荒漠化程度有恶化的趋势。近年来,张掖市的水资源利用取得了很大成绩,工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快发展。20世纪70年代祁连山地表水总量是80亿m3以上,90年代地表水却不到70亿m3。由于地表水较少,加上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当,过量开采地下水,修建水库,提水灌溉,天然水系逐渐遭到破坏,地下水资源逐年减少,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天然植物大片枯死,荒漠化面积逐渐扩大。20世纪90年低以来,张掖市年沙尘天气发生次数增多,且春季早发,持续时间长、强度大、范围广,沙尘暴灾害严重。21世纪以来,由于天然林保护、黑河流域治理等工程的实施,下游额济纳生态逐步改善,张掖湿地开始恢复,张掖生态也得到保护和改善,沙尘暴及荒漠化有所缓减,但问题依然严峻,这是未来发展低碳农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2.水资源短缺。水作为自然资源,是影响绿洲生态环境的核心因素,是张掖市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持性资源。自20世纪80年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用水量日渐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相对承载能力持续降低。目前全市水资源有大小26条河流,年径流量为24.75亿m3,有地下水资源1.75亿m3。如果扣除黑河干流分水方案中,向正义峡下游分水9.5亿m3后,张掖市可利用水资源量为15.25亿m3,人均占有量约1250m3,虽高于联合国规定贫水国1000m3的水平,但低于全省人均占有量1302m3,远低于全国人均占有量2344m3,耕地亩均占有量511m3,也低于全省579m3的水平,因此,发展节水农业是张掖市低碳农业发展的根本。

3.天然植被退化严重。张掖市共有森林面积约449333公顷,草原面积2546500公顷,森林覆盖率11.07%。南部祁连山地是天然林集中分布区域,是张掖绿洲水源涵养的主要基地。中部绿洲多为人工林,是绿洲的生态屏障。西北部荒漠地带,是草地集中区域,以天然草地为主,约占95%,还有一些人工改良草地,整体质量较差,植被覆盖率低,是生态脆弱区域。据调查,张掖市的牲畜数量并不是随草地的承载能力而变化的,而往往是超载放牧。张掖祁连山区段的载畜量由上世纪50年代的70万羊单位发展到现在的270.2万羊单位,而草地载畜能力只有201.6万羊单位,超载68.6万羊单位,超载率达34%,特别是冬春草地超载更为严重。长期以来,单纯追求牲畜头数,草地载畜量不断增加,且忽视了草地建设与管理,致使草地超载过牧。加之干旱少雨,地下水位下降,植被大量衰退,草地沙化、盐渍化、草质变差,不断退化。祁连山区东部森林带下限往上退缩了400米,上游山地草场退化面积占可利用草场的50%,植被覆盖率降低了30%~38%。草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提供人们生命生活不可缺少的氧气。草原退化造成大量土壤裸露,水蚀和风蚀危害增加,土壤有机质下降,失去植被覆盖的地表使土壤碳排放增加,草地覆盖度下降直接导致草场吸碳固碳功能下降。草地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形成土壤有机质、碳汇、抑制土壤碳排放、净化环境、抑制风蚀和沙化、抗旱化等多重生态功能,若不尽快加大维护和建设力度,退化一旦超过生态阈值过大,造成生态的不可逆性,将会带来灾难性破坏。

4.人口承载量过大。绿洲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绿色家园,绿色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决定着张掖市人民的可持续生存与发展。全市的绿洲面积为0.565万km2(有资料为0.552km2),占全市总土地面积41924km2的13.48%。2009年张掖市人口总数为128.81万人,平均人口密度约为30.72/km2。虽然该人口密度低于全省人口密度(约56人/km2)和全国人口密度(约131人/km2),但根据联合国1997年拟定的标准,干旱区人口承载力极限为7/km2,是标准的4倍多。可见,人口对绿洲水土等资源压力已远超过其承载能力。由于全市人口都生活在面积有限的绿洲区域内,如果仅以绿洲面积核定人口密度,则绿洲区平均人口密度为228人/km2,远远高于全省人口密度和全国人口密度。如此大密度的人口,生产、生活对水土资源的需求膨胀,水土资源矛盾更加突出,导致对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引发绿洲生态系统退化,使绿洲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难于协调发展。

二、张掖市低碳农业发展的思路

1.加强低碳农业的宣传教育。农民参与是低碳农业发展的重要保证,而当前农民对发展低碳经济、低碳农业还比较陌生,首先需要提高农民对低碳农业的认识,发挥农民合作社、农业专业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的引导作用,教育、督促农户减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投入品,增施有机肥,采用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方法来防治作物病虫害。其次,低碳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各行各业及全社会的支持,需要对社会公众、地方政府、涉农企事业单位、农村基层干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种养大户等,进行有重点地发展低碳农业的宣传教育,广泛宣传发展低碳农业的意义和理念,促使节约资源、低碳减排,科技兴农的重要性深入人心,促使全社会对发展低碳经济、低碳农业的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到一个全新高度。

2.减轻人口压力,加强科技队伍建设,提高劳动者素质。张掖市人口密度已远远超过国际规定的干旱区人口承载力最大限额,若仅以绿洲面积计算,人口密度更大。减轻人口对绿洲水土等资源压力势在必行。十一五期间,张掖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控制在5.26‰~5.81‰,从可持续发展要实现人口数量和规模“零增长”的跨越目标看,进一步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还有一定空间。虽然需要很长(约30年)时间,难度很大,但我们必须理智地自控自律,控制人口规模,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要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发展低碳农业,必须要有一支素质优良的农业科技队伍,必须依靠具有较高科技素质的劳动者,提高现有农业生产者的科技术素质和管理水平。因此,全市必须同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在不断扩大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农业科研服务团队的同时,还要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提高农村人口科技文化素质。通过教育提高农户的人力资本存量,以进一步提高全市农业科技进步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人口对资源的压力,使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

3.维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由于植被覆盖率低,使森林涵养水源、增加碳汇、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能力减弱,形成全市农业发展的不利局面。改变这一状况,要继续坚持“南保青龙、北锁黄龙、中建绿洲”的战略思想,首先,要实施“生态优先”战略,优先发展生态林业,然后适当满足经济建设和人的生活对木材和林产品的需求。按照这种思路,在黑河上游南部整个祁连山区,重点抓好天然林保护,荒山荒地绿化,陡坡耕地退田还林(草),建立生态公益林,从根本上保持水土,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其次,要治理北部和山区大面积退化草地。一是在绿洲边缘营造防风阻沙林带。由于该区属贫脊沙地、风沙大、林带要注意种类搭配,既要有抵御风沙能力强的高大杨树,又要有耐脊贫的沙枣等树种。同时在地面保护各种野生草木,防止滥挖滥采。结合人工种草,加大地面覆盖,使防护林乔灌草立体化结合,切实起到防风固沙作用,为绿洲建起牢固的绿色长城。二是禁止人们无计划、无节制滥垦土地、滥砍薪柴、滥采中草约等破坏植被行为。三是加大投入,加强草原防火能力,采取生物、化学等方法防治草原鼠害。四是科学评估草地承载能力,减少畜牧头数,压缩载畜量。要限制放牧,提倡舍饲,集约化饲养,切实防止草场沙化、盐渍化和退化,以较好的植被为中部绿洲进行水源涵养、建起绿色生态屏障。最后,在中部绿洲内,营造生态经济型复合林网。中部绿洲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根本,生态建设必须与经济建设相结合,这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符合当前国内外农田防护林正由纯生态防护效能向生态经济型复合林网发展的特点,符合农业结构自身调整的发展方向。通过多种方式建立“山地———绿洲———荒漠系统”(CODS)一体化生态防护网络,发挥系统耦合效应,为张掖市低碳农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农业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追本溯源,19世纪上流阶层中并不成熟的乡村旅游理念可算作美国休闲农业的萌芽,彼时上流社会开始流行的从城市到乡村的游玩中便有了今日休闲农业的影子,而真正的发展则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美国的休闲农业起源于传统农业牧场,其迅速的发展离不开度假农庄及观光牧场的快速起步,美国境内的第一个休闲牧场是1880年在中西部的北达科他州成立,之后休闲农业农场就如雨后春笋般在美国各地发展了起来。1925年,出于行业发展的目的,美国多地的许多牧场联合成立了休闲农业相关的早期协会团体,以便与铁路公司等周边合作公司联系,并且集聚成团统一宣传以吸引客源,此举也确实收到了明显成效,其后许多东岸的美国居民便会前往西边的怀俄明州、蒙大拿州等地度假。此后,美国的休闲农业产业进入了蓬勃发展期,1970年时仅东部就有500处以上的休闲农场,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时全美休闲农场已超过2000处,以休闲农园和休闲牧场为其代表。据多项研究表明,美国超过半数的国民都曾至农村地区进行休闲娱乐或旅行活动,其中以休闲为目的的比例竟然超过了90%。目前,美国人普遍认同的农业旅游类型主要有3种,一是乡村文化遗产旅游,二是乡村自然生态旅游,三是以休闲和体验以及教育为目的的农业旅游。虽然主要类型与其他国家较为相似,但美国休闲农业的红红火火,也体现在美国多种多样的休闲农业发展形式与花样百出的项目上。

1.互利共赢的市民农园美国市民农园的特点是在农场经营的基础上引入居民社区,农场与社区单位对点互助,使农民的农业经济收益与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挂钩,名为CommunitySupportAgri-cultural,CSA(意为“社区支持农业”)的新型都市休闲农业模式,以社区参与来带动休闲农业发展。也就是让城市近郊的农场和城市社区居民建立一种直接的联系,实行互利共赢的农业生产销售活动,强调城乡居民与农民共同分担风险和收益,提倡生态有机农业生产。这种休闲农业产业形式于20世纪60年代在日本和瑞典诞生,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美国,早期的CSA仅限于农民寻找愿意预订他们农产品的社区成员并直接把菜送到社区居民家里,为居民提供安全、新鲜、高品质且低于市场零售价的农产品,这种CSA合作关系在北美发展很快,极大地加强了城乡居民与农业从业者间的联系,优化了区域食品的有效供给,有效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如今美国已有超过2000家农场在采取这种模式运营。而随着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更多的城市社区居民和农民联合起来,共同投资打造属于自己的休闲农场或城市农园,使得居民可以利用节假日亲自参加劳动体验、享受农业休闲娱乐活动并聚会亲朋好友等,使市民农园真正成为了人们享受休闲农业的乐土。

2.开拓创新的创意田地平心而论,创意田地的休闲农业创新模式是建立在农业生产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在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先进的农业技术等因素的支持下,创意田地最先出现在美国,有多种表现形式,最知名的创意者是美国堪萨斯州的农民斯坦•赫德,他充分利用了有色土壤、各类农作物以及拖拉机、犁等农业器具,以独特的种植方式、别出心裁的排布形式以及精心的修剪维护工作,将农田变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1989年,他根据凡•高名画《向日葵》,创作了“庄稼画”———《向日葵》。另一种较著名的创意田地形式是农作物迷宫,其灵感很可能源自欧洲发达国家早期的皇家传统规整式园林,通过对农作物排布的预先规划,在耕地播种时进行类似作画“留白”的空地预留,并在其成长过程中实时监护,让作物以成熟形态自然地营造出迷宫、绿篱等规整造型,最终凭借其新奇的表现方式达到吸引游客观光游览、亲身体验等休闲娱乐目的。

3.人性化的“市民打工”在各国的休闲农业发展历史中,出于对田园乡村与自然生态的向往,大部分城市市民都十分乐意前往周边乡村进行休闲农业娱乐度假活动,其中就有一种休息日可进行的“全日制”休闲农业打工方式,即市民帮忙做农活以换取一定的报酬。但由于多数农活繁重不堪、工作时间不够灵活等因素,“全日制”休闲农业打工方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马维里克农场出现了一种更为灵活的形式,度假者可以有偿从事如收割、播种等农事,农户按小时付薪金,7美元/小时,可用于抵扣消费账单。农民还很欢迎度假者和他们一起做农家饭,并一起品尝,一般不会因此收费,但游客也会给小费以充饭钱。此外,美国在科技方面的世界领先地位也使得我们不得不提及美国休闲农业的信息化进程。得益于农业信息化的国家战略方针,自20世纪后期,美国首先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并全力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且通过立法手段有效保障了该计划的顺利执行;同时,美国通过相关信息资源的有效积累形成了规模化、专业化的涉农信息数据中心,加快了休闲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休闲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强大动力更源于其迫切的市场需求,为了提高休闲农业投资效率比值,利用如开放电信市场等市场化手段推动农业信息化应用层面的竞争,也成功构建了以政府为主体,5大信息机构为主线,国家、地区、州三级相连的农业信息网,形成了完整的包括休闲农业在内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有力推进了美国休闲农业的信息化进程。由此可见,美国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促进休闲农业信息化建设,是美国休闲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另一显著特征。美国休闲农业的大部分特点以及信息化进程在任何一个小的休闲农业具体项目中都可以得到很好的体现,也充分说明了其发展战略的贯彻程度。新泽西州一家以果品生产为主的观光休闲农场,在瓜果成熟季通过网络等信息化手段招揽游客前往农场进行与农业相关的休闲度假娱乐体验,这已经成为农场主通过开展休闲农业活动赢利的主要方式。该农场曾一天接待超过2000人,每年此项收入就有近10万美元,这也从侧面说明了美国休闲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程度。总而言之,美国的休闲农业发展进程十分注重对原生自然生态以及本土人文历史风情的保护、对娱乐休闲服务的巨细靡遗以及与居民社区的结合,其主要表现形态为度假农庄与观光牧场。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休闲农业发展得如火如荼之时,美国政府也在管理层面上面临着相当的挑战,因为即使政府与行业协会确定了许多规章制度与优惠政策,美国的休闲农业在许多方面仍然没有固定的标准,从而影响了评估与规范的效率;同时因为欠缺十分明确的鼓励措施,对于一些财力小、规划能力不足、欠缺经营理念的小农户来说,如何在休闲农业开发、土地利用协调以及美国原生态景观的保护中取得平衡是困扰他们的老大难问题,而随之带来的经济回收不如预期则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其休闲农业发展积极性,从而导致游客的游憩体验质量下降。

二、加拿大的休闲农业

与同属北美的美国相类似,加拿大的休闲农业一样注重多样化、信息化等特色发展道路,如乡土美食、农产品展示、农耕文化、乡村节庆活动、主题农业之旅等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项目令城市游客们流连忘返,其不断上升的假日农场数量让人印象深刻,高机械化程度、高自动化农业普及率也使得人们不禁感叹科技进步的巨大力量。同样的,加拿大也十分重视对自然生态与传统文化的保护,甚至在一些方面,一度超过了美国。加拿大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广人稀的国家,加拿大的农业是其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有5%左右的就业机会来自于农业,农业创造了接近10%的国民生产总值,而从事农业的家庭仅占全国家庭的5%以下,因此加拿大的农业机械化程度非常高。20世纪30年代,由于过度开垦耕地和对草原的过度利用,加拿大的草场沙化严重,致使气候开始变得恶劣,沙尘暴频发。环境的恶化为加拿大人民敲响了警钟,自20世纪50年代加拿大就开始了保护性耕作的试验研究工作,在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后,2000年左右保护性耕作农业面积在总耕地面积中的占比已经达到了70%以上。

曾经的教训使得加拿大对于自然生态的保护心理要强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贯彻得极为彻底的可持续政策也收到了切实的成效,与大部分国家不同,加拿大更具有优异而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因此加拿大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首先选择依托于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传统及现代化的耕作方法等自然因素或传统农业情况,以“感受自然”等亲近自然生态的绿色理念大力发展乡土民俗体验型休闲农业项目。在休闲农业规划方面加拿大政府也做了不少文章,充分利用资源与产品的异质性,让休闲农业经营地与客源地保持相当的距离,可增加旅客的逗留时间。此外,如《加拿大休闲农业发展质量标准》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支持政策中也对保护环境与生态平衡作出了规定,为休闲农业的健康稳步发展保驾护航。在休闲农业建设过程中加拿大很好地利用了当地的资源要素,美食之旅与休闲农业的有机结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成为了加拿大休闲农业的突破点。将美食品尝环节设置在游览过程之中,通过食材搜寻、美味溯源等别样乡村探索之旅丰富了休闲农业旅行项目的文化内涵,安大略省的“地区美酒之路”、魁北克省的“果汁之路”等都是其中的代表。此外,加拿大还有“荒野行”、动植物研究及观鸟之旅,游客不仅能欣赏到美丽的风景,还能了解当地的人文历史、地质条件以及动植物的分布状况等。为了弘扬和宣传其多元的文化,加拿大在传统村镇的保护工作上可谓不遗余力。黑溪先祖村是位于多伦多市北约克区的民俗村,村内的农场、古宅、公共设施等文化景观遗产全部保留着1860年前后的风格,杂货店、铁匠铺、鞋匠铺、磨房、学校、邮局、印刷社、法院等,应有尽有。为了营造出历史上的社会生活环境,现今在村中生活、工作的人们仍然保持着古旧的着装风格,从业结构也仿照当年,步入黑溪先祖村,游客们会依稀感受到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乡村的古老气息,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正因为地大物博、人口不足等实际情况,加拿大对于休闲农业的发展方式手段并不局限于某个休闲农业项目或某个小范围区域,有时甚至整个州省都能被动员起来。马尼托巴省位于加拿大的心脏位置,农业参观资源丰富,从小农场到现代化大农业公司,除了让人增长农业专业知识,还能深入体会马尼托巴省的文化和自然环境。马尼托巴省出产的粮食产品中,小麦和油菜占了50%,此外常见的还包括向日葵、燕麦和黑麦。省内出产的蔬菜有120多种,远销世界各地。马尼托巴省的生猪、家禽和奶牛养殖工业也很发达。生猪工业,从育种、养殖到加工都已经形成系统成熟的模式,并设有专门的研究部门对整个生猪工业流程进行研究改进,这种完善的一体化生猪养殖模式使得马尼托巴省的生猪工业在全世界都很有名。此外,马尼托巴省还有很多农业机械厂、农副产品生产企业和育种公司可供参观学习。游客还可以去那些开放的水牛和麋鹿养殖场,现场品尝最新鲜的绿色有机农产品。马尼托巴省是加拿大粮食贸易中心,很多大型粮食贸易公司都设在温尼伯,包括有Cargill,JamesRichardson&Sons和Agricore3大公司,另外,加拿大小麦协会、加拿大粮食委员会、加拿大国际粮食研究中心也都在温尼伯设有机构。马尼托巴省的农业研究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马尼托巴大学在农业生物学、保健品、农业企业和水质管理研究等领域都有很高的学术声誉。马尼托巴省的空气质量之好,淡水资源(5840万hm2)之充足,也使得这里的农业发展前景无限。只要来参观马尼托巴省的农业产业的游客,绝不会无功而返。除却地理环境、区域范围等影响因素之外,加拿大的休闲农业也有着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优秀吸纳能力。有上百年历史的冰酒原产于德国,引进加拿大也只几十年,通过短时间的休闲农业专项发展,在加拿大安大略湖旁边的黑利布兰德酿酒园(HillebrandEstatesWinery)中已建有能独立生产冰酒的葡萄园,游客除可观看冰酒制作表演并体验酿造过程外,还可品尝酸甜可口、风味独特的冰酒。

三、北美休闲农业发展的经验启示

北美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起源于19世纪,发展时间不长但成果斐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繁荣兴盛之后直到现今都仍然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其创造收益之高、生命力之旺盛都可算是新兴农业产业中的佼佼者。能取得如此成功,整体发展、合理规划、管理得当、多管齐下等宏观措施是主要原因,而其细节之中也可以小见大,有着较有借鉴意义的经验启示。

1.原生态保护无论美国、加拿大或是其他休闲农业产业开展得较为成功的北美国家,都对自然生态与传统乡村风情的保护尤为重视。美国与加拿大的乡村田园风光一直为游客所称道,其原汁原味的乡村环境、绵延至今的传统风俗以及独有的乡土人文风情是最有魅力的休闲农业观光游览吸引点所在。由此可见,为避免乡村度假区、休闲农场等千篇一律的外观形式与休闲方式,北美乡村休闲农业产业在保护自然环境与原生态乡村设施的基础之上营造出了区别于现代化大城市的独特村落景观,使当地的休闲农业项目对于成为主要客源的城市居民而言充满了新鲜感。值得注意的是,避免破坏原有生态系统、保留自然环境资源固然重要,但对原有自然生态条件的庇护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而不求发展,不是力求达到“过分自然”的标准而破坏了原有村落体系中人造景观、人为环境的支撑。显然北美乡村休闲农业在这一方面成功寻找到了平衡点,其自然景观资源与人文历史遗产并重,构建出了较为完整的乡村休闲农业环境体系,形成了自然原生态与村落原生态的和谐统一,使得北美原生态乡村对被休闲农业产业吸引而来的游人们来说,既能满足其亲近自然、追寻原生态环境的初衷,也能兼顾探寻人类文明历史、体验别样人文旅程的学习兴趣与归属感等多重需求。

2.巩固基础农业休闲农业作为传统农业与旅游业、商业等现代产业结合的新兴产物,始终是以农业农产环境、农产品产出、农活体验等传统农业活动为基础而发展衍生出来的行业,农业对于休闲农业这一分支产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美国与加拿大无疑都是世界范围内公认的农业产业较为领先的国家,其广袤的土地以及保护良好的优越自然环境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保障,实现了高度信息化、现代化、自动化的农业生产线保证了农业产出规模,发达的农业宣传销售网络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便利,较为完善的监管系统也为其顺利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此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休闲农业才能在满足国内农业需求的基本前提下进一步产生更多的附加价值。所以要发展休闲农业,基础农业的发展与巩固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3.优化资源配置实际上,休闲农业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本身就是一种调整结构、优化分配的发展进步模式,因而对资源利用的妥善与否就成为了衡量休闲农业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之一。对于美国与加拿大来说,充分利用乡村的自然环境资源、历史人文资源、传统农业资源以及当地居民资源就是实行乡村休闲农业转型的关键所在,而大部分成功案例正是合理组合调配了原有资源,并在此基础之上积极开发新的可用休闲农业资源或是改善资源的利用方式,才使得原先以传统农业为主要支柱产业的村落在休闲农业转型进程之中焕发出了新的活力。美国和加拿大虽然历史远比不上中国悠久,资源也并不丰富,但都在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致力于对已有的乡村历史文化景观遗产进行了保护与再利用,加拿大更是通过多样化的古镇、古村落保护开发工作使有限的资源起到了积极弘扬当地传统文化的极大作用,并进一步以此形成地方甚至国家范围内的休闲农业文化形象,给本土与国外游客们留下深刻印象。同时,加拿大在部分地方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能够果断地扩大资源利用范围,甚至进行至州省范围而进行大规模整体动员,以大范围、多个地方统合的休闲农业资源进行统一的优化配置利用,形成集群效应,达成大型休闲农业目的地建设的目标,从而带来更大的收益。此外,在资源整合使用过程中,北美休闲农业项目常采用的“优势互补”措施也十分值得学习。尽管北美休闲农业发展得如火如荼,各式各样的区域项目层出不穷,核心产业、主要卖点等的重复不可避免,美国、加拿大政府仍然想通过种种手段尽量避免同质化竞争,而开发利用多个优势资源点以形成休闲农业各优势项目间的强强联合,从而增加地方休闲农业产业的竞争优势就是较为有效的途径之一。例如,在以原生态为主要吸引力的田园乡村增加多项观光旅游服务设施,开发富有当地特色的农业休闲体验项目,或是建立地方色彩浓郁的休闲农业产品系统,甚至多项并举,以不同的竞争优势互相补足以形成较为完善的休闲农业服务产业链,最终达到优化地方资源配置、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的目的。

4.积极探索创新不断地探索与创新是使休闲农业产业常葆青春的重要措施之一。上文提及的CSA社区支持农业模式,最初出现于日本、瑞典而并非北美国家,却在引入美国之后迅速得到发展壮大,并最终成为了美国休闲农业的招牌模式之一,不得不承认这与美国对于CSA模式的本土化探索与形式创新工作是息息相关的。从最开始简单的农产品定向供给到市民农园以及之后发展成熟的休闲农业社区,美国政府、休闲农业行业协会以及参与其中的居民与农民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进步方式,创造了种种新颖而独特的合作方式、体验形式、管理模式等一系列实施要素,为休闲农业CSA模式的发展成熟与广为传播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动力。

5.完善监管制度在着眼于巨大成就的同时,北美休闲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也同样值得人们研究吸纳。加拿大基础农业对于土地过分利用导致的农业资源危机,美国休闲农业管理过程中统一标准的不明确、鼓励措施的缺乏、经济收益与体验质量的平衡,以及两国都出现的同质化恶性竞争等问题都说明了一套完备的监管制度对于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在管理制度上,美国与加拿大政府的上级主管部门都采取了放权的管理方式,在保证地方休闲农业发展自由度与多样性的同时也面临着管理上各自为政、难以统一的老大难问题,其优势在于当地政府对休闲农业产业的开发能有较符合本地条件的详细规划以充分利用好本地资源,劣势则是个体单位较多而管理繁杂。在立法方面,美国与加拿大休闲农业方面的法律程序与规定较为完备,甚至各级政府、不同地方都有相关法律条款,对休闲农业的开展、经营等各个方面都有约束作用,为其健康发展铺平了道路。

农业发展论文范文第6篇

1.1海水灌溉农业的分类

如上所述,农业可以分为陆地农业和海水农业,海水灌溉农业是海水农业的一个分支。以耐盐植物为立足点,我们可以对海水灌溉农业进行多方面分类:

1.1.1从耐盐植物的来源角度从耐盐植物的来源角度看,海水灌溉农业可以分为两类:①直接对野生耐盐植物进行筛选、驯化的海水灌溉农业,如种植海蓬子、菊芋、碱蓬等植物,由于这些植物先天耐盐能力较强,只需筛选适合的品种进行驯化培育,提高植物的耐盐碱、防病虫害或者高产等能力,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成海水灌溉农业;②利用生物技术提高植物耐盐性以获取耐盐植物的海水灌溉农业,如将野生耐盐植物红树的基因通过生物技术转入番茄、茄子、辣椒等,大幅提高淡水作物的耐盐能力。

1.1.2从耐盐植物的效用角度从耐盐植物的效用角度看,海水灌溉农业可以分为两类:①栽培侧重于经济效益的耐盐植物的海水灌溉农业,如种植碱蓬,用于生产蔬菜、食用油、保健品;种植海蓬子,可用于制药和获取食用油;②栽培侧重于生态价值的耐盐植物的海水灌溉农业,如种植互花米草,其草体韧性强,受海浪冲击弯曲到一定程度后可以恢复原状,有消浪固堤、绿化滩涂和改良土壤的作用;种植柽柳,柽柳具有较强的耐盐碱和耐干旱能力,可用于恢复盐碱地、绿化干旱地区公路环境和制作盆景[9]。

1.1.3从耐盐植物的用途并兼顾植物学分类法的角度从耐盐植物的用途并兼顾植物学分类法的角度看,海水灌溉农业大致可以分为4类:①栽培耐盐粮食作物的海水灌溉农业,如种植耐盐大麦、盐角草等;②栽培耐盐经济作物的海水灌溉农业,例如种植碱蓬、海蓬子等;③栽培耐盐药用作物的海水灌溉农业,例如种植芦荟、罗布麻等;④栽培耐盐饲料和绿肥作物的海水灌溉农业,例如种植滨藜、苜蓿等。

1.2海水灌溉农业的属性特征

海水灌溉农业的四大突出特点使其成为区别于陆地农业,也区别于其他海水农业的特色农业类型,具体表现在:

1.2.1对生物资源的选择多元化海水灌溉农业的生物资源既可以是海洋植物,也可以是陆地植物。有些植物的耐盐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如海带、红树林、大米草、海蓬子等,有些陆地淡水植物如大麦、茄子等也可以通过生物技术培育成为适宜海水灌溉的耐盐作物。

1.2.2对灌溉水源的使用具有创新性海水灌溉农业对耐盐植物进行全海水灌溉或者海水与淡水混合灌溉,开发了海水的全新用途。如毕氏海蓬子含有丰富的铁、镁、碘、钾等矿物质,具有预防癌症、美白肌肤的功效,可以用全海水灌溉。番杏含有丰富的铁、钙、维生素等营养元素,具有缓解肠炎、肾病、败血病疼痛的效用,可以耐1/3的海水。

1.2.3实现了海陆资源交叉利用陆地农业所利用的水、土、植物资源都来源于陆地,其他海洋农业发展利用资源都源自于海洋,而海水灌溉农业土地资源来自海洋,水资源是海水或海水和陆地淡水的混合水,植物资源主要是陆地植物,也有诸多海洋植物。因此,海水灌溉农业对实现综合利用海陆资源的长远发展目标具有促进作用。对陆地和海洋资源的交叉利用,是海水灌溉农业的本质特征。

1.2.4可以充分利用废置资源在海水灌溉农业产生之前,大量的沿海滩涂、海水资源被长期废弃,耐盐植物也没有实现应有的价值,而且盐碱地面积不断扩大,海水侵蚀海岸现象日益严重。海水灌溉农业的诞生及发展,实现了充分利用沿海滩涂、海水和耐盐植物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创造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开创了农业发展的新领域[5]。

2海水灌溉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20世纪40年代末期,海水灌溉农业的雏形开始出现。1949年生态学者HugoBoyko和园艺学者ElisabethBoyko在以色列城市埃拉特,在沙地上用淡水与海水的混合水灌溉植物,宣告海水灌溉农业的诞生。20世纪80年代,随着全球淡水危机的意识觉醒,海水灌溉农业逐步走向深入。20世纪90年代,美国科学家成功将海草的基因注入高粱,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塔可逊环境研究实验室从约800种耐盐植物中筛选出一种可以直接用全海水灌溉的植物海蓬子(SalicorniaeuropaeaL),并先后培育出海蓬子SOS-7、SOS-10号两个品系,这标志着海水灌溉农业取得了里程碑式的发展。目前,美国已成功培育出2种全海水灌溉小麦、29种海水与淡水混合灌溉春小麦和耐2/3海水的番茄。印度已培育出耐80%海水的春小麦。墨西哥栽培的海蓬子也可以用全海水灌溉,而且生产过程中无需使用农药和化肥。许多国家的科学家正致力于将培养的细胞或愈伤组织通过盐胁迫诱导耐盐突变体,已经在部分农作物、牧草、草坪草、烟草、部分果树、林木上取得一定成功。以海蓬子为代表的部分海水灌溉农业已进入专业化和规模化的生产阶段。

20世纪60年代起,我国开始海水灌溉农业研究。南京大学仲崇信教授从英国引进了耐盐植物大米草,在江苏以固堤促淤为目的进行种植,70年代末又从美国引进互花米草,在消浪固堤、促淤造陆,净化环境、改良土壤等方面效果显著。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邢军武成功筛选出可用全海水直接灌溉的优良碱蓬品种,在青岛市试验种植几百亩,平均亩产120kg。1996年山东省东营农业学校和山东师范大学在东营市合作建成我国第一家盐生植物园,占地3.33hm2余,收集保存耐盐植物150多种,成功培育和引进耐盐经济作物80多种。海南大学林栖凤教授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已获得了可用海水直接浇灌的耐盐豇豆、辣椒、茄子和番茄等作物并繁殖到第四代,被列为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01年江苏大丰晶隆海洋发展有限公司被中国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确认为海水灌溉农业的中试基地,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耐海水蔬菜生产基地[6]。山东寿光投资2.16亿元建设了国内首家海水蔬菜高科技产业园,主要以种植黑枸杞、海虫草(西洋海笋)、海芹等品种为主,同时,海滨甘蓝等新品种正在进行试种。2013年,山东寿光海水蔬菜产品通过了中绿华夏“有机蔬菜”认证,成为我国海水蔬菜规模化发展的领军者。总体来说,我国海水灌溉农业的研究和试验开始较早,取得了一些重要科研成果。但是整个行业仍处在初级阶段,仅有为数不多的品种(如,海蓬子、黑枸杞等)进入产业化生产阶段。其他传统淡土粮食和蔬菜作物的海水灌溉多处于试验阶段,距离产业化仍有较大距离。

3我国发展海水灌溉农业的战略意义

发展海水灌溉农业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开创性事业。我国发展海水灌溉农业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发展海水灌溉农业有利于有效节约淡水资源目前,世界普遍面临着淡水资源匮乏的危机。海水约占全球表面水资源总量的96.5%,淡水资源约占2.53%,其他水资源约占0.97%,而人类实际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左右。作为农业大国,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而农业用水占用水总量的70%,但是,由于水资源短缺,迄今我国仍有61%的耕地没有水资源保证。随着经济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和推进,人口增长对淡水资源造成的压力日趋紧张,而水污染问题又加剧了淡水的供求矛盾。一定程度上,海水可视为无穷无尽的潜在水资源。利用海水或海水与淡水的混合水灌溉耐盐植物,可有效地减少淡水资源的使用量,变相增加了国民可利用水资源总量。况且,通过发掘海水的全新用途,可以完善海水综合利用结构,同时打破传统农业以淡水为支撑的格局,农业生产将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2发展海水灌溉农业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进入21世纪,虽然我国人口增速减慢,但人口总量还在不断增加,人均耕地不断减少。据统计,我国近10年增加约7845万人,耕地面积约为1.22亿hm2(2011年),人均耕地面积约为0.09hm2,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此同时,我国土地盐碱化、次生盐渍化面积不断扩大,形势异常严峻。山东大学海水灌溉农业专家夏光敏教授指出,若在盐碱荒地和沿海滩涂都种植耐盐作物,那么全国可多增耕地0.4亿hm2,相当于中国现有耕地面积的1/3,从而大幅度增加了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因此,发展海水灌溉农业,充分利用沿海滩涂,可以有效缓解我国人多地少的紧张状况,同时对土地改良,提高土地肥力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3.3发展海水灌溉农业能够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适用于海水灌溉农业的耐盐植物,在传统淡土种植较少,而许多潜在用途尚待发掘,因此海水灌溉农业产品更易于培育缝隙市场。大米草、苜蓿是优良牧草,可以改良牧场,提高载畜能力;罗布麻既可以用于纺织又可以制药;芦苇、柽柳等可用于编织;海蓬子可用做蔬菜和榨油,产量可观;碱蓬可用于生产蔬菜、食用油、保健品等等。利用盐碱荒地和海水这类边际资源栽培上述耐盐植物,充分发掘其用途和价值,开辟新的市场领域,对于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4发展海水灌溉农业有利于实现巨大的生态价值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我国沿海地区土地盐碱化、风沙化比较严重,尤其是山东鲁北地区、江苏苏北地区,原因是地下水水位高,含盐量高,水分蒸发后将盐分析出留在地表。在沿海滩涂种植耐盐植物,除了对盐渍土壤具有生物修复作用外,还具有良好的消浪护滩、促淤造陆和净化环境的效果。盐碱地作为一类地球广泛存在的地质地貌,其存在具有自然学意义,海水灌溉农业遵循自然法则,将海水资源、耐盐植物和盐碱地三者“盐”的特性有效组合进行农业生产,规避了传统开发盐碱地耗费大量淡水资源淋洗或者移用客土不可持续的方式。

3.5发展海水灌溉农业有利于推动内陆地区盐土农业的发展除了沿海滩涂,我国还有0.37亿hm2内陆盐碱荒地,这些土地资源基本处于闲置状态。发展海水灌溉农业,若解决耐盐植物的筛选培育技术和农艺问题,尤其是获取普遍耐盐、适种于沿海滩涂和内陆盐碱地的植物,也就基本解决了内陆盐碱地的农业利用问题,将有力地推进内陆盐土农业的发展,获得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46发展海水灌溉农业有利于实现粮食和营养安全的目标在现有耕地面积基础上,依靠提高单产来提高粮食产出的空间逐渐缩小,而开辟广袤的沿海滩涂,发展海水灌溉农业,可有效增加农业生产面积和粮食产量,对保障国家粮食和营养安全起到促进作用。据估算,发展海水灌溉农业,我国每年可增产耐盐小麦、水稻、油料作物约1.5亿t,从而极大地降低粮食和营养风险,保障国家食品安全。

4我国发展海水灌溉农业的有利条件

作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之一,我国必须抓住机遇,充分利用优势条件发展海水灌溉农业。我国发展海水灌溉农业有利条件主要有:

4.1自然资源条件海水灌溉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土、植物资源,具体是指海水、沿海滩涂和耐盐植物资源。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km,面积大于500m2的海岛6900多个,海岛岸线长约1.4万km,滩涂面积594.2万hm2,集中分布在沿海省、市、自治区(表2)。由于入海江河携带大量泥沙,河口滩涂还以每年2万~3万hm2的速度继续淤长[7]。据2002年赵可夫教授研究,我国共有耐盐植物502种,分属71科,208属,包括草生植物、灌木和树木,在湿地、沿海滩涂、沼泽地带以及干早、内陆盐化沙漠均有分布,可作为粮食、饲料、药材、纤维与化工原料及绿化与观赏的耐盐植物。广阔的滩涂面积和丰富的耐盐植物资源,为我国发展海水灌溉农业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4.2技术支撑条件长期以来,我国在致力于耐盐植物的栽培,栽培技术发展迅速,海水灌溉农业的技术条件也日臻成熟。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将培养的细胞或愈伤组织通过盐胁迫诱导耐盐突变体,已经在部分农作物、草本植物、部分树木上取得一定成功,对多种蔬菜的研究也取得一定的成果[11],为我国发展海水灌溉农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4.3政策保障条件随着海水灌溉农业规模的逐渐扩大,海水灌溉农业模式逐步为社会公众所了解,并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和支持。我国有关部门多次召开学术研讨会和工作会议进行专门研讨,并将相关课题列入科技发展计划予以支持。随着海水灌溉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沿海省市将会制定和完善促进海水灌溉农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增强技术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海水灌溉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条件。

农业发展论文范文第7篇

1、以沼气为纽带的畜禽粪便利用农业循环模式养殖业发展带动了沼气建设,沼气建设促进了多种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和农产品品质的提升。目前,泽州县已形成以沼气为纽带的种、养、加良性循环农业经济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模式:(1)“猪-沼-粮”循环农业模式高都镇保福村康鑫良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年存栏生猪1万余头,为处理养殖粪便污染,投资600余万元建设了2×600立方米大型沼气工程,解决了1000余户的生活用能,年产沼渣4300余吨、沼液4.5万吨。为充分发挥沼液的作用,结合优势农产品示范基地项目的实施,村里新修了6000立方米沼液贮蓄池一个,配套了自动喷灌等设施,使全村1800余亩小麦能够利用沼液进行喷浇。沼渣沼液的使用,培肥了地力,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品质,形成了“猪-沼-粮”的循环农业示范区。(2)“猪-沼-肥-粮”循环农业模式晋城市晋宏实业有限公司,位于泽州县下村镇南庄坪,公司内下设生猪养殖场、饲料加工、沼气制造站、有机肥制造厂等。公司紧密结合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立足长远,把农业可持续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全力实施沼气建设,使养殖场粪便污水进行了资源化利用。2007年,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公司投资900余万元建起了3×600立方米大型沼气站,每年可处理猪粪12373吨,尿污水16388吨,产沼气100万立方米、沼液16000万吨。2012年公司承担了省级“三沼”综合利用试点项目,沼气站生产的沼气解决了公司、大南庄等村2700余户的生活用气;生产的沼渣、沼液除直接用于发展无公害农作物300亩粮田、200亩菜地,100亩果园外,还用作了公司万吨有机肥厂的生产原料,形成了集“养殖—沼气—有机肥—种植”为一体的循环生态农业经济生产基地。(3)“猪—沼—菜”循环农业模式李寨中学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位于泽州县李寨乡李寨中学校园内。循环农业示范区内有100头规模养猪场、食用菌厂、120余亩科技示范基地。为了解决厕所粪便和猪场养殖等污染,建成了一个150立方米的小型沼气工程。小型沼气工程利用人畜粪便和食用菌加工厂的下脚料,变废为宝,生产的沼气满足了学生大灶和老师们的生活用能,沼渣和沼液用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生产的砍瓜、新西兰菠菜、补肾菜、人生菜、平菇、鸡腿菇等品质好、口感好,无病虫害,形成了“猪—沼—菜”三位一体循环模式。后掌洼村户用沼气循环农业示范区,后掌洼村是一个典型的纯农业村,在2007年开展了“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建设后,目前已有38户农民用上了户用沼气,村民利用自家沼气池产生的沼渣、沼液主要用于西瓜生产,生产的西瓜口感好、味道甜、无病虫害,形成了“猪-沼—菜”的循环模式。

2、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循环模式(1)“种植-食用菌-养殖-种植”循环农业模式晋城市泽地萃绿农开发有限公司位于泽州县南村镇成庄村,主要生产金针菇、杏鲍菇、灵芝、北虫草等产品。该公司年可利用玉米芯、麸皮、棉籽壳等农作物下脚料12000余吨,生产食用菌5000余吨、鲜羊肉500余吨,实现产值6000万元,安排劳动就业240余人。在生产过程中,利用玉米芯、麸皮、棉籽壳等农作物下脚料制作菌棒生产食用菌,食用菌生产所产生的废弃菌棒一部分用于锅炉取暖,一部分制作饲料进行肉羊养殖,养殖产生的粪便经堆沤后再施入农田,形成了“种植-食用菌-养殖-种植”循环农业模式,实现了农业内部间的良性循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2)“种植-沼气-种植”循环农业模式泽州县北义城镇岸则村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是2010年省级新农村项目,也是泽州县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发展大型沼气工程的试点项目。该工程总投资280余万元,建成了500立方米大型沼气工程,供气370余户,年处理农作物秸秆500余吨,生产沼渣、沼液8760吨。为减少气站建成的运行成本,使沼气工程效益最大化,北义城镇岸则村在年初复垦的200亩土地上全部种植玉米,产生的秸秆用于气站作发酵原料,气站生产的沼渣、沼液用于玉米种植,形成了“种植-沼气-种植”的循环农业模式,实现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同时,还鼓励农民以农作物秸秆换购沼气,减少了农业废弃物造成的面源污染,为泽州县农业循环发展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思路。

二、存在的问题

1、在循环农业的认识上存在局限发展循环农业必须改变传统农业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把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农业生产实践中去。泽州县的循环农业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农民还没有摒弃传统的农业生产理念,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盲目追求高产,有些农民还存在着过量播种,过量施化肥的现象,对循环农业的认识还需进行科学的引导。

2、对循环农业发展的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循环农业发展周期长、见效慢、资金回收困难,尤其是在前期需投入大量资金和基础设施建设,仅靠个人力量难以满足中后期资金的投入,各级财政直接用于扶持循环农业发展的投入较少,循环农业发展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发展步伐缓慢。

3、沼气产生的沼渣、沼液利用不充分2007年以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泽州县农村沼气建设得到了迅猛发展,产生的沼气用作了清洁能源,大量的沼渣、沼液得不到充分利用,表现为沼液的利用目前仅限于部分农户的自发行为(仅晋城市康鑫良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大型沼气工程的沼液、沼渣用于全村的小麦浇灌,在浇灌时,与不加沼液喷灌相比每亩多收取5元的费用),利用量小,利用模式单一,沼气项目效益不明显。

4、循环农业发展点多面少我县以沼气为纽带的庭院经济、小规模的种养和种养加模式、立体农业以及生态农业示范村有所发展,遍布在全县的各个乡镇,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全县循环农业的发展缺少科学的规划和规模化发展,还局限于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利用自有条件、自有资源、自发地在探索和摸索阶段。

三、对策和建议

1、加大宣传,转变观念利用媒体的传播方式,各有关部门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广大农民对发展循环农业重要性的认识,把循环农业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理论渗透到农民的思想中,在农业生产中提高认识,转变生产观念,实现农业的循环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典型引路,科学规划在全县现有的循环农业发展基础上,通过人居环境改善、美丽乡村建设等途径,加强循环农业示范点的建设,做好典型引路,同时要分析循环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典型经验,加快制定全县循环农业发展规划,把发展循环农业列入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总体思路和长期规划,积极探索适合泽州县循环农业的发展道路。

3、加大对循环农业发展的投入力度加强对农村沼气的后续投入,比如在用气价格上能给予一些补贴,或发展“三沼”综合利用项目,加大沼液利用的配套设施建设,通过项目带道,典型引路,让农户认识到沼渣、沼液的好处,逐步使农户的自发利用行为变为自觉利用或有偿使用,充分发挥农村沼气建设的效益,使建成的沼气能维持下来,在循环农业中充分发挥纽带作用;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支持循环农业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和应用;积极争取各级资金,加大对循环农业建设的直接投入,以减轻农户的负担,加快循环农业建设。

农业发展论文范文第8篇

1.1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近年来,洛阳市围绕都市农业的发展提出,要在确保粮食单产稳中有升的基础上,坚持结构调整、土地流转、生态旅游“三篇文章”一起做,因势利导,破解洛阳“三农”发展难题,做到一产、二产、三产融合发展。并围绕都市农业区位、技术、资源、景观、经营等特点,又连续出台了鼓励扶持蔬菜发展、环市区花卉苗木产业带建设、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建设的意见和实施方案。

1.2夯实都市农业的产业基础

1.2.1稳步推进蔬菜基地建设。自2008年起,为不断满足城镇居民日益增长对蔬菜生产的需求,洛阳市政府对蔬菜产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大。2008和2009年,市财政每年投入500万元,2010年投入1000万元,2011年投入2000万元,2012和2013年,分别投入1500万元。财政补助资金的提高,带动了社会资金投入,促进了我市蔬菜产业快速发展。全市蔬菜播种面积由2008年前的不足4.67万hm2,增加到目前的近6.67万hm2,全年蔬菜总产量270余万t。

1.2.2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产业。洛阳以牡丹种植为带动,近年来加大苗木花卉基地建设力度。经过几年的发展,全市环市区花卉苗木产业基地总面积2.83万hm2,其中花卉苗木面积达到2万hm2(牡丹面积800hm2、其它花卉苗木1.2万hm2)。

1.2.3持续提升畜牧生产能力。2011年以来,洛阳市加大对畜牧产业的扶持力度,市财政每年列出800万元,对新建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规模场)每个奖补20万元,对特色规模养禽饲养量1万只以上的养禽场奖励1万元、年销售特色家禽20万只以上或特色禽蛋2万斤的合作社奖励3万元、年加工量200万只以上的加工企业奖励20万元,加快优势产品向优势区域集中。截止目前,全市奶牛存栏13万头、全省第一;肉牛、肉羊、生猪、家禽饲养量分别达到95.5万头、127.5万只、435.5万头、4490万只,全市肉蛋奶总产稳定在90万t。

1.2.4加快发展水果产业。近年来,洛阳市在财政、融资、用地、服务等方面予以支持,凡是在规划范围内建设林果基地的,市财政给予每年300元/667m2补助,原则上连续补贴2年,大力发展以苹果、葡萄、樱桃等为主的时令水果。截止目前,全市水果总面积达到4.38万hm2,总产量达到7.1亿kg,总产值15.5亿元,已建标准化水果生产园区26个。采摘水果、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已成为休闲农业的主要内容。

1.2.5壮大农产品加工业。洛阳市从2011年开始实施农业产业化“4332”工程(扶持培育4个农产品生产加工产业园、30个万亩示范基地、30家重点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10个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带动的农产品加工业迅速扩张。经过几年的发展,全市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580家,农产品的加工率发展到37.6%。

1.2.6强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结合洛阳农业资源优势和都市农业发展实际,争取一批农产品获得省和国家著名商标,争创一批省级和部级名牌产品。截止目前,全市获得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总数71家,面积7.6万hm2,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品共有104个。

1.3推动休闲农业提质增效

近年来,洛阳市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通过开放招商,把现代农业生产、农副产品加工和农业休闲观光紧密结合,不断拓展农业多功能性,增加农业产业附加值,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厚的回馈条件,吸引大批社会资本投资农业。

1.4提升都市农业整体水平

洛阳市近几年围绕都市休闲农业项目所在地和景区抓整治,建立健全了周巡查暗访、月讲评排序、季考核点评、年考核验收等制度,每月在媒体公开考评结果,对落后的单位实施重点管理。同时,抓好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改善空气质量。通过近几年的持续努力,洛阳市农村环境整洁了、景观更美了、大气更清新了、天空也更蓝了。良好的环境与不断完善的都市农业项目为广大城乡居民度假休闲提供了优美、合适的环境。

2存在问题及思考

洛阳市在推动“三篇文章”一起做、建设现代都市农业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着规划建设水平不高、无序竞争、管理不规范、服务水平低、功能欠缺等问题。由于受政策上的制约,尤其是在配套设施的土地使用、项目贷款融资等方面的难度较大,从而导致部分都市农业项目规模较小、建设标准低、资源浪费。发展都市农业是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需要省委、省政府的引导和支持。目前,我省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没有出台相关的现代都市农业的奖励和补贴办法。各地在探索中对具有特色的、突出发展的给予了一定的奖补,但数量少、范围小,其鼓励和引导作用十分有限。为此,建议:

2.1制定都市农业发展规划

从政府层面上,要顶层设计,统筹安排,科学谋划,出台政策,明确思路、发展方向和保障措施等。

2.2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