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节水型社会建设城市的思考范文

节水型社会建设城市的思考范文

时间:2022-08-11 10:51:18

节水型社会建设城市的思考

《中国水利杂志》2014年第十三期

一、试点建设取得的成效与经验

经过3~4年的试点建设,三座城市在水资源管理体系建设、制度体系建设、工程与技术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在取水总量目标控制、用水效率提升方面成绩显著。三市的GDP从试点前的1297亿元、1101亿元、1173亿元分别增加到试点期末2011年的3055亿元、2177亿元、3218亿元。三市的取水总量基本维持在试点前水平,但万元GDP取水量及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均明显降低,见图1、图2。可见,通过节水型社会试点城市的建设,三市在用水效率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规划的目标。三市在节水型社会建设过程中也取得了一些共性的及具有地区特色的经验,可为北方同类缺水地区提供借鉴。

1.共性经验(1)管理体系建设在三座城市节水试点建设伊始,都分别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水利、财务、国土、教育等多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节水型社会建设领导小组,并能根据政府主要领导职能的变动进行领导小组的调整,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实现多部门的有机联动。明确划分节水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强化了水务一体化改革;强化了水资源费征收、取水许可、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水功能区管理、计划用水与节约用水制度、取用水统计制度、水价制度的落实。同时,注重与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完成《行业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实施方案研究》《计划用水方案编制》等多项与节水有关的科研成果。政府主导,领导重视,以及多部门有机联动、责任明晰、科研辅助的模式是节水型社会建设顺利实施的有力保障。(2)制度体系建设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实质是制度建设。三市在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中,根据自身地区特点,在水利部、自治区相关法律、法规、管理条例的基础上,结合各市的市情,积极修订、完善出台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点的节水管理办法和条例。如供水管理条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再生水回用管理办法、计划用水管理办法、节水型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监督管理办法、水平衡测试管理办法、行业用水定额实施细则、用水奖惩管理办法、水资源配置与调度管理办法,及节水型企业(园区)、节水型单位(社区)考核指导意见等多项地区性的管理办法。制度体系的建设为节水型社会建设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3)工程与技术体系建设积极引导企业进行工艺改造,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降低万元增加值的取水量。通过财政无息贷款、政策补贴、单位自筹等形式,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设污水处理回用设施。加大对新建项目的监督管理,大力推广节水器具,用水严格实行计量收费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积极支持和鼓励非常规水源的建设与利用,加大农业节水改造力度和新兴设施农业的推广力度。在试点期内先后完成了一大批节水型企业、单位、学校、社区的创建,建设了一大批高效节水示范农业。(4)宣传教育与公众参与机制在试点期内,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信息等多种媒体,广泛、深入、持久地进行宣传教育,倡导节俭文明的用水生活方式。借助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在媒体上发表宣传文章及对节水活动进行宣传报道;在学校、社区开展节水讲座及节水签名活动;深入幼儿园开展节水主题教育活动;开展节水专题知识竞赛等。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居民节水意识,使节水、惜水意识深入人心。

2.特色经验(1)包头市健康水工程由于黄河供水水质相对较差,无法满足包头市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水质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保障市民的饮水健康,通过建立健康水站、自助式水屋等方式,实施了分质供水、分质定价、优质优用的健康水工程。同时,由于健康水水价远高于城市自来水水价,因此,从经济杠杆角度促进了广大居民自觉节约用水意识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真正实现了优质优用、节约使用。(2)呼和浩特市“蓝卡”审批、设施农业与投融资平台呼和浩特市从2008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实行了建设项目“蓝卡”审批制度,有效落实节水“三同时”制度的同时,规范了社会用水、节水、排水行为。公司+农户和村集体带动农户的双轮驱动模式,按照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原则,立足城郊,以园区示范,促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有力地推进了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设施农业的发展。建立以市场经济为依托的水务投融资平台,利用银行融资、财政拨款、土地收储、合资合作等多种途径,逐步构建起多层次、全方位的水务投融资体系和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资本管理运营模式,形成了水务投资的长效机制,为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3)鄂尔多斯市水转换与农业节水补贴鄂尔多斯市黄河水权转换试点探索了一条农业支持工业、工业反哺农业的经济社会发展新路,有利于保障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我国北方缺水地区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尤其是工业缺水和水权水市场制度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同时,鄂尔多斯市在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中,在推行土地集约经营进行农田灌溉系统改造提升的同时,构建了农业节水财政补贴政策,对滴灌每亩每年奖励25元,喷灌奖励15元,畦田改造奖励8元,滴灌带更新补助80元。这些措施的出台,极大地提高了农牧民节水积极性。

二、结语

通过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深化了水务一体化改革,优化了城市水资源配置,加强了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极大地改善了城市水环境,有效地调整了产业结构,引进推广了新的节水技术,明显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北方经济相对较发达、水资源严重紧缺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探索并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对条件类似地区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具有推广和借鉴意义。尽管三座城市在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中取得了阶段性的经验与成果,但仍要充分认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和长期性,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协调联动机制的作用,充分发挥各部门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的推动作用,完善考核机制,将节水型社会建设指标纳入政府年度考核指标。进一步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加快水务管理信息工程建设工作,完善节水管理机构,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有效推进供水、排水和节水等涉水事务的统筹和水务精细化管理。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和深化节水宣传,树立全社会节水理念,让节水意识深入人心,使节水型社会建设成为各部门和公众主动参与的全社会自觉行为。

作者:徐晓民郭中小贾利民单位: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被举报文档标题:节水型社会建设城市的思考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