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解析水产养殖理化因子的调控范文

解析水产养殖理化因子的调控范文

时间:2022-12-25 03:27:57

解析水产养殖理化因子的调控

1亚硝酸盐和氨态氮

氨在水溶液中以离子氨和非离子氨的形式存在,其毒性与水环境的pH值、温度、盐度、溶解氧等因子有关。一般把氨的毒性归因于非离子氨部分,而认为离子氨无毒或毒性很小。另一些研究表明,不仅是非离子氨有毒,在低pH值条件下,高浓度的离子氨也有毒。有关非离子氨和离子氨的毒性比方面的研究论文并不多见,且均是对于鱼类的研究。研究表明:pH值低于8.1时,非离子氨在总氮中的比例不足3%,离子氨占94%。

Armstrongetal认为当水中pH值较低时,水环境中大量的离子氨阻碍了生物体内的离子氨与环境中钠离子正常交换,使铵离子在生物体内大量积累,导致氨中毒。随pH值的增大,毒性较强的非离子氨的比例增大,其毒性作用逐渐起主导作用,从而掩盖了离子氨的毒性。研究表明,氨态氮含量对轮虫增殖有直接影响,当浓度达0.7mg/kg时即对轮虫增殖有抑制作用。还有研究表明,沸石可降低氨氮含量。

因此,在谈论氨对水生生物的毒性问题时,既要考虑到非离子氨的毒性,又不能忽视低pH值的条件下高浓度离子氨的毒性。目前,有人对氨态氮毒性做水质评价时,是在仅非离子氨有毒的前提下,根据非离子氨的安全浓度推算总氨的安全浓度。在pH值很低的条件下,非离子氨浓度很低,但由其推算出的总氨安全浓度却很高,此时离子氨浓度很高,其毒性不可忽视。因此,在低pH值条件下由非离子氨安全浓度推算得到的总氨安全浓度很可能不够安全。

2pH值

渔业用水标准对pH值规定范围一般都在6.5~8.5,但这只是水生动物的一个安全范围,并不是最佳范围。实际上因不同的养殖对象、不同的养殖阶段,对pH值的要求也不同。比如pH值小于6.5时,人工繁殖就受到影响;在苗种培育阶段,pH值为8时较好;对养成阶段的值很难统一。有人调查水质pH值与鱼产量的关系,统计后的结论是:pH值在6.5~7.5时有利于高产,在7.5~8.5多为平产。海水养殖的最适范围可能偏高,但也不超过8.5。养殖水体生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能使pH值产生较大变化,当藻类密度较大时,每天上午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pH值升高,到16:00时可达9.0以上,表现出CO2不足;而动物呼吸耗氧,放出CO2,与水反应形成H2CO3电离使水体pH值下降,在夜间可降到7.0左右。单志新等指出:pH值关系着水中CO2系统各分量之间的平衡,在养殖生产上观测和了解水体中CO2的浓度很重要。pH值在超过11时生物几乎不能忍受,可迅速杀灭病菌、杂藻和一些水生动物,生石灰清塘正是利用此特性来杀灭敌害的。

3溶氧

一般的海水中氧的溶解度仅为淡水中的80%。一般养殖池塘中的溶氧主要来自3个方面,即空气中的溶解、光合作用、补水。其中主要来源是光合作用。研究表明:光合作用占89%、空气溶解占7%、补水占4%的池塘渔产力较低;光合作用占61%、空气溶解占39%、补水忽略和光合作用占70.2%、空气溶解占29.8%、补水忽略这2种池塘渔产力高,鱼载量大,水中溶氧不够时,用增氧机补氧。缺氧会使养殖对象直接窒息死亡。不同生物的窒息点可能不同,温度升高使窒息点提高,海水鱼耐低氧的能力更差。对于海水,因含SO42-离子多,低氧时会产生大量的H2S,所以海水养殖更要严防缺氧。水中缺氧时可影响水生动物摄食,使饵料系数增加,同时增加发病率,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还会增加毒物的毒性。

我国渔业水质标准GB1607-1989规定,溶氧在24h中要保证16h以上的时间内大于5mg/L,其余任何时间不得低于3mg/L。养殖水体中的生物量大,溶氧变化大,一般黎明前达到最低,14:00—15:00最高,过多的水生植物可使水中溶氧过饱和,水生动物则会使溶氧降低。在高温季节对养殖水体溶氧的测定可估计水中相对生物的量,分析其活动的状况,同时也可反映水质的基本状况,溶氧的早、晚变化越大,说明水体的生产力越高,同时相应伴随的生产风险也就越高,要注意观察,防止发生因缺氧造成的事故。

作者:沈红保单位:陕西省水产研究所

被举报文档标题:解析水产养殖理化因子的调控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nongyezazhi/yykxjzzz/635011.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