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浅议湟中县饲草产业发展对策范文

浅议湟中县饲草产业发展对策范文

时间:2022-12-10 04:04:44

浅议湟中县饲草产业发展对策

摘要:本文总结了“十二五”以来湟中县饲草产业现状、发展特点、取得的成果、采取的措施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湟中县;饲草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

1饲草产业现状

“十二五”以来,湟中县依托国家政策扶持、体系建设、项目实施、产业带动,引进以燕麦为主的饲草新品种,建设饲草试验和示范基地,示范配套高产栽培技术,重点实施了优质饲草种植建设、饲草基地建设、粮改饲建设、饲草生产机械引进建设、青贮窑建设、贮草棚建设等饲草生产建设项目50多个,完成专项投资约5000多万元,逐步形成了“试验—示范—培训—推广”一体化的以燕麦为主的饲草种植科技推广模式,并将该模式广泛应用于饲草产业发展中,形成了以田家寨、土门关、上新庄等乡镇为主的燕麦饲草种植基地,以汉东、大才、鲁沙尔、西堡、甘河滩等乡镇为主的燕麦良种繁育基地;建成集饲草仓储、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草业龙头企业,培育出了产业特点明显、带动能力强的燕麦良种生产加工龙头企业湟中天兴草业有限公司、燕麦片、燕麦米等燕麦食品加工龙头企业青海青麦食品有限公司,全部养殖企业及部分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青干草草捆、青贮草、秸秆草捆等不同种类的草产品加工,我县燕麦良种、草产品、燕麦食品销往西藏、内蒙、甘肃、陕西、上海、广东等省市及本省各地区;形成“燕麦良种生产—饲草种植—草产品和燕麦食品加工”为主的产业链,从而助推了全县饲草产业发展。2017年底,全县集中连片规模种植饲草面积达1.67万hm2,建优质饲草基地0.8万hm2、建高标准饲草基地0.167万hm2、建科技试验示范基地333.3万hm2,扶持规模饲草种植户246户,建设青贮窑10万m3,建设贮草棚7.5万m3,年收贮优质饲草料达28万t。

2发展特点

2.1全县规模种植饲草面积扩大2013年全县规模种植饲草面积0.81万hm2,到2017年达到1.67万hm2,面积增加了0.85万hm2。

2.2优质饲草新品种数量增加2013年燕麦品种主要以林纳为主,品种种极为单一,到2017年,全县引进培育推广燕麦新品种达11种,分别是林纳、加燕2号、青海444、白燕7号、青燕1号、青海甜燕麦、青引1号、青引2号、青引3号、巴燕4号、草莜1号,饲用玉米新品种有3个,分别是百绿1号、中玉9号、新青2号。

2.3规模化程度逐年提高全县饲草专业合作社、种养殖企业、大户从2013年的59家增加到2017年的246家,增加了187家;湟中县饲草产业协会,于2014年成立时会员为52家,到2017年达到213家,增加了161家。

2.4科技化水平日益提高以国家燕麦—荞麦技术体系建设、青海省饲草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载体,建设试验示范基地,引进培育新品种,研究高产栽培技术,加大科技示范推广力度,提高饲草种植生产科技水平。全县形成以田家寨镇、土门关乡为主的良种燕麦繁殖基地,以上新庄镇、大才乡、鲁沙尔镇为主的饲草种植基地,年产燕麦良种2800万kg以上,全县燕麦良种率达100%。

2.5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2013年购置饲草生产专用设备247台套,2017年增加到634台套,增加了387台套。66

3采取的措施

3.1加强组织保障成立县级饲草平台主任为组长,县级饲草平台专家为副组长,草原站工作人员、种植企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为成员的饲草产业领导小组,由湟中县草原站具体组织实施,相关种植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协作实施。各相关单位、种养殖企业、种植大户密切配合,发挥各自职能,解决平台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总结推广经验,组织召开各类形式的经验交流会和现场会,确保饲草产业发展。

3.2突出政策落实进一步完善落实饲草产业补贴政策措施,对国家、省、市各类项目进行有机整合,鼓励支持农民进行饲草种植,引导扶持种植户、种养殖企业、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提高饲草生产发展水平,确保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3.3抓好协会建设通过成立湟中县饲草产业协会,搭建饲草产业发展信息平台,不断吸收和壮大协会成员,加强协会团队建设,充分发挥职能,让广大农户全面了解和掌握饲草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的相关信息、政策,尤其在饲草产业发展的各个关键环节,及时组织种植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养殖企业等召开洽谈会,通过参观学习,交流经验,互通有无,取长补短,达到共同发展、全面推动饲草产业的快速发展。

3.4注重人才培养通过项目引导和政策扶持,加快推进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力争每年对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进行一次轮训,真正培养一批进得来、回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专业技术人员。同时,扎实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积极扶持农民创业兴业,着力培养一批专业生产大户和农民企业家;继续实施职业农民培训、科技入户工程,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技能型人才;引导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各类组织开展岗位培训和技术指导,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3.5强化组织协调一是努力提高决策水平。加强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市场动态跟踪,协助县政府及时制定出台相关政策,确保决策的科学性、时效性与连续性;经常深入乡村,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和指导。二是加大政策执行力度。强化岗位目标责任制,加强对产业政策落实情况的检查监督与整改,定期对产业发展水平、结构、绩效等主要指标进行督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三是加强综合协调。强化与省级产业平台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积极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4取得的主要成果

“十二五”期间,“湟中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建设及其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开发应用”、“优质饲草良种繁育及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新品种燕麦种植推广及其产品加工产业化”、“农区燕麦原种扩繁及饲草产业发展重点技术推广”等技术陆续获得省级科技成果。2013年,“青藏高原燕麦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生产技术集成”荣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2014年,一是“湟中燕麦”农产品地理标志申报成功,被农业部授予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二是湟中县饲草产业协会正式成立,成为全县饲草种植户饲草种植交流信息平台,提供饲草种植市场信息,协调解决存在问题,推动饲草生产向专业化、集约化、机械化、规模化方向发展。2015年11月,“湟中燕麦”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参加了福建福州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青海展览馆展示。同月,西宁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青海会议中心召开,“湟中县良种燕麦繁育基地建设”优秀成果荣获2013年至2014年我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5存在的问题

随着草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凸显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5.1饲草种植生产机械投入成本高一套从种—收—草产品加工的常规机械约30万元左右,增加了饲草生产成本投入;

5.2饲草生产基础设施条件落后我县饲草产业发展走上了组织化、规模化、机械化的道路,年生产饲草(折合干草)4000万公斤以上,年生产燕麦籽粒2000万公斤以上,但生产的大量饲草缺少贮草棚,燕麦籽粒缺少晾晒场地、购置的机械设备缺少搁置场地,因此突显出生产条件落后,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生产发展需要的问题。5.3草产品加工大型企业缺乏现有的草产品加工大型企业规模小、加工能力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草产业的发展。

6努力的方向

2018年,是贯彻党的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新的一年,新的起点,我们将以政策和市场为导向,以项目和体系建设为依托,以解决问题为根本出发点,通过引进培育优质高产饲草新品种,建设饲草试验示范田,推广饲草高产栽培及加工技术,推进“种养结合、草畜联动”的发展模式,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合作社、养殖大户、家庭农(牧)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强湟中燕麦的品牌建设,着力提升标准化、规模化、组织化和信息化水平,推动全县饲草产业的更强更大发展。

作者:安维军 单位:青海湟中县畜牧兽医站

被举报文档标题:浅议湟中县饲草产业发展对策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nongyezazhi/qhcyzz/724495.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