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加强农业科研基地信息化管理的探讨范文

加强农业科研基地信息化管理的探讨范文

时间:2022-04-24 03:16:34

加强农业科研基地信息化管理的探讨

《农民科技培训》2018年第3期

摘要:文章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探讨了农业科研基地实行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阐述了农业科研基地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现状,分析了农业科研基地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认识、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组织保障等加强农业科研基地信息化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农业科研基地;信息化管理;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建议

农业科研基地是农业科学研究的重要载体,是科研创新和现代农业展示的重要平台,在农业科技创新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管理信息化将成为农业管理的有效手段,成为农业管理创新的重要支撑。如何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推进基地管理创新,彻底解决科研人员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和管理部门有限的人力之间的矛盾,促进信息、资源在基地与院所之间的有效利用与整合,提高日常管理质量和水平,是农业科研基地管理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农业科研基地实行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1.1信息化管理是提高管理效率的迫切需求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江苏省农科院”)现建有距离院本部约80km,占地81.2hm2的溧水植物科学基地和占地221.1hm2的六合动物科学基地。基地主要负责统筹调配土地及科研辅助用房等工作,为入驻基地的研究所提供日常管理与后勤服务保障等。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目前主要使用传统的Office等办公软件,由于其功能单一,多涉及文本等静态数据,在信息传递、数据更新、需求互动等方面难以做到多平台互动,影响了服务工作效率的提升,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减少数据的重复输入,有效实现文本数据的实时更新、交流、汇总,为后续服务和信息查阅提供参考[2]。通过界面的转换,工作人员可在第一时间接收到服务指令,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缩短了服务流程,既有利于管理人员进行工作量的核定,也有利于制订工作计划,特别在农忙季节有利于服务工作的调整和改进,使服务工作更加方便快捷。

1.2信息化管理是提高管理效率的最佳手段

信息化管理系统有利于资源的整合和信息的集中,促进各类资产的统筹调配,能实现公共信息的管理与集中[3],以及农田信息系统的实时查看。科研人员可通过联网随时随地查阅相关资料,实现土地使用状况、劳务人员的流动信息和固定资产等资源共享:能从整体上查看农田使用情况,可根据信息系统查看面积、种植地块,通过远程访问系统实时监测到田间状况;掌握临时劳务人员的信息状况,有利于查看人员的流动和调配,从而有效缓解农忙季节用工集中、用工难的问题;信息实现互通互联,可使资产的配置更趋合理有效,管理工作的效率得到提高。

1.3信息化管理是实现管理跨越发展的标志

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既适应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发展的时代需要,也适应江苏省农科院现代化农业科研院所发展的需要。实现更高效的工作、更精细的管理、更科学的决策,将成为职能部门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4]。以往的服务管理模式下,科技人员与基地工作人员难以建立日常性沟通联系机制,科技人员往返基地的随意性导致了基地日常管理服务工作的盲目性和不可控,造成服务信息不及时、不集中、不统一。实行信息化管理后,科技人员通过手机就可随时随地预约基地的服务项目,既有助于建立起互动的服务关系,又有助于科技人员入驻基地归属感的建立,基地能更加客观全面地掌握科技人员的服务需求,进而从整体上进行协调和调整,实现服务的全程动态管理。基地实现信息化管理将开创资源配置管理的新模式,达到物资、物品和人员的合理化使用,促进管理工作有序、有效开展,最终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管理服务的高效化结合。

2农业科研基地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现状

2.1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稳步提升

江苏省农科院自2005年开始建设局域网,借助局域网建立了一整套以数据库为基础的面向全院职工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MIS系统)。2009年以来,又相继开发了科研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目前,已建立一体化办公信息系统,实现了跨部门事务、院所之间事务的网上远程处理协作,普及了移动办公应用,实现了随时随地的便捷办公[5]。研究所各类平台在信息化软件开发方面取得了进展,建成农业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各类感知终端可快速实现接入及集成应用,多个学科领域开发应用了农业物联网,以及疫病预测预警、农情遥感监测、农产品溯源、设施种植、设施养殖、资源环境监测等一批软件,并在基地得到广泛应用[6]。

2.2基地信息化能力建设初具规模

近几年,江苏省农科院溧水、六合两个基地也非常重视信息化设施的建设,目前,基础办公区和试验区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和100M以上虚拟专网互联。初步建成了数字化管理平台,包含了以试验田、房屋、气象为主的查询系统,以及农机、住宿、餐饮等对外服务项目的预约系统和田间地头监测的远程访问系统。基地实施24小时的内部监控,并可通过远程访问系统实现实时监管。同时,各研究所通过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建设了气象站等,为基地实现全面的信息化监控和管理提供了基础性条件支撑,一旦并网即可实现互联互通。

3农业科研基地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3.1思想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

大部分管理人员对基地信息化建设服务理念认识不到位,做好基地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意识还不够强,宣传和推广难度较大,影响了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传统的现场预约方式在绝大多数科研人员和田间管理人员头脑中根深蒂固,他们习惯口头或电话联系,难以打破传统习惯,接受新生事物慢,影响了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应用。

3.2系统间相互独立,缺乏统筹布局

系统设计还不够完善,资源整合和共享条件不具备,基地与院所信息沟通渠道不畅,“信息孤岛”现象仍然存在,没有做到互通互用,资产信息得不到有效利用,数据信息得不到有效分析,急需对系统进行调试,实现互联互通。

3.3硬件设施不够完备,使用不够便捷

由于科研人员到基地属临时性工作,科研人员在农田开展工作时,无法对办公电脑进行操作,不能实现在线预约,需要进一步开发便于操作使用的软件系统,将其转化为移动手机浏览模式下的APP客户端或微信平台终端,这样才能最佳地实现其应用功能。

4加强农业科研基地信息化管理的建议

4.1提高认识,加快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

研究所大量科研工作在基地开展,对基地的需求会越来越高,科研人员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和基地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之间的矛盾也将逐步加深,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及“互联网+”的全面整合的大环境中,传统的农业科技服务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各层面服务对象的需求[7],这就需要管理人员进一步提高认识,顺应信息化发展的趋势,根据自身发展要求,搭建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加强信息交流,促进协调发展,优化服务方式,在科研人员中进行宣传和推广,统一思想认识,提高资源利用率,更好、更便捷地服务于科研人员,实现服务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和精细化。

4.2统筹规划,加强信息化管理平台的顶层设计

围绕江苏省农科院“十三五”建设现代化农业科研院所的发展规划,基地应遵循服务至上的原则,倡导信息化管理理念,以提高服务效率为目标,满足科研服务要求为宗旨,根据基地具备的硬件基础设施条件和功能划分,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职责,向信息化管理平台使用者广泛征集意见,组织专家、平台使用人员、决策领导者进行评审,进行科学化、系统化和专业化设计,针对院综合试验基地的现状和未来的信息化建设,通过系统地调研与功能设计,满足当前的业务应用需求和未来业务的预估评判,使信息化管理平台形成一个完整的基地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体系,并与院自动化管理系统相结合,使之适应全院的总体发展规划和布局,实现基地与院信息化平台的无缝对接,满足未来可持续发展需求。

4.3整合资源,加强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条件

建设基地要进一步推进管理信息化应用,就要系统梳理基地事务性工作,优化管理程序,建立规范化、标准化和系统化的日常管理工作流程,完善基地管理信息和服务项目。一是通过信息一体化建立的公共服务管理平台,把房屋农田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劳务用工信息、安保监控网点等要素有机整合,资源信息全部网上记录,自动形成档案,供随时查阅,监控网点接入物联网监控系统设备,实现院—基地的远程访问、信息查询、实时查看和资源共享。二是基于微信、APP建立的预约服务平台,立足基地的服务性工作,理清基地的服务管理范畴,进一步优化食宿安排、会议接待、农机服务、水电维修等需求量大、服务频繁的常态化工作的服务流程,实现用户信息的统一管理,依据不同角色的用户权限,提供对应的功能模块和页面视图,实现全部过程网上记录,以及系统自动预警、提醒和跟踪管理,基地能及时接收到服务需求,进行归口汇总、组织安排,科研人员也能及时掌握基地服务动态,从而加强服务过程的协作共享与互动交流,形成规范化管理模式。

4.4组织保障,完善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运行机制

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建立在管理制度创新的基础上,通过对原有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的不断改进,建立与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相适应的管理运行机制[8]。一是制度保障机制。信息化服务平台要坚持常态化管理,建立信息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在过程管理中制定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的服务流程,实现构建机制、预约机制和监控机制有机结合。二是组织保障机制。信息化建设管理需要领导统筹,上下配合,形成合理的组织架构,分工合作,各司其职,明确专人对系统后台操作界面实行统一管理、权限分配,进行信息数据汇总和收集,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三是人才保障机制。加强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对系统进行长期维护、对功能进行不断更新,保障系统信息的安全[9]。四是沟通连接机制。信息平台系统的构建过程中需要多部门统筹、高效和畅通的协调推进,在应用和推广中需要各使用单位的配合和监管,需要各单位提供准确的信息,以便完善操作规范和规章制度。管理信息化的应用并非一蹴而就,信息化应用的工作内容和管理程序会随着管理业务的不断深入,管理任务、流程和目标的改变而不断扩充,新的管理内容和功能会加入数据库中[10],因此,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持续建设需要全体管理人员的不断努力和思维创新。

5参考文献

[1]茹水江,田恒方,蒋定彩,等.农业科研基地建设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3,32(6):28-31

[2]安娟,郑可锋,叶少挺.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刍议[J].农业网络信息,2015(3):26-29

[3]薛晨霞,戴晖,姜永平,等.基层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初探[J].农业科技管理,2017,36(1):43-45

[4]还红华,马晓杰,马一杏,等.智慧型农业科研院所信息化建设策略[J].农业科技管理,2016,35(1):40-42

[5]纪素兰,张木莲,马晓杰.农业科研单位办公自动化系统高效运行的障碍分析和对策建议——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2):304-306

[6]戴起伟,曹静,凡燕,等.面向现代设施农业应用的物联网技术模式设计[J].江苏农业学报,2012(5):1173-1180

[7]姜梅林,周亮,刘世洪,等.试论我国农业科研信息化需求[J].农业网络信息,2015(2):5-7

[8]吴永志,戚行江,谢鸣.农业科研院所网络信息化管理的创新实践与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09,28(2):48-50

[9]孙玮.农业科研院所的信息化管理[J].农业科技管理,2011,30(4):69-71

[10]罗惜民,赖成晞,任晓斌.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管理信息化的探讨[J].农业网络信息,2013(11):119-121

作者:邹茶英;李国锋;巩文红;张燕 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加强农业科研基地信息化管理的探讨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nongyezazhi/nmkjpxzz/713759.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