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评估及策略范文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评估及策略范文

时间:2022-01-06 08:22:27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评估及策略

一、安徽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安徽省是农业大省,也是重要的农机大省,地处华东腹地,农业资源丰富,土地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17万公顷,林地329万公顷,水面105万公顷。至2011年底,全省16地市总人口约6876万,农业人口比重约占77.07%;拥有农机总动力5657.08万千瓦,其中柴油机动力125.8万千万,电动机动力210.0万千瓦。各市农业机械总动力均有大幅增长,其中大中型拖拉机和小型拖拉机分别达14.5万台、238万台,较2002年增长约1.8倍和27.3%;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机具和小型拖拉机配套农机具分别为27.7万部、537.5万部,较2002年增长约6.7倍和31%。近年来在国家惠农政策和购机补贴政策的激励下,农机作业化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安徽省机耕、机播、机收面积分别达4129、3909和5537千公顷,较2002年增长了14.2%、88.1%和1.1倍;全省完成小麦机机耕、机播和机收面积2333、2100和2273千公顷;水稻机耕作业面积2215千公顷,机械种植面积416.27千公顷,机收面积2105.75千公顷。2010年油菜主产区完成机播面积29千公顷、机收面积33千公顷,同比增长45%、68.7%。至2011年底,安徽省农机专业合作社1283个,同比增长46.3%;农机作业服务专业户37万个,同比增长27.6%;农机化经营服务总收入342亿元,较2002年增长1.85倍。以跨区机收为代表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与家庭承包经营有机结合,解决了小规模农业生产的矛盾,方便了农民,极大地提高了现有农机利用率和经营效益,对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和作业市场形成起到了积极作用,农机社会化服务正逐步完善。①

二、安徽省农业机械化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一)理论模型笔者采取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建立安徽省农业机械化综合发展水平评价体系。AHP由美国运筹学教授T.Lsatty提出的一种解决多目标复杂问题的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AHP根据已经建立的层次模型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把专家意见和分析者的客观判断结果结合起来,将一层次元素两两比较的重要性进行定量描述,再利用数学方法计算反映每一层次元素的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值,通过所有层次之间的总排序计算所有元素的相对权重并进行排序,并通过排序结果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指标的选取为了反映安徽省农机化近十年的发展水平,笔者结合省内实际情况,参考农业部制定的农机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农机作业水平、综合效益水平、综合保障能力三个二级指标以及下设的十三个三级指标,建立了以农机作业为基础、能力为保障、效益为核心的农机化发展水平指标体系[5]。如表2所示,用机耕、机播、机收、机械植保和机电灌溉水平来反映农作物生产环节中机械化作业的程度。其中机耕水平(C1)=(机耕面积/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0%,机播水平(C2)=(机播面积/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0%,机收水平(C3)=(机收面积/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0%,机械植保水平(C4)=(机械植保作业面积/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0%,机电灌溉水平(C5)=(机电排灌面积/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0%。农业机械化以经济效益为核心,通过C6来反映安徽省农机化综合经济效益,农业劳均产值(C6)=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林牧渔劳力数;通过C7来反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情况,农业劳均播种面积(C7)=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农林牧渔劳力数;C8和C9可用来反映农机化的经济效益,千瓦农机作业收入(C8)=农机作业总收入/农业机械总动力。指标B3的设置可以反映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对安徽省农机化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C10反映安徽省农机装备能力,顷均农机总动力(C10)=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作物总播种面积;C11和C12可以反映出农机人员素质的高低,农机人员受教育程度(C11)=(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农机人员数/乡村农机从业人员数)*100%、农机人员受教育程度(C11)=(乡村农机从业人员数/(农林牧渔劳力数/1000))*100%;用C13反映农机服务体系的建设能力,农机管理机构及服务体系建设程度(C13)=(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乡镇总数)*100%。

(三)确定指标权重依据AHP的基本原理,构造判断矩阵,通过专家咨询对判断矩阵附值和求解。根据判断矩阵,通过软件matlab7.0编写程序得最大特征值λmax和特征向量,并进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如下表1。由于各矩阵的CR值均小于0.1,各矩阵均通过一致性检验,从而得到农机化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分配如表2。

(四)指标数据的收集和指标的综合评价笔者选取了2002-2011年十个指标数据比较完整年份,根据《安徽统计年鉴》和安徽农机化网站中数据,用各指标实际值除以在农业现代化情况下所应达到的标准值(当标准后数据大于1时,取1),从而得出表3无量纲化后的安徽省各市指标基础数据。依据表2中确定的权重加权得到安徽省17个地市十年间农机化综合发展水平得分。

三、评价结果分析

其一,从得分情况可看出近十年安徽各市农机化发展呈稳步上升趋势,农机化水平基本达到中级阶段;二级指标中,农机化作业水平年均增长1.76个百分点,农机化综合效益水平年均增长3.48个百分点,农机化综合保障能力年均增长0.72个百分点,综合保障能力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其二,由表4可知农机区域发展不均衡。只有淮北、亳州、宿州、淮南、蚌埠、滁州、阜阳七市的农机化水平位于安徽省综合得分之上,其它城市水平均低于安徽省平均水平。其中淮北和亳州处于领先地位,2011农机化水平分别达到73.23%和69.87%;而安庆、黄山最低仅为44.67%和33.62%。安徽省农机化发展水平大体上呈现出平原高、山地低,由北向南逐渐递减的趋势。其三,由表3可知安徽省农机化作业整体水平不高,2011年全省机耕水平为45.76%,机播水平43.32%,机收水平61.24%,机械植保41.39%,机械灌溉41.79%;同时机耕、机播、机收年均增速分别为0.27、3和1.86个百分点,可见农作物主要生产环节中机械化水平发展不均衡,其中机耕发展速度最为缓慢。其四,农机综合保障能力发展缓慢,由表3可知,农机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农机化服务程度不高,至2011年底,安徽省农机管理机构及服务体系建设水平仅为17.35%。2011年安徽省乡镇级农机管理机构1141个,年末从业人员2970人,其中科技人员2055人,基层农机管理机构体系不健全,服务组织化程度较低。

四、提高安徽省农机化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因地制宜,形成区域化发展优势安徽省地形错综复杂,各农作物的机械化条件差异较大,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要注意因地制宜。在山地丘陵区重点推广小型农机具的使用,以促进特色农林产业发展为重点,围绕如茶叶、竹笋等山林资源农机化,引进推广节能型茶叶理条机、中耕机等新型机械;在平原旱作区重点推广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机具的使用,推广如机械覆膜、脱粒、秸秆粉碎还田等技术。因地制宜的发展区域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业,逐步形成区域化发展优势。

(二)调整农机装备结构调整安徽省大中型机械和小型机械的比例,使农机技术装备逐渐由小型、单项作业机械向大中型、复合作业的高端机械发展,重点发展大中型农业机械,优化农机装备结构;调整动力机械和配套机具比,增强配套机具的适用性和多功能性;调整主要生产环节中耕种收机械所占比例,提高播种和收获的机械化水平;调整粮食作物机械和经济作物等其他农村生产过程中所需机械的比例,如增加畜牧业生产机械化、秸秆还田机械化等环节。

(三)加强农机科技创新,大力推广农机新技术大力开展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农业机械化新技术试验、示范工作,加强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能力,各地围绕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积极开展新机具示范推广,催生一批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农机服务高效农业的水平进一步提升。加大财政预算中对农机科研的投入,发挥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在农业机械技术研发中的作用,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加快对先进技术及适用性农机具的研发脚步。

(四)完善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扶持发展多种农机专业合作组织,进一步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如:农机合作社、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农机租赁公司以及中介服务组织等。“建立以基层农机服务站、农机合作社等专业服务组织为龙头,农机大户为主体,农机户为基础,农机中介服务为纽带的农业机械服务体系。”扩大跨区机收范围和规模,从跨区耕种收整治向农产品产后初加工发展,逐步形成农机服务规模化、市场化和产业化。

(五)加快农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机械化布局围绕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产品行业结构发展农机化:“由单项田间作业机械为主向联合复试作业机械调整;由田间作业机械为主向农业生产全过程所需机械调整;由粮食生产机械为主向农林牧副渔所需机械调整,通过市场竞争、政策引导,逐步形成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大而强、小而专、以大带小、以小促大、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行业结构。

作者:高洁栾敬东单位: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评估及策略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nongyezazhi/njhyjzz/635803.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