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稻麦生产中农技与农业气象的关系范文

稻麦生产中农技与农业气象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2-09-30 02:05:22

稻麦生产中农技与农业气象的关系

摘要:在稻麦生产中,气象因素对稻麦生长影响巨大,在实践生产中要采取相应的因种栽培措施予以解决,选择合适品种,确保稻麦足够的生育期;灾害性天气后,及时使用愈伤肥恢复肥;认真把握中后期肥水管理,要根据稻麦生长中后期气象条件采取相应栽培措施。本文主要对稻麦生产中,农业生产技术与农业气象的关系,在不同的农业气象环境中应如何进行运用栽培技术,确保稻麦的优质和高产。

关键词:栽培技术;农业气象;关系;影响

1播栽密度、播种量与农业气象

针对近年来连续还田特别是稻麦产量高秸秆数量大,秸秆综合利用方式单一,秸秆还田后不同程度对小麦出苗和水稻返青分蘖造成一定影响。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比如天气比较干旱时小麦要加大播种量,一般每667m2播种要达到12.5kg,播种迟的一般要增加到15kg。双铧犁耕翻埋草的适期播种用种就要控制在10kg/667m2以内。

1.1适期播种

一般播种时间控制在10月25日—11月初。温度是小麦越冬壮苗的最主要因素,播种过早,麦苗易徒长,冬前群体发育过旺,早春易发生冻害;播种过迟,温度低,出苗慢,出苗率低,苗龄小,冬前发育不足。根系不发达,分蘖少,植株有机养分积累少,抗逆能力弱,发育迟,穗分化晚,穗型小,成熟期推迟,籽粒形成和灌浆受到抑制,高温逼熟,粒重下降,品质变劣。一般越冬前有效积温要达到600℃以上能形成越冬壮苗。

1.2提高播种质量

坚持适墒播种。要注意适量播种,播深适宜,播种均匀。高产田要降低播种量,群体不要过大。播深为3~4cm,过浅露籽多或冻害重均会导致基本苗不足;播种过深,形成地下茎,次生根少,出苗率低,出苗时间长,苗弱,分蘖晚,分蘖少。坚持适墒播种。越冬期要达到叶龄5~6叶,单株分蘖2~3个,次生根4~5条的壮苗标准。水稻移栽期高温要考虑秸秆腐熟后产生毒气伤苗现象,要适当增加基本苗,高温季节减少1次性氮肥用量,少食多餐,水浆管理注意排气露田。机插秧株距11.7cm,每667m2机插1.8~2.0万穴,基本苗7~8万穴,每667m2要栽足25盘苗以上,栽插深度控制在1.5~2cm。

2病虫草害防治与农业气象

病虫防治上,根据市病虫情报进行两查两定,准确测报病虫草害,按照绿色防控要求,综合运用农业、物理、化学等防治方法,及时有效地进行防治,做到选药科学、方法得当、农药用量少、防治效果好。2015年水稻因为气候原因稻瘟病发生普遍,大田病枝率33.5%,病指7.8%。2016年小麦赤霉病大发生大流行,病枝率25.7%,病指12.1。主要原因有天气因素、用药品种问题和防治时间不科学。控制病虫害发生特别是主要病虫害已经成为稻麦生产在极端气候条件下高产稳产的关键问题,要求对天气趋势和发生流行要准确把握,思想要重视,措施要扎实。像赤霉病和稻瘟病近2~3a来发生特点就要求突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针对气候条件连续有利情况会二次侵染,防治时要求兼顾后期,一般防治2次,必要时可以增加1次。稻瘟病选择75%三环唑或50%稻瘟酰胺,赤霉病选择戊唑•咪酰胺、丙硫•戊唑醇。防治要讲究科学,预防为主,二次稀释,傍晚用药,结合使用助剂提高附着力和均匀度。除草剂在使用时要求保证满足相关条件,特别是麦田,要求最低气温稳定在0℃以上,土壤湿度85%以上,如果达不到要求一定要灌溉补墒。农药使用配套减量高效施药技术。使用规范化的施药方式,确保农药雾滴在水稻上的有效密度和合理分布,就能减少用药次数,减少农药用量。相同药量时,采用弥雾机下倾式喷雾及根据雾滴密度卡确定田间药液量,提升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采用弥雾机下倾式喷雾,合理使用助剂,提高农药雾滴在水稻植株上的沉积效率,以进一步减少农药用量。

3稻麦收割与农业气象

稻麦成熟期收割标准要把握好,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抢收。颗粒归仓有时比其它高产措施更重要更直接。合作社2013年有6.667hm2小麦因未及时收割每667m2损失近400元。小麦成熟期连续阴雨(3d以上)小麦倒伏穗发芽,收获不完全每667m2少收10%,收割费用增加一倍,发芽后粒重下降每667m2产量减少12%,品质变差价格下降了13%。在实际生产中因收割质量不高,落粒每667m2损失50~75kg粮食非常普遍,把好生产最后一环,才能做到高产又丰收。根据秸秆特点,一般小麦全喂入方式的收割机如久保田688新疆2号等、水稻收割用半喂入方式的收割机如久保田588等,有利于提高秸秆切碎质量和收割质量。收割时档位低,速度慢,割幅窄有利于颗粒归仓。要注意关注秸秆切割刀片,防止磨损和缺失影响秸秆切碎质量。收割后及时烘干处理,使用生物质作燃料,烘干成本低,粮食受热均匀一致,当水分降低到15%左右即可储藏或销售。天气条件对稻麦影响巨大,必须趋利避害。只有农机和农艺深度融合,把准气候变化脉搏,也才能发挥规模化生产的最大效益,也才能实现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最大发展和良性循环。

作者:陈书华;孙亚泉;刘松平;王海琴;李世 平单位:江苏如皋高新产业开发区农业服务中心

被举报文档标题:稻麦生产中农技与农业气象的关系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nongyezazhi/hbnxyxb/720875.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