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措施分析范文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措施分析范文

时间:2022-12-27 01:34:13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措施分析

摘要:

通过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工作多年的实践和思考,介绍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和特点,目前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存在问题,有针对性提出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控策略、防控政策。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途径;政策措施

农业环境保护长期以来历史欠账较多,问题也逐步凸显,社会各界对农业环境保护工作非常关注,压力也特别大。近几年来,由于水环境污染状况日趋严重,把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推向了环境保护工作的前台;由于“镉大米”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又把农产品产地的土壤环境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通过对这项工作多年的实践和思考,希望能提供可操作性、有针对性的借鉴;希望能让有关部门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中主动、充分履行职责;希望能通过宣传,让广大公众对农业环境保护工作有更深的理解和支持;也希望全社会的共同直接参与,对自己“舌尖上的安全”的保护。

1何为农业面源污染环境

污染分为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单通俗地说点源污染指有固定排放口的污染源,如工矿企业污染,面源污染则没有固定污染排放口,如农业生产污水的排放。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农田中的泥沙、营养盐、农药及其它污染物,在降水或灌溉过程中,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土壤中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进入水体而形成的面源污染[1]。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有两大块:一是外源性污染,包括耕地周边工矿企业产生的污染物、生活污水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污,以及经济林生产投入的大量化肥,还有在森林病虫害防治时使用了比农业上使用的更剧毒的农药。这些外源的物质本身不是农业生产本身必要的,更不是农业生产本身产生的,但是由于流经了农田,最后产生的污染就计算在农业面源污染上了。二是内源性污染,农业生产活动投入品中的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农药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形成地表和地下水环境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物的成因和成分。农业面源污染和工业点源污染不一样,它并不是天天产生排放的。农业面源污染主要借助降雨或排水将地表存留的有机物、肥料、农药等带入水体,引起水体污染。因此,假如在旱地,没有形成径流的情况下,是不会对水体产生污染的。农业面源污染物的成分主要是:COD、总磷、总氮和氨氮这四大类成分,这四种成分实质上就是我们农业生产上的“养分”,排到水体去,才叫“污染物”。COD(化学需氧量)实际上是一个在实验室检测数据,就是对水体有机物含量的一个衡量指标,比如一个器皿里装了10公斤含有机物的水,需要使用氧化剂(如高锰酸钾)进行氧化反应去除水里的全部有机质,需要多少高锰酸钾作为氧化剂,然后通过计算折算成需氧量,比如折算后需要1000毫克的氧,那么这个器皿里的水COD就是1000毫克/10千克=100毫克/升,也就是说每升水需要100毫克的氧来去除有机质,数值越高,说明水里面有机质含量越高。COD对水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有机质把水体内的游离氧全消耗掉了,造成鱼类等水生动物缺氧。例如把未经处理的猪粪投到水里面,会发现水里的鱼会浮上来,就是这个道理。目前COD水体排放的国家标准是40毫克/升以内。氨氮是液态氨和一价铵离子的混合物,它对水体的影响就是我们常说的水体富营养化,它主要对藻类和某些水生植物有害,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成分[2]。农业面源污染的特性:一是间歇性,没有形成径流就没有污染物排出;二是不确定性,排放口不确定,简单比喻就像瀑布一样,径流小的话就是一个小口子排放出去,如果径流大的话,就像瀑布一样展开来了;三是面广,只要下雨,农田全部在排放污染物;四是单位量小、总量大;五是对水体来说是污染物,对农业来说是养分。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普查公报,2007年全国农业源的化学需氧量(COD)排放达到1320万吨,占全国排放总量的43.7%,农业源总氮、总磷分别为270万吨和28万吨,占全国排放总量的57.2%和67.4%[3]。这说明当前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比较严重,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2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存在的问题

1)是外源性污染控制不力。在农业环境保护方面,存在多头管理的问题,比如集镇、城镇以上的污水处理,包括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是建设部门在主导,农村环境保护又是由环保部门在主导,河道环境又是水利部门在主导,而农村垃圾处理却是由农工部在主导,农业部门的职责就在农产品产地,在土地上种植了农作物、果树的,才是由农业部门负责。农产品产地是一个受纳的主体,如果某个外源环境环节控制不力,农产品产地就很容易受到污染,矿产资源开发不合理,铁、锰、铅矿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只重经济利益,不顾环境保护,给农业生态带来严重影响,造成水土流失,含有大量重金属的污泥、污水冲入河道,淹没良田、鱼塘、污染农产品等。比如灌溉水的问题,从水库出来以后,沿途被工矿企业或者别的渠道污染,农田灌溉水就受到污染了,例如赣东北某河流域,由于上游铜矿企业影响,整条河流域,水体重金属污染明显,利用该河水进行灌溉,造成了土地被重金属“镉”污染了。所以外源污染控制不彻底,整个农业生产环境就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2)是农业内源污染控制效果不明显。农业源污染主要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带来的粪便、污水排放给环境带来较大压力,2010年全省畜禽养殖业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分别占全省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的30%和27.4%。农作物秸秆资源浪费严重,随着农村生活方式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农作物秸秆50%以上已弃之不用,或一烧了之,不但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而且污染大气、污染水体。化肥、农药和农膜等农业投入品不合理使用造成的面源污染凸显,特别是近十年来,农业种植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农膜使用量逐年提升,普遍存在重氮轻磷钾,重化肥轻有机肥,肥料施用不合理,化肥利用率只有25%—30%;农药使用量增加了30%,且利用率低,约70%的农药散落于环境中,对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和农产品造成较大污染。农村生活污染基本上处于自然降解状态,特别是塑料袋、农药包装物等有害垃圾大多随意堆放。但是在农业生产内部畜牧、水产、土肥、植保还有农村能源有针对性在同一个区域内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综合整治的效果不明显。

3)是农产品产地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化肥、农药对农业的贡献是无可争议的,但盲目地过量使用化肥以及施用不合理会造成土壤酸化、土地板结、肥力下降,而化肥、农药利用率低、流失率高,未被利用的部分则通过径流、反硝化、吸附和侵蚀等方式进入环境,饲料的非法添加和兽药、除草剂、鱼药的滥用,还有不合格、假冒伪劣的投入品进入农田,污染水体、土壤和大气。越是在农业资源短缺的情况下追求农业作为现代产业的增长,其结果就越会导致化学品等各种投入的增加,投入产出就越不合理,农业和农村也就越失去可持续的基础。我们粮食的增产,除了科技贡献之外,基本上是靠大量地投入化学品来达到的,这就造成整个土壤肥力的下降,农业变成不可持续的了。我们能明显感觉得到,一干旱几天之后,土壤就很“渴”了,它的保水能力特别差,保墒保肥也都不行。所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就明确提出,我们的资源环境容量已经顶上了天花板。今年政府也提出了稳定粮食生产,推行供给侧改革,让土壤有个生息的过程。

4)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未关注到田间生态系统建设。近些年来,国家不断地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但是在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时候,尤其是在做高标准良田建设的时候,却未关注田间生态系统的保留和维护,用现代化的大型机械把大片的耕地推平,横平竖直地砌上水泥预制水沟,铺设水泥机耕道,原有的耕作层破坏了、塘堰都给填掉了、斗农毛渠系统简化掉了、沟渠水生动植物消失了。在农村长大的人就非常清楚,自古以来我们祖先在田间里已经做了很多原始生态工程,每隔多少亩一定是有一个塘堰的,在农田水利里,排水跟灌溉水都有一套渠道系统,就是干渠、支渠、斗渠、农渠、毛渠等,池塘、塘堰作为里面的调节功能,把斗、农、毛这三个部分无缝地进行了连接,它可以避免过多的灌溉直接排到水体去,而是通过这些塘堰的调节后再往下游进行灌溉;同时,因为这些塘堰里面有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就对污染物有一个削减的过程;还有就是在干旱的时候可以进行应急灌溉,有些大的池塘可以装下几千立方的水,这些东西毁掉非常可惜。

3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控策略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为解决农业面源污染,近年来,农业部门大力推进农业清洁生产,积极发展循环农业,在化肥施用、农药使用、提高病虫防控效果、减少农药使用量、兽用抗菌药物(抗生素)使用、畜禽粪便处理、农村生活环境治理等。农业面源污染主要防控策略:源头控制、过程削减、末端治理。在区域、流域内集成减量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控制、减少污染,在减少外源的情况下,将所有技术、措施在一个区域内进行集成,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注重生态功能的恢复,以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效果。源头控制,有关部门对进入农田的污染物进行控制,包括配合有关部门对假冒伪劣的农业投入品进行严格控制,这是造成土壤结构破坏的重要因素,而且其并没有什么养分。过程削减,包括畜牧系统的养殖标准化建设,我们自己做的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植保做的绿色防控、统防统治工作,土肥做的测土配方施肥,水产做的水产健康养殖等等。我们所做的所有的工作过程当中,就是在作减量的技术,就是让农业生产需要的养分能进行成分利用,合理使用化学投入品。还有一个过程削减也比较关键,就是田间的生态系统,就是在污染物进入水体之前,通过田间的水生植物、动物进行一次吸收削减之后再进入水体,这就是两个方面的过程削减。末端治理,因为必须在末端汇集到径流产生的水,还要有一定面积的土地或湿地进行吸附之后再排入水体,既要有条件,也要很大的资金投入。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有几个防控观点:一是农业面源污染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不像工业污染那样可放、可控、可治,从严谨的科学角度来说,对农业面源污染应该只能控制和减少,既然没法根治,那么我们就控制它、减少它;二是治理起来必须是以区域、流域为单元,采取多措施、多技术集成,刚才我们谈到了一些减量技术,这些减量技术在某个地块集成或者在某个区域内单独使用都达不到任何效果的,所以我们必须以区域、流域为单元来进行治理;三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必须是以源头控制、过程削减为主,辅以末端治理,有条件的开展末端治理。所以我们要更加关注农业基础设施中的农业生态系统和土壤保水、保肥、保墒能力的建设,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四是农业部门必须通过各种措施和技术将养分保留在田间,避免对水体的污染,所以我们不仅仅讲要合理使用化肥,也要提高农作物对养分的利用率;五是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环境影响最大的这个观点有待于商榷和观测,排放量不是入湖(河)量,农业面源污染对于水体污染的实际贡献率,学术界还存在一定争议。外源污染实质上不能记在农业面源污染里面,它只是通过田间排出去形成污染的。

4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政策

1)高层推动、部门配合,控制外源污染进入农田。这就要求我们政府要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各部门要有相应的分工,要形成合力。农业生产者和公众要共同参与,归根的落脚点还是农业生产者,要主动地去规范生产行为,规范投入品的使用,自觉地去维护生态环境,广大公众发挥监督作用,因为农业环境的破坏毕竟是影响到大家“舌尖上的安全”。既然农业面源污染是不可根治的,所以财政投入必须是持续的,整个治理是一个技术、措施的集成,而且是年年都要去做的,所以说整个投入应该非常大,而且还要进行一个持续的投入。

2)种养结合、区域循环,走持续发展之路。按照生态循环农业的理念,在一个区域内农业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把种植和养殖之间打通起来,形成一个可持续的循环,这对减少和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将会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恢复田间生态系统也能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围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注重田间生态系统建设,尤其现在做现代农业园区或高标准良田建设的时候,一定要把农业环境保护这个元素融入到里面去,不仅仅在对土地去掠取,还要有可持续性的考虑。还有土壤养分计划的理念,要在农业生产中更多的关注土壤养分,制定实话土壤养分计划,走持续发展之路。

3)立法保障、依法保护,有效防控污染。通过立法,对农业生产者的行为进行约束,对农业废弃物的“收、储、运”建立一个长效的支持体系,或者对随便乱排乱放的行为进行惩罚。为了有效防控污染、治理污染,国家在二三年内先后密集地针对大气、水体、土壤环境出台了三个“十条”,不但目标明确、措施全面,关键是处罚犀利。这将会对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各个部门的压力也是非常大。“大气十条”要求农业部门重点配合发展改革部门做好秸秆综合利用的规划、技术指导工作。“水十条”明确农业部门负责抓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广水产健康养殖。“土十条”提出,全面落实严格管控,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则可以说是农产品产地环境的尚方宝剑。

参考文献:

[1]孙棋棋,张春平,于兴修,等.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最佳管理措施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13(3):772-778.

[2]章芹,朱永恒.当前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形式及综合治理措施[J].现代农村科技,2011(16):56-58.

[3]李海鹏,张俊飚.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区域分异研究[J].环境保护,2009(2):43-45.

作者:张文 周国珍 王跃春 黄振侠 徐德胜 单位:江西省农业环境监测站 上饶市农业局

被举报文档标题: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措施分析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nongyezazhi/gjnyzz/701104.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