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发展范文

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发展范文

时间:2022-02-07 09:53:14

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发展

《防护林科技杂志》2015年第一期

1自然概况

本区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区,气候干燥,气温多变,冬冷夏热,春秋两季不明显。年平均气温4~6℃,≥10℃积温3000~3500℃,无霜期135~150d,相对湿度50%~60%,降水较少且自盆地边缘向中心递减。盆地边缘年均降水约200mm,中部100~150mm,年蒸发量1800~2300mm,年平均大风日数4~10d。本区域土壤与水资源特点为:天山北麓山前,从西向东包括奎屯河、玛纳斯河、乌鲁木齐河流域,为准噶尔盆地南部较湿润的平原,是灰漠土的分布区。灰漠土属地带性土类,有机质含量0.6%~1.0%,pH值8.2~9.7,适于发展杨树的土壤有绿洲灌溉土,草甸土、风沙土、轻盐碱土等。本区内的河流都是天山雪水融化形成的,从北麓流入准噶尔盆地,其中最大的河流玛纳斯河,流域面积达5.4万km2,奎屯河、乌鲁木齐河流域面积在3万~4万km2,博乐河只有1万km2左右。另有蘑菇湖水库等大小水库分布其间,这些河流和水库是本区域农林业赖以灌溉的重要水源。在本区域内东西长700km,南北宽20~40km的地区地下潜水储量丰富,是新疆平原地下水最丰富的地带之一。地理特点为:本区的精河—乌苏一段是新疆具有明显沙化现象区之一,是由来自阿拉山口吹来的西北风,受天山北坡黑水头的阻挡被迫转向而成西风,把沙泉子一带的乌苏沙漠吹向东面,致使乌伊公路受到沙侵而威胁交通。奎屯—石河子一段的沙漠边缘,一般是固定—半固定沙丘,个别地区没有防御措施。就整个北疆而言,由于主风向为西北风,沙丘移动趋向东南,速度缓慢,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移现象不明显。

该区由山区天然森林、荒漠河谷次生林和平原人工林构成生态环境的主体,形成以农田林网为骨架、绿洲边缘防风固沙体系为裙带和天然荒漠林为前锋的绿色屏障。气候类型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类型。地貌类型有固定、半固定沙丘及丘间低地。绿洲内分布有片状及零星沙丘,部分耕地呈片状延伸进沙漠,少数耕地位于绿洲的沙丘丛中,呈现出绿洲带与沙漠带交替分布的格局。

2防护林体系建设模式

准噶尔盆地南缘北临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本区域内沙漠广布,热量过剩而水分不足,风沙活动频繁,天然植被以梭梭为主,总盖度20%~30%,最大40%。生态系统脆弱,广大绿洲程度不同地遭受风沙、干旱和盐碱的危害以及土地沙漠化的威胁。为保障绿洲的稳定,促进农牧业的稳产高产,增加农民收入,在前辈长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三年的研究和总结,探索出了一套适合准噶尔盆地南缘具体情况的绿洲防护林体系建设模式。

2.1封育灌草固沙带绿洲的最外层防线,它外接戈壁、沙漠,风蚀、风积都很严重,需采用封育措施建立足够宽度的、有一定高度和盖度的灌草带,以防止就地起沙,拦截风沙流。宽度在200m以上。尽可能利用冬闲水一年进行一次灌溉。必要时进行补植、补播。如150团在绿洲沙丘上,采用无灌溉造林技术营造梭梭灌木林,有力地阻截了沙漠对绿洲的侵蚀。对靠近绿洲的梭梭灌木林铺设滴灌带接种大芸,将治沙与沙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固定了沙丘,还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2.2防风阻沙基干林带为继续削弱风力、沉降剩余沙粒,需在农田与封育灌草固沙带之间设置第二道防线,即防风阻沙基干林带。可大面积营造乔灌结合、多树种混交的混交林。林带宽度在20m以上。如外缘沙源丰富,风沙危害严重,则营造窄带多带式林带。靠近沙丘的地方选用耐沙埋的灌木造林,准噶尔盆地南缘可选择梭梭、沙拐枣和柽柳等造林。

2.3绿洲内部的农田林网绿洲的第三道防线。为改善绿洲内部的小气候条件,保证作物正常生长,获得稳产高产,绿洲内部营造以“窄林带,小网格”为主体的护田林网,主林带需与主害风方向大致垂直。主林带以疏透结构为主。林带为4~6行,由2个以上树种组成。主林带间距应按主要防护林树种壮龄时平均树高的15~20倍计算。副林带以通风结构为主。林带为2~4行,可选用生态经济树种和硬阔叶树种。副林带间距一般300~600m。树种以俄罗斯杨、斯大林杨、群众杨、银×新、胡杨、沙枣等为主,也可选用硬阔叶树种黑核桃、水曲柳、夏橡等,经济树种可选用李子、山楂等。

2.4发展用材林与经济林利用绿洲内外的小片夹荒地,建立小片用材林和经济林。这样,从绿洲到绿洲内部,各林种犬牙交错,层层设防。网、片、带和乔、灌草有机结合,成为一个完整的绿洲防护林体系。

3防护林体系发展途径

已实现农田林网化的准噶尔盆地南缘,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区,热量充沛,生长季节长,昼夜温差大,适合当地的经济树种少,但近年来引进了一些抗寒果树和名贵硬阔叶树种,加之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处天山北坡经济带,经济发达,管理水平高,绿洲又有灌溉优势,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老一辈林业工作者就开始在生产实践中积极探索和研究提高防护林体系经济效益的途径,在老一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三年的调查研究,以下模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1梭梭接种大芸模式对靠近绿洲的梭梭灌木林铺设滴灌带接种大芸,不但固定了沙丘,还将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3.2林网内的农林混作在幼龄林林木未郁闭前混种农作物,提高光能利用率,既可得到短期效益,又有利于幼林存活和生长,林分郁闭后即停止间作,仍以经营林业为主,例如林粮、林豆、林草、林菜间作等。

3.3防护用材型防护林模式选择速生性树种,如可选择北美速生杨、辽育杨、银×新、斯大林杨等,在短期内即可获得一定量的木材,又可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

3.4副林带改造为了增加林带的经济效益,在不影响防护作用的前提下,用经济树种改造副林带是一条可行途径,主要形式有:(1)用黑核桃、水曲柳、夏橡等树体高大的树种营造副林带;(2)对配置于渠、路两侧的副林带进行改造,在向阳面配置经济树种(李子、山楂)更新杨树林带,而保留另一侧杨树林带;(3)在现有副林带向阳面一侧加植1行经济树种(李子、山楂)。

3.5杨树、苜蓿林草间作退耕还林模式采用宽窄行杨树速生丰产林栽培形式种植杨树,宽行中种植小麦、棉花、苜蓿,林间养土鸡,主要以苜蓿、昆虫为食。模式特点是,可提高绿洲森林覆盖率,生态经济效益显著,林、草、畜综合发展,是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良好途径。

3.6文冠果固沙林模式在绿洲或内部的夹沙地营造条、块状文冠果。模式特点可有效控制就地起沙,生物质能源树种经济效益可观,文冠果的观赏性可成为沙区旅游开发的资源。

3.7庭院经济农民充分利用房前屋后有限空间,种植各种树木、蔬菜、作物、饲养家禽,不仅可以美化环境,改善居住条件,并且成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一个来源。庭院经济特点是集约经营程度高;容易形成高效农业生态系统;产品多;投入少,产出高。

3.8经济林在水土条件好的区域,可以营造小面积的经济林,如营造葡萄、草地红枣、红果山楂、枸杞、李子、蟠桃等。

4小结

自1978年开展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以来,取得了显著成绩,并探索出一套适合准噶尔盆地南缘具体情况的绿洲防护林体系建设模式,为准噶尔盆地南缘各县(市)及兵团农牧团场农牧业丰收发挥了重要的生态保障作用。但防护林生态、社会效益显著,而经济效益偏低,与林业占有的农业自然资源量极不相称。已实现农田林网化准噶尔盆地南缘各县(市)及兵团农牧团场,根据各自的区域农业自然优势和特点,已开始建立形式多样的生态经济型防护林模式,有的已显示出一定的经济潜力,为准噶尔盆地南缘绿洲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开辟多种发展途径。

作者:朱玉伟刘康王永红陈启民武卫疆储奋飞单位:新疆林业科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发展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nongyezazhi/fhlkjzz/665558.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