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内湿证动物模型研究进程范文

内湿证动物模型研究进程范文

时间:2022-10-15 09:28:08

内湿证动物模型研究进程

摘要:该文对目前常用的以“脾虚”为基础而复制的内湿证动物模型,从脾虚湿困、脾虚湿盛、脾虚痰湿以及脾虚痰浊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有所启迪。

关键词:脾虚;痰湿;内湿;动物模型

《黄帝内经》认为湿邪分为外感和内生两个方面,外感多是由于“天地湿气”造成,而“恣食肥甘厚味”是造成湿自内生的主要原因。内湿与外湿从病因论虽截然不同,但两者常相互招引,相兼为病。“内湿”即湿浊内生,是各种原因导致的水湿痰浊蓄积于体内所致,是水液代谢失调的产物。《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主运化水谷和水湿,脾恶湿,若脾气素虚,或饮食不节,损伤脾气或久病伤脾,或它脏之邪传脾,使脾失健运,则谷反为滞、水反为湿,以致湿浊内生。《赤水玄珠》曰:“脾无留湿不生痰”,水湿停聚中焦,日久则聚湿生痰。所以体内痰与湿的产生无论是感之于外还是生之于内,皆与平素脾虚有关。目前内湿证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复杂多样,现对以“脾虚”为基础,模拟临床病因病机建立的内湿证动物模型与内湿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现综述如下。

1单因素造模法

单因素造模法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模拟临床病因,只采用一种施加因素的造模方法。目前主要有根据“脾喜躁恶湿”“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复制的病因模型。

1.1脾虚湿困模型

张六通等[1]用自制造模箱将湿度维持在90%以上,连续刺激12h/d,观察108d,发现大鼠逐渐出现趾指关节肿大,足背皮肤水肿、破溃,大便不成形,精神萎靡,嗜卧懒动,毛发晦暗,粗糙等症状。章敏等[2]以相同上述方法保证湿度环境,在不同温度下,连续刺激大鼠8h/d,5d后大鼠开始有足背水肿、粪便性状改变的情况,连续30d后全部大鼠出现湿阻的症状及体征,指出该模型可以是一种较为稳定、可靠的外湿致病动物模型。王菁等[3]通过人工调控不同湿度,对大鼠生存环境进行干预,发现外湿对机体肠道内环境有明显的影响作用,湿度越大影响也越剧烈,指出与中医理论“湿盛则濡泻”的观点不谋而合。围绕“外湿”困脾,使脾气渐虚,脾虚导致湿邪停滞,引动内湿。同一湿度不同温度下与相同温度不同湿度下,大鼠的发病情况都较为明显的反映了“外湿”对中医“脾”的影响,可以认为是根据脾的生理特性模拟“外湿”引动“内湿”的脾虚湿困动物模型。

1.2脾虚痰湿模型

刘涛等[4]在“肥白人多痰湿”理论的指导下,通过采用高脂饲料(由20%猪油、4%白糖、2%奶粉、1%胆固醇、73%普通饲料组成)连续喂养大鼠10周。结果大鼠体重明显增加,运动迟缓,并具有肥胖、脂肪肝、高脂血症及糖耐量异常等特点,认为符合中医痰湿证的表现。孙健龙等[5]用高脂饲料(基础饲料+20%雀巢全脂奶粉,10%猪油)造模大鼠4周后,再以健脾祛湿药反证治疗,继续给药4周。从宏观的症状及体征和微观的理化指标(以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明显增高为主),综合评价了大鼠符合脾虚痰湿证的表现。司原成等[6]以高脂饲料(配方:猪油32%,蔗糖9%,麦芽糖糊精16%,酪蛋白26%,纤维素6%,其他11%)诱导小鼠肥胖模型,根据乏力、食少纳呆、便溏等主要脾虚指标对小鼠进行二次筛选,经过8周成功建立了脾胃虚弱型肥胖小鼠模型。《素问•异法方宜论篇》曰:“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祖国医学把血脂异常归属“痰湿”“浊阻”范畴,其病位在血脉,脾虚运化功能不足、痰浊痹阻是血脂异常形成的基本病机。所以这种造模方法与西医学的高脂血症造模方法相同[7],且有研究指出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可作为痰浊证微观辨证的指标;血脂水平可作为判别治疗痰浊证药物疗效和病程进退的微观指标[8]。近年来在中医药实验中,直接采用高脂饮食诱导痰湿证动物模型进行实验研究的方法较为普遍[9-11]。

2复合因素造模法

中医证的形成常涉及多个方面,所以为使模型更接近于临床情况,采用复合因素造模能够使其致病原理更加贴近临床,从而保证模型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2.1脾虚湿盛模型

(1)湿邪困脾合并饮食不节法。张丰华等[12]维持90%左右湿度环境,通过每天控制大鼠睡眠时间影响情志,再结合单双日分别冷水与猪油灌胃,以此进一步保证“脾虚水停”“湿盛”的症状。连续造模20d后,模型组大鼠体质量、饮食量均下降,大便湿重增加,尿量减少,腹围指数升高,自发活动减少,将平胃散作为反证中药,治疗后可以促进症状的恢复。赵丽等[13]在长夏季节,通过单日猪油灌胃,双日力竭跑步加喂甘蓝的方法连续14d,之后再移置人工潮湿环境10d的方法,建立了小鼠脾虚生湿模型,指出外因与内因协同作用是机体湿盛致病的关键所在。(2)湿邪困脾合并劳倦过度法。邱赛红等[14]将大鼠饲养于潮湿环境中,每日游泳15min后立即给予4℃水灌胃1次,连续5d大鼠即出现倦卧少动、进食及饮水量减少、大便溏、体质量下降的状态以及胃肠推进率、血清胃泌素降低等,单味芳香化湿药治疗后,相关指标即得到改善。(3)饮食失节合并劳倦过度法。高洁等[15]使大鼠每日负重力竭游泳,同时以高脂低蛋白饲料喂养,连续造模60d。最终大鼠出现与中医脾虚证症状相吻合的表现,且大鼠尿量明显减少、皮肤组织含水量显著升高,认为大鼠体内存在水液的潴留。崔宁等[16-17]以上述同样方法连续造模6周,即建立了大鼠脾虚水湿不化证模型。根据中医“两虚相得,乃克其形”的理论以及湿邪致病的特点,一方面使动物处于潮湿的环境中,模拟外湿侵袭易引动内湿;另一方面通过大量运动消耗动物体力来耗其正气或情志不遂致使气机紊乱,来影响中焦脾胃气机;灌胃冷水或猪油以及饲喂高脂饲料则是通过饮食不节来损伤脾胃,以使脾胃虚损,湿邪自内而生。

2.2寒湿困脾模型

寒湿中阻证又名太阴寒湿证,脾虚与寒湿症状共见为辨证主要依据。(1)苦寒攻下合并饮食不节法。樊新荣等[18]每日上午给予大鼠生大黄水(生大黄720g,加水煮沸0.5h,过滤,浓缩至200%的水煎液)灌胃,下午以精炼猪油灌胃,连续14d,模拟出了太阴病脾虚寒湿证的部分症状。(2)寒湿困脾合并饮食不节法。王常松等[19]每天将大鼠置于寒湿环境3h,每晚灌8℃、50%的熟面糊,日常均以高脂鼠料(20%猪油+0.5%胆固醇+79.5%普通饲料)饲养,造模时间21d,以胃苓汤干预治疗反证。从病因造模、鼠外在表现、微观指标、药物反证四方面综合分析,认为该动物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医寒湿困脾证的特点。(3)中西合并造模法。刘芳芳等[20]将大鼠饲养于潮湿环境,通过苦寒泻下、力竭游泳和皮下注射利血平的方法,建立了脾阳虚加湿的复合模型。《医原•内伤大要论》曰:“阳虚必生内寒,内寒必生内湿。”湿邪外感则脾阳虚衰,加之苦寒伤脾,内湿、外湿相互为病。

2.3脾胃湿热

脾胃湿热多以脘腹痞闷、头肢困重、口苦黏腻、厌恶油腻、不思饮食、舌红苔黄腻、脉濡数为主要表现。(1)高温高湿合并生物因素法。吴仕九等[21]给予大鼠高脂高糖养10d,再放入高温、高湿环境中,于96、120h后灌胃鼠伤寒沙门氏菌,然后移出至自然环境。结果主要症状及体征、病变脏腑以及发病条件等均近似于中医湿热证型,且具有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的特点。(2)高糖高脂加白酒法。吕冠华等[22]以普通饲料加兑蜂蜜水喂养,隔日灌服油脂与白酒共10d,然后将大鼠放入人工气候箱5d。将白酒作为湿热邪气,认为既符合脾胃湿热证临床发病规律,也与脾胃湿热证中脾胃功能失调表现突出而外感发热的证候较轻的特点一致。薛生白《湿热病篇》指出:“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脾虚则生内湿,内湿停滞,郁久则化热。

2.4脾虚痰浊模型

王英等[23]在脾虚痰浊证造模时给予大鼠单日精炼猪油灌胃,双日喂食甘蓝不限量,结合高脂饲料喂养,同时每日游泳至耐力极限,连续造模30d。血脂作为痰浊的客观指标,血清淀粉酶和D-木糖排泄率则是临床脾虚诊断的指标之一。结果与空白组相比,脾虚痰浊证组大鼠HDL-C水平显著降低,TC和LDL-C水平显著升高,血清淀粉酶和D-木糖排泄率均明显降低。目前为止,这是较为常用的脾虚痰浊造模方法。张会永等[24]对雄性去势普通级小型猪,施以每日冲刺跑步训练联合高脂饲料单笼饲养干预。4周后开始小猪开始有脾虚痰浊证的表现;第8周时,等待进食行为淡漠、皮毛不泽、口色淡白、粪便稀溏等脾虚痰浊证表现明显,模型持续时间至少6周。研究认为小型猪、猴等大型动物营养代谢及生理生化指标更接近于人类,所以更多将小型猪作为脾虚痰浊造模的对象来进行实验研究[25-26]。中医认为肥甘厚腻之物,性滋腻,难消化,影响脾胃的升清降浊功能,易聚湿生痰。膏脂过度聚集血脉,而成“浊”,通过饲喂高脂饲料一方面能够“损伤脾胃”,另一方面则保证了膏脂的过度聚集,同时结合湿邪困遏与耗气破气的方法,多种施加因素联合,进一步保证动物模型的建立与稳定。

3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病证结合的实质是西医的“病”和中医的“证”相结合,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分别或同时将证候造模因素与疾病造模因素相叠加,令动物模型同时具有疾病与证候特征。

3.1“病”与“证”

同时造模法李静等[27]通过高脂饲料配合饥饱失常加运动控制的方法建立了大鼠脾虚痰浊型高脂血症模型。同时指出多因素造模法的脾虚痰湿高脂血症模型和单纯喂饲高脂饮食建立的高脂血症模型均可使实验动物产生血脂异常、继发性组织脂质堆积,血清AMY和D-木糖排泄率也均降低。但是多因素造模法所制备的动物模型消化功能降低更确切,脾虚痰浊程度也更重。杨关林等[28]以巴马小型猪为实验动物,结合跑步与高脂喂饲的方法,模拟劳倦太过和过食肥甘致脾虚痰浊的中医病因,建立巴马小型猪高脂血症脾虚痰浊证病证结合模型。最终在第16周时达到脾虚痰浊证候模型标准,并稳定持续至28周,并且血脂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荀丽英等[29]则以灌服高脂乳剂再配合结扎冠状动脉的方式构建了胸痹痰浊壅塞证动物模型。陈燕清等[30]采用高脂饲料与结扎颈总动脉的方法,复制了痰浊阻窍证老年期痴呆大鼠病证结合模型。

3.2先“证”后“病”

造模法李资慧等[31]采用内外因复合三硝基苯磺酸的方法建立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病证结合模型。首先大鼠单日禁食、冰水灌胃,双日猪油灌胃,每日强迫水中站立控制睡眠,连续20d,之后再将三硝基苯磺酸与乙醇复合物注入大鼠肠内。结果大鼠出现黏液脓血便、肛周污秽、嗜睡懒动、饮食减少、脱毛及炎症反应并伴有溃疡灶形成,说明模型复制成功。柯斌等[32]采用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寒凉攻下的多因素造模法制作大鼠脾虚痰湿模型,之后再复合链脲佐菌素建立了脾虚痰湿型肥胖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病证结合模型。王志塔等[33]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大鼠模拟过食肥甘酿生痰湿,4周后,给予低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观察内生痰湿对糖尿病大鼠的影响。目前尚无先“病”后“证”造模方法文献。因为,“病”与“证”同时造模,可以是单纯的模型建立,亦或是可以体现疾病与证候之间协同作用;先对“证”进行造模,主要是因为中医证候模型,不仅临床病因复杂多样,而且对证候的判断也有一定的主观性,成模时间更是难以严格把握,而“病”的动物模型有比较确定的成模指标及时间,可控制性好。所以在实验研究中,需要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不同疾病以及不同的侧重因素来选择最优的造模方法。

4结语

中医动物模型的复制要求简单、客观、重复性好,并且符合中医理论。所以根据中医基础理论,以脾虚生湿为主的动物模型复制主要分为3点:(1)久居湿地——湿易困脾,致脾气渐虚,脾虚导致湿邪停滞;(2)体虚劳倦,情志不遂——气机不畅,影响中焦脾胃气机,使水液运行代谢不畅;(3)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寒凉饮冷、饥饱失常、饮酒等所致的脾胃受损,致使脾失健运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引起水湿痰浊蓄积停滞。根据不同的实验需求,可以单独或联合多种方式同时进行造模。目前“病”的动物模型制备有较明确的方法、特异性的理化指标,来验证模型的制备是否成功。而“证”的复制则没有标准化,首先虽然在方法上都是模拟中医临床病因为基础,但由于施加因素的力度方式不一,导致成模时间也不尽一致。对于一般情况的评价,如食少纳呆、蜷缩、舌象改变等,都是主观观察,缺乏客观性、特异性指标。反证药物以健脾祛湿为主,也有芳香化湿,但没有经典统一的代表方。此外,造模动物以大小鼠为主,较为单一,目前以小型猪等大型动物建立内湿证动物模型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脾虚湿困、脾虚湿盛、脾虚痰湿、脾虚痰浊等中医证候名词术语,反映的是中医哲学思维,对此没有具体的客观指标来界定,各人对证候的理解程度某种意义上也存在差异。总之,中医内湿证动物模型标准化、统一化是以后努力的重点。

作者:周游;张杰 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内湿证动物模型研究进程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nongyezazhi/dwyyxb/721421.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