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农林生态论文范文

农林生态论文范文

农林生态论文

农林生态论文范文第1篇

一、城郊发展农林生态观光园区的现实性

当今,生态观光,生态旅游又成为新一轮的热点,用现代高新技术来克服原生自然的粗糙、简陋,以现代技术手段来复制纯朴清新的大自然,在一定程度上构筑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生活环境,这是新时代人类的追求。作为特定历史经济条件下的生态农林业旅游、观光农业、高科技农林业园区等已开始升温。建设观光农林业生态园区是我国农林业转型升级,加快农林业现代化和城乡园林一体化(大地园林化)并与国际接轨的必然选择。

二、城郊农林生态观光园区的类型

1.观光农园

在城市近郊开发特色农园(果树园、花卉园、蔬菜园、渔场、养殖场等),让游客观光游览,入园摘果、取菜、赏花、钓鱼、选蛋等,享受田园乐趣。

2.农业公园

按照公园经营形式,把当地农业景观作为基础的综合性观光游览区,并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于一体的公园。经营范围广泛,休闲、旅游、度假、食宿、物(农产品)、会议、娱乐等设施比较完善,可在园内展示名优特品种,举行各种节庆活动。园区一般规划有服务区、景观区、森林区、水果区、花卉区及活动区等。

3.休闲农场

这是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还可住宿、度假、游乐。

4.田园化农业

田园化农业主要在城市近郊发展,以园艺农业为主,种植蔬菜、瓜果、花卉、果树、水产养殖,结合村镇改造美化环境,集农田、菜地、花草、水面、果园、农舍于一体,同时辅以实验、实习、游览等服务设施。可以使游客游览田园化农业景观,体验农业生活,为非农者是提供调剂性劳动,为学生实习劳动、青少年科普学习及国内外有兴趣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场所;也可结合安排城市下岗职工。

5.农林业科技园区

农林业科技园区是农林业旅游与科技旅游相结合的产物。充分发挥农林业科技进步的优势,广泛应用国内外先进适用的高新技术,进行农林业科技研究、试验、示范、推广、生产、经营等活动。在科技引导生产的同时,向游人展示现代科技的无穷魅力。

6.花卉植物园

花卉植物园是郊区综合性植物园,汇集数量较多的草卉、经济植物和观赏植物品种,保存野生植物资源和珍稀濒危植物,引进国内外重要植物园,汇集数量较多的草卉、经济植物和观赏植物资源品种,保存野生植物资源和珍稀濒危植物,引进国内外重要植物种类,合理配置,结合林草等优美景观的相间布局,成为种质资源丰富、园林景观优美、具有观赏、游览、科研、科普教育等功能的场所。

7.森林公园

以林木为主的大农业复合生态群体,多变的地形、辽阔的林地、优美的林相,奇石、溪流、沙滩、沟谷、草地,成为人们回归大自然、科普、观光、休假、森林浴的理想去处。一般距城市10~20公里为好,远离城市污染,空气清新自然,森林景观浓厚。

农林生态论文范文第2篇

1.1试验地概况研究区位于浙江天目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30°18′30″~30°24′55″N,119°24′47″~119°28′27″E),面积为4284hm2。主峰仙人顶,海拔为1506m。气候具有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特征,受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较深,形成季风强盛,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光照适宜且复杂多变的森林生态气候[12]。自山麓至山顶,年平均气温为14.8~8.8℃,最冷月平均气温3.4~-2.6℃,极端最低气温-13.1~-20.2℃,最热月平均气温28.1~19.9℃,极端最高气温38.2~29.1℃,无霜期235.0~209.0d,年雨日159.2~183.1d,年雾日64.1~255.3d,年降水量1390.0~1870.0mm[13],年太阳辐射4460~3270MJ•m-2[14],年相对湿度76%~81%。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是天目山精华植被[12],分布于海拔850~1140m,常绿乔木主要有细叶青冈Cy-clobalanopsisgracilis,石栎Lithocarpusglaber和交让木Daphniphyllummacropodum等,落叶乔木有青钱柳Cyclocaryapaliurus,化香Platycaryastrobilacea,枫香Liquidambarformosana,天目木姜子Litseaauric-ulata和短柄枹Quercusglandulifera等。灌木有柃木Euryajaponica,箬竹Indocalamustessellatu和马银花Rhododendronovatum等,另外混有针叶林柳杉Cryptomeriafortunei林、金钱松Pseudolarixamabilis林及黄山松Pinustaiwanensis林等,组成多种较复杂的森林类型。土壤为山地黄壤,土层深度约为100cm。pH5.0~6.0,枯枝落叶层厚为10~20cm。试验地在研究区的1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样地(30°20′59″N,119°26′13.2″E)内,海拔为1139m,样地面积为20m×20m,主要乔木有小叶青冈Cyclobalanopsismyrsinifolia,交让木,小叶白辛树Pterostyraxcorymbosus,短柄枹,青钱柳Cyclocaryapaliurus,天目槭Acersinopurpurascens,秀丽槭Acerelegantulum和糙叶树Aphanantheaspera等,林龄为140a,郁闭度0.7,林分密度3125株•hm-2。林分为复层结构,分3层,15.0m以上的乔木约占3.2%,第2层8.0~14.0m的乔木约占43.2%,其余的乔木均在8.0m以下。优势树种为小叶青冈、交让木和小叶白辛树等。据2012年调查,小叶青冈活立木平均高度为9.2m,胸径24.1cm;交让木活立木平均高度为5.1m,胸径7.8cm;小叶白辛树活立木平均高度为11.2m,胸径20.2cm。小乔木或灌木主要有红脉钓樟Lin-derarubronervia,微毛柃Euryahebeclados,荚蒾Viburnumdilatatum,大青Clerodendrumcyrtophyllum,浙江大青Clerodendrumkaichianum,野鸦椿Euscaphisjaponica,山胡椒Linderaglauca,鸡毛竹Shibataeachinensis,紫竹Phyllostachysnigra,牛鼻栓Fortuneariasinensis和四照花Dendrobenthamiajaponicavar.chinensis等。

1.2观测方法

1.2.1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δv的原位连续观测试验地建有40m高的微气象观测塔,观测塔搭载有由三维超声风速仪(CAST3,CampbellInc,美国)和开路CO2/H2O分析仪(Li-7500,LiCorInc.,美国),7层CO2/H2O廓线观测系统,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分析系统,以及常规气象观测系统。利用LGR水汽同位素分析仪(WVIA)对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进行原位连续观测。该系统采用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技术,可以实现对环境中水汽浓度,δ18O,δD的原位连续观测[15],借助于外扩构件可以测量5个不同高度的大气水汽浓度及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本试验地的系统的5个高度分别设在2,4,8,16和32m,取16m高度的通道值代表森林生态系统的地表蒸散总量的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数据采集频率为6min•次-1•通道-1,采样频率为0.1Hz,输出结果以相对于国际原子能机构推荐的δv-SMOW值表示,δ18O的测量精度为(δ18O)<±0.2‰,所采数据最后经校准并标准化后统一使用。本研究中的稳定同位素组成值均为δ18O。

1.2.2气象数据的观测常规气象观测系统由锦州阳光气象科技有限公司安装,包括7层风速,7层大气温度和湿度。安装高度分别为2,7,11,17,23,30和38m。温湿度采用17m的数据为准。土壤温度和湿度观测深度为5,50和100cm。土壤热通量测量深度为3和5cm。降雨量和净辐射值由距离试验地500m的自动气象站提供。常规气象观测系统数据通过数据采集器隔30min自动记录平均风速、环境温度、环境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等常规气象信息。自动气象站数据通过数据采集器隔10min自动记录降雨量、净辐射等信息。

2结果与分析

2.1降水对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试验采用2013年8月1日到2013年10月1日的数据。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采取了2m和16m等2个高度,排除了高度对于同位素值的影响,1h计算1个平均值,1d共有24个同位素值。由于试验地郁闭度较高,降水量值存在偏低现象,但不影响试验结果。对图1进行分析:整体来看,试验地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趋势与降水量有明显关系。每次降水过后,高低2层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都明显降低。比如8月22日,9月11日,9月24日3次比较大的降水过后,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都明显降低。这可能是因为降水过程中,水汽的冷凝消耗了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大量水蒸气中的δ18O,使得大气水汽中的同位素组成也随之降低。

2.2环境温度对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从图2可以看出:森林生态系统的环境温度的变化趋势与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趋势不一致。当环境温度下降时,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上升,当环境温度上升时,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呈下降趋势,9月开始尤其明显。对两者进行回归分析,从图3我们可以看到环境温度和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的拟合曲线:y=-0.3477x-13.8790,R2=0.2123,F=15.9070,P=0.0002。说明森林生态系统中环境温度和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分析原因可能为:环境温度对于叶片蒸腾和土壤水的蒸发都有很大影响,进而影响到同位素分馏作用,而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主要包括大气本底的水汽同位素组成和叶片蒸腾的水汽同位素组成以及土壤水蒸发的水汽同位素组成[4],因而环境温度的变化会引起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变化。

2.3土壤5cm温度和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关系土壤5cm深度处为土壤蒸发面[17],此处的温度可能会影响到土壤蒸发面液态水的蒸发,进而影响到土壤蒸发水汽的同位素组成,因此选取土壤5cm深度的温度和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作相关性分析。对图4进行分析,土壤温度的变化趋势和图2中环境温度的变化趋势类似,土壤5cm温度最大值为8月2日22.49℃,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为-19.47‰,土壤5cm温度最小值为9月20日13.38℃,大气水汽同位素组成为-15.24‰。图5是土壤5cm温度和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的拟合曲线及方程,拟合方程为:y=0.1356x2-5.3818x+31.917,R2=0.3369,F=14.732,P<0.0001,两者相关性极显著。

2.4环境相对湿度对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对图6和图7进行分析:试验地的相对湿度值很高,最小值出现在9月28日,为54%,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为-17.97‰;达到相对湿度最大值100%的天数有20d,期间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最大值出现在9月23日的-14.79‰,最小值为8月28日的-25.04‰。对两者拟合,得到y=-0.0326x-17.1510,R2=0.0220,F=0.6605,P=0.5204,两者相关性不显著。

2.5土壤5cm湿度和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关系对图8和图9进行分析:图8可以看到土壤5cm相对湿度最大值为8月23日43.84%,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δv为-20.97‰;土壤5cm相对湿度最小值为25.91%,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因自然原因缺失,但这不影响我们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图9为两者拟合曲线及方程:y=0.0381x2-2.9413x+35.928,R2=0.0753,F=2.3608,P=0.1034,两者相关性不显著。

2.6平均风速对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对图10进行分析:平均风速最大值为9月18日2.56m•s-1,相应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为-15.18‰;平均风速最小值为8月24日和8月25日0m•s-1,相应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分别为-21.69‰和-22.97‰。图11为两者拟合后的结果:y=0.5942x-20.5090,R2=0.0179,F=1.0729,P=0.3045,表明两者相关性不显著。

2.7净辐射对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对图12进行分析:是每日平均瞬时净辐射值同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趋势,图13是两者的拟合曲线:y=-0.8261lnx-16.3640,R2=0.0460,F=1.6618,P=0.1987,两者相关性不显著。

3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森林生态系统中降水量、环境温度、土壤5cm温度对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δv的影响较大。降水过后,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会明显降低。这与石俊杰等[10]在玉米田生态系统,袁国富等[9]在小麦生态系统得到的结论一致。环境温度和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相关性极显著。但在本实验中呈现的是负相关,而石俊杰等[10]在玉米田生态系统得到的结论是两者呈线性正相关。原因可能比较复杂,位于亚热带的天目山森林生态系统和北方的玉米田生态系统相比大气环境都有很大的不同,植被因素也不容忽略,导致环境温度对于土壤水分的蒸发和植被叶片蒸腾的影响作用不同,对于生态系统的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也有很大不同。在计算土壤蒸发水汽的Craig-Gordon模型中,土壤5cm处可以作为土壤液态水蒸发面[17],理论上此处的温度和湿度对土壤蒸发水汽同位素组成有影响。

农林生态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洪水土壤侵蚀控制生态退化生态建设生态管理河道管理森林保护

1998年长江肆虐的洪水,牵动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心,百万军民的抗洪斗争的胜利,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并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洪水过后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在危难时刻中国人民所迸发出的无与伦比的团结奋战精神的自豪,也留给了我们深刻的教益与反思。

今年的洪水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气候异常和地质地貌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又有人为因素的作用。在人为因素中,有工程技术的问题,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的后果。

1环境脆弱,气候异常是洪水形成的自然因素

(1)长江流域降水丰富,分布不均,全年80%的雨水集中在8~9月。加以今年气候异常,由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影响,导致长江流域出现了3次持续大范围强降雨过程。今年入汛以来暴雨覆盖面大,同时,今年长江流域暴雨移动方向是由中上游向中下游移动,因此引起干支流洪水遭遇,洪峰叠加,这是造成洪水灾害的重要气候因素①。

(2)长江从发源地到入海口全长6300km。源头平缓、广袤,上游为高山峡谷和陡峻的山地地貌,年轻的山脉,松散的岩体,脆弱的环境和独特的地形,在地质构造运动和重力的作用下,是地震、滑坡、泥石流的多发地区,也是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最大的地区。上游几条主要河流的落差比降均在144~485m/100km之间。穿过三峡,宜昌以下中下游地区河流落差比降仅为2.8m/100km,排水不畅。著名的荆江位于此段。上游携带大量泥沙的洪水,沿上游一泄而下,在江汉平原沉积下来,湖泊淤积,这些都是长江水患的自然因素[1]。

2盲目围垦,违章建设,分洪蓄洪区难以启用

洪水位升高的因素很多,其中分蓄洪量的差异具有重要作用。1954年,由于中下游堤防围垸的抗洪能力较低,许多堤防围垸自然溃口,为了降低洪水位,除运用荆江分洪工程外,又在很多地方扒口分洪。溃口和分洪的水量达1023亿m3,其中起到有效削减洪峰的容量约为700亿m3。根据1998年的洪水来量,如果要维持1954年的水位,需要有效分蓄洪量约为400亿m3。但1998年的分洪溃口总量仅约

100亿m3,其中有效削减洪峰的容量约为50亿m3多,这样减少分洪量约为350亿m3,约相当于减少洪水淹灌面积46.7万hm2(700万亩)。国家曾规划过数十处分洪、蓄洪区,并对蓄洪区内人民生产、生活作了规划和安排[2]。但是由于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分洪区内不仅开垦种植,同时修建了永久性的建筑、企业工程设施,如果按原定计划分洪,将遭受很大损失;如不按原定计划分洪,势必会使水位提高,使堤防经受超过设计标准的洪水位,承担极大风险。考虑到1998年洪水比1954年小,以及军民团结抗洪的巨大潜力,中央毅然决心严防死守,力争减少溃口和分洪的损失。这是一个极其艰难的决定,但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3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助长了洪水肆虐

长江流域在历史上虽曾多次出现过水灾为患,但现在的形势是近年来洪水出现的频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同时,与长江历史洪水相比,今年属中等水平。但中下游沿江常时间维持高水位,普遍超警戒水位,大部分地区洪水位超过或接近历史最高。这种中流量、高水位、大灾害的特点是与人口的增长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建国初期对人口问题的错误理解导致了人口的失控。我国人口从清初不到1亿人口,到乾隆年间人口已达3亿多,到抗日战争开始,全国人口已达4.5亿。而到1991年,仅长江流域人口就有3.97亿。长江流域总面积只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18.8%,却哺育了全国1/3的人口。人口的压力,经济的增长,加上长期以来片面地强调以粮为纲,促进了盲目的毁林开荒,坡地耕作,围湖造田,湿地退化,草场超载,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造成了土地覆被格局的变化,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3.1森林滥砍乱伐

森林有巨大的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作用。森林的复杂立体结构能对降水层层截持,不但使降雨发生再分配,而且减弱了降水对地面侵蚀的动能。据研究,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年林冠截留量平均值变动在134~626mm之间,林冠截留率平均值变动于11.4%~34.4%,平均为21.64%。森林枯落物的持水量为本身重量的4倍,并借助于良好的土壤结构将地表径流转化为地下径流。在雨季,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洪峰流量,延缓洪峰到来时间,在旱季,能增加枯水流量,缩短枯水期长度。且无林和少林地区的洪峰进退迅猛,加大了洪水的威胁。滥伐森林不但消除了森林的固氮作用,而且增加了地面的辐射吸收,使地面和土壤的温度升高,促进土壤中碳的分解释放,进而加剧“温室效应”,引起全球气候变化。气温升高又会导致蒸发量加大和降水量加大。据研究,气温每升高1℃,空气所含的水汽就增加一倍,从而增加暴雨成灾的可能性②。

森林的水源涵养作用因林分状况而有明显的区别。由于人为破坏,人工林年龄小,生长率低,蓄水固土能力差。以马尾松为例,低质低效的马尾松林生物生产力仅为优良林分的1/9。由于优良林分有较好的乔、灌、草和死地被物的覆被,其生物层在一次降雨中所拦蓄的降雨量是低效林分的6~10倍。优质林分由于非毛细管孔隙度大,最大降水储存量大约是低质低效林的4倍。20年的优良林分在一次暴雨中多截留76.8mm的降水。低质低效次生林每平方公里每年地表径流量比优良林分要多10万m3。据此,10万km2的森林就可多蓄100亿m3的水③。

我国现有森林面积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恰恰是这次洪灾最严重的两条河流的上中游地区。由于长期以木材生产为中心,重采轻育、重取轻予,森林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黑龙江森林覆被率由1949年的53.4%下降到1993年的35.55%;有林地中可采的成过熟林面积由1948年的50%下降到1993年的13.3%。蓄积量由1948年的76.6%下降到1993年的20.6%;林分质量也明显下降,每公顷平均蓄积量由开发初期的199m3下降到现在的100m3;珍贵的红松林蓄积量减少了85.4%,阔叶林蓄积量减少了87.8%。我国西南川西滇北的森林分布于高山峡谷地区,不仅以丰富的物种组成、多样的生态系统类型和巨大的生产力享誉中外,同时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和环境保护作用。然而,自50年代起,这里的森林也经历了浩劫。特别是60年代中期开始的三线建设,进一步扩大和加剧了天然林区的破坏,这既涉及到西南林区(所谓金沙江林区开发会战),也涉及到大兴安岭林区(所谓大兴安岭林区开发会战),正好都是今年洪水的源头地区。当时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人力物力,集中开发大江大河上中游地区的水源涵养林,在今天看来,简直是疯狂的行为,而在当时,却是作为国家建设的重大决策来进行的④。森林的面积和蓄积与50年代相比减少50%以上。地处长江上游的四川省已有50多个县的森林覆盖率只剩3%~5%。例如,阿坝自治州年木材消耗量超过年生长量的4倍以上。有些林业局实际上已陷入无林可采的境地。

3.2湿地湖沼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排水,围垦,开荒)

湿地包括湖泊、沼泽、泥炭地、海岸带、红树林、珊瑚礁等。湿地和湖泊是流域来水的“汇”和调节库,承担着蓄泄河川、维持流域水量平衡、降解污染物和提供旅游资源等(中国论文联盟整理)作用,素有“地球之肾”的美誉。如淡水草本沼泽草根层和泥炭底层饱和持水量可达845%~970%,仅三江平原沼泽地持水总量达34亿m3。此外,湿地能提供多种资源;生物多样性高;调节气候,净化环境,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国际上非常重视湿地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利用,并于1971年提出了“国际湿地公约”(RAMSAR)。该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政府间保护自然资源的国际公约。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参加了这一公约。我国湿地面积约

2500万hm2,占国土面积的2.6%(世界平均为6%),现已全面退化。当前,对长江中游不合理的垦殖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人类不停地沿河沿湖围垦,枝城至武汉500km的江段已基本围垦完毕,使调蓄洪水的能力锐减。据调查和不完全统计,建国以来有1/3以上的湖泊被围垦,围垦总面积达13000km2以上,因围垦而消亡的湖泊达1000余个。围垦使湖泊蓄水容积减少达500m3以上,这一数字相当于淮河年径流量的1.1倍,五大淡水湖蓄水总量的1.3倍,在建三峡库容的5.8倍。湖泊面积和库容的减少,直接导致江河来水无地可蓄。因此,同样流量的水量出现比以往更高的水位。湖南省的大型水库淤积严重的有5座,淤积量1.14亿m3,相当于报废了一座大型水库;中型水库210座,目前严重淤积的有35座;洞庭湖是我国唯一良好的调蓄湖泊,1825年洞庭湖面积达6000km2,到1949年只有4350km2,1958年减少到3141km2,到1978年湖泊面积仅存2691km2,比1949年减少了38.2%,比1925年减少了 55.2%。湖容水量由1949年的293亿m3下降到1978年的

174亿m3,下降了40.6%[3~5];由于泥沙淤积,湖底每年平均提高3.6cm;目前洲滩面积已达12万hm2,且每年以666.7hm2的速度扩大。在围垦和淤积的共同作用下,洞庭湖所损失的库容占其总库容的1/5;与1937年相比,洞庭湖出水口城陵矶水位抬高约2m,在相同水位下,汇洪水量减少2.5万m3/s,加大了水患潜在威胁。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湖泊淤积害在中下游,而祸起中上游,如洞庭湖的泥沙82%来自长江中上游,而来自回水的泥沙只占入湖淤积量的18%。

3.3在片面强调以粮为纲的口号下不合理的耕作

长江上游的川江流域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古老的农业区,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85.6%。在巨大的人口压力下,区内垦殖率很高。如川西地区山高坡陡,可耕地很少,农民不得不在河川两岸开荒种地。长江上游约有70%的耕地是没有水保措施的顺坡耕作,尤其是大于25°陡坡地的垦殖较为普遍。全区旱地约有264万hm2,占耕地的53.8%,几乎都为坡耕地。金沙江、雅砻江和泯江流域坡度大于25°以上的旱地占34%,雅砻江达到45.6%。位于大渡河中游的峨边县和金口河区,耕地在25°以上的达到了70%~90%。据重庆地区调查,坡地耕作十分普遍,大于25°的坡地占总耕地面积的13.7%,5~25°的耕地84万hm2,二者合计占总耕地的89%。又据陕西省的调查,汉江、嘉陵江是长江的主要支流,在陕西境内的过境长度分别为654km和244km;流域面积近8万km2。在流域范围内,安康地区的坡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70%左右。35°以上的“挂牌地”占总耕地面积的23%;汉中地区镇巴县陡坡开垦更为严重,大于25°的坡耕地占63.1%,大于30°的占41.3%,45°以上的极陡坡石夹缝耕地占19.7%,其耕垦度大大超出了自然条件所允许范围。过度垦殖,往往伴随着林地减少,陡坡垦殖酿成水土流失严重。众所周知,水土流失是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的。当坡度大于20°时,侵蚀模数每公顷达到5000~6000t。根据三峡库区不同土地利用状况土壤侵蚀量的计算,林地、灌丛、草地和农地的年侵蚀量分别占三峡库区侵蚀量的6%、11%、23%和60%,入江泥沙的贡献率分别占6%、12%、35%和

46%⑤。长江中游的大面积垦殖已有近千年历史,枝城至汉口的250km江段能围垦的已基本围垦完毕,大大减少了洪水的容量[5]。

50年代,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面积29.95万km2,目前已达到39.3万km2,占流域面积的39.1%。长江上游以年平均6.8亿t的泥沙输入中下游,大部分沉积在荆江段和洞庭湖内。目前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55.18万km2,占流域土地面积的36.2%,年平均侵蚀土壤24亿t。每年都有几百万公顷土地退化,甚至形成裸岩。据施季森、张金池⑥报导,水土流失面积50年代为36.38万km2,80年代初为73.94万km2,并指出长江河道河床每年以1cm的速度抬高;湖南省由于不合理的开发,水土流失面积从50年代的1.1万km2增加到90年代的4.72万km2,有些地方形成了红色沙漠,湘、资、沅、澧四水输入洞庭湖的泥沙80年代比90年代增加了34.4%。研究表明,长江泥沙主要来源于嘉陵江流域、沱江流域、乌江流域和金沙江流域。据宜昌站测定,多年平均年输沙量达5.3亿t,水土流失主要物质来源于耕地,占入江泥沙量的60%~78%。由于长江夹带泥沙在长江入海口大量沉积,使得长江入海口北渊航道几乎近于闭塞⑥,使行洪能力大大减低。

在长江上游100万km2的流域范围内,根据调查统计,年均侵蚀量

15.68亿t,长江干流宜昌站的年均输沙量为5.3亿t,输移比为0.33。宜昌站以下,汉口站的年均输沙量为4.3亿t。宜昌和汉口间的差值主要是淤在洞庭湖。根据研究,洞庭湖平均每年入湖淤积量高达0.984亿m3,其中82%来自长江中上游,而通过湘、资、沅、澧四水的淤积仅占18%。

土壤侵蚀不仅造成中下游的淤积,同时减少了“土壤水库”的调蓄作用。据史学正等的推算,长江上游面积为100万km2,以土壤平均厚度0.78m计算,其土壤整个孔隙之和为1973亿m3,土壤水库的总库容量随着土壤侵蚀的加剧而损失严重。长江上游35.2万km2的流失区中,在年侵蚀总量为14.78亿t的条件下,其侵蚀模数就高达4200t/km2·a,相当每年剥蚀4.0mm的土层,即每10年减少21.97亿m3的蓄水能力。加之植被破坏以后,土壤裸露,雨滴直接打击在土壤表面,使土壤结构破坏,严重地阻碍了雨水渗入土壤水库,从而加剧了洪水的下泄[6]。

4以抗洪为契机,进行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

我国生态系统失调的根本原因是人多地少。要进行生态系统的重建,必须与经济结构的调整相结合,把改善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相结合。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

4.1总体规划、综合治理

以可持续发展的原理为指导,把大江大河作为一个整体的大系统,从自然、社会、经济综合考虑,打破部门割据,统筹安排,进行综合治理、宏观调控;建立相应的管理和经营体制,妥善安排群众的生产和生活:过去流域机构管江不管湖,地方机构管湖不管江,农、林、水利部门各自为政,条块分割,职责不清,管理紊乱。在地方和部门利益驱动下,采取短期行为,缺乏长远打算。上游垦荒毁林,加大水土流失,中游围湖造田,大搞建设,不仅减少排蓄能力,并且在关键时刻,难下决断。今后要改变条块分割的管理机制,建立流域管理的统一协调的机构,对有关重大的生态建设和水利建设问题的决策,要进行宏观调控和监督。同时,要加强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4.2大力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

以小流域为单元,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进行立体布局、综合开发是我国山地治理方面的成功经验,也是景观生态的主要研究内容。在今后的山区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中应予以大力推广和扶持。

推广坡地改梯田、坡地绿篱、横坡种植等措施;陡坡耕地要退耕还林;防止在三峡移民中造成新的生态破坏;停止三峡移民过程中实行简单的“后靠移民”的作法,后靠移民将加剧陡坡开垦。例如,据重庆市统计,三峡移民至今已开垦坡地

6700hm2,稍有不慎,将带来新的严重的水土流失。因此,应按照“三峡库区的生态功能分区”重新规划安置移民。

4.3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退耕还林,退耕还湖

退耕还林和退耕还湖工作势在必行。成功的关键在于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向服务业和加工业转移和解决粮食及生活问题。在坡度大于25°的陡坡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段,应坚决杜绝开荒,已开垦的地段也要尽快退耕还林;在土壤和水利条件较好、坡度较缓、水土流失潜在威胁较小的已开垦的农地,可以实行林业和农业的综合规划,推行农林复合经营体系;对于目前仍然处于天然状态下的洲滩,为了发挥其调蓄功能和生产效益,应该严格制止盲目围垦,对已建圩区,应因地而异。对地势较高,圩内水利设施基础好,开发利用程度高,对调蓄、行洪无重大影响的圩区,原则上应继续予以保留,并进一步加高圩堤,提高抗洪标准;对圩区地势低下,有碍行洪和调蓄者,应采取果断措施进行调整改造。要把非蓄洪性质的围垦调整改造为蓄洪性质的围垦,并建设安全岛(台)、安全楼、物资和人员紧急转移公路等安全措施。当水位涨到一定高度,并可能继续上涨时,启闸或用人工爆破方式破口分洪;对圩堤单薄且水利设施不配套的圩堤,或已围圩滩是鱼类重要产卵场者,应有计划、有步骤地“退田还渔”。所谓“退田还渔”并不意味着将已建成的圩区恢复至建圩前的天然水面状态,而是在充分利用已建圩区设施的条件下,将原来封闭式的围垦种植,改造成半封闭型的筑圩养殖[8]。

4.4发展种草养畜

在雨量和相对湿度较高、日照相对缺乏、坡度较陡的山地和森林上限以上的高山地带,难以从事一般作物栽培的高原区,以及在雨量缺乏的干热河谷地区应发展种草灌,既能大幅度提高生物生产力,发展畜牧业,又能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是使山区早日脱贫致富并使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4.5加强林业建设

森林有巨大的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作用。我国现有森林面积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恰恰是这次洪灾最严重的两条河流的上中游地区。由于长期以木材生产为中心,重采轻育、重取轻予,森林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建议:

(1)加强天然林的管育天然林生物多样性高,层次结构复杂,有利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在维护生态平衡中能发挥重要作用,是我国自然资源中的宝贵财富,目前已保留不多,不少地区实际上已无林可采。特别是在大江大河上游和沿河两岸地区,更应明确划分出水源涵养区,加强保护。应当认真贯彻天然林保护工程,一年内禁止进行任何形式的采伐,以便使长期遭到破坏的天然林得以休养生息。在此期间要抓紧制定天然林生态系统的管理办法和措施,以便逐步过渡到分别类型进行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建议在长江上游干流和支流两岸10km范围内建立部级永久性森林水源涵养区,禁止任何形式的主伐。地处长江中游的一些多雨中心,如南岭山脉北侧、雪峰山、武陵山、秦巴山、大巴山、桐柏山、天目山、五夷山、幕阜山等对长江水文影响很大的山地丘陵应大力发展水土保持林,使中上游地区防护林面积达到50%~70%;在中下游地区,用材林和经济林比重可少有增加,防护林比重不应少于林地的1/3。

(2)大力开展封山育林和次生林改造封山育林是一项经济有效的加快山区绿化的重要措施;封山育林要以封为主,封管、抚补改相结合;对飞播林、生态脆弱地区的新林要实行常年封山,禁止人畜破坏,以便尽快发挥防护效益。

(3)开展群众性的造林绿化,加速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和公益林建设在土壤条件较差、植被恢复难度较大的地区,如石灰岩山区、退化严重的红壤丘陵以及石化沙化严重的地区,应加大投入,通过人工造林保证植被的恢复。造林工作应贯彻“乔、灌、草相结合;防护林与经济林相结合;封山育林与造林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人工造林禁止采用全垦、炼山等整地方式;要进一步优化和巩固已建成的长江防护林体系。在土层较厚和退耕还林的地方,可加大经济林的比重;在防护效益较差的经济林中补植生物绿篱,提高防护效益;造林树种要选取根系发达、枝叶繁茂、萌芽力强、生长快、寿命长、经济价值高的树种营造各种混交林。还可建设多林种复合型的森林,如防护—用材林型、防护—经济林型、防护—薪炭林型、防护—特用林型等,充分发挥森林多功能、多效用的特点。对已建立的防护林应进行调查,对其经营管理和生态功能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管理的措施方案。

(4)探索新的经营管理机制和模式原有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要精简,管理职能要从砍树到种树和森林管护;对转产的工人、职工、群众要妥善安排,给以出路,要组织剩余劳力开展多种经营,合理开发森林多种资源,特别是非木材资源;承包低质、低效次生林经营和荒山造林任务,实行股份制、承包制等多种形式,建立起灵活多样的管理体制,增强林业行业的活力和发展后劲;同时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探寻绿山与富民相结合的新模式。

(5)加大投资力度,拓宽筹资渠道除森工企业转产职工安置费用支出外,在上游地区造林绿化条件困难,费用较高,而地区贫困,自身缺乏财政支持能力,因此,除当地筹资和中央要加大投资力度外,应拓宽筹资渠道,吸引外资和内地沿海的资金。此外还要建立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确定公益林补偿渠道,按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由受益单位提供补偿金。

(6)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全民族森林保护意识为此要完善配套法规,加强执法和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应该从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上改变林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坚决打击和彻底堵住滥砍乱伐和毁林开荒事件,严格执行森林法,一丝不苟地贯彻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确保大江大河上游和沿江两岸的森林不再遭到破坏。

(7)大力发展种草养畜在雨量与湿度较高而坡度较陡的山地和海拔过高的高原区,以及不宜造林坡地和干热河谷应种植牧草发展畜牧业,以大幅度提高生物生产力,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使山区人民早日脱贫致富,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6加强湿地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建议尽快查清湿地退化的现状与趋势,调整和恢复河缘、河漫滩湿地和湖泊及沼泽湿地,合理配置湿地,增设不同类型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开发前要严格进行生态学评价;提高湿地保护与开发中的科技含量,寻求湿地资源持续利用优化模式,以充分发挥湿地所应有的削减洪峰、蓄纳洪水、调节径流的功能。

4.7建立生态经济核算制度和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鉴于生态工程建设的长期性和全局性,通过政策、立法,在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进行扶持。现在国务院在建立林价制度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实行森林资源有偿使用方面已有所规定。按照森林生态效益的高低对经营者实行补偿,这不仅对提高经营者经营的积极性是有益的,同时对提高全民的生态意识,以全新的观念评价森林都是必须的,应尽快加以实施。这一制度在草地和湿地的管理中也应拟订出切实可行的规定,以便对整个土地利用系统的管理。

4.8认真贯彻法律政策,加强环境教育,提高环境意识

解放以来,我国制定了5部环境保护法规,8部资源保护法,同时也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但是由于执法不严,群众法制观念淡漠,资源环境破坏屡屡发生。因此,必须加强执法力度,加强对执法的监督,以便坚决制止毁林开荒、陡坡开垦以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同时要加强宣传,提高群众的环境意识和法律意识。

4.9加强科学研究和新技术的应用

总结推广现有的科技成果;开展科技示范;围绕资源保护和生态工程建设急需的科学和技术问题,特别是对以流域为单元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的环境保护功能、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模式、流域治理的生态经济评价、资源计价以及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的经营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并建立和健全长江流域土地利用及基础地理信息动态遥感体系,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和监测系统,组织多学科的长期合作,协同攻关,研究长江洪水形成机制以及洪水形成中的水、陆关系、江湖关系,解决暴雨与洪水的准确预测、预报和预警。

参考文献

1杨玉坡等.长江上游(川江)防护林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

2杨美卿.1998年长江洪灾分析:天灾与人祸.科技导报,1998(10)

3虞孝感,姜如虎,窦鸿身等.应重新审视中游长江治水战略.中国科学报,1998-08-26

4虞孝感等.鄱阳湖围垦对洪水影响和对策.中国科学报,1998-09-16

5贾全欣.长江水患为何多?中国改革报,1998-08-06

6史学正,梁音,于东升等.调用“土壤水库”是防洪减灾的根本之策.中国科学报,1998-10-2

第一作者简介

李文华,男,1932年生,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专业为森林生态学,并在自然保护、农林复合经营和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研究方面进行过多年工作。

①王礼先,张志强.森林植被变化的水文生态效应.见: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研讨会论文.1998

②东北林业大学.森林与环境及特大洪水的关系.见: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研讨会论文.1998

③曾思齐.98特大洪灾后的反思.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研讨会论文.1998

④沈国舫.沉痛反思,誓志护绿.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研讨会论文.1998

农林生态论文范文第4篇

(1)长江流域降水丰富,分布不均,全年80%的雨水集中在8~9月。加以今年气候异常,由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影响,导致长江流域出现了3次持续大范围强降雨过程。今年入汛以来暴雨覆盖面大,同时,今年长江流域暴雨移动方向是由中上游向中下游移动,因此引起干支流洪水遭遇,洪峰叠加,这是造成洪水灾害的重要气候因素①。

(2)长江从发源地到入海口全长6300km。源头平缓、广袤,上游为高山峡谷和陡峻的山地地貌,年轻的山脉,松散的岩体,脆弱的环境和独特的地形,在地质构造运动和重力的作用下,是地震、滑坡、泥石流的多发地区,也是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最大的地区。上游几条主要河流的落差比降均在144~485m/100km之间。穿过三峡,宜昌以下中下游地区河流落差比降仅为2.8m/100km,排水不畅。著名的荆江位于此段。上游携带大量泥沙的洪水,沿上游一泄而下,在江汉平原沉积下来,湖泊淤积,这些都是长江水患的自然因素[1]。

2盲目围垦,违章建设,分洪蓄洪区难以启用

洪水位升高的因素很多,其中分蓄洪量的差异具有重要作用。1954年,由于中下游堤防围垸的抗洪能力较低,许多堤防围垸自然溃口,为了降低洪水位,除运用荆江分洪工程外,又在很多地方扒口分洪。溃口和分洪的水量达1023亿m3,其中起到有效削减洪峰的容量约为700亿m3。根据1998年的洪水来量,如果要维持1954年的水位,需要有效分蓄洪量约为400亿m3。但1998年的分洪溃口总量仅约

100亿m3,其中有效削减洪峰的容量约为50亿m3多,这样减少分洪量约为350亿m3,约相当于减少洪水淹灌面积46.7万hm2(700万亩)。国家曾规划过数十处分洪、蓄洪区,并对蓄洪区内人民生产、生活作了规划和安排[2]。但是由于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分洪区内不仅开垦种植,同时修建了永久性的建筑、企业工程设施,如果按原定计划分洪,将遭受很大损失;如不按原定计划分洪,势必会使水位提高,使堤防经受超过设计标准的洪水位,承担极大风险。考虑到1998年洪水比1954年小,以及军民团结抗洪的巨大潜力,中央毅然决心严防死守,力争减少溃口和分洪的损失。这是一个极其艰难的决定,但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3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助长了洪水肆虐

长江流域在历史上虽曾多次出现过水灾为患,但现在的形势是近年来洪水出现的频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同时,与长江历史洪水相比,今年属中等水平。但中下游沿江常时间维持高水位,普遍超警戒水位,大部分地区洪水位超过或接近历史最高。这种中流量、高水位、大灾害的特点是与人口的增长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建国初期对人口问题的错误理解导致了人口的失控。我国人口从清初不到1亿人口,到乾隆年间人口已达3亿多,到抗日战争开始,全国人口已达4.5亿。而到1991年,仅长江流域人口就有3.97亿。长江流域总面积只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18.8%,却哺育了全国1/3的人口。人口的压力,经济的增长,加上长期以来片面地强调以粮为纲,促进了盲目的毁林开荒,坡地耕作,围湖造田,湿地退化,草场超载,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造成了土地覆被格局的变化,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3.1森林滥砍乱伐

森林有巨大的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作用。森林的复杂立体结构能对降水层层截持,不但使降雨发生再分配,而且减弱了降水对地面侵蚀的动能。据研究,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年林冠截留量平均值变动在134~626mm之间,林冠截留率平均值变动于11.4%~34.4%,平均为21.64%。森林枯落物的持水量为本身重量的4倍,并借助于良好的土壤结构将地表径流转化为地下径流。在雨季,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洪峰流量,延缓洪峰到来时间,在旱季,能增加枯水流量,缩短枯水期长度。且无林和少林地区的洪峰进退迅猛,加大了洪水的威胁。滥伐森林不但消除了森林的固氮作用,而且增加了地面的辐射吸收,使地面和土壤的温度升高,促进土壤中碳的分解释放,进而加剧“温室效应”,引起全球气候变化。气温升高又会导致蒸发量加大和降水量加大。据研究,气温每升高1℃,空气所含的水汽就增加一倍,从而增加暴雨成灾的可能性②。

森林的水源涵养作用因林分状况而有明显的区别。由于人为破坏,人工林年龄小,生长率低,蓄水固土能力差。以马尾松为例,低质低效的马尾松林生物生产力仅为优良林分的1/9。由于优良林分有较好的乔、灌、草和死地被物的覆被,其生物层在一次降雨中所拦蓄的降雨量是低效林分的6~10倍。优质林分由于非毛细管孔隙度大,最大降水储存量大约是低质低效林的4倍。20年的优良林分在一次暴雨中多截留76.8mm的降水。低质低效次生林每平方公里每年地表径流量比优良林分要多10万m3。据此,10万km2的森林就可多蓄100亿m3的水③。

我国现有森林面积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恰恰是这次洪灾最严重的两条河流的上中游地区。由于长期以木材生产为中心,重采轻育、重取轻予,森林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黑龙江森林覆被率由1949年的53.4%下降到1993年的35.55%;有林地中可采的成过熟林面积由1948年的50%下降到1993年的13.3%。蓄积量由1948年的76.6%下降到1993年的20.6%;林分质量也明显下降,每公顷平均蓄积量由开发初期的199m3下降到现在的100m3;珍贵的红松林蓄积量减少了85.4%,阔叶林蓄积量减少了87.8%。我国西南川西滇北的森林分布于高山峡谷地区,不仅以丰富的物种组成、多样的生态系统类型和巨大的生产力享誉中外,同时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和环境保护作用。然而,自50年代起,这里的森林也经历了浩劫。特别是60年代中期开始的三线建设,进一步扩大和加剧了天然林区的破坏,这既涉及到西南林区(所谓金沙江林区开发会战),也涉及到大兴安岭林区(所谓大兴安岭林区开发会战),正好都是今年洪水的源头地区。当时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人力物力,集中开发大江大河上中游地区的水源涵养林,在今天看来,简直是疯狂的行为,而在当时,却是作为国家建设的重大决策来进行的④。森林的面积和蓄积与50年代相比减少50%以上。地处长江上游的四川省已有50多个县的森林覆盖率只剩3%~5%。例如,阿坝自治州年木材消耗量超过年生长量的4倍以上。有些林业局实际上已陷入无林可采的境地。

3.2湿地湖沼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排水,围垦,开荒)

湿地包括湖泊、沼泽、泥炭地、海岸带、红树林、珊瑚礁等。湿地和湖泊是流域来水的“汇”和调节库,承担着蓄泄河川、维持流域水量平衡、降解污染物和提供旅游资源等作用,素有“地球之肾”的美誉。如淡水草本沼泽草根层和泥炭底层饱和持水量可达845%~970%,仅三江平原沼泽地持水总量达34亿m3。此外,湿地能提供多种资源;生物多样性高;调节气候,净化环境,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国际上非常重视湿地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利用,并于1971年提出了“国际湿地公约”(RAMSAR)。该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政府间保护自然资源的国际公约。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参加了这一公约。我国湿地面积约

2500万hm2,占国土面积的2.6%(世界平均为6%),现已全面退化。当前,对长江中游不合理的垦殖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人类不停地沿河沿湖围垦,枝城至武汉500km的江段已基本围垦完毕,使调蓄洪水的能力锐减。据调查和不完全统计,建国以来有1/3以上的湖泊被围垦,围垦总面积达13000km2以上,因围垦而消亡的湖泊达1000余个。围垦使湖泊蓄水容积减少达500m3以上,这一数字相当于淮河年径流量的1.1倍,五大淡水湖蓄水总量的1.3倍,在建三峡库容的5.8倍。湖泊面积和库容的减少,直接导致江河来水无地可蓄。因此,同样流量的水量出现比以往更高的水位。湖南省的大型水库淤积严重的有5座,淤积量1.14亿m3,相当于报废了一座大型水库;中型水库210座,目前严重淤积的有35座;洞庭湖是我国唯一良好的调蓄湖泊,1825年洞庭湖面积达6000km2,到1949年只有4350km2,1958年减少到3141km2,到1978年湖泊面积仅存2691km2,比1949年减少了38.2%,比1925年减少了55.2%。湖容水量由1949年的293亿m3下降到1978年的

174亿m3,下降了40.6%[3~5];由于泥沙淤积,湖底每年平均提高3.6cm;目前洲滩面积已达12万hm2,且每年以666.7hm2的速度扩大。在围垦和淤积的共同作用下,洞庭湖所损失的库容占其总库容的1/5;与1937年相比,洞庭湖出水口城陵矶水位抬高约2m,在相同水位下,汇洪水量减少2.5万m3/s,加大了水患潜在威胁。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湖泊淤积害在中下游,而祸起中上游,如洞庭湖的泥沙82%来自长江中上游,而来自回水的泥沙只占入湖淤积量的18%。

3.3在片面强调以粮为纲的口号下不合理的耕作

长江上游的川江流域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古老的农业区,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85.6%。在巨大的人口压力下,区内垦殖率很高。如川西地区山高坡陡,可耕地很少,农民不得不在河川两岸开荒种地。长江上游约有70%的耕地是没有水保措施的顺坡耕作,尤其是大于25°陡坡地的垦殖较为普遍。全区旱地约有264万hm2,占耕地的53.8%,几乎都为坡耕地。金沙江、雅砻江和泯江流域坡度大于25°以上的旱地占34%,雅砻江达到45.6%。位于大渡河中游的峨边县和金口河区,耕地在25°以上的达到了70%~90%。据重庆地区调查,坡地耕作十分普遍,大于25°的坡地占总耕地面积的13.7%,5~25°的耕地84万hm2,二者合计占总耕地的89%。又据陕西省的调查,汉江、嘉陵江是长江的主要支流,在陕西境内的过境长度分别为654km和244km;流域面积近8万km2。在流域范围内,安康地区的坡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70%左右。35°以上的“挂牌地”占总耕地面积的23%;汉中地区镇巴县陡坡开垦更为严重,大于25°的坡耕地占63.1%,大于30°的占41.3%,45°以上的极陡坡石夹缝耕地占19.7%,其耕垦度大大超出了自然条件所允许范围。过度垦殖,往往伴随着林地减少,陡坡垦殖酿成水土流失严重。众所周知,水土流失是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的。当坡度大于20°时,侵蚀模数每公顷达到5000~6000t。根据三峡库区不同土地利用状况土壤侵蚀量的计算,林地、灌丛、草地和农地的年侵蚀量分别占三峡库区侵蚀量的6%、11%、23%和60%,入江泥沙的贡献率分别占6%、12%、35%和

46%⑤。长江中游的大面积垦殖已有近千年历史,枝城至汉口的250km江段能围垦的已基本围垦完毕,大大减少了洪水的容量[5]。

50年代,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面积29.95万km2,目前已达到39.3万km2,占流域面积的39.1%。长江上游以年平均6.8亿t的泥沙输入中下游,大部分沉积在荆江段和洞庭湖内。目前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55.18万km2,占流域土地面积的36.2%,年平均侵蚀土壤24亿t。每年都有几百万公顷土地退化,甚至形成裸岩。据施季森、张金池⑥报导,水土流失面积50年代为36.38万km2,80年代初为73.94万km2,并指出长江河道河床每年以1cm的速度抬高;湖南省由于不合理的开发,水土流失面积从50年代的1.1万km2增加到90年代的4.72万km2,有些地方形成了红色沙漠,湘、资、沅、澧四水输入洞庭湖的泥沙80年代比90年代增加了34.4%。研究表明,长江泥沙主要来源于嘉陵江流域、沱江流域、乌江流域和金沙江流域。据宜昌站测定,多年平均年输沙量达5.3亿t,水土流失主要物质来源于耕地,占入江泥沙量的60%~78%。由于长江夹带泥沙在长江入海口大量沉积,使得长江入海口北渊航道几乎近于闭塞⑥,使行洪能力大大减低。

在长江上游100万km2的流域范围内,根据调查统计,年均侵蚀量

15.68亿t,长江干流宜昌站的年均输沙量为5.3亿t,输移比为0.33。宜昌站以下,汉口站的年均输沙量为4.3亿t。宜昌和汉口间的差值主要是淤在洞庭湖。根据研究,洞庭湖平均每年入湖淤积量高达0.984亿m3,其中82%来自长江中上游,而通过湘、资、沅、澧四水的淤积仅占18%。

土壤侵蚀不仅造成中下游的淤积,同时减少了“土壤水库”的调蓄作用。据史学正等的推算,长江上游面积为100万km2,以土壤平均厚度0.78m计算,其土壤整个孔隙之和为1973亿m3,土壤水库的总库容量随着土壤侵蚀的加剧而损失严重。长江上游35.2万km2的流失区中,在年侵蚀总量为14.78亿t的条件下,其侵蚀模数就高达4200t/km2·a,相当每年剥蚀4.0mm的土层,即每10年减少21.97亿m3的蓄水能力。加之植被破坏以后,土壤裸露,雨滴直接打击在土壤表面,使土壤结构破坏,严重地阻碍了雨水渗入土壤水库,从而加剧了洪水的下泄[6]。

4以抗洪为契机,进行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

我国生态系统失调的根本原因是人多地少。要进行生态系统的重建,必须与经济结构的调整相结合,把改善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相结合。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

4.1总体规划、综合治理

以可持续发展的原理为指导,把大江大河作为一个整体的大系统,从自然、社会、经济综合考虑,打破部门割据,统筹安排,进行综合治理、宏观调控;建立相应的管理和经营体制,妥善安排群众的生产和生活:过去流域机构管江不管湖,地方机构管湖不管江,农、林、水利部门各自为政,条块分割,职责不清,管理紊乱。在地方和部门利益驱动下,采取短期行为,缺乏长远打算。上游垦荒毁林,加大水土流失,中游围湖造田,大搞建设,不仅减少排蓄能力,并且在关键时刻,难下决断。今后要改变条块分割的管理机制,建立流域管理的统一协调的机构,对有关重大的生态建设和水利建设问题的决策,要进行宏观调控和监督。同时,要加强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4.2大力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

以小流域为单元,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进行立体布局、综合开发是我国山地治理方面的成功经验,也是景观生态的主要研究内容。在今后的山区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中应予以大力推广和扶持。

推广坡地改梯田、坡地绿篱、横坡种植等措施;陡坡耕地要退耕还林;防止在三峡移民中造成新的生态破坏;停止三峡移民过程中实行简单的“后靠移民”的作法,后靠移民将加剧陡坡开垦。例如,据重庆市统计,三峡移民至今已开垦坡地

6700hm2,稍有不慎,将带来新的严重的水土流失。因此,应按照“三峡库区的生态功能分区”重新规划安置移民。

4.3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退耕还林,退耕还湖

退耕还林和退耕还湖工作势在必行。成功的关键在于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向服务业和加工业转移和解决粮食及生活问题。在坡度大于25°的陡坡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段,应坚决杜绝开荒,已开垦的地段也要尽快退耕还林;在土壤和水利条件较好、坡度较缓、水土流失潜在威胁较小的已开垦的农地,可以实行林业和农业的综合规划,推行农林复合经营体系;对于目前仍然处于天然状态下的洲滩,为了发挥其调蓄功能和生产效益,应该严格制止盲目围垦,对已建圩区,应因地而异。对地势较高,圩内水利设施基础好,开发利用程度高,对调蓄、行洪无重大影响的圩区,原则上应继续予以保留,并进一步加高圩堤,提高抗洪标准;对圩区地势低下,有碍行洪和调蓄者,应采取果断措施进行调整改造。要把非蓄洪性质的围垦调整改造为蓄洪性质的围垦,并建设安全岛(台)、安全楼、物资和人员紧急转移公路等安全措施。当水位涨到一定高度,并可能继续上涨时,启闸或用人工爆破方式破口分洪;对圩堤单薄且水利设施不配套的圩堤,或已围圩滩是鱼类重要产卵场者,应有计划、有步骤地“退田还渔”。所谓“退田还渔”并不意味着将已建成的圩区恢复至建圩前的天然水面状态,而是在充分利用已建圩区设施的条件下,将原来封闭式的围垦种植,改造成半封闭型的筑圩养殖[8]。

4.4发展种草养畜

在雨量和相对湿度较高、日照相对缺乏、坡度较陡的山地和森林上限以上的高山地带,难以从事一般作物栽培的高原区,以及在雨量缺乏的干热河谷地区应发展种草灌,既能大幅度提高生物生产力,发展畜牧业,又能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是使山区早日脱贫致富并使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4.5加强林业建设

森林有巨大的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作用。我国现有森林面积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恰恰是这次洪灾最严重的两条河流的上中游地区。由于长期以木材生产为中心,重采轻育、重取轻予,森林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建议:

(1)加强天然林的管育天然林生物多样性高,层次结构复杂,有利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在维护生态平衡中能发挥重要作用,是我国自然资源中的宝贵财富,目前已保留不多,不少地区实际上已无林可采。特别是在大江大河上游和沿河两岸地区,更应明确划分出水源涵养区,加强保护。应当认真贯彻天然林保护工程,一年内禁止进行任何形式的采伐,以便使长期遭到破坏的天然林得以休养生息。在此期间要抓紧制定天然林生态系统的管理办法和措施,以便逐步过渡到分别类型进行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建议在长江上游干流和支流两岸10km范围内建立部级永久性森林水源涵养区,禁止任何形式的主伐。地处长江中游的一些多雨中心,如南岭山脉北侧、雪峰山、武陵山、秦巴山、大巴山、桐柏山、天目山、五夷山、幕阜山等对长江水文影响很大的山地丘陵应大力发展水土保持林,使中上游地区防护林面积达到50%~70%;在中下游地区,用材林和经济林比重可少有增加,防护林比重不应少于林地的1/3。

(2)大力开展封山育林和次生林改造封山育林是一项经济有效的加快山区绿化的重要措施;封山育林要以封为主,封管、抚补改相结合;对飞播林、生态脆弱地区的新林要实行常年封山,禁止人畜破坏,以便尽快发挥防护效益。

(3)开展群众性的造林绿化,加速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和公益林建设在土壤条件较差、植被恢复难度较大的地区,如石灰岩山区、退化严重的红壤丘陵以及石化沙化严重的地区,应加大投入,通过人工造林保证植被的恢复。造林工作应贯彻“乔、灌、草相结合;防护林与经济林相结合;封山育林与造林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人工造林禁止采用全垦、炼山等整地方式;要进一步优化和巩固已建成的长江防护林体系。在土层较厚和退耕还林的地方,可加大经济林的比重;在防护效益较差的经济林中补植生物绿篱,提高防护效益;造林树种要选取根系发达、枝叶繁茂、萌芽力强、生长快、寿命长、经济价值高的树种营造各种混交林。还可建设多林种复合型的森林,如防护—用材林型、防护—经济林型、防护—薪炭林型、防护—特用林型等,充分发挥森林多功能、多效用的特点。对已建立的防护林应进行调查,对其经营管理和生态功能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管理的措施方案。

(4)探索新的经营管理机制和模式原有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要精简,管理职能要从砍树到种树和森林管护;对转产的工人、职工、群众要妥善安排,给以出路,要组织剩余劳力开展多种经营,合理开发森林多种资源,特别是非木材资源;承包低质、低效次生林经营和荒山造林任务,实行股份制、承包制等多种形式,建立起灵活多样的管理体制,增强林业行业的活力和发展后劲;同时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探寻绿山与富民相结合的新模式。

(5)加大投资力度,拓宽筹资渠道除森工企业转产职工安置费用支出外,在上游地区造林绿化条件困难,费用较高,而地区贫困,自身缺乏财政支持能力,因此,除当地筹资和中央要加大投资力度外,应拓宽筹资渠道,吸引外资和内地沿海的资金。此外还要建立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确定公益林补偿渠道,按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由受益单位提供补偿金。

(6)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全民族森林保护意识为此要完善配套法规,加强执法和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应该从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上改变林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坚决打击和彻底堵住滥砍乱伐和毁林开荒事件,严格执行森林法,一丝不苟地贯彻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确保大江大河上游和沿江两岸的森林不再遭到破坏。

(7)大力发展种草养畜在雨量与湿度较高而坡度较陡的山地和海拔过高的高原区,以及不宜造林坡地和干热河谷应种植牧草发展畜牧业,以大幅度提高生物生产力,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使山区人民早日脱贫致富,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6加强湿地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建议尽快查清湿地退化的现状与趋势,调整和恢复河缘、河漫滩湿地和湖泊及沼泽湿地,合理配置湿地,增设不同类型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开发前要严格进行生态学评价;提高湿地保护与开发中的科技含量,寻求湿地资源持续利用优化模式,以充分发挥湿地所应有的削减洪峰、蓄纳洪水、调节径流的功能。

4.7建立生态经济核算制度和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鉴于生态工程建设的长期性和全局性,通过政策、立法,在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进行扶持。现在国务院在建立林价制度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实行森林资源有偿使用方面已有所规定。按照森林生态效益的高低对经营者实行补偿,这不仅对提高经营者经营的积极性是有益的,同时对提高全民的生态意识,以全新的观念评价森林都是必须的,应尽快加以实施。这一制度在草地和湿地的管理中也应拟订出切实可行的规定,以便对整个土地利用系统的管理。

4.8认真贯彻法律政策,加强环境教育,提高环境意识

解放以来,我国制定了5部环境保护法规,8部资源保护法,同时也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但是由于执法不严,群众法制观念淡漠,资源环境破坏屡屡发生。因此,必须加强执法力度,加强对执法的监督,以便坚决制止毁林开荒、陡坡开垦以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同时要加强宣传,提高群众的环境意识和法律意识。

4.9加强科学研究和新技术的应用

总结推广现有的科技成果;开展科技示范;围绕资源保护和生态工程建设急需的科学和技术问题,特别是对以流域为单元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的环境保护功能、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模式、流域治理的生态经济评价、资源计价以及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的经营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并建立和健全长江流域土地利用及基础地理信息动态遥感体系,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和监测系统,组织多学科的长期合作,协同攻关,研究长江洪水形成机制以及洪水形成中的水、陆关系、江湖关系,解决暴雨与洪水的准确预测、预报和预警。

参考文献

1杨玉坡等.长江上游(川江)防护林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

2杨美卿.1998年长江洪灾分析:天灾与人祸.科技导报,1998(10)

3虞孝感,姜如虎,窦鸿身等.应重新审视中游长江治水战略.中国科学报,1998-08-26

4虞孝感等.鄱阳湖围垦对洪水影响和对策.中国科学报,1998-09-16

5贾全欣.长江水患为何多?中国改革报,1998-08-06

6史学正,梁音,于东升等.调用“土壤水库”是防洪减灾的根本之策.中国科学报,1998-10-2

第一作者简介

李文华,男,1932年生,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专业为森林生态学,并在自然保护、农林复合经营和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研究方面进行过多年工作。

①王礼先,张志强.森林植被变化的水文生态效应.见: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研讨会论文.1998

②东北林业大学.森林与环境及特大洪水的关系.见: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研讨会论文.1998

③曾思齐.98特大洪灾后的反思.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研讨会论文.1998

④沈国舫.沉痛反思,誓志护绿.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研讨会论文.1998

⑤贺庆堂,余新晓.治水在于治山,治山在于兴林.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研讨会论文.1998

⑥施季森,张金池.保护发展森林,根治水患,确保国家社会、经济和环境安全.见: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研讨会论文.1998

农林生态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林院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创新创业教育已然成为我国当下高校工作的重点之一。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大学发展转型的一次挑战,也是提升高等教育整体实力的一次考验。高校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直接主体,必须通过创新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和育人模式,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建设。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指出,要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引导地方本科院校向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转变发展,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改革,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鼓励和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社会竞争力[1]。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传统的教学体系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大学生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主动适应社会需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培养优质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2]。本文从培养“双创型”人才这一宗旨出发,对高等农林院校材料专业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主要针对我国该专业建设现状,结合专业的学科优势以及拥有的科研条件和已有的社会资源进行了探讨,以期切实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自主创新与实践能力。因此,本文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通过对材料专业教育方针、培养计划、教学模式、人才素质、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分析,构建适合市场需求的生物质材料类“双创型”人才培养体系,探索有效的培养“双创型”人才的新道路,形成具有农林院校特色的材料类“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我们以引导学生自己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为起点,以树立学生“双创”意识作为重点进行研究。在积极探索优化教学内容的同时,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以及构建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材料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符合“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培养目标、教学方法、实践平台和师资队伍。课题组以生物质材料专业特色为方向,构建“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如何利用专业特色优势,向社会输送高质量高水准的材料类专业人才。

一、农林院校材料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的优势及现状

改革和完善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几年来,我国材料类专业教育改革迅速发展,许多高等院校的材料专业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3-4]。农林院校对生物质材料有丰富的研究成果。农林生物质材料主要以木本、乔木和藤本植物及其加工剩余物和废弃物为原材料,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手段,加工成性能优异、环境友好、附加值高的新型材料[5]。安徽农业大学材料专业以新型生物质功能材料产业为方向,是属于低碳环保、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属于国务院提出的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业,同时符合安徽省“861”项目投资计划,即属于八大支柱产业中材料和新材料支柱产业内容,也在生态环保基础工程范畴之中。据调查,目前全国仅有8所农林院校开设以新型生物质功能材料产业为方向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每年能够提供给社会的这方面人才最多也只有400人左右,而市场需求量约为3000人,远远不够满足国家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人才之需求。安徽农业大学是一所在农业和林业等方面历史悠久且具有鲜明特色的高等院校,长期而富有成效的办学模式,为农林类材料专业积累了深厚的研究基础。而且,在木材功能材料、植物基纤维复合材料、农作物秸秆改性材料等方面已取得优秀的研究成果,具有较好的学术积淀和较强的师资队伍[5]。农林院校材料专业的培养目标必须结合自身的研究领域,突出可再生资源的优势,提高材料性能,培养开发研究新材料和新工艺方面的基本能力[6]。综合来看,材料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就是把科研创新和实践创业有机结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同时,鼓励和支持学生的个性发展,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终使学生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材料专业人才。安徽农业大学材料专业一直坚持研究发展新型环境友好型生物质功能材料,力求培养大批优秀人才以适应国家经济快速发展需求及对生物质材料方面人才的需求,因此,安徽农业大学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突出特色及专业优势,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以适应地方经济的未来发展,培养利用材料学来促进经济和生态和谐发展的专门人才。

二、“双创型”人才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创新创业教育并非是要让每一位学生都必须开展自主创业,而是重视对学生人格品质、头脑思维和能力素质的培养。其中,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是核心。换言之,创新创业教育的重中之重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让学生提高创新创业意识,这对学生将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中,通过对学生个性发展的调查研究,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在众多职业方向中做出合适的选择,找出适合自己的目标,并引导学生个体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完善和确定自己的职业理想。针对不同年级,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创新创业讲座,以历年成功案例为代表,引导学生在当今社会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让学生们可以不断向自己的目标前进。

(二)人才培养模式及理念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7]。在人才培养方面,培养目标的确定极为重要。当今社会对高等学历人才的智力依赖逐渐向实用型转变,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国家政策的扶持,以及高精细行业的划分,使具有专业素质人才有机会自主创业,这对创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大学生进行“双创”培养,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当代大学生的迫切需求以及社会经济转型的动力,更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必须转变理念和培养模式,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必修课程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中,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理念、方法、技术贯穿其中,把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并在培养模式上建立起高素质、多元化、专业化、创造性的课程结构,使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既有具体的实用性与时效性,又能满足当地的实际需求,为区域发展增添力量。因此,为使创新创业教育覆盖全校学生,在结合安徽农业大学实际情况的同时,学校开始探索发展“全方位”“双创型”人才培养体系。为了培养能够在多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技术改造和企业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双创型”人才,在全校范围开设普及化、个性化、拓展化的创新创业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实现“双创”课程学分与专业学习选修课程学分以及双创课程学习与“双创”实践、实习等活动学分互换,增加创新实践在基础教学中的分量,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使“双创”精神融入学生日常学习当中。

(三)探索研究一套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涉及多种学科,并将多学科进行整合,以学生的专业课程为基础,将其他相关课程的内容、理念与创新创业理念、方法等相互融合,形成富有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的课程体系[8]。课程教学体系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影响到课程教学的效果,影响到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教学思想与教学内容相联系的重要载体[9]。现代生物质材料是多学科交叉相融的产物,不是单一的学科,而是将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与生物质材料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的更具有农林院校背景特色的专业[10]。安徽农业大学材料专业还开设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物理化学、高分子材料学、生物质资源材料学、复合材料学、材料装备学和胶合材料学等基础课程,内容丰富,交叉融合,由浅入深,为学生今后在材料多领域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5]。

(四)构建多元化师资队伍教师在“双创型”人才培养中充当至关重要的角色。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专业理论技术扎实、实践经验丰富、个人能力出众的多元化教学师资队伍,是立教之基、兴教之本、强教之源,是推动教学体制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11]。“双创”教育是一项涉及多门学科,对教师综合素质要求高的教育,授课教师需要具备深厚的学科知识、广泛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安徽农业大学材料专业采取送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培养师资力量。与企业联系,派老师走出去学习专业的创新创业知识,让老师挂职锻炼,掌握最新的市场动态以及企业生产一线经验,以实践促学生的发展,注重知识的更新和拓展[12]。同时,与企业达成多项互助科研项目,通过组织学术讲座和会议的方式提高教师的生产实践能力,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本专业也积极从企业聘请客座教授,每学期定期给学生开展实践教学讲座,与理论课程穿插,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升了学生创业实践操作能力[12]。

(五)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分阶段、分层次的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的一种教育[13]。创新创业教育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总结规律,才能使创新创业教育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升。安徽农业大学材料专业以企业体验、实习实训、产教融合、孵化落地、竞赛活动、交流互动、技能提升等活动托起教育平台,并引入多方资源参与到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培育与指导中,充分利用政府、企业、园区、金融及高校等政策优势、产业优势、科研优势,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除了学校公共开放的实践教学内容外,主要还开展了金属工艺实习、高分子材料课程实习、生物质材料相关企业参观与学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以企业体验、交流互动、技能提升为导向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专业基础能力实践平台、专业应用能力实践平台、专业“双创”能力实践平台和专业网络实践平台的构建去落实和完善实践教学,将课堂上所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中去,不但培养了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还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提高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结语

培养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具有高级实践技能的毕业生,是更好服务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三农”的需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办学目标的高等本科院校应充分利用地域环境所提供的资源条件,走与区域经济、地方市场紧密结合的道路,并适时调整培养目标,通过加强自身优势和特色学科建设,将学科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以促进人才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培养人才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赢得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对高等农林院校材料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展开讨论,探究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修订专业培养方案,明确实践教学改革目标,构建多元化师资队伍和新型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农林院校材料专业培养“双创型”人才提供简单的参考,同时为培养一批创新实践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宝宽,杜朝军,王利娟,等.师范院校化工专业“双创”人才培养初探[J].江西化工,2016(6):171-172.

[2]张克宏,张晓丽,何敏丽,等.包装工程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基于CDIO理念[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7(3):30-34.

[3]刘广君,马泉山,魏杰.材料类专业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60-163.

[4]林金辉,汪灵,邱克辉,等.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实验教学体系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7(2):54-56.

[5]高慧,张利萍,徐斌.高等农林院校新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特色及发展路径初探——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7(5)30-32.

[6]刘景宏.农林院校材料与工程专业阶梯式实习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12(5):11-13.

[7]杨文斌,宋剑斌,陈寒娴,等.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3(S2):69-70.

[8]康广,王静.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的“双创”人才培养[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5-67.

[9]赵东,王洋,洪翔飞,等.农林院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路径及规律探析——基于问卷调查结果和AHP分析[J].中国农业教育,2015(4):53-58.

[10]王传贵,张双燕,赵东.农林院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及发展思考——基于SWOT分析[J].中国农业教育,2015(3):39-44.

[11]邸明伟,高振华,朱丽滨,等.“生物质材料”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J].森林工程,2013(4):158-160.

[12]刘允.“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研究——以黄淮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为例[J].高教学刊,2017(6):151-152.

农林生态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

本文就花椒的育种现状、有效成分、食用和药用价值、生态效益及分子生物学在花椒上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论述,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花椒;研究现状;问题

花椒属芸香科常绿或落叶植物,为乔木、小乔木或木质藤本[1],原产我国,是重要的调味品、香料及木本油料树种之一,是一种药食两用树种[2]。花椒的茎和枝具皮刺,茎皮具有芳香味;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叶轴有刺突,小叶对生,具有透明油点;花小,青黄色,雌雄异株,顶端伞状圆锥花序或簇生;蓇葖果,红色,毛囊开裂,具粗大腺点,沿背腹缝线开裂;种子球形或半球形,黑色,光亮,具胚乳。花椒作为重要的经济树种,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11至10世纪的周代,林鸿荣《椒史初探》中就有我国人民利用花椒的纪实。明朝时期我国的花椒就已经远销朝鲜、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享誉海内外。中国花椒属有39个种14个变种[3],分布范围广,北至辽东半岛,南至海南岛、台湾、西藏地区也有分布。花椒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生态保护功能,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和市场需求的拉动,我国花椒种植面积迅速扩大。

1花椒的研究现状

1.1花椒生理学研究

在花椒生理方面,李安定(2007)等以盆栽顶坛花椒幼苗为对象,在不同水分梯度条件下用CO2气体分析仪进行林木生理指标观测,研究了顶坛花椒1年生苗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片水分利用效益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探索出了喀斯特地区顶坛花椒的最佳土壤含水量范围[4]。彭惠蓉(2009)等通过幼苗形态观察及根、茎、叶生长过程观测,研究了顶坛花椒种苗苗期生长规律,并将苗期划分为3个生长时期[5]。马英姿(2007)等为了筛选蚬壳花椒组培苗增殖的最优培养方案,对影响组培苗增殖的因素进行了试验,探索出了蚬壳花椒的最适增殖培养基[6]。彭熙(2007)等以贵州省花江喀斯特峡谷花椒林地土壤水分全年的动态变化特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含水量与土壤结构、植被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土壤层次水分动态变化规律,划分出了土壤水分垂直变动带;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土层有不同的水分动态变化规律[7]。在耐冷性方面,毕君(2009)等为探讨花椒属不同品系的早期耐低温能力,采用低温发芽与芽苗期低温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低温对花椒发芽率、芽苗鲜质量及其物质代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花椒各品系芽期和苗期耐冷性具有较好的一致性[8]。

1.2花椒育种研究

在花椒育种方面,育种工作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花椒的生长进行调控。赵晓光(2010)以当年采收的花椒种子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的碱水、沙场低温和GA3激素处理,提高花椒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9]。杨大圣(2015)和屈红丽(2015)分别从育苗技术、苗木管理、整地造林、整形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管理等方面对花椒丰产技术进行了讨论[10~11],为花椒的栽培提供了技术指导。在良种选育方面,王永发(2003)、原双进(2006)等选育出一批具有遗传稳定、树势强、丰产、易采摘、风味独特等特点的花椒良种,如大红袍王、狮子头、南强1号和无刺椒等[12~13]。

1.3花椒有效成分的研究

近年来,众多学者对花椒的化学成分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经测定:花椒的化学成分主要有挥发油、生物碱、酰胺、香豆素、黄酮等,其它成分还有三萜、甾醇、烃类、木脂素以及脂肪酸等[14],由于产地的气候、雨量、日照和土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花椒化学组成及含量有较大差异[15]。花椒作为一种调味品,其化学成分的萃取及鉴定方面已有大量研究。牟淑杰(2010)等采用超临界CO2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提取过程中花椒粉粒度、萃取压力、时间和温度等因素的最佳工艺参数[16]。魏永生(2011)等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大红袍花椒挥发性成分的研究表明:其主要挥发性成分为β-月桂烯(21.41%)、苎烯(17.06%)、β-水芹烯(10.60%)、γ-松油醇(萜品醇)(9.50%)、桧烯(8.32%)、β-罗勒烯(8.00%)、胺叶油素(7.09%)、罗勒烯(3.82%)、α-蒎烯(3.59%)、香橙烯(1.15%)、α-乙酸松油酯(1.08%)等萜烯类以及醇类或酯类化合物[17]。应用GC/GC-MS对Zan-thoxylumschinifolium叶水蒸馏提取物的分析表明:新鲜叶中精油的主要成分是芳樟醇(12.94%)、姜黄素(8.95%)、柠檬烯(6.45%)和甘香烯(5.43%)[18]。马英姿(2010)等首次从蚬壳花椒中性亲脂性成分中分离得到了6个化合物:正三十烷、正十六烷醇、熊果酸、异虎耳草素、佛手内酯和β-谷甾醇[19]。此外,研究者对花椒籽的化学成分也做了大量研究。经试验分析证实,花椒种籽油主要成分为棕榈酸、棕榈油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其中,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的混合含量高达57.549%~87.907%;花椒籽油含有丰富的Ca、Mg、Fe、Zn及含量较高的Sr、Mn等人体必需的矿物元素[20]。马养民(2010)等采用GC-MS分析花椒籽油脂肪酸组分,鉴定出l2种脂肪酸,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种组分的相对含量:棕榈酸(20.14%)、油酸(29.72%)、亚油酸(29.65%)和α-亚麻酸(17.91%);花椒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78.4%,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47.8%[21]。寇明钰(2006)以碱溶酸析法提取花椒籽蛋白质,结果表明重庆青花椒籽中蛋白质含量较低(7.18%),而纤维素含量最高,为62.85%[21]。

1.4花椒的功能价值研究

1.4.1花椒的食用价值

花椒是调味佳品,因其含有川椒素、植物甾醇等成分,而具有特殊的麻辣郁香味,是人们喜爱的调味品之一,也是副食加工业的主要佐料,能除腥气、消毒杀菌,是腌制各种酱菜、腊肉、香肠不可或缺的配料。四川花椒被广泛用于中国、日本、韩国、尼泊尔等的菜系中[23~25]。椒柄、椒叶、树皮也具有麻味,可做加工调和的副料,也可做腌菜。《齐民要术》中记载:“其叶及青摘取,可以为菹;乾而未之,亦足充事”。

1.4.2花椒的药用价值

花椒树全身是宝,除具有多种营养物质外,还有独特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中记载:“花椒,其味辛而麻,其气温而热。入肺散寒,治咳嗽;入脾除湿,治风寒湿痹,水肿泻痢,入右肾补火,治阳衰,溲数、足弱、久痢诸症。”花椒是中国传统的中药材,其果实可用于治疗腹痛、感冒、呕吐、腹泻和湿疹[3]。ZanthoxylumalatumRoxb.是一种药用灌木,在巴基斯坦俗称“Timber”,其种籽的粉末具有极佳的香料价值,可以作为芳香补药和开胃药,还可用于治疗发烧、消化不良、霍乱等;其果实、树枝和刺可用作驱风剂和开胃药,可用于治疗牙痛,巴基斯坦人将其干果皮与盐、薄荷和茴香混合,用于治疗消化不良和头痛[26];其根可用作退热药、消化药和补药;其茎皮可用作治疗胃肠气胀、疝痛、消化不良、耳痛、牙痛和蛇咬伤;Zanthoxylumrhoifolium茎皮的醇和己酸提取物具有镇痛的作用[27],该花椒的药用价值在印度得到广泛的应用[28]。此外,花椒具有防虫防腐的功能,对害虫有麻痹、驱逐、预防的效果[29],在保存粮食、衣物时,可用花椒研细,用纱布包好,放在粮食表面或堆入粮、衣物中,具有防虫蛀的作用。此外,花椒还具有抗氧化、保肝、抗疟原虫、细胞毒素、抗恶性细胞增生、抗病毒、抗痉挛和抗真菌的功能[30~36]。

1.4.3花椒的生态价值

花椒具有防风固坝和保持水土的作用。花椒主根较浅,侧根发达,一般分布在50cm土层内,形成错综复杂的根系网络,使其具有耐旱、防风固土和改善生态的功能。李苇洁(2010)等的研究表明,顶坛花椒林生态系统在维系和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及改善喀斯特峡谷生态环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7]。此外,花椒还具有观赏价值。花椒枝条苍劲,小叶翠绿,枝刺锐利,树形可造形,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

1.5分子生物学在花椒上的研究现状

目前,运用分子生物学对花椒的研究相对较少。汉素珍(2011)构建了适宜花椒ISSR-PCR反应的最佳体系[38]。邓洪平(2008)等以九叶青花椒为研究材料,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及聚类分析等方法,证明了九叶青花椒具有相对独立且稳定的形态特征,并认为定义其为变种是科学可行的[39]。李庆芝(2009)等采用RAPD分子标记方法分析11个花椒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以及遗传多样性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不同地域种植的同一品种材料遗传距离较大,说明了花椒的遗传多样性与地域分布有关[40]。郑海星(2011)等利用30条RAPD引物对21份花椒种质资源的DNA进行了扩增,从分子水平上反映出了花椒种质资源复杂的遗传背景[41]。尽管花椒的果实在外部形态,物理特性上与混淆品差异较小,但在cpDNAtrnL-F间隔区序列上却存在着显著而稳定的差异,该序列在属以下的分类阶元中同源性极高,可达100%[42],此外,王福(2015)等利用ITS2序列二级结构作DNA条形码辅助分析手段可准确有效地鉴别花椒及其混伪品[43]。

2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讨论

2.1存在问题

除东北、内蒙古等地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花椒分布。常见的栽培品种习惯上称为大红袍、小红袍、大花椒、白沙椒、枸椒、六月椒、八月椒等,其分类依据各不相同,叫法颇多,存在品种杂乱、同名异物等问题,给生产和销售带来不便[44]。与其它果树相比,我国花椒科研起步晚、力量分散,在许多领域的研究不够深入,花椒的良种选育及产业化栽培技术,花椒有效成分的新型提取技术,分子生物学等方面,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2.2讨论

1)当前急需对花椒的品种进行规范化命名,开展大范围的花椒种质资源调查,同时进行选优工作,建立种质资源基因库,在此基础上开展杂交育种、转基因育种等遗传育种新技术研究,培育具有穗粒数多、果粒大、高精油、高抗性(抗病虫、抗干旱、抗低温)、药用价值高、无刺的花椒新品种。同时也可以开展专用目的品种的培育工作,如日本的一些品种,因无刺且株形紧凑,适合椒芽菜生产,培育专用目的的花椒品种,也是花椒育种的一大趋势。

2)我国花椒产品的开发落后,特别是医药、农药、化工等领域的研发相对滞后,也是制约花椒生产化的关键环节。农业发展要与医药、化工领域科研人员进行多学科、多层次合作,大力开展花椒新产品的研发工作,为花椒生产寻求新出路。

3)在良种选育方面,当前应做好不同品种的生态区划分及其规范化栽培技术,重点仍然是提高品质和产量。研究花椒防冻害技术,争取在高效防冻产品上取得突破,此外,加强花椒良种选育,筛选出一批性状稳定、结实量大、刺少、抗逆性强的品种,有助于花椒的推广种植。

4)对花椒树不同树型的冠层结构和生理特征开展研究,以期通过树体内在特征和环境条件相结合的研究来分析解决花椒高落花率和高落果率问题。

5)目前,花椒的采摘主要靠人工采摘。人工采摘费用的快速增加,导致椒农纯收入降低,加上采椒季节用工量大,导致花椒采收劳动力短缺,采收更加困难。因此,选育无刺品种、研究花椒机械化采摘技术和开发花椒机械采摘产品亟待解决。

6)此外,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花椒研究上的应用较少,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加大分子技术的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花椒的辅助育种和高产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王贵华,吴银明,李远潭.花椒的药用价值及栽培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10,(9):40~41.

[2]李建红,张水华,孔令会.花椒研究进展[J].中国调味品,2009,34(2):28~31.

[4]李安定,喻理飞,卢永飞.喀斯特区顶坛花椒适生的土壤水分环境[J].福建林业科技,2007,34(3):117~121.

[5]彭惠蓉,陈训.顶坛花椒苗期生长规律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351~16354.

[6]马英姿,王平,王晓明等.蚬壳花椒组培苗的增殖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5):552~555.

[7]彭熙,钱晓刚,杨滨.贵州省喀斯特峡谷花椒林地土壤水分特征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07,27(6):170~173.

[8]毕君,曹福亮,郁万文.花椒属不同品系种子萌发期耐低温能力[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37(9):41~42.

[9]赵晓光.花椒种子处理方法与发芽特性的研究[J].种子,2010,29(7):90~91.

[10]杨大圣,曾贤祥,韦启勇.花椒丰产栽培技术[J].北京农业,2015,4:66

[11]屈红丽.花椒栽培管理技术[J].现代园艺,2015,10(20):44

[12]王永发,张秀云,郭俊杰.花椒良种大红袍王选育及丰产栽培研究[C].第三届全国干果生产与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3

[13]原双进,张振南,王云芳,等.花椒良种选育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6,2(2):84~86

[14]梁辉,赵镭,杨静,等.花椒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2014,29(1):91~94

[15]石雪萍,李小华,杨爱萍.花椒有效成分以及开发利用研究进展[J].中国调味品,2012,37(7):6~9.

[16]牟淑杰,邓书平.正交方法萃取花椒油优化工艺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6):123~125.

[17]魏永生,杨振,郑敏燕等.大红袍花椒挥发性成分的HS-SPME/GC/MS分析[J].广州化工,2011,39(4):100~102.

[19]马英姿,王平,袁园等.蚬壳花椒中性亲脂性成分的抑菌活性及其化学成分[J].林业科学,2010,46(2):162~165

[20]庄世宏,李孟楼.花椒籽油的成分分析[J].西北农业学报,2002,11(2):43~45.

[21]马养民,张巧云,朱军峰.GC-MS分析花椒籽油脂肪酸组分[J].粮食与油脂,2010,(8):40~41.

[22]寇明钰.花椒籽蛋白质分离提取及功能性质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6.

[37]李苇洁,汪廷梅,王桂萍,等.花江喀斯特峡谷区顶坛花椒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中国岩溶,2010,29(2):152~154.

[38]汉素珍,王有科,李明等.花椒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J].生物学杂志,2011,28(5):30~33.

[39]邓洪平,徐洁,陈锋,等.九叶青花椒遗传多样性的形态与分子鉴定[J].西北植物学报,2008,28(10):2103~2109.

[40]李庆芝,刘振伟,毕于义,等.采用RAPD技术探讨花椒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9,45(9):865~868.

[41]郑海星,李周岐,薛惠丹,等.花椒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1,26(2):96~100.

[42]沈洁,丁小余,张卫明,等.花椒cpDNAtrnL—F间隔区序列的特征及其在混淆品鉴别中的应用[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4,23(3):29~32.

[43]王福,闫珂巍,潘欢欢,等.花椒及其混伪品ITS2序列二级结构比较鉴定研究[J].2015,26(8):1936~1937

农林生态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关键词: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社会需求

2004年8月,江西省开始了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改革基本结束,配套改革正在跟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塑造了林农的市场主体地位。林农自主经营、发家致富的积极性极大地调动起来,但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小规模林业生产与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建立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能较好地解决这一矛盾。为此,笔者与课题组成员于2006年8月至2007年9月先后深入江西省林业基层单位、乡村和农户中开展林业社会化服务需求调研,以期通过实地调研为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依据。

1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概念和内容

林业社会化服务。指的是专业经济技术部门、乡村合作经济组织和社会其他方面为林业发展所提供的各种服务。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指为林业发展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的服务组织和活动的组合。

林业社会化服务内容十分广泛,涵盖了林业生产全过程,一是产前服务。包括林业技术教育和培训服务、科技推广和咨询服务、林业政策法律咨询服务、林产品市场信息服务、林地林木流转服务、筹资融资(信用担保、抵押贷款)服务、提供优质种苗等必要生产资料二是产中服务,包括林地规划设计,造林抚育设计。采伐更新作业设计,育种育苗、整地造林、抚育间伐、林地更新的技术指导,森林有害生物和火灾预防,林地林木资产评估,木竹检量,林木采伐等服务。三是产后服务,包括林产品收购、储运、加工、销售提供的服务。

2林业社会化服务需求调研基本情况

2006年8月到2007年9月,笔者和课题组成员按山区、丘陵、滨湖平原选择了江西省14个县开展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另外6个县开展农户问卷调查。调研中,共召开由政府和部门领导、林业技术管理干部、乡村干部、林农、林业大户组成的现场座谈会42场,实地考察调研乡村、基层林业工作站、产权流转中心、“三防”协会、造林公司、国营林场、林业生产基地等与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相关的单位和部门45个。调查问卷分干部调查问卷和林农调查问卷两类,发放干部调查问卷230份,收回180份;发放林农调查问卷305份,收回229份,合计收回调研问卷409份。通过调研,取得了第一手数据资料。

3林业社会化服务需求调研结果分析

3.1林农从事林业生产要素稀缺性调查分析

调查问卷设计了“您经营林业最缺的是什么?”,如林农缺少某项要素则按资金、技术、市场信息、劳务、其它5项填写。在全省调查了23个村229户林农,结果有225户农户缺少一项或几项生产要素,占调查农户的98.3%。其中,缺少资金的124户,缺少技术91户、缺少市场信息51户、缺少劳力32户,缺少其它如林地、管理等6户,它们分别占缺少生产要素户数的55%、40%、23%、14%和3%。林农主要缺的是资金,其次是技术和市场信息,劳动力和其它要素不是主要问题。5项生产要素的稀缺性比例结构如图1。

然而,在山区、丘陵或平原地区林农生产要素稀缺性表现不同:在山区乡村,63%的农户缺乏资金,33%的农户缺少技术,26%的农户缺乏市场信息,10%的农户缺少劳力;而在丘陵或平原乡村,45%的农户缺乏资金,51%的农户缺少技术,20%的农户缺乏市场信息,21%的农户缺少劳力。按农户生产要素稀缺性从大到小排序,山区顺序是:资金一技术一信息一劳力,丘陵或平原顺序是:技术一资金一劳力一信息。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不同地区林业经营的传统和习惯不同。农户在经济上对林业依赖程度不同,生产要素的稀缺性和需求程度也不同。山区林农对林业的依赖程度大。同时林地面积大,资金成为经营林业最大障碍;丘陵或平原地区农户基本上以农耕为主,务林不是传统产业,缺乏林业经营经验和技术,技术则成为第一需求。因而,不同区域宜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以满足农民的林业生产需求。

同时,在对林业干部、技术人员、乡村干部的调查中。也能印证上述结果。调查问卷设计了“您认为当前林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依迫切程度按顺序填写:A为政策、B为资金、C为技术、D为信息、E为中介服务、F为市场、G为产业发展)”。排列在前3位的问题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调查了14个县(市)林业局、乡镇、行政村干部和科技工作者180人,填写的有效票140张,按前3位的问题统计得票数:填写政策问题117票。资金问题105票、技术问题59票、信息问题34票。即林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前3位问题中。84%的人认为是政策问题、75%的人认为是资金问题、42%的人认为是技术问题、24%的人认为是信息问题,资金、技术、信息3类问题是仅次于政策而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如果用票数结构比例表示。则政策、资金、技术、信息、中介服务、市场发育、产业发展票数分别占总票的33%、29%、16%、9%、2%、7%和4%(图2)。

由此可见,无论从林农的需求,还是从林业管理干部、乡村基层干部、林业科技工作者的角度看,除政策问题外,资金、技术、信息问题是当前林业发展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林业社会化服务的核心是尽力帮助林农和林业经营者解决上述问题。

3.2林农森林抵押货款需求意愿调查分析

如前所述,资金缺乏成为林农投资林业的第一制约因素。农村小额贷款是一个可行的途径,但点多面广,贷款风险大。银行不愿意进行小额贷款,那么森林资源抵押货款是否可行?在问到林农“您是否希望能实行森林抵押货款?”时,69%的农户希望能抵押货款,24%的农户无所谓,只有7%的农户不希望抵押货款。而林业和乡村干部的判断是:森林抵押货款需求旺盛的占30%,一般的占55%,很少的占15%;在问到是否需要开展森林资源抵押货款时,干部认为需要的占80%。不需要的占10%,无所谓的占10%。两者认识基本一致,同样足以说明森林资源抵押货款是林农和林业发展所必需。就不同地域而言,山区县76%的林农希望能抵押货款。16%的农户无所谓,只有8%的农户不希望抵押货款;丘陵、平原县中,58%的农户希望能抵押货款,37%的农户无所谓。只有5%的农户不希望抵押货款。山区与丘陵平原县比较,农户希望森林抵押货款人数比率相差18%,说明山区更希望能开展林业抵押贷款。这与干部调查判断基本一致:在山区县调查,林业和乡村干部认为当地森林抵押货款需求旺盛的占37%,一般的占46%,很少的占15%;而在丘陵平原县调查,当地林业干部认为森林抵押货款需求旺盛的占11%。一般的占67%,很少的占22%。以上结论说明,森林资源抵押贷款的重点应放在山区林区。

3.3林农从事林业经营风险调查分析

从事林业会面临着各种自然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和政策风险。但林农真正最担心的风险是什么呢?最害怕的事一般是风险最大的事。调查组设计了“您经营林业最怕的是什么?”让林农问答。在229户调查农户中,227户回答了该问题,其中:怕政策不稳(A)的132票,怕不赚钱(B)的45票,怕发火灾、病虫害(C)的93票,怕林木被偷盗(D)的37票,其它(E)的4票;分别占有效票的58%、20%、41%、16%和2%。分区域统计表明:山区村农户63%的人怕政策不稳、17%的人怕不赚钱、40%的人怕发生火灾和病虫害、23%的人怕林木被偷盗;而在丘陵平原地区51%的人怕政策不稳、24%的人怕不赚钱、42%的人怕发生火灾和病虫害、7%的人怕林木被偷盗。两者没有本质的差别。只是山区农户依靠山林生存,更担心林业政策的稳定性;而丘陵平原地区由于农业生产用火多,防火意识不强。更担心发生山林火灾(图3)。

调查结果表明。从事林业最大的风险是政策风险,其次是火灾、病虫害风险,再次是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调查结果揭示一个事实,因林业生产周期长,政策稳定性是关键,“三防”建设是重点。经济效益是动因。因此,制定有利于林业发展政策,特别是产权政策长期稳定,同时组建有效率的“三防”体系,是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3.4森林资源保险意愿调查分析

林业经营风险大,林农是否有林业保险需求呢?在问到林农“您是否希望实行森林资源保险?”时,希望实行森林资源保险占调查户数的71%,无所谓的占21%,不希望实行保险的占8%,可见林农有森林资源保险的潜在需求。在山区,农户希望实行森林资源保险的71%,无所谓的占17%,不希望实行保险的占11%;在丘陵平原乡村,农户希望实行森林资源保险的71%,无所谓的占26%,不希望实行保险的占3%。从调查结果看,农户实行森林资源保险的意愿在不同地区变幅很小。

在林业部门干部、技术人员、乡村干部调查的180人中有171人进行了问卷回答,认为有森林保险必要的有127人,不必要的16人,无所谓的28人,分别占总人数的75%、9%、16%。同样可以说明森林保险的必要性。

3.5法律咨询服务调查分析

林业不同于其他行业或者农业,除林木生长周期长等本身特征外。它的外部经济性很强,涉及到国土安全、国际生态环境、人类生存、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当今全球关注与参与的热点领域。同时,务林不同于务农,林业上的造林整地、抚育间伐、防火防虫、采伐运输都要受到林业法律的诸多刚性约束。林农只有了解林业法律法规知识,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才能既保护个人的合法权益,且不至侵犯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而林农不可能全面熟悉有关林业政策法律知识。因此,需要在普法的基础上开展林业政策法律咨询服务。那么服务需求到底如何?对林业部门、乡村干部和林农的调查表明,林农迫切需要政策法律咨询服务的占30%,需要的占69%,二者合计人数比例达99%。其中,山区林农迫切需要政策法律咨询服务的占33%,需要的占66%;而丘陵平原农民迫切需要的占21%。需要的占77%。山区林农需要政策法律咨询服务显得更为迫切。

当问到林农“您觉得法律对林农来说有没有帮助?”时。回答很有帮助的占53%,有一定帮助40%,没有帮助的占7%。在山区乡村,法律对林农很有帮助的占55%,有一定帮助34%,没有帮助的占11%。在丘陵平原乡村,法律对林农很有帮助的占49%,有一定帮助49%,没有帮助的占2%。两者在法律的运用方面没有表现明显的差别。

因此,开展林业政策法律咨询服务是林农经营林业的需要。也是促进林业发展、维护林区稳定、达到森林资源增长的重要途径和基本内容。

3.6林业科技服务需求调查分析

调研中。在问到“您是否希望有人对您进行林业科技指导?”时。87%的农户需要林业科技指导,13%的农户无所谓。而没有农户回答不需要林业科技指导。林业和乡村干部也认为:林农对林业科技服务迫切需要的占36%,需要的占6o%,共占人数的96%。不需要和不知道的仅占4%。

调研统计中还发现,林农最缺的林业实用技术是毛竹培育技术、果树培育技术、用材林丰产培育技术和茶叶栽培技术。而现有的林业技术从何而来?问卷统计表明:22%的人是祖辈传下来的(A),16%的人从当地能人处学来的(B),14%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获得的(C),13%的人是技术人员推广得到的(C),20%的人是林业技术培训获得的(E),15%的人是从学校(F)和其它途径(G)获得的(见图4)。新晨

以上调研说明,林业科技服务体系还没有真正有效运行起来,林业科技推广部门、林业院校、林业科研院所等还未充分发挥科技资源优势,以满足基层和林农对林业科技日益增长的需求。

3.7社会中介服务调查结果分析

林业社会中介服务包括森林资产评估、木竹检量服务、调查设计等可市场化的领域,是林业社会化和产业化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对于森林资产评估需求而言,在调研中,林业部门、乡村干部认为林农迫切需要的占25%。需要的占68%,共占总人数的93%。分区统计结果显示:在山区县,认为迫切需要的占29%,需要的占67%。合计占总人数的96%;在丘陵平原县,认为迫切需要的占15%,需要的占68%,合计占总人数的83%。而对木竹检量服务需求而言。认为迫切需要20%。需要的占71%。合计占总人数的91%。分区统计结果是:在山区县,认为迫切需要的占24%,需要的占69%。合计占总人数的93%;在丘陵平原县,认为迫切需要的占11%,需要的占76%,合计占总人数的87%。

以上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总体上林业社会中介服务的需求是旺盛的,但区域不同森林资产评估需求不完全一致,山区的需求比丘陵平原更旺盛。因此,在山林分户经营后,由于股份合作经营、家庭联合经营等经营形式日益多样化,森林资源产权流转速度加快。森林资源抵押贷款在逐步推行,专业技术性强的中介服务需求必然日益旺盛。

3.8林业产权交易机构需求意向调查分析

农林生态论文范文第8篇

文章以加权变异系数、Gini系数和Theil指数、国内和国际对旅游差异的贡献率等指标对浙江省旅游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旅游业发达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环杭州湾地区,浙江省中部靠近内陆的区域旅游业发展相对落后;各区域国内、国际旅游存在显著差异,但国内旅游差异是浙江省旅游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环杭州湾、温台沿海和浙中三大城市群差异明显,环杭州湾地区对于旅游的贡献率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城市群区域。产生以上差异的原因主要有城市群旅游资源差异、地方经济、政策导向和交通因素等。

关键词:

旅游经济;空间差异;变异系数;Gini系数;Theil指数

旅游是社会经济的一种普遍现象,在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显著的区域发展不均衡现状[1]。旅游发展的空间结构是旅游主体与客体在空间中相互作用形成空间聚集的程度以及状态[2]。二十世纪末,很多国外学者将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分析运用到了经济分析中。国内学者对旅游空间的研究始于1980年,近年来旅游空间发展结构的研究也逐步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相关研究主要有我国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3],我国西北旅游局势的分析和存在问题[4],基于场理论的沪苏浙皖地区旅游空间差异研究[5]等。尽管旅游空间发展结构的文献资料日渐多元化,但是相关分析还不够深入。因此,有必要对旅游空间发展相关研究结果进行梳理,从而及时更新资料和反映学术的研究动态,也进一步为各类研究提供可靠依据和最新方向。浙江省不仅是经济大省,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元化的人文景点,旅游业也很发达。但是浙江省各市的旅游收入却存在显著的差异,杭州和宁波的旅游收入远远高于其他城市,一定程度上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会抑制浙江旅游业的发展。本文就浙江省的旅游空间差异进行研究与分析,揭示各区域旅游不平衡发展的影响因素,从而优化各市之间的旅游差异,促进浙江省旅游业整体上的快速和稳定发展。

1研究方法与研究区域

1.1研究方法计算空间差异有很多计算方法,论文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计算2005—2013年的统计数据资料,来分析和比较环杭州湾城市群、温台沿海城市群、浙中城市群三大城市群①(涉及11个市级行政单位)之间的差异,主要采用浙江省旅游收入的加权变异系数、Gini系数和Theil指数、国内和国际对旅游差异的贡献率等指标来分析空间差异。泰尔指数是分析区域间旅游收入水平差异的重要指标,因此该指标在学术论文中多次被运用到,成为分析区域差异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Theil指数的计算是为了能够进一步探究浙江省旅游经济发展差异区域的构成,以及各自组分在总体差异中的重要性和对整体的影响,Theil指数的计算公式(4)及分解式(5)如下所示。

1.2数据来源和研究区域论文数据涉及常住人口、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收入和旅游总收入占GDP比值,数据来自《浙江省旅游统计年鉴》(2005—2014年)。论文采用区域划分法,以市级行政单位作为研究对象,将浙江省11个城市按照地域分为三大模块来进行比较,即三大城市群:环杭州湾城市群(杭州市、宁波市、嘉兴市、湖州市、绍兴市、舟山市)、温台沿海城市群(温州市、台州市)、浙中城市群(衢州市、丽水市、金华市),根据搜集的相关资料数据,通过公式计算相对的指标(浙江省旅游总收入的加权变异系数、Theil指数和Gini系数、国际和国内队旅游差异的贡献率)来进行研究[6-7],从而来分析浙江省的旅游经济总体的差异特征和各市之间的差异情况。

2浙江省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分析

2.1浙江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浙江省作为一个旅游大省市,旅游业总体发展良好,但区域间差异明显,由于经济基础、旅游资源分布、交通、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因素,旅游业呈现出了显著的不均衡现象,而各市地域间在旅游经济上的差异也日趋显著,各市区域旅游经济不平衡发展成为普遍的现象[8-9]。浙江省旅游业得到了空前发展,培育和发展了一批新型旅游业态。同时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激发了居民潜在的旅游欲望,促使旅游业不断发展。2013年,浙江省的旅游总收入就高达5536.2亿元,旅游总收入占GDP的14.7%,但各市之间差异明显(见表1)。根据上述表1数据显示,各市之间收入差异明显,可将11个城市旅游收入分为4个阶梯,第一阶梯:杭州、宁波;第二阶梯:温州、金华、绍兴、嘉兴和台州;第三阶梯:湖州和舟山;第四阶梯:衢州、丽水。根据各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差异分析,有利于正确认识区域间的发展局势与存在问题,对优化空间分布,制定合理、有效、科学的调控政策,促进地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10]有着重要作用。

2.2旅游经济差异趋势特征依据年鉴提供的2005—2013年的数据,按照上面3个公式,从加权变异系数、Gini系数和Theil指数三个方面来计算和比较浙江省11个城市历年来的旅游差异,得到9年来总体差异变动表(如表2)。根据图1显示,浙江省的旅游相对差异(加权变异系数)呈现出逐年递减趋势,这证明2005—2013年浙江省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在逐年缩小,由2005年的1.029到2013年的0.783,降低了23.9%。Gini系数方面,2005—2013年旅游总收入的Gini系数基本都大于0.5,只有2013年系数为0.49,说明浙江省旅游经济的空间差异差距较大,例如2013年杭州5536.2亿元,衢州197.3亿元,前者是后者的28倍。近年来,Gini系数呈逐年递减,证明浙江省内差异在逐渐减小,可见旅游空间差异有所改善,但总体差异仍显著。旅游总收入包括国内和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这有利于进一步准确分析浙江省的旅游空间差异。根据公式分别计算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的Gini系数。由表3可见,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的Gini系数均大于国内旅游收入的Gini系数,说明各个城市国际旅游经济的空间差异明显大于国内。但从时间上看,两组数据都呈现逐年递减趋势,国内和国外的旅游经济空间差异在逐年减小。尽管国际旅游空间差异明显,但所占比重很小,并且比重逐年递减,对旅游差异的贡献率远不及国内旅游。可见浙江省旅游经济空间差异主要受国内旅游因素影响,国内旅游市场一直占着主导地位。

2.3旅游经济三大城市群差异特征

2.3.1各市旅游经济的空间差异以2013的旅游总收入为例,笔者经过统计计算得出:2013年杭州市旅游总收入占全省25%、宁波市占15%、温州市占9%、嘉兴市占8%、湖州市占6%、绍兴市占9%、金华市占8%、衢州市占3%、舟山市占5%、台州市占8%、丽水市占4%。数据显示,杭州市和宁波市旅游业较为发达,领先于其他各市,两市加起来占浙江省旅游总收入的40%,总收入基本与其他8市(不包括温州)的41%持平。杭州市2013年旅游总收入是衢州市的八倍多,两市之间悬殊非常大,可见11个市之间旅游总收入差异明显,且呈现阶梯递减。按照百分比数值,可将11个城市旅游总收入从高到低分为4个阶梯,即第一阶梯:杭州、宁波;第二阶梯:温州、金华、绍兴、嘉兴和台州;第三阶梯:湖州和舟山;第四阶梯:衢州、丽水。

2.3.2国内、国际旅游经济空间差异浙江省内旅游经济空间发展差异一定程度也来自于国内外旅游,为了进一步研究省内差异,有效地反映国内外空间差异对浙江省旅游经济空间的影响,本文对国内旅游发展水平和国际旅游发展水平指标进行计算,得出各市的国内外旅游在浙江省所处的地位。

2.3.3空间差异区域分析11个城市差异出现明显的空间集聚性,按照所处地理空间的不同,把浙江分为三大模块来进行比较,即三大城市群:环杭州湾(杭州市、宁波市、嘉兴市、湖州市、绍兴市、舟山市)、温台沿海(温州市、台州市)、浙中(衢州市、丽水市、金华市)三大城市群。其分别占2013年全省旅游总收入的68%、17%、15%。三大城市群对旅游的贡献率也形成了鲜明对比,环杭州湾地区对于旅游的贡献率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城市群,可见环杭州湾地区对于浙江省旅游的整体贡献非常明显,浙中地区的贡献率不高主要是由于衢州市和丽水市的原因,这两个市本身的旅游收入就在全省处于最后几名,导致整个区域不高,具体见表4。

3浙江省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

旅游经济空间的差异主要受旅游资源、旅游交通、政府政策导向影响,另外也受文化观念、地方习俗、经济因素、产业结构等影响。

3.1旅游资源浙江省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素有“鱼米之乡”的称号,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条件。从自然旅游资源来看,全省旅游资源丰富,但不同区域间存在极大的差别,区域间的旅游资源差异对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1]。例如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区较为发达,衢州、丽水相对落后。杭州因有西湖而得名,成为全国重点的旅游城市,拥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个、部级博物馆9个,全年接待1万人次以上的景点120多处;宁波境内拥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5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11个;而衢州、丽水两地著名旅游景点相对较少。从人文资源来看,杭州是中国七大古都,距今已经有5000年的历史,杭州的灵隐寺、宋城、雷峰塔、岳庙等都有着非常经典的历史典故;温州以经商出名,这种特色模式也带来了不少企业探秘者,这些旅游资源也成为各区域旅游的良好吸引力因素。相比之下,丽水、衢州较为匮乏的旅游资源导致无法吸引更多的游客,无法带动旅游经济更快的发展。可见,旅游资源在是各市开发不同旅游产品,发展旅游经济的基础性条件。

3.2旅游交通游客的旅行依赖于各种交通工具载体,交通成为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旅游地完善的交通体系,对其旅游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影响旅游主观取向因素中,和酒店住宿、当地饮食、旅游景点及其他项目相比,60%的游客将交通放在首位。交通成为影响游客外出旅游的首要条件之一[12]。浙江各市的旅游交通状况差异严重影响旅游业的发展,浙江省有杭徽高速、杭绍甬高速、杭宁高速、沪杭高速、甬台温高速等,将杭州、嘉兴、绍兴、宁波、温州等地区与外界紧密联系。由浙江省2010年的统计数据可知,杭州、宁波及温州的城市道路总面积依次是4754、2379、2339万平方米,明显领先于其他城市。

3.3政府政策导向依据政府规划,浙江预计到2020年将构建以长江三角洲为中心的国际型城市群,拥有强大旅游设施和完备的服务业体系,成为一个综合性的旅游中心。此外,浙江还将建设温台沿海、环杭州湾和浙中三大城市群,三大城市群的形成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区域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13]。浙江还将配套综合的交通体系,构建完成以后,浙江会以杭州、宁波、温州和金华至义乌四个城市区为重要纽带,建成专门为长江三角洲服务的区域性核心高速公路网,杭州到长江三角洲城市的路程将严重缩短,省内交通也将进一步优化。这些政策都会影响旅游业的发展。

3.4地方经济水平旅游产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良好的经济环境会给旅游提供一个物质保障。在旅游业投入上,经济相对发达的市比不发达市域要大很多。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和当地旅游相关产业是吸引游客前来消费的主要原因。根据各市的旅游总收入和GDP,可发现GDP高的城市旅游总收入也高,两者关系呈现正相关。这说明旅游业与地方经济水平有着很大的关联性,良好的经济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会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4主要结论与建议

4.1主要结论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发现浙江省旅游经济发展空间存在着显著差异,主要受集聚型城市群、国内外旅游、地方经济和交通等因素影响。分析差异主要特点:第一,旅游业发达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环杭州湾地区,浙江省中部靠近内陆的区域旅游业发展相对落后;第二,国内、国际旅游空间主要呈现两大特征,国际旅游差异明显,国内旅游占主导地位,也就是说国际旅游在浙江省存在显著的差异,但是对浙江省的旅游贡献率很小,所以对旅游空间差异影响远不及国内的旅游,国内旅游成为浙江省旅游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第三,环杭州湾(杭州市、宁波市、嘉兴市、湖州市、绍兴市、舟山市)、温台沿海(温州市、台州市)、浙中(衢州市、丽水市、金华市)三大城市群2013年的旅游收入分别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68%、17%、15%。环杭州湾地区对于旅游的贡献率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城市群。产生以上差异的原因主要有集聚型城市群旅游资源差异、国内外旅游、地方经济和交通因素等。

4.2建议

4.2.1客观理性看待问题经过本篇论文分析,我们可以直观地发现浙江省目前存在的问题,不均衡发展是浙江省的一个现状[14-15],近几年各市之间旅游经济发展空间差异趋势有所好转,但差异依旧显著。对于浙江省目前的旅游发展局势,我们不能一味追求各市之间的发展平衡,从而过度开发旅游发展相对落后的城市,旅游开发也要根据不同城市的旅游资源、区位条件、区域经济等内资因素,因地制宜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不盲目追求局部发展,顾全大局的情况下合理发展旅游落后地区。

4.2.2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旅游业的稳定发展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当地的交通运输状况、餐饮酒店设施、娱乐场所、购物大厦等因素。环杭州湾城市群和沿海地区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给旅游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物质保障,浙中城市群的旅游发展还有待加强,可以通过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旅游投资与消费,培育和发展旅游新兴业态、强化区域内部联合等手段推动浙中地区旅游业转型升级。

4.2.3加强各市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浙江省11个市之间旅游发展水平不同,发展战略自然也不同,各市之间可以相互交流与借鉴,因地制宜,根据各自不同的现状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战略。例如,各市可以与周边的城市开展旅游联盟,广泛开展各城市之间的旅游合作,互相输送客流量,利用对方旅游优势,取长补短,打造区域旅游联合体,大力推动浙江省旅游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汪德根.中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科学,2011,31(5):528-536.

[2]王恒.大连市旅游系统空间结构优化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8.

[3]吴玉鸣,徐建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集聚的空间统计分析[J].地理科学,2004,24(6):654-659.

[4]麦土荣,宋周莺,刘卫东.西部地区的经济空间格局研究[J].经济地理,2010,30(9):1417-1422.

[5]张爱平,刘艳华,钟林生,等.基于场理论的沪苏浙皖地区旅游空间差异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5,24(3):364-372.

[6]张洁音.浙江省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研究:以浙江省11个地级市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3,33(21):66-71.

[7]陈智博,吴小根,汤澍,等.江苏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J].经济地理,2008,28(6):1064-1067.

[8]程进.安徽省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81-85.

[9]赵亮,李洪娜,卢晓君.区域旅游经济空间结构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0(16):141-143.

[10]曾军.中国入境旅游经济的区域差异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6(12):94-97.

[11]LiJia,ChengShengkui,GanHong.Evaluationofregionaltourismcompetitiveness:AcasestudyofsouthwestChina[J].生态经济(英文版),2007,3(4):393-404.

[12]来逢波.区域交通系统的发展演进对区域旅游产业的影响与优化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79-85.

[13]GuodongSUN,LiangZHAO.Analysisontourismeconomicspatialrelationofliaoningcentralcitygroup[J].AsianAgricul-turalResearch,2014(12):66-68.

[14]李丽娜.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省际差异的空间分析[J].现代商业,2014(27):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