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丘陵山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思考范文

丘陵山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思考范文

时间:2022-03-31 09:04:10

丘陵山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思考

摘要:

玉米是丘陵山区的主要粮食作物,而山地保水保肥能力差,加之夏旱连伏旱,在生产过程中随时都受到自然灾害影响,玉米产量很不稳定,投入与产出比较效益低。本文作者通过对丘陵山区玉米实行早育早栽、配方施肥、适度增密栽培等措施进行分析探讨,初步探索出玉米高产栽培的对策,以躲过夏旱、伏旱而夺取玉米高产。

关键词:

玉米;高产栽培;现状;问题;对策

玉米不仅仅是主要食品生产的来源,也是化学工业、制药工业的主要原料。在农村玉米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高于一般禾本科牧草,是发展畜牧养殖产业主要的饲料来源,玉米秸秆还可当做种植菌类的基质,通过秸秆还田,可以培肥地力,其市场价值很大、用途很广。

1玉米生产现状

1.1留守劳动力年龄偏大,粗放种植现象突出

随着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留守劳动力能力有限,玉米生产面积虽然没有减少,但是,除了部分好田好地进行精耕细作外,偏远地方山坡瘦地只能勉强粗放种植。

1.2玉米生产科技含量低,制约了玉米生产发展

玉米生产科技含量低,生产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主要表现在:一是玉米新品种更换速度缓慢,一些高产优质新品种得不到快速推广应用;二是农技队伍知识老化陈旧,服务手段严重滞后,工作效率低,无法应对现阶段玉米生产发生的不常见病症,影响了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1.3技术宣传不到位,部分农民盲目选购种子

由于缺乏必要的宣传推广经费,加之零售商片面追求利润,引导农民到不正规的种子经营管理部门购种,部分农民购买了假冒伪劣种子,较大制约玉米产量。

1.4机械化程度低,比较效益低下

由于丘陵山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虽然加大了投资力度,但资金少,投入不足,机械化程度低,玉米生产基本靠雇用劳动力,成本较高,严重影响了玉米生产的再发展。

2玉米生产主要问题

2.1品种结构不合理

品种是影响玉米产量的关键因素。伴随着制种业的发展,特别是2000年新的“种子法”的出台,种子市场全面放开,农民由于不了解种子市场信息,购买种子无从选择,没有及时更换玉米品种,劣质品种和淘汰品种仍在使用;二是缺少主推品种,多、乱、杂现象突出,不同生育期、紧凑型、半紧凑型玉米品种相互掺杂,技术指导难以到位,这些都严重影响玉米产量以及总产的稳定和提高。

2.2劳力缺乏,耕作粗放,育苗技术退化

据调查,地处丘陵山区的一个乡镇青壮年劳动力有80%外出务工,在家种植的年轻劳动力较少,相当一部分土地都是耕作粗放、耕层较浅,一般只有10~15cm,土壤活土层薄,通透性差,保水保肥力低,不利于玉米根茎的生长。加之老年人多,接受农业科技新知识的人少,先进的玉米育苗技术难以保持,90%以上种植农户都是实行“白水”育苗移栽,苗子长势较差,难以抵御倒春寒、春旱等恶劣天气的危害。缺窝、失苗现象严重,影响一系列配套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2.3农资价格较贵,生产积极性下降,种植密度严重不足

据调查,2015年玉米品种市场零售价格为30元/kg,比往年同期增加20%左右,相同品种化肥比往年同期增加10%左右,农民用工工资比往年同期增加20%左右,导致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玉米的种植密度平均只有2200~2400株,亩栽窝数在3000株以上的地块很少,严重制约玉米产量的提高。

2.4盲目施肥,偏施氮肥,养分比例失调

在多年的生产观察过程中,决大多数农户在玉米施肥上随意性大,只注重氮素化肥的施用,氮、磷、钾肥未按比例施用,有机肥施用量甚微。对于玉米生长所需的中、微量元素,如锌肥的施用偏少或根本未施,导致玉米产量不能提高。

2.5田间管理不到位,玉米病虫防治效果差

在玉米生产过程中,除了肥水的管理外,病、虫、草、鼠的防冶工作也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玉米螟虫的防治,决大多数农户不能掌握最佳的防冶时期,导致玉米枯心、雄花雌花不能形成而减产。玉米纹枯病发生面积大,农户基本上没有引起重视,造成玉米后期茎干和叶片早衰,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3高产栽培对策

3.1选用良种,合理布局选用

经过审定的适宜当地生态条件的优质、高产、抗病玉米新品种,定期更换,合理布局。主要选用高产、优质、抗(耐)病性强、株型紧凑、茎秆粗壮、高产稳产的品种,丘陵山区水肥条件较差的地方,可因地制宜搭配种植耐旱、耐瘠薄的济单七号、郑单958、同玉11、贵玉2号等中早熟品种为主。

3.2适时早播,提高质量

3.2.1适时早播

在玉米的适宜播期范围内争取早播。要做到“春争日,夏争时”。实践证明,早播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措施之一。早播方法:①地膜覆盖:主要适用于海拔600m及以上无霜期短、积温不足的地区。采用此法一般可提早播种10~15d。②间作套种:适宜于海拔400m以上一年两熟区,一般在前作收获前7~15d播种玉米。

3.2.2提高播种质量

随着玉米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对播种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①适当增加播种量,一般要求3粒种子保1棵苗。②精选种子。播种前精选种子,剔除秕粒、病虫粒。播种时按种子大小分级播种,使苗子大小一致。③足墒、匀墒播种。土壤墒情不足或不匀,是造成缺苗断垄或出苗早晚不齐的重要原因。特别是覆膜栽培,足墒就显的尤为重要,甚至是决定此项技术成败的关键。④播种深浅和覆土厚薄均匀一致。播种过深,出苗时间长,消耗养分多,出苗后苗瘦弱;播种过浅,容易落干,出苗不全。⑤种、肥隔离。播种时若带种肥,要注意种、肥不能接触,以免烧种。

3.3因地制宜,合理密植

在生产实践中,玉米通过增加种植密度,确保收获穗数,达到高产,比其他作物更重要。玉米的适宜种植密度受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气候条件、土地状况、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确定适宜密度时,应根据上述因素综合考虑,因地制宜,灵活运用。一般应掌握以下原则:(1)株型紧凑和抗倒品种宜密,每亩栽3000株左右;株型平展和抗倒性差的品种宜稀,一般可控制在3500~5000株/亩的范围内。(2)肥地宜密,瘦地宜稀。(3)阳坡地宜密,低洼地宜稀。一般阳坡地,由于通风透光条件好,种植密度宜高一些;低洼地通风差,宜种得稀一些,一般每亩可相差300~500株。

3.4改良土壤,培肥地力

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是玉米持续增产的战略措施。改良土壤的重要措施是深耕,降低土壤容重,加深耕层。培肥地力的重要措施是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在小麦播前结合整地深耕30cm,不仅可以使小麦增产4.5%,而且可以使玉米增产10.2%~14.3%。

3.5测土配方,科学施肥

肥料是农作物的粮食。玉米形成一定的经济产量,需要从土壤中吸收相应的养分,在一定范围内种植密度越大,需肥越多。玉米施肥四阶段:翻地前在预留空行每亩施玉米专用配方肥40kg加农家肥1000kg进行条施;玉米移栽后每亩淋施2000kg清粪水,加10kg玉米专用配方肥再加1kg锌肥;在玉米生长到6~7片叶子开始拔节时,每亩施玉米专用配方肥20kg、尿素5kg加清粪水1500kg进行窝施;在玉米大喇叭口期间,施攻苞肥每亩30kg玉米专用配方肥加7.5kg尿素。

3.6间苗定苗,保证密度

玉米出苗后要及时间苗、定苗。间苗一般在3~4叶期进行。为了保证苗齐、苗壮,间苗、定苗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注意天气情况。间苗、定苗应在晴天下午进行。雨后要结合苗情及时间苗、定苗。(2)要根据苗相决定取舍。间、定苗要掌握去弱留强、间密存稀,定向、留匀、留壮的原则。(3)保证密度。为保证密度,对缺穴、断垄处,可在相邻穴(行)留二个苗。双苗要尽量大小一致。

3.7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在玉米生育期内,一是适时开展化学除草,在播后芽前(5月9日),亩用50%乙草胺乳油100~120ml对水30~50kg喷施地面防治。二是分阶段搞好病虫害药剂防治。播种期,在地下害虫危害比较严重的地方,每千克种子用50%辛硫磷2ml拌种防治;在种子下地前用吉农4号种衣剂拌种可防治玉米粗缩病、苗枯病、丝黑穗病及地下害虫等。苗期,在玉米大喇叭口期(7月10日)每亩用杀虫双水剂0.5kg对水40kg喷灌心叶防治,也可以用Bt乳剂300~400倍液喷雾防治。穗期,用50%的百菌清500倍液喷雾有效地防治玉米大、小斑病发生和危害,提高叶片的光合效率和延长功能期,可减少菌源,控制大小斑病的再生。

参考文献

[1]杜永林,等.无公害玉米标准化生产[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李天双.影响玉米高产的因素及对策[J].四川农业科技,2009(12):23-24

作者:孙胜 黄川 单位: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陈家乡农业技术推广站

被举报文档标题:丘陵山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思考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lylw/zpjslw/689897.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