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我国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研究范文

我国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研究范文

时间:2022-05-31 09:07:44

我国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研究

摘要: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是畜牧业信息化的基础。阐述了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的意义,界定了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的范畴,包括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的内涵、内容、作用,构建了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提出了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路径,包括生成方法、服务手段和共享手段,旨在促进我国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建设。

关键词: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意义;范畴;体系;路径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自2004年以来,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在强调农业信息化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四化同步”,更是强调了信息化在农业现代化中的核心作用。一方面表明中央紧抓农业信息化这个关键问题的决心,另一方面表明我国农业信息化虽然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仍然任重道远。农业公共信息服务是农业信息化的基础,因为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支柱之一,从逻辑上可以推断,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亦是畜牧业信息化的基础。就目前而言,我国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领域研究不足,尚处于起步阶段,能够检索到的研究成果较少,甚至关于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的现状,官方统计数据也相对缺乏。这种状况与我国畜牧业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畜牧业信息化的建设,阻碍了畜牧业现代化的发展。鉴于此,笔者对我国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的意义、范畴、体系和路径进行了研究,旨在促进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建设。

1研究意义

1.1有利于降低畜牧业经营风险

畜牧业本质上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具有市场和自然双重风险。畜产品市场动荡不定,需求与供应之间周期性波动,“买、卖难”常态化,形成畜产品的市场风险。畜产品大多数是鲜活的、有生命的,不可能像工业品那样精准地去生产和销售,从而形成畜产品的自然风险,自然风险是由畜牧业生产的自然属性决定的。欲降低风险传统上需要依靠农牧民,因为农牧民是畜牧业生产者的主体,主体的素质决定了畜牧业抵抗风险的能力,而我国畜牧业主体的素质有待提高。我国有8000多万农牧民从事畜牧业生产,以新疆为例,作为全国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和5大牧区之一,约84%农牧民的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60%以上的农牧民处于游牧状态,靠天养畜,实行畜牧业集约化经营十分困难;农牧民信息不畅,观念陈旧,缺乏对市场经济规律的了解,科学管理和科技养殖难以实现。由此可见,畜牧业经营双重风险仅依靠主体自身的力量这条路径难以走通。所以,应借助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走一条新的路径,通过信息的及时有效传递,降低畜牧业经营的风险。

1.2有利于提升农牧民信息化理念

在信息化进程中,城乡之间由于对信息、信息技术的拥有程度、应用程度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而造成“信息落差”。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报告,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中农村占比仅为26.9%,而城镇占比为73.1%;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仅为31.7%,而城镇超过农村35.6百分点,凸显城乡差距之大。表明农牧民没有充分分享信息化发展的成果,制约了畜牧业信息化进程。其实质是贫富分化在信息时代的进一步发展,是经济差距不断扩大的结果。产生的原因,除了贫困阻碍了信息硬件的投入,更主要的是农牧民对畜牧业信息化的理念缺乏、认识不足。所以,2011年农业部《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就曾提出:推进畜牧业信息化,来改造传统畜牧业。发展畜牧业信息化必须增强农牧民对信息化的认识。通过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在农牧民中的示范带动作用,特别是在畜牧业中的获益,让农牧民享受到畜牧业对信息化的成果,吸引农牧民重视畜牧业信息化,从而改变农牧民对信息化的认识。因此,通过推动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有利于提升农牧民的畜牧业信息化理念,促进畜牧业信息化发展。

1.3有利于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畜牧业的增长

影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畜牧业发展水平是衡量国家农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虽然我国主要畜牧业饲养总规模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主要畜产品如肉类、禽蛋和奶类产量在世界排名居首,成为重要的畜牧业大国。但是,发达国家的畜牧业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的主导产业,畜牧业在农村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超过了40%,甚至高达60%以上,而我国畜牧业仅占33.6%。我国畜牧业宏观上劳动生产率低、产品质量差、国际竞争力弱,养殖中出栏率低、个体生产能力低、死亡率高。畜牧业是一块短板,这是因为传统畜牧业不具备迅速、稳定增长的可能性,因此,有必要使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过渡,即实现畜牧业现代化。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的关键因素是引进新的现代畜牧业生产要素———技术,这是传统畜牧业与现代畜牧业的分水岭,畜牧业技术现代化是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的基本动力和重要标志。发达国家依靠信息技术将劳动生产率提高60%~80%,日本甚至10年提高130%。美国、日本等国在畜牧业信息化方面的工作卓有成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我国畜牧业现代化亦应引进信息技术。畜牧业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关系着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水平,而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是畜牧业信息化的基础,因此,研究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有利于畜牧业现代化的实现。

2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的范畴

2.1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内涵

我国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没有形成统一定义,从内部逻辑上分析,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与信息、信息服务等息息相关。厘清内涵,有助于定义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美国信息论之父香农认为,信息是为了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提出用信息熵来定量衡量信息的大小。英国的马丁从另一角度提出,信息是作用于主体意识的客观产物,反映某一事件的状况和内容,包含事实、数据、消息和知识。信息社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所有领域都以信息的获取、加工、传递和分配为基础,对信息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长。公共信息是所有发生并应用于社会公共领域,并能为全体社会公众共同拥有和利用的信息。公共信息具有公共物品特性,畜牧业公共信息是指在畜牧业领域中的公共信息。信息服务是服务主体向服务客体提供和传播信息的过程,目的是帮助服务客体解决问题,包括信息传播、信息咨询、技术培训等。信息是服务的内容。公共信息服务是对与公共利益、政策、制度和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等相关信息实施开放与共享服务的过程,具有社会性、知识性、时效性、指向性、伴随性和共用性等重要特征,本质内涵是公共,明确限定了信息服务的主体、客体及内容,使公共信息服务成为为公共主体提供公共信息,以满足客体公共信息要求的活动。公共信息服务一般见于工业及第三产业,而随着我国畜牧业现代化的进程和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的创新,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应用于畜牧业现代化已成为一种趋势。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是把获取与处理的畜牧业信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及时、准确、有效地传递到农牧民手中,为农牧民提供有价值的服务活动,大幅度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的过程。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以农牧民的涉农信息需求为中心,公共信息服务主体一般是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农村合作组织等,直接受众是农牧民。为畜牧业提供有限的非竞争性或有限的非排他性的服务都属于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范畴。

2.2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内容

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是农牧民信息来源的主要渠道,向农牧民提供经过筛选加工的、有序而完整的信息服务。其主要内容是与畜牧业相关的各类信息资源。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内容有:(1)与畜牧业相关的政策法规信息,包括国家与区域畜牧业发展规划、畜牧业政策信息、畜牧业企业资信和产品质量信息、畜牧业法律法规信息等;(2)与畜牧业相关的生产、经营信息,包括生产方式、繁殖技术、养殖技术、畜牧机械使用、新技术的应用等畜牧业生产、经营信息;(3)与畜牧业相关的供需信息,包括畜产品价格信息、畜产品市场需求信息、畜产品市场预期等畜牧业供需信息;(4)与畜牧业相关的资源信息,包括天气信息、草场信息、饲料信息、畜牧机械价格,以及交通运输等信息。据调查,农牧民的信息需求排在前3位的是供需信息、畜牧业技术和政策法规。现代畜牧业产业链中,供需信息与畜产品销售直接相关,畜牧业技术与畜牧业生产、经营直接相关。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以畜牧业生产与畜产品销售最受农牧民关注,对农牧民收益影响最大。

2.3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作用

畜牧业现代化程度越高,对市场的依赖与结合程度也就越高,信息在畜牧业中的作用越突出。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作为畜牧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递政策、市场和技术等信息,在农牧民增收及打造现代畜牧业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5]。信息化是解决我国当前“三农”问题的关键,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是发展畜牧业信息化的基础。通过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增强农牧民的信息意识,提高农牧民的信息驾驭能力,使农牧民及时获得信息,准确地利用信息,依靠信息致富,有效地满足农牧民的个性化、多元化的信息需求。通过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应用畜牧业大数据,推进信息资源向农牧民开放,增强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能力,以信息为纽带,把分散的农牧民与市场紧密联系起来。发展畜牧业电子商务,建立供需衔接的畜牧业服务平台,依据市场需求,优化生产要素,科学养殖,均衡供需,提高养殖效益。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引导畜牧业资源配置。通过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利用信息流动,政府在时间、空间及流量上同步协调物质流、能量流、资金流,宏观调控,合理配置畜牧业资源,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提高畜牧业生产力。通过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促进畜牧业现代化进程。提高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能力和共享水平,降低信息成本,健全基层服务网络,监管畜牧业资源环境,测报预报疫病防疫检疫和气象信息,提高牲畜生长以及精细养殖等管理效率,支持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3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体系

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指在畜牧业信息化进程中,以畜牧业信息服务主体提供的各种畜牧业信息服务为核心,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成的有机整体。畜牧业公共信息的公共性本质决定了公共信息服务主体的多样性;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的社会性决定了任何单一主体都无力覆盖整个公共信息服务。现代畜牧业的知识化倾向,使得信息需求结构、需求量和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对信息内容的广度、深度有了更高要求。因此,畜牧业公共信息需求的专业化和综合化需要公共信息服务组织间的分工合作[14]。政府公共信息服务在于权威性和控制性,第三部门公共信息服务在于灵活、高效和低成本。企业参与,能切实做到满足农牧民个性化需求。只有在不同层面(政府、社会以及市场)之间进行公共信息服务合理分工,通过技术、设备、人员、资金等多种资源的整合,才能实现我国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的总体目标。借鉴发达国家的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成功的经验,结合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我国的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体系:遵循信息流动规律,以政府部门为核心,行业协会与合作组织为依托,高校与科研机构为技术基础,公共信息服务第三部门为骨干,公共信息服务涉农企业为补充力量,形成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

3.1政府部门

我国政府是畜牧业公共信息资源的主要持有者,因为政府本质上是一种为社会服务的组织,是收集和传播信息的有力工具。政府的独特地位决定了政府推行的公共信息服务具有权威性、广泛性、有效性、公共性、共享性。发达国家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体系较成熟,政府一般提供基础数据平台和公共资源,约占整个信息服务的20%。我国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主要是政府部门牵头,提供政策法规、发展规划等,目前,我国畜牧业已有《畜牧法》《草原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及《关于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意见》等政策法规。此外,政府还出台畜牧业扶持政策,政府从宏观上把控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政府在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决定性作用。

3.2行业协会与合作组织

国外大部分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来自发达的行业协会与合作组织,行业信息约占整个信息服务的70%。我国应该充分发挥这一组成部分的作用,包括龙头企业、大中型养殖场等。行业协会与合作组织提供的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可以降低牲畜疫病风险,控制畜产品质量安全,优化饲料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技术推广,反馈畜产品供需变化,减少生产波动,传授经营管理知识。

3.3高校与科研机构

高校与科研机构在体系中是协助与技术支持的角色,一般提供畜牧业相关的研究性成果,在发达国家占整个信息服务的10%。中国农业科学院与农业院校,如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是畜牧业科研机构的主力,具有畜牧业科技支撑能力,能够提供科技含量较高的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

3.4公共信息服务第三部门

公共信息服务第三部门主要指从事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的公益性组织,一般是非营利部门、非政府组织等。在我国主要指从事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的事业单位,包括乡镇或区域性畜牧业技术推广、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以及村级服务站点。政府部门与公共信息服务第三部门的分工与合作是提高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效率的关键。

3.5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企业

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企业指专门从事畜牧业信息服务的涉农企业,一般具有营利性质,包括畜牧业培训机构、畜牧业技术指导企业、兼有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的经纪公司、畜牧业电商、投入品供应商等。也有一些涉农企业有时提供不收费的涉农公共信息服务,如银行涉农贷款等信息。还包括传统媒体、新媒体,实现信息的收集、加工、传输,以及平台的构建等。

3.6农牧民

农牧民是畜牧业现代化的主体,因此他们是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的客体,是服务的接受者、体验者,也是对服务的反馈者和收益者。

4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路径

近十多年来,国外对公共信息服务的研究侧重于公共信息服务中的用户获取、用户网络行为等,注重信息技术在公共信息服务实现过程中的运用。技术是方法和手段的总体。就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而言,信息需要收集、整理、加工,最终形成信息资源库;信息服务需要有网络化的管理平台、服务平台,并提供网络接入、传输和数据同步等接口,以及电子商务平台等。因此,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需要更多的信息支撑技术。

4.1畜牧业公共信息生成方法

由于畜牧业公共信息自身范围广,如政府政策、草场信息、天气信息、养殖场信息、技术培训信息以及农牧民的需求等,涉及的来源组织多,因此,信息生成方法也就多种多样,可以归纳为被动式生成方法、主动式生成方法和感知式生成方法[22]等3种。被动式生成方法指畜牧业各种业务系统运行时,产生的数据直接保存在数据库中,数据是随着业务系统的运行被动产生的。如畜牧信息数据库系统,可以生成饲料、活畜和畜产品的价格、销售、库存、运输和进出口等动态信息,同时将信息及时地向网络传送,供市场预测和生产决策。真实、及时、有效的信息资源是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的关键。主动式生成方法指随着Web、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随时随地通过移动终端设备生成数据。在数据的产生上,如畜产品交易记录、畜产品搜索记录,能够主动生成大量数据。数据可以是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和半结构化数据。感知式生成方法指物联网技术在现代畜牧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促使数据生成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和摄像头等数据采集设备源源不断自动采集,如养殖场环境的温度、湿度、气体浓度和光照度,牲畜每天的活动轨迹、定位等的检测,以及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生成高密度的数据,存储级别从TB(太字节)、PB(拍字节)逐渐上升到EB(艾字节)、ZB(泽字节),甚至YB(尧字节),为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提供了海量的大数据。

4.2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手段

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手段,既包括传统信息服务手段,也包括现代信息服务手段。

4.2.1传统信息服务手段

传统信息服务手段包括电视、广播、报纸、电话和宣传公告栏等信息传播方式,虽然传统特性较强,现代信息技术含量不高,但因其使用成本低,对使用者素质没有特殊要求,因而在农村覆盖面广,农牧民的接受度高,影响大,因此,对于传播畜牧业公共信息具有一定的优势,是我国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特别是随着与新技术的融合,传统信息服务手段的作用会得到更好的发挥。

4.2.2现代信息服务手段

现代信息服务手段包括计算机、网络、物联网、数据库、人工智能、3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云计算、电子商务等,如运用人工智能的饲养管理专家系统、畜牧业疫病远程诊断系统和疾病防治专家系统,运用3S的精准放养追踪系统,运用温度控制、光照控制和气体环境控制的畜牧业设施控制系统、畜牧业设施节能系统、养殖棚室智能监控系统,运用网络的畜牧企业综合管理系统,运用物联网的精细养殖智能系统、畜产品安全追溯系统、畜产品监测预警信息系统,运用电子商务、市场预测决策的流通与商务系统等。

4.3畜牧业公共信息共享手段

除了电视等传统信息共享手段,现代信息共享手段越来越多,如移动终端信息提醒、微信、手机APP、邮件订阅等,为农牧民提供随时、随地、多终端、多途径的共享信息获取渠道。畜牧业公共信息平台技术是公共信息共享的常见手段之一,平台提供搜索引擎、提醒服务、技术教程、政策咨询以及面向畜牧业主题的服务,农牧民可以获取畜牧业法规、畜牧业政策、畜牧业标准、畜牧业预防疫病、畜牧业经营管理及畜产品供需趋势等信息服务。移动终端通过微信、QQ、手机APP及时获取当地天气预报、区域市场行情、养殖新技术指导、畜牧合作经济组织的推送信息,实现即时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公共信息。现代信息共享手段逐渐成为农牧民获取信息服务的主要途径。

5结语

国外畜牧业经过传统畜牧业、规模化畜牧业、工厂化畜牧业和信息化畜牧业发展过程,由此可知畜牧业信息化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方向。畜牧业信息化应用于畜牧业整个生产过程,须要在政府、企业、市场、农牧民等之间快速传递信息,使畜牧业生产、管理、经营提高效率,这就要充分发挥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的作用。现阶段,我国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有大量工作要做。信息资源缺乏整合,共享程度低,信息的生成、获取与共享能力亟待提高;信息服务效率低,难以满足农牧民需求,远未达到预期要求。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的效果影响畜牧业信息化的进行,也会影响到畜牧业现代化的实现。因此,根据我国当前的情况,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必须结合传统信息服务手段,大力提倡使用现代信息服务手段,建立健全畜牧业数据采集、分析、、服务机制,推动政府、企业信息服务资源的共享开放,加强畜牧业大数据的开发利用[25],加快畜牧业公共信息的有效流动与传递,把畜牧业公共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到农牧民手中,提高畜牧业生产、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充分发挥畜牧业公共信息的价值,促进畜牧业信息化建设,带动畜牧业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王红茹.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互联网+现代农业”,到底怎么“+”?[N].中国经济周刊,2016-03-21:38-39.

[2]新疆畜牧厅综合处.新疆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EB/OL].(2011-08-09)[2016-08-27].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6.

[4]阿尔文•托夫勒.力量转移———临近21世纪时的知识、暴力和财富[M].刘炳章,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443.

[5]丑武江.我国现代畜牧业发展[R].2011.

[6]晓同.全国畜牧总站用实际行动开展援藏工作[J].中国牧业通讯,2009(16):2-4.

[7]西奥多•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8]香农.通信的数学理论[M].1948.[9]威•约•马丁.信息社会[M].胡昌平,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2.

[10]谢俊贵.公共信息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5.

[11]凌杨明.农户对农业公共信息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4.

[12]周毅,吉顺权.公共信息服务社会共治模式构建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41(5):111-124.

[13]邓集文.当代中国政府公共信息服务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6.

[14]夏义.公共信息服务的社会选择———政府与第三部门公共信息服务的相互关系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3):18-23.

[15]吕晓敏.中国农业信息化的现状和机遇[J].天津科技,2002(6):11-12.

[16]夏义.美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体制结构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07(5):97-101.

[17][法]德巴什.行政科学[M].葛智强,施雪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15.

[18]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调查报告———2015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调查报告[R].2015.

[19]石磊.国外公共信息服务研究述评[J].新世纪图书馆,2013(10):8-12.

[20]拉普F.技术哲学导论[M].刘武,译.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84.

[21]矫玉勋.云计算技术在现代农业中应用分析及发展策略[D].长春:吉林大学,2013.

[22]王鹏,黄焱,安俊秀,等.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23]王冬武,何志刚,伍远安,等.基于GIS的湖南省数字渔业信息系统[J].江苏农业科学,2016,44(7):431-435.

[24]张亚莉,吴泽涛,张智刚.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GPS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与试验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6,44(4):415-418.

[25].加快互联网在农业中应用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EB/OL].(2015-09-14)[2016-08-27]

作者:王永红1,王诗瑶2 单位:1.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农业物联网系;2.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我国畜牧业公共信息服务研究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lylw/xmylw/704602.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