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和谐生态视域下统筹管理水资源的路径范文

和谐生态视域下统筹管理水资源的路径范文

时间:2022-03-31 09:43:28

和谐生态视域下统筹管理水资源的路径

摘要:

京津冀水资源严重短缺,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本文从分析京津冀水资源现状和存在问题出发,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研究成果,深入研究探讨了京津冀统筹管理水资源的新路径,提出了解决三地水资源紧缺问题的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对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和谐生态,统筹,京津冀,水资源

1京津冀统筹管理水资源的必要性

1.1统筹管理水资源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必然选择

实践表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撑,水资源的配置关乎区域人口的规模、种养植业的布局、产业结构的调整、生态环境的优劣。京津冀三地不仅地缘相近,人缘相亲,而且山水相连,协同治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必然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说,水是制约协同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水利部正在组织编制《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利专项规划》,规划将依据空间功能定位,按照“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要求统筹合理调配京、津、冀三地水资源供给。

1.2统筹管理水资源是京津冀构建和谐生态环境的现实需要

京津冀国土面积21.6万km2,总人口1.08亿,多年人均水资源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八分之一,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以不到全国2.3%的国土面积和1%的水资源承载了全国8%的人口和11%的经济量。由于水资源严重短缺,加之长期对水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京津冀已成为我国水资源环境严重超载地区之一。京津冀地区多年年均水资源量258亿m3,供水量中七成是地下水,造成了该地区每年地下水超采68亿m3,其中海河南系、冀中南地区水资源超采尤为严重。

1.3统筹管理水资源是京津冀提高区域水安全保障程度客观要求

京津冀地区有1.08亿的人口,未来可能还会增加到1.3亿到1.4亿,城镇化率达到70%到80%左右,地区生产总值达62172亿元,占全国的10.9%。这样大的一个人口规模和城镇化率,再加上这个地区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所处的重要地位,就要求必须要有一个高度安全的水资源支撑。这个安全的水资源支撑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能够满足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和谐的生态环境的供水能力,另一方面还要有一个战略性的水资源储备,即能够保障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可以动用的、能够满足本区域最基本的用水需求的战略性储备资源。但是现在京津冀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一直依靠超采地下水来维持,水资源的战略储备已严重亏损。

2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现状

2.1北京市水资源现状

北京市地处海河流域,是一座人口密集、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特大城市。境内五大水系除北运河发源于本市外,其他四条水系均发源于境外的河北、山西和内蒙古。多年平均降水585mm,形成地表径流17.72亿m3。地下水资源量25.59亿m3。多年平均入境水量16.06亿m3,出境水量14.52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300m3,是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30、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8,远远低于国际人均1000m3的缺水下限。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北京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第一瓶颈。多年来,北京市的经济社会用水有50%以上依靠开采地下水,造成了地下水长期超采,致使水位年均下降1.29m,水环境和水生态平衡受到威胁。同时,全市每年有4亿m3污水直接排放,再生水利用率很低,大量宝贵的水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不仅污染城乡环境,也加剧了水资源紧缺的局面。

2.2天津市水资源现状

天津市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海河流域的下游,东临渤海,北依燕山,多年平均降雨量575mm。天津市是一个资源型缺水的城市,人均本地水资源占有量160m3,加上流域上游来水和引滦等外调水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70m3,仅为全国的1/6,世界的1/27。天津不仅水资源严重短缺,而且地区分布不均,城市集中供水水源单一,不能满足城市安全用水要求,目前通过引滦工程可提供城市用水,其它供水工程因水源无保证并且水质差,只能作为农业灌溉水源。此外,由于工农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全市境内的19条河流水体污染严重。绝大部分为V类或劣V类水,只有北部地区局部河段可达到IV类水质标准。水资源利用效率偏低,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水资源浪费现象,如农业灌溉方式主要是大水漫灌。

2.3河北省水资源现状

河北省位于华北平原,东临渤海,内环京津,西依太行山,北有燕山,因位于黄河下游以北而得名。河北省主要有海河、滦河两大水系,境内河流多发源于山西高原和太行山、燕山山地,流经河北平原,注入渤海。河北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03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25亿m3,地下水资源量130亿m3,地下水可开采量105亿m3。人均水资源量307m3,相当于全国平均值的1/8,而且部分山区自产地表水已专供北京、天津两市使用,造成了大部分河道、湖泊、洼淀除汛期外,长年干涸无水,河北省中南部地区已经到了“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境地,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由于污染严重,部分城市的浅层地下水已不能作为饮用水源。

3当前水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尤其是地下水的开发利

用没有统一的规划由于多年来京津冀对地下水的开采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规划,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造成了地下水的无序开采、过度开采。在这方面,河北尤为突出。由于长期严重缺水,河北省的经济社会用水有70%以上依赖于开采地下水。多年来的连续超采,河北已形成七大地下水漏斗区(高蠡清、肃宁、石家庄、宁柏隆、衡水、南宫、沧州),同时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经济、社会问题,包括地面沉降、海水倒灌、地陷地裂等地质灾害;还使河流干涸、湿地萎缩,湿地面积比上世纪50年代减少70%以上。

3.2水危机意识淡薄,浪费水现象严重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特殊资源。没有水,就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正因如此,多年来在人们意识当中一直认为水资源就像空气、土地等自然资源一样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并且是可以无偿使用的。从而造成了人们缺乏节水意识,无节制、无计划的用水。

3.3水价不合理,没有起到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

国务院于2015年4月出台了被称为“水十条”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其中明确提出加快水价改革:县级及以上城市应于2015年底前全面实行居民阶梯水价制度。今年4月到5月期间,乌鲁木齐、济南、张家口、衡水、廊坊等北方水资源并不丰富的城市,均开始密集执行阶梯水价调整,水价上涨成为普遍现象,有的地方综合平均水价上涨超过70%。尽管全国水价涨声一片,但仍然没有达到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3.4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很多居民家中无中水管道,造成再生水得不到有效利用再生水即中水,是介于上水和下水之间,城市污水通过处理净化后,达到国家《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或其他用途的相应回用水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是国际公认的“城市第二水源”。在再生水的利用方面,北京、天津两个城市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可是经济相对落后的河北在这方面还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加大这方面基础设施的投资,使再生水得到充分利用。

4京津冀水资源统筹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4.1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2011年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就是要制定水资源管理的三条红线:第一条红线,是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控制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第二条红线,是建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第三条红线,是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在这一制度提出后,各地相继制定了本地区的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并严格执行。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三地应统筹考虑水资源,重新明确指标,确定红线,分解指标,落实红线,加强监管,考核红线,完善措施,确保红线。

4.2建立健全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体系

针对京津冀共同面临的水资源紧缺的严峻形势,必须要建立与水资源承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体系,按照量水而行、以水定发展的原则,使经济结构、产业布局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控制用水总量,转变用水方式,降低水量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缺水地区严格限制高耗水、高污染项目,调整产业结构;通过节约用水和优化配置水资源,逐步退减经济发展挤占生态环境的水量。丰水地区严格定额控制,节水减污。

4.3合理调整水价,注重发挥经济手段的作用

制定京津冀地区统一的用水定额,全面实行计划用水管理制度。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式水价,非居民用水实行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合理确定高耗水行业与其他行业的水价标准,促进高耗水行业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行农民定额内用水享受优惠水价,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合理制定再生水水价,鼓励使用再生水;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规范水资源费的征收和使用,做到足额征缴,并专项用于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管理以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4.4建设京津冀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为京津冀水资源统筹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着重建立京津冀水资源共享统筹调配机制,建立京津冀水资源、水环境协同监测预警和应急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协商合作;加强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整合现有资源,借鉴河北正在进行的“四网一平台”建设:即地表水监控网、地下水监控网、水质监控网、重点用水单位监控网和水资源管理平台,打破区域界限,建立京津冀地区统一的水资源监控网络系统,提升水资源、水环境动态监测能力,为京津冀水资源统筹管理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

4.5建立水环境区域补偿制度,推动生态领域合作

长期以来,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河北省一直在扮演着牺牲自己、保障京津的角色,为北京和天津的发展做出了慷慨的贡献。依照“利之所生,损之所归”的原则,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这应该是一个不和谐的音符。要想创建京津冀和谐的生态环境,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就必须统筹考虑三地的水资源现状,建立合理的区域补偿机制,在水量上按照“谁受益、谁补偿”,即下游为保障上游用水而牺牲了自己的用水需求时,上游应对下游予以适当补偿。水质上按照“谁污染、谁补偿、谁达标、谁受益”的双向补偿原则。这样建立一个合理的生态领域合作机制,才能建立京津冀和谐的生态环境,从而保障京津冀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文来,唐曲,雷波.水资源管理学导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周维博,施垌林,杨路华.地下水利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2006.

[3]刘福臣,张桂芹,杜守建,王仲发.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4]魏群.城市节水工程[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6.

[5]王喜诚.2013年河北省水资源公报[Z],石家庄:河北省水利厅,2014.

作者:李宝珍 李海桐 单位:廊坊市广阳区水资办 廊坊市社科联

被举报文档标题:和谐生态视域下统筹管理水资源的路径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lylw/szylw/689915.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