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金融生态环境及经济增长耦合关系量化分析范文

金融生态环境及经济增长耦合关系量化分析范文

时间:2022-04-15 02:58:21

金融生态环境及经济增长耦合关系量化分析

摘要:

基于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互动特征,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对1995—2014年甘肃省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从耦合度的时序来看,1995年以来甘肃省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度基本处于颉颃阶段;从耦合协调程度的时序看,甘肃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程度不断改善,发展良好。说明甘肃省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已逐渐形成良性互动关系,金融生态环境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得以发挥,应不断推动两者向耦合协调方向发展。

关键词:

金融生态环境;经济增长;耦合度;协调度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体系的核心作用不容忽视,通过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为经济发展高速运行提供有力的支撑。而经济增长带来的财富增加和资本积累,同时加大了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发展,两者之间存在良性互动态势。然而,金融体系自身高风险的特征同样会对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甚至引起经济动荡。随着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及金融业务的多元化,外部金融环境的影响对金融体系的运行同样具有一定的冲击。金融生态概念最早由周小川[1]提出,将生态学概念应用于金融领域,用来阐释金融体系的发展及其与社会环境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动态关系。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能够有效吸引资金流入,形成资金集聚的“洼地效应”,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支持;而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了金融生态环境各方面的改善,从而形成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研究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实际上就是研究经济发展过程中两者之间互动机制的有效性。

1文献综述

有关金融与经济的相关性,国内外学者大多从金融体系自身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角度来衡量,忽视了金融系统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影响。直到“金融生态”概念的提出,学者们才开始逐渐关注内外部环境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对金融体系运行的冲击,以及金融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动态作用。贾新政[2]分析了我国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区域差异的成因,提出从当地产业优势出发,建立科学的区域发展战略和有效的法律体系,通过不断的金融创新改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黎和贵[3]从法律环境、经济基础、金融部门独立性、诚信环境等方面研究了不同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进而分析其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分析认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能够高效配置金融资源,增强经济增长的原动力。王文荣[4]对沈阳老工业基地的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了理论研究,从社会信用意识、银企关系、法律与执法体系等方面分析了金融生态环境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制约,提出优化发展路径。陈学华、张文政[5]通过对四川井研县的实证分析,论证了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使该县经济金融双输的局面得到扭转,强调金融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刘武、何水[6]具体分析了长株潭经济一体化过程中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若干问题,分析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优化金融生态的发展策略。崔健、刘东等[7]对京津冀地区金融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动态关系进行了探究,运用状态空间模型研究了金融生态各子系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比研究了京津冀不同地区的动态影响,提出各区域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逯进、华玉飞[8]采用线性可加模型,针对我国中东西部不同区域,研究了金融生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并实证研究其关系的稳定性,通过线性和非线性分析,认为金融生态发展与经济增长水平的不同导致其影响的差异性,但两者总体趋势一致。从上述文献发现,国内学者多注重研究金融生态环境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未能重视两者发展的协调性,因此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在共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良性互动机制未能得到很好的验证。甘肃省作为我国西北地区的省份之一,经济发展处于稳步上升期,研究其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关系,对两者间良性互动机制的形成及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耦合协调的理论模型

2.1理论模型架构

耦合系统通过研究构建的模型各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反映系统由无序向有序演变的特征与规律[9]。耦合度指标度量了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耦合作用的协调程度及其所处的阶段,在此基础上预测系统的发展演变趋势并促进建立两者的协调机制。通过建立金融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的动态耦合模型,得出两者的耦合程度,进而分析两者的耦合关系[10]。耦合度具体的函数关系式公式为:Cm={(U1×U2×…Um)/Π(Ui+Uj)}1/mi,j≤m,i≠j………………………………………………(1)金融资源环境—经济增长双系统的耦合函数可表示为:C=[(U1×U2)/(U1+U2)(U1+U2)]1/2……(2)式中,C∈[0,1]为耦合度值,U1表示金融生态环境综合指数,U2表示经济增长综合指数。①当C=0时,金融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耦合度最小,系统间无关联。②当C∈(0,0.3]时,金融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处于较低水平耦合阶段。③当C∈(0.3,0.5]时,金融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耦合度处于颉颃时期。④当C∈(0.5,0.8]时,金融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耦合度进入磨合阶段,两者间开始形成良性耦合。⑤当C∈(0.8,1]时,金融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处于高水平的耦合阶段。⑥当C=1时,金融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的耦合度最大,系统之间达到良性共振耦合且趋向新的有序结构[11]。外部因素的影响,可能会使金融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退化到之前的耦合阶段。耦合度仅能判断系统间相互作用的强弱程度,而协调度模型可更好地评判金融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公式为:D=C×槡T…………………………………(3)T=aU1+bU2………………………………(4)式中,D表示协调度;C表示耦合度;T表示综合协调指数,反映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整体协同效应;a,b为待定系数。根据甘肃省的发展实际,咨询有关专家建议,取a=0.6、b=0.4。在实际应用中,取T∈(0,1),从而保证D∈[0,1]。

2.2耦合协调度评价标准

耦合协调度可划分为三大类型:当0≤D≤0.4时,金融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耦合协调度处于失调衰退区间,系统尚未形成协调发展趋势;当0.4<D≤0.6时,金融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耦合协调度处于过度区间,系统发展勉强协调;当0.6<D≤1时,金融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处于协调发展区间,两系统之间形成良性协调态势,系统之间呈现和谐的发展关联性[12]。在参照以往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耦合协调度划分标准见表1.

3指标体系的构建及综合指数计算

3.1指标体系构建

有关金融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的构建,2005年社科院金融所了《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13],从经济基础、企业诚信、法律环境、地方政府公共服务、金融部门独立性、社会诚信文化、社会中介服务、社会保障程度八个方面综合评价金融生态环境的发展,此后国内有关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研究多以此为基础。参考李杨等[14]、韩廷春等[15]、常相全等[16]关于金融生态环境的研究,结合甘肃省发展现状及数据的可得性,本文从经济基础、金融发展、居民生活、政府行为、社会信用文化五个方面建立金融生态环境指标体系,具体评价体系指标间见表2。关于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国内研究多以GDP、人均GDP、GDP增长率、人均GDP增长率等指标衡量。本文中经济发展水平为经济总量水平,考虑到甘肃省经济发展实际,采用GDP指标衡量经济发展水平。

3.2数据来源选取

1995—2014年甘肃省经济基础、金融发展、居民生活、政府行为、社会信用文化五个方面19个指标的样本值,数据来自相关年份的《甘肃发展年鉴》(原《甘肃年鉴》)、《甘肃金融年鉴》和1996—2014年的《甘肃农村年鉴》,2014年数据来自2014年的《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3.3量化处理与耦合演变轨迹评估

由于数据间的数量级与量纲不同,对原始数据运用非零变换处理的极差标准化公式进行计算,避免耦合度为0而背离经济实质[17],其公式为:Zij=Xij-minZijmaxZij-minZij×0.99+0.01,Zij为正功效指标………………………………………………(5)式中,Zij∈[0,1]是指标准化值;Xij为某一指标的属性值;maxZij、minZij为该指标在时段内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为了得到评价金融生态环境的单一指标,本文运用SPSS19.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确定各项指标权重。通过因子分析法对各分项指标进行赋权,计算出金融生态环境的综合指数。由分析结果可知,原始数据的KMO检验值为0.573>0.5;Bartlett球形度检验值小于0.05,适合进行因子分析[12]。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后,根据其权重并利用标准化后的数据,通过式(7)确定公共因子得分:Fi=ΣWi×Zij………………………………(7)Wi=λi/Σλi…………………………………(8)式中,λi为第i个综合因子在公因子Fi上的载荷值,Wi为以最大方差法进行旋转后第i个综合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则金融生态环境综合指数计算公式为:U1=F=(66.36F1+27.68F2)/94.04……(9)

4农业经济与农村金融耦合度分析

4.1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耦合度计算

通过上述计算可得到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单一综合指数,将数据带入式(2),即可求得金融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的耦合度;由式(3)和式(4),可得到金融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表3)。

4.2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度分析综合指数分析:

从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综合指数来看(图1),甘肃省的金融生态环境综合指数U1整体上呈递增趋势,1995—2014年U1由0.0383上升到0.8978,年均增率17.08%,说明20年间甘肃省金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社会整体发展良好。由经济增长综合指数U2可见,甘肃省经济持续增长,经济运行状况良好。1995—2010年,甘肃省经济增长综合指数落后于金融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即U1>U2,两者处于经济增长滞后型的初级耦合阶段,两者之间并未形成有效的互动发展机制,金融生态环境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尚未很好显现。在此阶段内,甘肃省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经济保持增长,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为经济发展水平出现质的提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011—2014年甘肃省经济增长快速发展,经济增长综合指数超过金融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即U1<U2,说明两者之间逐渐形成良性的互动耦合机制,金融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开始显现,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有序运行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耦合度与协调度分析:1995—2014年甘肃省金融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的耦合度由0.4170上升到0.5024,整体上处于颉颃阶段,改善幅度相对较小。1995—1997年甘肃省金融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耦合度处于上升阶段,从颉颃阶段进入磨合阶段;1998—2002年金融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耦合度出现回落,重新回到颉颃阶段,到2002年降至0.4507;2003—2014年,系统耦合度回升,之后呈小范围波动趋势,并始终处于颉颃阶段,表明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交互耦合的紧密性,两者在不同时期耦合的强度、重点均存在一定差别。1995—2014年,甘肃省金融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协调度呈上升趋势,协调度从0.1063上升到0.6846,上升幅度较大(图2);协调等级由中强度关联严重失调改善至中强度关联初级协调,表明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系统协调度不断发展,两者之间逐渐形成良性互动关系。甘肃省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度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①1995—2005年,金融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处于失调衰退期,由严重失调发展到轻度失调,耦合协调度逐年上升,年均递增12.49%。该阶段内,甘肃省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尚未形成协调发展的良性趋势,两者耦合协调程度较低。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综合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与耦合协调度变化相吻合。②2006—2011年,甘肃省金融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处于过渡协调阶段并保持上升趋势,协调度由濒临失调提升至勉强协调,年均递增5.98%。在此期间,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综合指数持续上升,且经济增长水平超过金融生态环境发展水平,说明两者间开始形成协调机制,系统间协调性得到改善并呈良性发展态势。③2012—2014年,甘肃省金融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处于协调发展期,呈逐年上升趋势,由勉强协调改善至初级协调阶段,耦合协调度年均递增3.44%,甘肃省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自此形成协调增长的良性互动关系。该时段内,甘肃省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综合指数保持上升,经济增长水平持续超过金融生态环境发展水平。

5结论与展望

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1995—2014年甘肃省经济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耦合度和协调度进行测度,可得出以下结论:1995—2014年,甘肃省金融生态环境综合指数与经济增长综合指数均呈上升趋势,前期经济增长落后于金融生态环境的发展水平,但随着两者的协调发展,近几年来经济增长综合指数超过金融生态环境指数;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交互耦合作用基本处于颉颃阶段,两者耦合程度较低,仍处于中低水平;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由严重失调发展至初级协调,表明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间正逐渐形成良性互动关系。由以上结论可知,1995—2014年甘肃省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发展态势良好,两者之间存在耦合协调机制。一直以来,位于西北欠发达地区的甘肃省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近几年随着社会建设及产业结构调整,甘肃省各项经济指标大幅上涨,发展迅速,离不开金融生态环境的支持。金融生态环境从社会经济多个方面综合分析金融发展状况,更能体现其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与外部环境影响。因此,在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应不断坚实经济基础,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推动区域金融产业发展,全面增强金融实力,充分发挥金融对经济的支撑作用;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及城镇化建设,实现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与决定性地位,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职能,逐步减少不必要的政府干预行为,增强金融部门的独立性;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信用环境,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提高居民整体素质,并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参考文献:

[1]周小川.完善法律环境,打造金融生态[N].金融时报,2004-12-07(1).

[2]贾新政.金融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4,12(4)∶88-90.

[3]黎和贵.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差异与经济增长效率[J].金融论坛,2007,(3)∶45-52.

[4]王文荣.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与沈阳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生态经济,2005,(12)∶54-56.

[5]陈学华,张文政.金融生态环境嬗变与区域经济金融发展[J].生态经济,2007,(1)∶69-71.

[6]刘武,何水.金融生态环境与长株潭经济一体化[J].生态经济,2007,(2)∶142-157.

[7]崔健,刘东.金融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J].西南金融,2012,(4)∶28-31.

[8]逯进,华玉飞.我国金融生态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非线性特征解析[J].上海金融,2015,(3)∶12-19.

[9]徐玉莲,王玉冬.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耦合协调度评价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12)∶116-122.

[9],丁正山.基于耦合模型的现代服务业与城市化协调关系量化分析[J].地理研究,2015,34(1)∶97-108.

[10]吴玉鸣,柏玲.广西城市化与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测度与互动分析[J].地理科学,2011,31(12)∶1474-1479.

[11]吴玉鸣,张燕.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资源科学,2008,30(1)∶25-27.

[12]金宇宙,陈秉普.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正规金融与农业经济耦合协调分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5,(5)∶113-120.

[13]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课题组.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报告[N].金融时报,2005-11-05.

[14]李杨.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5]韩廷春,雷颖.金融生态环境对金融主体发展的影响[J].世界经济,2008,(3)∶71-79.

[16]常相全,张守凤.基于AHP-DEA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8,(11)∶58-60.

[17]张春晖,马耀峰.供需视角下西部入境旅游流与目的地耦合协调度及其时空分异研究[J].经济地理,2013,(10)∶174-181

作者:袁丹丹 姚永鹏 单位: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金融生态环境及经济增长耦合关系量化分析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lylw/sthjlw/691544.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