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水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与思考探析范文

水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与思考探析范文

时间:2022-02-04 03:49:12

水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与思考探析

摘要:近年,福建省宁德市牢牢把握水生态文明建设主线,对水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多维度多视角的探索与实践,通过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实行河湖综合治理,挖掘与传承优秀水文化,拓展安全生态水系建设新理念,水资源保障与防洪安全并举,着力构建人水和谐、滨水宜居的水生态系统,提升公众获得感和幸福感。通过对宁德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进行总结分析,提出下一步对策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水生态文明建设;水文化;河长制湖长制;宁德市

宁德市地处闽东,依山面海,全市集雨面积100km2以上水系有14条,但全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县际之间不平衡,水旱灾害频发。2012年以来,宁德市先后投入资金160多亿元,积极探索与自然条件相适应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模式,着力构建人水和谐、滨水宜居的水生态系统,通过构建闽东大水网、探索城乡供水一体化、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新机制,精心打造“河畅、水清、岸绿、安全、生态”的生态水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开放共享的生态宜居环境,提升了公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主要做法

1.以河长制湖长制为平台,进一步强化河湖综合治理宁德市列入市、县、乡三级河长制管理的河流共340条,其中市级5条、县级49条、乡级286条。全面完成市、县、乡三级组织机构设置,市委书记、市长任市级河长,市、县、乡全部实行双河长制,全市共设市级河长7名、县级河长68名、乡级河长(含河段长)990名,落实村级河道专管员1737名。制定了市、县、乡各级河长会议制度、信息通报制度、工作督查制度、工作考核办法等六项制度,制定出台了《宁德市河道专管员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宁德市河长巡查工作制度(试行)》。对非煤矿山、违章建筑、生猪养殖和黑臭水体等重点问题进行全面清理。古田县关闭166家石材加工企业和石材矿山,结合乡村旅游逐步对部分矿山进行生态修复;周宁县率先设立“民间河长”,实施“全民治水、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市水利局组织对全市693座农村小水电生态流量进行复核,制定“一站一策”整改实施方案,对环境影响大、安全隐患突出的小水电站实施退出,2018年已完成40%小水电站生态下泄流量设施改造,43座小水电站被拆除退出。部级水利风景区东湖设立湖长,巡湖、保洁由专业化队伍承担,平时结合涨退潮定期更换水体。积极推进依法治水,市水利局起草《霍童溪流域保护条例》并上报福建省人大审核。市、县两级全面设立检察院驻河长办检察联络室,配置河道警长,助力河长依法履职。依托“智慧河长”平台建设及河道智能化管理手段,以河湖问题为导向,不断推进综合治理见成效。

2.以生态水系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宁德市通过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水利、生态亲水和标识管理等措施,按照“有长年流水、有清澈水体、有护岸林带、有野趣乡愁、有安全河岸、有自然河态、有丰富生物、有管护机制”目标,注重水系完整性、水体流动性、水质良好性、生物多样性、水文化传承性,让河流重现生机。2016年,福建省政府在宁德召开万里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现场推进会,全市全面推广宁德霍童溪蕉城九都段生态水系建设经验。九都生态水系建设项目按照流域综合治理理念,整合水利、住建、环保、农业等资金,通过水系将沿岸美丽乡村连成一体,创建了“水韵九都”部级水利风景区。2017年以来,福安市投入超1亿元资金建设穆阳溪安全生态水系项目,融自然生态、防洪安全、红色文化、观光农业、体育健身、乡村旅游和民俗文化为一体,精心打造“清新穆阳溪、醉美桃花源”生态水利名片,受到社会各界普遍赞誉。福安市还投资3.1亿元,结合溪北洋新区排洪渠工程建设打造水利休闲健身景观公园。在福建省水利厅支持指导下,近年宁德市共建成安全生态水系建设项目23个,治理河长282km。同时,宁德市结合生态水系建设和水生态修复项目,开展了水土保持项目“福安秀溪生态文明清洁小流域”创建工作。目前,宁德市共创建了7个部级、12个省级水利风景区。

3.以水文化宣传展示为载体,进一步弘扬生态文明精神在宁德工作期间的生态文明建设和水利建设实践与思想,是宁德宝贵的精神财富,尤其是当年时任宁德地委书记徒步到下党乡现场办公的情形,至今仍在当地广为传颂。30年来,下党乡干部群众牢记的嘱托,以“滴水穿石”的精神和“弱鸟先飞”的意识,自强不息、久久为功,使下党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2018年,下党乡在安全生态水系项目中打造“滴水穿石”主题园区,旨在进一步弘扬在宁德工作期间提出的“滴水穿石”闽东精神,铭记总书记当年深入下党乡调研的为民情怀。闽东水文化底蕴深厚,内容丰富。蕉城霍童黄鞠灌溉工程已运行1400多年,至今仍在部分发挥工程效益。隋朝时闽东先人发挥聪明才智,首创“火烧水激凿石工法”劈山挖洞,引水灌溉万亩农田,惠泽百姓。在人鱼同乐的周宁鲤鱼溪,利用鲤鱼进行生物预警水质监测,同时制定乡规民约保护水生态,发展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护水爱鱼文化。闽东苏区柏柱洋的红领巾水库,是当年苏区少先队员带领全省一千万少先队员共同捐资支援建成的,“以我所能尽责任”的红领巾水库精神流传至今。为弘扬闽东优秀水利文化、传承水生态文明精神,2017年建成了宁德水利展示馆。同年,黄鞠灌溉工程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4.以水资源、防洪安全为保障,进一步夯实水利基础设施随着近年新能源、不锈钢、铜冶炼和汽车等千亿产业落户,对宁德市水资源保障不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市水利局紧紧抓住建设福建省生态文明实验区的大好时机,科学合理配置水资源,着眼未来,提前布局,有的放矢,补水资源与水网工程建设滞后短板,抓紧构建大水源、大水网,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以此破解供水难题。在编制《宁德市中心城区水资源规划》及《环三都澳区域水资源利用规划》的基础上,2016年又编制完成《宁德市闽东苏区重点区域水资源配置规划》。规划目标到2020年,基本解决宁德市闽东苏区重点区域工程性缺水,形成安全可靠的水资源保障工程体系;到2035年,完成“五纵三横”水资源配置工程体系建设,全面解决区域性缺水,形成满足生活生产、河流生态、城市景观、休闲娱乐需求的城乡一体化供水网络。近年,宁德市先后建成了增加城区31万t日供水能力的蕉城区官昌水库等一批水源项目,另有5座中型水库正在开展前期工作。闽东大水网支撑工程同时推进,一批重点水源和供水水网工程已完成前期工作,辅以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为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持续推进172重大项目上白石水利枢纽项目前期工作,竣工后福安市城区防洪标准可从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重点实施赛江防洪工程、闽江古田段防洪工程等一批中小流域治理工程和宁德东湖25孔水闸改造等一批水闸、水库、海堤加固工程。建成了柘荣城区高水高排项目,发挥了防洪效益和生态景观功能,开工建设周宁、寿宁两个县城区的高水高排工程。完成了宁德中心城区防洪防潮项目可研。此外,为配合重大产业布局,还配套建设提升了一批防洪防潮工程。5.以科技创新为动力,进一步提升水利发展水平宁德市注重科技创新,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宁德市政府与南京水科院签署了水利科技合作框架协议,市水利局与太湖局经济发展中心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市水利局洪水预警中心与河海大学联合开展课题研究,“赛江流域实时洪水作业预报与调度系统研究”获得福建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市洪水预警中心与南京水科院合作的“霍童溪流域梯级水电站水库群洪水调度与实践”课题获得福建省水利科技二等奖。市水利局与太湖局经济发展中心合作开展宁德水利发展研究和“十三五”规划编制,策划了一批后续发展水利项目。目前,市水利局按照省水利厅的总体部署,正在开展“基于生态海绵流域理念的河道生态模式构建与评价体系研究课题”前期工作。在省水利厅支持下,宁德市水利局正组织开展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创建工作。该园以霍童溪九都段为中心,按照科普教育型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打造水情教育与水土保持科普、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课题研究基地。

二、经验体会

1.以规划为引领,提前谋划项目提前规划并做好项目前期是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宁德市根据产业布局和民生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好各项水利规划,先后编制完成了《闽东苏区宁德中心城区防洪防潮排涝规划》《环三都澳区域水资源利用规划》《宁德市闽东苏区重点区域水资源配置规划》和《水利“十三五”发展规划》以及生态水系建设专项规划等。在规划指引下,2018年宁德市已开工建设6个生态水系项目,开展前期工作项目10个。

2.拓宽投融资渠道,保障项目建设除了争取财政资金投入水利之外,积极吸引企业投入并对接好银行融资。如中闽水务公司投资建设官昌水库工程、省水利投资集团投资部分引调水工程、民营企业投资溪头水库工程等。市、县属国企投资建设宁德金溪防洪工程、霞浦田螺岗水库及引调水工程、霞浦罗汉溪河道治理工程、宁德中心城区防洪防潮工程和部分安全生态水系项目。

3.以政府为主导,多项目整合建设水环境治理项目涉及多个部门,宁德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照“系统治理”方针,注重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厕所改造、石材矿山整治、垃圾污水处理、畜禽养殖整治、清理违章搭盖等整合发展,因地制宜,注重防洪安全和水质提升,注重河流自然属性和人水和谐的氛围。宁德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有诸多不足。一是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仍有不足,特别是防洪防潮基础设施还相对薄弱,海堤标准等级不高;二是水资源保障体系较脆弱,部分县城供水水源单一,农村饮水安全可靠性、保证率参差不齐;三是流域治理与生态修复依然任重道远;四是管理能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对策建议

1.项目建设突出重点一是水资源配置项目。当前,宁德遇到了很好的发展机遇,经济社会发展也对水资源保障有了新的更高需求,为谋划好“十三五”后期和“十四五”期间的项目,应尽快开展环三都澳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规划的论证编制,条件成熟即启动项目建设,通过滚动建设,建成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引调水工程和湖库连通工程,逐步形成安全可靠的城乡生活、生产、生态用水供给保障网络体系。二是防洪防潮项目。宁德依山面海,东部易受台风、风暴潮袭击,西部山区也易受山洪灾害威胁,应建设、改造、提升一批堤防和水闸工程,继续推进闽东苏区中心城区防洪防潮项目前期工作。三是生态修复和生态水系建设项目。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多管齐下、综合治理,设置水电站生态下泄流量,在2020年前有效解决因水电开发导致的减水脱硫问题,同时继续拆除一批效率低、严重影响河流生态的水电站,让河道恢复自然径流。

2.深化改革投融资机制继续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水利,积极引进社会资本。172重大项目上白石水利枢纽工程是12个水利PPP试点项目之一,2019年要完成PPP方案论证、组建项目公司并正式动工建设。

3.不断创新管理模式一是探索城乡供水一体化模式。宁德市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点多、分散、规模小,目前管理方式多样,既有可总结的好的经验做法,也存在管理水平和效率低等问题。建议走专业化管理之路,在市场机制下以经济手段给予保障。目前部分县已在开展相关探索与实践。二是探索水利工程专业队伍管理。全市水利工程安全管理任务较重,现有技术人员数量不足且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管理水平难以保证。可探索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选择专业队伍管理。三是创新“河(湖)长制+N”模式,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管理。这方面各地都初具特色,还应不断加以创新。

4.多管齐下强化管理一要应用先进技术。积极考虑采用无人机进行巡查,包括日常巡查、灾情险情勘察等。采用大数据、互联网技术、APP终端进行信息收集分析。采取视频远程会商、研判。二要推进依法治水。《霍童溪流域保护条例》计划于2019年3月起实施,这将是福建省第一部流域保护条例,对流域保护的具体要求作了明确规定。要划定河流保护岸线蓝线,留足流域生态空间。三要运用经济手段。用经济手段鼓励、提倡节水,采取水权交易方式有偿引调水,用生态补偿方式保护水源。■

参考文献:

[1]贾超,虞未江,李康,等.水生态文明建设内涵及发展阶段研究[J].中国水利,2018(2).

[2]李激扬.对新时代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水利,2018(3).

[3]福建省安全生态水系建设指南[R].2017.

作者:郑华峰 单位:福建省宁德市水利局

被举报文档标题:水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与思考探析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lylw/sstxlw/72812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