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公众水生态环境意识调查研究范文

公众水生态环境意识调查研究范文

时间:2022-01-07 10:00:22

公众水生态环境意识调查研究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水资源面临的新问题的不断的出现,水环境也面临着新的难题。历经安全饮水、科学调水、有效节水、治理污水等四水工程以及“811”行动、千万农民饮水工程、水资源保障百亿工程、“强塘固房”工程等治水措施之后,浙江提出了“五水共治”战略决策。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五水共治”部署,抓住当前水利发展的大好时机,保护和改善水生态环境,进一步推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战略。为了真实、直接反映公众的水生态意识现状,对浙江省社会公众开展了水环境意识现状调查分析,为水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善和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1公众水生态意识的现状

从人和水的和谐相处到美丽中国的建设,可以看出,近年来,人们对生活、生存环境越来越重视。而水作为生命之本,生态之基,使得水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尤为突出。为充分了解公众对水生态环境的认知现状,我们对浙江省八个县市的近2100位群众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其中非常了解水生态环境的仅占11%,有一些了解水生态环境的占64%,而25%的受访者对水生态环境没有一点概念或一点也不了解。在被问及水生态环境和日常生活关系时,更有20.3%的受访者认为水生态环境和自身生活关系不大,仅仅有15.6%的受访者认为水生态环境破坏会威胁到自身生活或者给生活带来很大程度的不便或影响。

在我们调查的2100位受访者中,21%的受访者认为身边的水环境问题非常严重,17.1%人认为人类目前面临的水生态环境问题比较严重,61%人认为当前水生态环境问题确实存在,但是并不严重,其余的则认为目前水生态环境没有什么问题。调查结果显示,61%的受访者认为应该非常重视水生态环境,认为水生态环境与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应该从自我做起保护;18%的受访者认为保护水生态环境与自己无关;7%的受访者认为保护水环境应该是国家政府的事情,更有16%的则完全没有水环境的概念。由此可见,公众对水生态环境的了解知之甚少,缺乏水生态环境的普及与教育,这对当前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有较大制约影响。

2当前公众对水生态环境的意识存在的问题

结合公众的水生态环境意识现状,对水环生态境影响的具体行为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受教育程度的限制以及长年来生活习惯,文化传统意识的影响,对水环生态环境缺乏保护意识;二是由于淡薄的水生态环境意识,在生产活动中仅仅追求效益,追求高额经济利润,不求水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

2.1对水生态环境的认知度较低结合调查结果中被访对象不同的文化程度和对水生态环境的认识情况,分析发现由于文化知识水平原因,对于水环境的了解和熟悉存在一定的困难,很大程度上只是停留在生态环境这一笼统的层面上或者对水生态环境的认识仅停留于字面意思,缺乏专业的了解。这种受教育的不同程度,体现公众在对水生态环境意识的层面也存在明显不同。正是由于公众文化知识水平的局限性,使得公众在对水利工程以及水生态环境的认知及理解知之甚少。

2.2对公众水生态的普及教育不全面自开展“五水共治”以来,虽然对“五水共治”进行了积极的宣传,但是公众只闻其一,不知其二,对于身边的水生态环境的知识相当贫乏,在缺少专业教育和引导背景下,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认知。在2100位受访者中,只有35%的受访者真正了解身边水环境的严重性。由此可见,应该借助“五水共治”如火如荼的开展东风,积极普及提高公众的水生态环境知识,从根本上提高公众的水生态环境意识。

2.3水环境保护的参与度较低水生态环境是以水为核心围绕人群的空间,但是大多数公众对于水生态环境的存在和与生活联系的认知仅仅停留在事不关已的状态,大部分公众脱离了水生态与日常生产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缺乏水生态环境意识,缺乏参与保护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被访对象中,只有40%的人认为当前的各种节水、爱水、护水宣传活动是有效果的,有近60%的认为这种宣传活动没什么取得好的效果。造成这一现象除了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外,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公众参与度的缺乏,心理上事不关己的态度,致使水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无法深入人心。在意识到水生态环境这些问题时,人们更多的是把水生态环境的治理希望,寄托到国家政府层面,期望国家政府采取强硬有力的手段和措施。如在受访者中,有23.8%的受访者在看到破坏水生态环境的行为时,虽反对这样做,但认为那是别人行为我不管也没权利去管,仅仅保证我不会做就行;有53.8%的受访者认为当地政府在水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所起作用不大,甚或没有作用,才导致了近年来水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超过55.2%的受访者认为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破坏水生态环境违法案件的查处,加大该方面的立法工作,更有10.6%的受访者觉得自己没有责任对破坏水环境行为进行监督和检举;而在受访对象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半的受访者觉得应该提高公众的水生态环境意识,来共同爱护、保护水生态环境,可见提高公众的水生态环境意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3建议与对策

借鉴以往的技术经验,针对以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于公众的水环境意识的提高和转变,提出如下的几个建议:

3.1规划公众教育,提高公众水生态环境意识公众对于水生态环境的认知程度需要通过引导性教育来实现,这是一种最为直接的方式和最系统的动力保证。在“五水共治”的背景下,根据问卷调查中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社会群体的水生态环境意识的成熟度,可以区域性地广泛展开针对性教育,进一步加大科学深度和系统规划,提高教育的现实价值。

3.2拓宽参与途径,激发公众水生态环境意识公众水生态环境意识薄弱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公众的参与度不够,因此可以积极拉动公众投入到水生态环境保护的行列中,必能达到提高公众水生态意识的目的。首先是进一步完善社会制度和法律法规,通过保障公众的知情权激发其参与热情。通过进一步加强专业人士与公众的交流,使得公众对水生态环境有更深入的了解。其次是鼓励公众互相监督,严厉抵制破坏水生态环境的恶劣行径,积极推行并完善奖惩制度,使公众认识到水生态环境与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并以此来约束和改变生活方式和行为。再次,拓宽公众的参与视野,引导公众将关注的焦点投向更加广泛的水生态环境意识的层次中去。深度和广度同时增大,能够促进公众水生态环境意识得到全面性和实质性提高。

3.3积极做好对公众的水生态意识宣传积极引导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全民参与。当前,公众对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还比较淡薄,要加强爱水、节水宣传力度,把关心水、珍惜水、保护水变成每个公众的自觉自愿的行动。

要让公众在意识层面理解和接受水生态环境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相关,这就需要专业机构和组织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其一,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方式,增加水生态环境意识的普及性。根据对以往的宣传方法调查分析中,发现发放简明扼要的文字与图文并茂结合的资料是宣传最为有效的方式,其次就是播放影片,录像等影音资料的方式。因此在宣传方式上,我们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是借助政府部门、机构等权威部门进行宣传;二是利用当前数字移动媒体技术,在电子杂志、网络媒体等媒介积极宣传。三是融入一些独特的方式,例如在帽子、杯垫、鼠标垫等人们日常生活触手可及的物件上印上水生态环境的相关信息,加强与人们生活的紧密接触,使公众对水生态环境有更多接触和了解,做到水生态环境知识的普及。其二,在宣传内容上要有针对性,对于不同层面和知识结构的人群,应该区别进行知识的宣传和和普及。对于专业人士应强调工程的生态问题;对于工业技术群体则是宣传工业与水的紧密相关性和重要性;对于普通大众则更需要他们关注的是身边水环境的问题。对于不同的职业,社会生活等方面都需要区别对待,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

水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和观念的转变需要一段时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值得深究的是,宣传形式的创新要区别不同的对象、性别、职业、年龄、文化程度等,结合公众的水生态意识、总体人文素养以及对水生态环境的认识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把握公众对于水生态的意识的动态变化过程,对症下药,继而及时做出调整,与时俱进。以弥补公众在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知识的匮乏,并以这种保护意识来指导公众的行为,真正意义上地提高公众水生态环境意识,使“五水共治”的深入公众生活,做到水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傅晓洁 王玉强 周婉璐 单位: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公众水生态环境意识调查研究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lylw/sstxlw/685333.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