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鮻鱼繁育与驯养技术范文

鮻鱼繁育与驯养技术范文

时间:2022-10-05 05:41:16

鮻鱼繁育与驯养技术

本文作者:闵建1万建军2作者单位:1.江苏南通市如东县海洋与渔业局2.南通名濠水产有限公司

梭鱼又称棍子鱼、红眼鱼、红眼鲻等,是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发展起来的一个水产养殖新品种。2009年7月-2011年6月,南通名濠水产有限公司承担了江苏水产三项更新工程项目“梭鱼高效生态规模化繁养技术开发”,结合项目的实施,介绍梭鱼繁育、养殖的相关技术要点如下。

一、梭鱼亲鱼选育技术要点

1.亲鱼收购运输

每年6-9月是梭鱼觅食、产卵的旺季,容易在港湾或入海口集群,是捕获、选购亲鱼的最佳时机,选择体质健壮、体型丰满、体表完好无伤的个体作为亲鱼。选购时,一般雌雄比控制在1∶(1~1.2),雌鱼要求3龄以上、单尾规格3千克左右,雄鱼要求2龄以上、单尾规格1~1.5千克。本项目实施中,2009年9-10月,从盐城的射阳、大丰,南通的如东、启东共优选亲鱼550组。

2.亲鱼培育池及相关设施准备

亲鱼培育池不宜过大,一般以2000~3500米2为宜,根据育苗规模确定培育池的数量,沿海垦区传统的养殖池塘经过适当的改造即可使用。改造后的池塘水深为1.5~2.5米,底质以泥沙为佳。亲鱼进池前,每100米2用12~15千克生石灰消毒,满足亲鱼培育养殖需要。

3.亲鱼强化培育促熟

亲鱼进池后,诱导驯化、增肥促熟是苗种繁育的前提。由于野生亲鱼所处环境发生了变化,在暂养的新环境中往往较长时间不摄食,需采取仿生态环境刺激法,投喂冰鲜小杂鱼虾、沙蚕等综合多样的方法,诱导野生亲鱼摄食,但个体大的梭鱼食性较杂,经过多种方法的交替运用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盐度、温度、流水及饵料丰度是梭鱼苗种人工繁育过程中的主要外在因素,要从梭鱼的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出发,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盐度、水温状态下,使用流水刺激,投喂量依照水温的差异,在冰鲜小杂鱼虾、沙蚕、配合饵料间作适当的变化和调整,增强亲鱼营养,及时观察亲鱼的活动变化、检查性腺发育度等情况,经过5~8个月的培育,亲鱼摄食旺盛,性腺发育良好,即具备催产条件。本项目亲鱼培育成活率达到100%,镜检性腺发育良好。

二、梭鱼苗种繁育技术要点

1.催产与孵化

在亲鱼强化培育、性腺发育检查情况良好时,选取性腺发育最佳的亲本(雌雄组数与配比视育苗量而定,首批选组不应超过育苗总量的10%),进入大棚室网箱暂养,其余组数作为后备亲本继续留塘培育。2010年5月10日晚实施催产,首次注射激素,观察亲本活动及稳定状况,24小时后2次注射激素,等待12小时后,开始检查性腺,每隔1小时检查一遍,至5月12日部分亲鱼发育成熟,遂进行人工采卵,第一次采卵约2000毫升,获取受精卵约1700毫升,5月13日第二次采卵约5000毫升,获取受精卵3900毫升。受精卵经清洗消毒后入孵化池,孵化池海水应经净化消毒处理,受精卵入池后加入EDTA-Na2,48小时后,观察到受精卵在池水中有较大的沉浮并开始破膜,至5月16日,所有受精卵全部出膜。第二批催产选组数量可控制在育苗总量的20%左右,但采卵次数可适当增加,以后批次依次进行。本项目共选用亲本260组,分四批催产孵化,经抽样估算,累计出苗4500万尾左右,受精率达到80%。这一期间,开口饵料选择轮虫加蛋黄,注重了饵料营养、换水量及水质调控,同时调节好光照强度,其孵化率和变态转化率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2.幼鱼培育

幼鱼培育是繁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把握:(1)梭鱼孵化出膜便与受精卵断绝营养,需从外界吸收养份,进入摄食阶段。幼鱼开口摄食后,个体十分弱小,食量也很小,此时投喂饵料应保持足够的新鲜度,饵料颗粒要适中,池底环境要相对稳定,水质要清新,尽可能避免池水的剧烈波动。(2)梭鱼幼鱼食性转变前后是决定其生存或被淘汰的关键期,控制好培育密度是决定其顺利向夏花过渡的重要指标,食性转变前可适当高一些,一般在5万尾/米3水体左右,转变后可低一些,以2万尾/米3水体以内为宜,这样有利于幼鱼的摄食,使池水不致于在短时间内恶化,出现频繁换水的现象。(3)梭鱼开口饵料应进行合理配置,包括饵料颗粒大小、活性及品种都要循序渐进,一般选用卤虫、轮虫加蛋黄,直至最终全部使用配合饵料为止,此阶段以促进幼鱼的生长为主,达到规格苗种后,以适应顺利进入养殖阶段的需要。(4)幼鱼在培育阶段对这些因素也十分敏感,尤其是在换水量较大时,温度、盐度的变化不宜过大,防止出现应激反应,正常情况下控制在0.5~1.0的幅度范围内。光照、光强可视天气变化及早晚情况作适当的调整,有利于提高幼鱼培育成活率。

3.夏花培育

夏花培育是连接育苗与养殖的一个特定过程,更是苗种繁育企业关心的焦点。根据养殖的需要和区域的不同,可分为淡化苗和海水苗。苗种培育时,应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规格整齐(如属淡水养殖,需经过淡化后进行)的人繁孵化鱼苗,亩放苗量为20万~25万尾。梭鱼夏花培育池的面积一般在3500米2左右,水深1.0~1.5米,池底平坦,且底质以泥沙土为佳,要有较好的保水性能,池塘进排水系统应配套完善,以利于池塘水体交换。培育水温在20~22℃、pH值7.0~8.5最适宜鱼苗生长,培育早期以施肥和泼洒豆浆为主,后期用人工配合饵料或豆饼、米糠、麸皮等直接投喂,每日投喂2~3次,每周换水量达到20%~25%为宜。经过一个月左右的培育,梭鱼夏花鱼种达3~5厘米时,可采取拉网或船篙击水锻炼鱼苗活力,并及时出池分塘,进行一龄鱼种培育、出售或养殖。

三、梭鱼养殖技术要点

1.放养模式

梭鱼养殖可分为单养、主养和混养。梭鱼单一品种养殖时,主要为沿海小型海水池塘。淡水池塘主养梭鱼,搭配养草鱼、鲢鱼、鲫鱼等。半咸水池塘主养梭鱼,搭配南美白对虾、梭子蟹、斑点叉尾!及鲈鱼等。主养梭鱼设计产量应占总产的60%以上,混养时,选择的品种可多样化,各品种占比基本相仿。

2.放养密度

如放养夏花,主养时,以1万~1.5万尾/亩为宜,混养时,控制在3000尾/亩以内。如放养一龄鱼种(12~15厘米),主养密度为2000~3000尾/亩,混养密度为800~1000尾/亩。

3.养殖管理

梭鱼是偏植物性的杂食性鱼类,投喂饵料较广泛,常用豆饼、米糠、麸皮、酒糟等,投饵量根据主养、混养类型确定,早期投饵率为3%左右,以后随着鱼的生长,可适当降低,并视当天的天气、水质、鱼的活动等情况进行调节。投饵次数每天2~3次,采用植物性饵料和自制配合饵料交替投喂,其蛋白质含量应保持在25%~28%(过高,易引起梭鱼脂肪肝;过低,将延长养殖期限),需定点、定时、定量投喂。需要注意的是,与草鱼混养时,避免投喂青草类饵料,剩余草茎沉底腐烂后,易造成池塘缺氧,影响梭鱼及其他鱼类的正常生长。

四、几个问题的探讨

1.亲鱼强化培育技术已得到解决,选购后的亲鱼培育成活率已基本能满足繁育的要求,但在选购时,捕捞的成品鱼与实际可用亲本的总量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由于捕捞网具对梭鱼体表伤害较大,往往失去了选择好亲本的机会,选用率很低,且雌雄鱼的配比也难保证到位,因此,亲鱼选购环节(包括捕捞方式)将直接影响到苗种繁育的数量。

2.盐度、温度、流水及饵料是梭鱼苗种人工繁育的关键点。在本项目实施中进行过对比试验,雌雄同步发育成熟,一次性收集卵子和精液的量过大,催产效果及受精率明显下降,因此,分期分批进行、确定合理的催产量,对提升受精率和孵化效果较为有利。

3.本项目实际受精率约为80%,孵化率和变态转化率较为理想,但夏花培育率仅有32.8%。因此,要提高育苗总量(夏花)及繁育技术水平,必须以提高夏花培育率为重点,在兼顾其他环节控制的前提下,把握好夏花培育过程中的饵料投喂与期间管理。

4.确定合理的养殖模式。本项目设计的模式是主养梭鱼,搭配草鱼、鲢鱼、鲫鱼等品种的混养,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从不同类型池塘养殖的情况和效果看,半咸水养殖比纯淡水养殖的梭鱼个体要结实、丰满,口感也较好;搭配南美白对虾、梭子蟹、斑点叉尾!养殖的效果也比较理想。因此,混养模式下,根据其他养殖品种的适应性,确定梭鱼的投放比例,并选择半咸水养殖,能大大提高养殖的综合效益。

被举报文档标题:鮻鱼繁育与驯养技术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lylw/scyzlw/61111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