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鱼种饲养病毒防控方式范文

鱼种饲养病毒防控方式范文

时间:2022-12-14 10:58:47

鱼种饲养病毒防控方式

作者:张凤萍张健柳敏海彭志兰李来国罗海忠单位:浙江省舟山市水产研究所牡丹江市水产技术推广站黑龙江牡丹江

肠炎病

1病原体:哈维氏弧菌(Vibrioharveyi)。

2流行情况:多在6~9月份水温20℃以上时发病,水温25~30℃时为流行高峰期。笔者于2009年7月和2011年8月在浙江网箱养殖的条石鲷中发现有肠炎病。

3症状:病鱼游动缓慢,食欲减退,肛门红肿外突,腹部膨大,腹壁上有红斑,轻压腹部,即有黄色黏液从肛门流出。解剖,早期可见肠壁充血、肿胀,并伴有发炎症状,肠腔内没有食物,肠内有较多黄色黏液。疾病后期,全肠充血发炎,肠壁呈红色,肝脏有红色斑点状淤血。

4防治方法预防措施:彻底清塘消毒,加强饲养管理,投喂新鲜饵料,不投变质饵料。鱼种放养前用8~10mg/L的漂白粉浸洗15~30min。

治疗方法:疾病早期,仅投喂内服药物即可治愈,病情严重时必须同时外泼漂白粉等消毒药2~3次。内服药可以选用以下任意一种:(1)磺胺二甲氧嘧啶粉(SDM),拌饲投喂,首次用量为每千克鱼体质量每天150~200mg,维持量减半,连用7d。(2)复方氟苯尼考(氟苯尼考∶维生素C=1∶2.5),拌饲投喂,每千克鱼体质量250~500mg,每日1次,连用5~7d。

出血病

1病原体:溶藻弧菌(Vibrioalginolyticus)。

2流行情况:多发于6~9月25℃左右的高水温期和11月至翌年3月15℃左右的低水温期。

3症状:病鱼游动缓慢、分散,浮于水面。初始时病鱼体表部分褪色,继而发黑并出血,鳍基部充血、出血,尾柄基部出血,眼内出血;随着病情的发展,患部组织浸润呈出血性溃疡;剖检可见肝脏肿大充血,肾脏肿大出血,表面糜烂。

4防治方法预防措施:彻底清塘消毒,降低放养密度,加强饲养管理,投喂新鲜饵料。鱼种放养前用8~10mg/L的漂白粉溶液浸洗15~30min;定期进行淡水浴;夏季高水温期和秋冬降温时,添加复合维生素等以提高免疫力。治疗方法:外泼漂白粉等消毒药2~3次,每次间隔1~2d。同时内服以下任意一种药:

(1)复方氟苯尼考(氟苯尼考∶维生素C=1∶2.5),拌饲投喂,每千克鱼体质量250~500mg,一日1次,连用5~7d。

(2)盐酸多西环素,拌饲投喂,每千克鱼体质量每日用10~40mg,连用5~7d。

烂尾白浊症

1病原体: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puti-da)。

2流行情况:以夏初至秋季发病较为严重。

3症状:病鱼游动缓慢、分散;烂尾、烂鳍,溃烂处白浊、发光;眼球浑浊,有的失明,甚至眼球脱落;肠道内无内容物;肝脏肿胀,严重者有出血点,肾脏肿大。

4防治方法预防措施: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避免放养密度太高和投饵太多。治疗方法:(1)磺胺二甲氧嘧啶粉(SDM)拌饲投喂,首次用量为每千克鱼体质量每天150~200mg,维持量减半,连用7d。(2)盐酸多西环素拌饲投喂,每千克鱼体重每天用10~40mg,连用5~7d。

寄生虫疾病

1白点病

1.1病原体: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irri-tans),又称海水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marinus)。

1.2流行情况:刺激隐核虫的适宜繁殖水温为10~30℃,最适繁殖水温为25℃左右。据笔者连续3年的观察发现,养殖条石鲷的刺激隐核虫病多发于6~10月,以7、8月份为最严重。

1.3症状:前期,病鱼偶尔侧身游动,鱼体紧贴池底,与池底进行摩擦。中期,病鱼不断侧身游动,与池底、池壁进行摩擦,仔细观察可发现病鱼体表有白色小脓疱,轻轻一拨即破。此时镜检鳃丝可发现有少量的椭圆形或球形的虫体,其移动相当缓慢或不动。后期,病鱼体色变白,眼球白浊,鳃丝严重充血发红或贫血发白,浮游于水面,随后沉底死亡。镜检鳃丝可发现大量活动中的虫体。

1.4防治方法预防措施:(1)改善水环境。放养前用漂白粉彻底消毒,以杀灭池底和池壁残存的虫体包囊。封闭式水环境中,应在发病早期大量换水;在开放式水体中,应将已经发病和有发病迹象的网箱拖到水体流动较好、较清洁的海区暂养。(2)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在刺激隐核虫病流行的季节,通过投喂营养丰富的饲料,适当添加复合维生素,以提高条石鲷的体质,增强其抗病能力。治疗方法:用低盐度水(盐度8~10)浸泡2~3h,浸泡时间的长短可根据病鱼的反应进行调整,间隔3d后再次浸泡,连续4次;同时每天大量换水。此方法既经济又环保,而且还可以杀死刺激隐核虫的包囊。

2本尼登虫病

2.1病原体:本尼登虫(Benedenia)。

2.2流行情况:多发于春末夏初和秋季,尤其在高盐度、高密度放养区域发病较严重。

2.3症状:病原体主要寄生在鱼体表,寄生数量较多时病鱼呈不安状态,狂游或不断在网箱等物体上摩擦身体;体表黏液增多,局部皮肤变为白色或暗蓝色;病鱼摄食差;病原体大量寄生时,病鱼的鳃褪色呈贫血状。

2.4防治方法苗种放养前或转换养殖网箱时,预防和治疗同步进行。最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是:用淡水浸洗5~15min,大部分虫体会脱落死亡;同时在淡水中加入2~5mg/L的抗菌药物(氟苯尼考粉、恩诺沙星粉),以预防细菌性继发感染。

营养性疾病

1病因:由饥饿引起。由于饲料的口感、质量及营养价值问题,有少部分条石鲷不能正常摄食,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营养不良。

2症状:病鱼体色发黑、消瘦,头大背窄,变成所谓的“老头鱼”,长不大。

3防治方法

不断地调整鱼体的大小规格,使放养在同一个池子或网箱内的鱼规格整齐;投喂营养均衡的饵料,可在饵料中添加诱食剂(大蒜素、甜菜碱等)、增强免疫能力的药物及营养性药物(鱼用多维)等。

被举报文档标题:鱼种饲养病毒防控方式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lylw/scbhxyjlw/613428.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