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杂交水稻种子选育范文

杂交水稻种子选育范文

时间:2022-08-07 05:05:35

杂交水稻种子选育

水稻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30%,而总产占粮食总产的40%以上。中国依靠科技进步大幅度提高水稻单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国利用矮秆基因率先育成高产抗倒品种,使水稻单产实现了第1次飞跃;20世纪70年代初,又在世界上首次将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从而使中国水稻单产实现了第2次飞跃[1]。深优9775是中种集团福建农嘉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引进抗病、优质不育系深97A与强恢复系N175选配成的杂交稻新品种,恢复系N175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与福建省南平市农科所合作育成的强恢复系[2]。用N175配组的深优9775在各地试验和福建省区试及生产试验、示范中,均表现出株叶形态结构好、结实率高、稻瘟病抗性强、丰产性好、米质较好、适应性广等优良特征特性。该品种于201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2010)。

1选育经过

深97A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深圳龙岗研究所育成的抗病、优质不育系,深97B组合来源为BORO-2/珍汕97B///CYPRESS/V20B//孟加拉野生稻///福伊B,用金23A经多代回交转育而成;南恢175组合来源于桂32/明恢63//IR26。深优9775表现比特优175抗病、优质,生育期比特优175早熟5~7d,丰产性较好。配组经过详见选育图谱(图1)。

2产量表现

2.1区试及生产试验表现2010年参加福建省晚稻中熟组区试,平均产量456.48kg/667m2,比对照(汕优10号)增产5.25%,达极显著水平;2011年续试,平均产量468.05kg/667m2,比对照1(汕优10号)增产7.83%,2a平均增产6.6%,达显著水平;比对照2(天优华占)增产2.75%。2011年同期参加福建省晚稻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02.0kg/667m2,比对照(汕优10号)增产9.15%。

2.2试种表现2008年建宁晚稻三重复比较试验,平均产量482.2kg/667m2,比对照(汕优46)增产6.6%;2009年参加多组合多点比较试验,平均产量476.7kg/667m2,比对照(汕优46)增产6.4%,居参试组12个组合第2位。2010年在建宁溪口杨林村作迟熟烟后稻试种1.43hm2,平均产量503.6kg/667m2,比对照(汕优10号)增产7.85%,其中最高单产达588.3kg/667m2;在邵武沿山镇作晚稻关门种试种2133.44m2,平均产量466.2kg/667m2,比对照(汕优10号)增产5.25%;在龙海县厦门大学试验场作早稻试种666.7m2,平均产量513.2kg/667m2,比对照(金优207)增产13.6%。2011年在福建省建宁县作双季晚稻试种1hm2,平均产量463.9kg/667m2,比对照(汕优10)增产6.54%;在武夷山兴田镇汀浒村作双季晚稻种植3.3hm2,平均产量486.3kg/667m2,比对照(汕优10号)增产9.86%;在永安作晚稻试种1.33hm2,经当地同行专家现场验收,平均产量536.5kg/667m2,比对照(汕优10号)增产7.50%。

3主要特征特性

3.1生育期属早中熟三系杂交稻品种。在福建漳州早季种植,3月18日播种、4月中旬插秧、6月22日始穗,全生育期121d,与天优998熟期相当;福建建宁晚稻种植6月30日播种、7月25日插秧,9月18日始穗,全生育期118d,与汕优46相当;福建省晚稻区试全生育期2a平均120.8d,与对照汕优10号同熟期。适宜福建省作晚稻中熟或关门种种植。

3.2主要农艺性状群体整齐,株叶形态好,剑叶挺直大小适中,分蘖力中等,茎秆粗壮,后期转色好。每667m2有效穗17.2万,株高111.7cm,穗长25.2cm,每穗总粒数150.8粒,结实率81.4%,千粒重26.5g。

3.3抗瘟性根据福建省中晚稻区域试验品种重病区抗稻瘟病鉴定:2010年鉴定叶瘟综合表现为抗(R),穗颈瘟综合表现为中抗(MR),室内鉴定抗菌株率100%,抗感表现为抗(R),稻瘟病抗性综合评价为中抗(MR);2011年鉴定叶瘟综合表现为抗(R),穗颈瘟综合表现为中感(MS),室内鉴定抗菌株率100%,抗感表现为抗(R),2a稻瘟病综合评价为“中感”,其中宁德点鉴定为“高感”。

3.4稻米品质深优9775稻米2011年经福建省种子总站从区试点统一取样送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分析:糙米率81.6%,精米率74.2%,整精米率47.2%,垩白粒率53%,垩白率7%,透明度2级,碱消值5.7,胶稠度76mm,直链淀粉含量16.6%,蛋白质9.8%,粒长6.5mm,长宽比2.7,质量指数75分,符合三等食用籼稻品种品质规定要求。

4栽培技术要点

4.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应根据当地气候,适时播种。作晚稻种植,闽西北地区一般不迟于6月25日,闽南不迟于7月5日播种;用种量15kg/667m2为宜,稀播、匀播,可在1叶1心时喷施300mg/L多效唑,促进秧苗分蘖,保证移栽时秧苗带蘖3~5个。

4.2适时移栽,插足基本苗移栽适期以叶龄5~7叶为宜,秧龄不超过25d。插植规格20cm×20cm为宜,丛插2粒谷。插足基本苗90万~120万/hm2,确保有效穗达270万~300万/hm2,适当密植有利高产。

4.3科学肥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应注意氮、磷、钾合理配比,适当加大钾肥用量,一般肥力田块施纯氮10~12kg/667m2,氮、磷、钾比例为1∶0.5∶1.0,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比例为5∶3∶1∶1。水管采取“浅水促蘖、适时烤田、湿润灌浆、后期干湿交替”。苗数达到预定的80%后及时脱水搁田,促进根系深扎,到孕穗期开始复水,后期干湿壮籽,养根保叶,防断水过早,收割前10d左右断水。注意田间病虫调查,根据当地测报及时防治病虫害,及时防治稻蓟马、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防止虫害发生,确保丰收。

5主要制种技术

该品种不育系开花习性好,制种易获高产。一般作中稻制种,父本4月底至5月初播种,父母本播差期26~28d,叶差5.8~6.2叶。

5.1确定适宜播种期,确保花期相遇在福建北部制种,根据父母本的特性及气象资料合理安排播插期。父本安排在4月底至5月初播种,8月上、中旬抽穗扬花较为理想。为防止天气变化引起的生育期误差,提高父母本花期相遇机率,父本N175要分二期播种。Ⅰ期父本播后7d播Ⅱ期父本,母本与Ⅰ期父本时差28d;与Ⅱ期父本时差23d,叶差6.0~6.2叶,花期相遇良好。

5.2合理密植,搭好丰产苗架父母本行比用1∶(10~12)为宜,父本与母本行间距24cm。父本株行距20cm×25cm,丛插1~2粒谷,每公顷插3万丛以上,插足基本苗18万~30万/hm2;母本行株距15cm×15cm,插34.5万/hm2,保证基本苗180万~225万/hm2。

5.3合理肥水管理,促进平衡生长发育在肥水管理过程要注重父本的培育,在父本移栽当天父本行上施1次面肥,移栽后5~7d深施1次球肥;插后15d,在父本行间条施追肥,施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分别为75kg/hm2、120kg/hm2、75kg/hm2。剑叶露尖至叶枕平时,看苗适量追施穗肥。水浆管理做到浅水栽秧,寸水活棵,苗活露田,浅水促蘖,苗足晒田,保水养花,干湿壮籽,以达到增粒重、防倒伏的目的。

5.4喷好“九二○”,做好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异交结实率深97A穗形较大、包颈程度轻,对“九二○”敏感度较好,适时适量用好“九二○”是本品种制种提高异交结实率的关键。同时试验结果表明,适当早喷“九二○”有利于制种高产。一般“九二○”用量300g/hm2左右,分3次使用,第1次用量75g/hm2,在母本见穗5%时的割叶当天使用,第2天、第4天用量分别为150g/hm2和75g/hm2,可较好地解决不育系包颈问题,促进穗层整齐,提高异交结实率,有利于制种夺高产。喷施时间宜在上午露水快干时和下午16:00后。为提高异交结实率,提倡竹竿赶粉。注意选择好隔离区,防止串粉,在生产全过程要密切注意除杂保纯;注意防治病虫害。

被举报文档标题:杂交水稻种子选育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lylw/nykjlw/60799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