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调节棉花生长凭据综述范文

调节棉花生长凭据综述范文

时间:2022-06-27 04:59:14

调节棉花生长凭据综述

棉花由于具有不确定生长的特性,其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很难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态。若营养生长过旺一方面造成棉株过大,对下层透光形成障碍,造成蕾铃的脱落及烂铃;另一方面棉株会在较上层的果枝末端结铃,虽然单株总铃数没有大的变化,但会造成平均铃重下降,且有可能延迟棉花成熟[1],这些无疑会造成棉花减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要注意田间的水肥管理调控棉花生长,而且要考虑使用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如缩节胺等)来进行化学调控,塑造较理想的株型,提高经济产量。喷施缩节胺抑制了棉株体内赤霉素的形成,从而降低了棉花株高,使主茎节间和果枝缩短,植株变得紧凑;同时由于透光性得到改善,提高了棉株下层成铃率。合理使用缩节胺具有增产效应,内地一般增产8%~10%,西北增产15%[2]。但使用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喷施时间过早或用量不当,由于棉花没有达到最适的高度来承载最佳的铃数,还会对产量造成负面影响。目前缩节胺的使用技术已由单一的看苗对症应用发展为适应于不同生产水平的3种化控技术模式,即对症应用技术、定向诱导的系统化控技术和建立以双重调控(内部激素系统和外部栽培条件)理论为指导的安全优质高产高效化控栽培工程[3]。缩节胺对棉株主茎及果枝长短的调节,是调控田间群体结构与棉田小气候的重要手段,也是影响理想的棉铃时空分布的重要环节。在有控制效应的范围内,控制强度最大的是第1~4个新生节间,它们的长度缩短最多。不同的喷施时间,可以控制不同部位果枝的长度,并且对其各个节间的影响程度也不一样[3]。蕾期和盛花期两次处理,可以影响棉株上、中、下大部分果枝的节间长度(约占果节总数的87%);初花期前后处理,可以影响中部以上的全部果枝,及下部果枝的果节;盛花期处理,则只能影响上部果枝节间的伸长,因而对调控田间结构影响不大,但可以防止顶部果枝的过旺生长。受田间小气候的影响,缩节胺的使用需要考虑一系列的环境因素,本文就美国和国内不同区域棉花长势长相等一些田间判断指标做了概述,以期帮助种植者正确判断及做出合理的化控管理。

1新疆棉区

新疆光、热资源丰富,气候干旱少雨,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也是我国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棉区。目前由于化控技术的发展和地膜覆盖的大面积应用,新疆的“矮、密、早”栽培技术体系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并采用了全程化控技术,棉花的株高和株型得到有效的控制,种植密度合理增加,使株型矮化,增产效果明显。阿不力米提等[4]提出苗期棉花高脚苗及旺苗的调控指标。高脚苗是指棉苗出土后因放苗、封土、定苗不及时,使得子叶下胚轴过长、茎细长、子叶瘦小、子叶节离地面高度一般在5cm以上;而旺苗主要指幼苗期旺苗及苗末期旺苗,主要表现为叶片大、叶色浓绿,茎细长、整个茎呈现绿色不见红色,顶芽肥嫩,节间过长达6~7cm,主茎日增量在1cm以上。对于以上类型的棉苗应及早使用缩节胺,及时控制主茎的生长速度,使棉苗恢复正常生长。根据垦区“矮、密、早”体系理想株型目标对7~9节的节间长度要求应在5cm左右[5],陈玉娟等[6]研究了缩节胺对棉花主茎节间的抑制作用,提出第10叶展平时第8节间、第11叶展平时第9节间长应为2.5~3.0cm。可将第n叶(主茎叶)展平时的n-2节间长作为棉株生长动态诊断指标,在生产中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2黄河流域棉区

黄河流域棉区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适中,是我国三大棉区之一。常年棉花初花后才进入雨季,缩节胺化控一般初花后使用较好[7]。苗凡修等[8]指出了山东抗虫杂交棉的调控依据。根据主茎日增长量(苗期为0.5~0.8cm,蕾期1.0~1.5cm,初花期2.0~2.5cm,盛花期1.5~2.0cm;超过以上指标为旺长)、叶片肥大浓绿(叶宽大于叶长,叶色浓绿为旺长)、主茎色红绿比(苗期为5∶5或4∶6,蕾期6∶4,花铃期为7∶3;若绿色的比例偏大为旺长)这几个指标进行化控管理。杨绍相[9]以主茎生长进程为依据,提出一般公顷产皮棉1500kg左右的棉田,最终株高为1m,5月底株高10cm(从子叶节量起)左右,6月上旬主茎日增量0.5~1.0cm,中旬1.0~1.5cm,下旬2.0cm,7月份维持在2.0~2.5cm。超出上述生长量,棉花长势即偏旺,要酌情进行化控。我国北方不同棉区,每公顷生产皮棉1125~1500kg的棉田壮苗长势长相标准如下[10]:棉苗生长敦实,株矮横向生长,宽大于高,茎秆粗壮,节间较短,下红上绿,红绿各半;主茎叶平展,大小适中,真叶生长快;现蕾时一般株高15~18cm,真叶6~8片,5月底至6月上旬现蕾。如果棉苗长成株大叶肥、脚高节稀、叶片乌黑、茎色青绿,说明肥水过多,地上部生长偏旺,则必然影响到地下部生长,这类棉花属于旺苗。刘忠[11]也指出棉花的旺长可通过棉花的长势及长相来判断,如主茎日增量、红茎比、主茎倒四叶宽、结铃日增量等。若生长过旺则现蕾前株高日增量超过0.6cm,倒四叶宽超过10cm;盛蕾初花期株高日增量超过3cm,倒四叶宽超过15cm,表现为株型松散,主茎节间长,果枝斜向上生长,叶肥大蕾瘦小,花位低,封行早,荫蔽重。

3长江流域棉区

长江流域棉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无霜期长,产量主要由伏桃和秋桃构成。棉花蕾期已进入梅雨季,易遭受水涝危害,更要注意旺长的发生与化控的管理。龚凯棠等[12]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几种简单易行的看苗诊断方法。苗期看功能叶的宽度(在5月下旬到6月初,当棉株有5~7片叶时,看倒四叶的宽度,12cm左右宽的为壮苗,13cm以上的为旺苗,10cm以下的为弱苗);蕾期看“柄节比”(主茎叶柄长度与同节位果枝上第一个节间长度的比),一般看主茎下部第1,2果枝的“柄节比”,疯长型为1∶1,有疯长趋势型1.6∶1。以及全生育期看“两黄两黑”(苗期叶片要黑,蕾期远看带黄,花期由黄转黑,白露由黑褪淡则为正常生长)。长江流域棉花的生长发育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3]。主茎生长速度:苗床期主茎日增高0.4cm,移栽时苗高10cm左右,移栽至现蕾主茎日增高0.6cm左右,现蕾期株高达20cm左右;现蕾至开花日增高1.5~2.0cm,开花期株高达65~80cm;开花期至7月5日,主茎日增高1cm左右,7月15日株高90cm左右;最终株高100~150cm。叶面积系数:现蕾期0.2~0.25;开花期2.0左右,最大在开花后30d达到3.5~4.0,开花后60d为2.8~3.0,开花后90d为2.0~2.5。超出此范围则说明有旺长趋势。

4国外的指标

美国的棉花生产采用机械化,对一些株型高大的棉花品种,通常要进行化控,以抑制营养生长过旺,降低株高,从而有效提高田间的机械采收效率。缩节胺的使用受众多因素影响,不同棉花品种对其响应不同,用量也不同,因此要区别对待。除此之外还要考虑温度和降水量、田地历史记录、氮肥供应情况等。棉花的一些田间的指标[1,14]如下:

4.1节间长度

节间长度以倒四节间(以主茎末端第一片展开叶为准,往下数第四个节间)长为准。节间长度不仅反映当前棉花生长速度,还反映其生长潜力,是判断营养生长是否过旺的很好的指标。若初花期节间长在7.62~12.70cm则说明生长茂盛,需要控制;若明显低于7.62cm无需使用缩节胺。可用TheDeltaandPineLandSlideStick测量工具直接进行田间测量,方便快速地做出判断。

4.2株高

经验显示棉花适宜的最终株高通常为行距的1.1倍,这样可减少烂铃的发生。在喷施时,株高可作为一个必要的参考指标,但不能只以株高来决定用量。

4.3白花以上主茎节数

白花以上主茎节数是指棉株最上部第一节位开白花的果枝以上的主茎节数。初花期宜在9~10之间(主茎共14~16个节间),盛花期在7~8之间说明生长健康,若少于9~10个则初花期的喷施应取消,若多于这个数目且没有存在干旱胁迫,则要进行第二次喷施。

4.4株高节间比

株高节间比以株高除以主茎总节数,或者以最上5个节间长为准。田间测量工具MEPRT(MepiquatRateandTime)measuringstick[15],结合电脑软件程序,对田间缩节胺的喷施很有实用性。它测量的是最上5个节间的总长(或平均长),在棉花生长的快速增长期(即线性增长期)才可使用,大约在出苗后35~80d;同时也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如株高、降水量、品种特性等。从第一片完全展开叶算起,下数5个节间,第一个节间长要求至少有1.27cm。若平均节间长<3.56cm,则不需化控;若长度在3.56~4.06cm,且少雨,则需要过5~7d重新测量再做决定;若长度为4.06~4.57cm,且刚下过雨或是准备灌溉的情况下要化控,尤其是在肥料充足、高温及积温充足的情况下;若长度>4.57cm,说明生长速度很快,一定要喷施缩节胺。

5结论

缩节胺是棉花田间管理措施之一,这些田间的评判指标对缩节胺的喷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以上综述的评判标准中,主茎日增长量、主茎色红绿比及功能叶大小及颜色等指标理论性强,操作性则差;而倒四节间长、白花以上主茎节数及最上5个节间长相比则更具有实用性及可操作性。针对这些指标,在实践中将结合棉花的长势长相,做进一步的研究,找到我国不同区域棉花生产中施用缩节胺的简单适用的标准与方法。

被举报文档标题:调节棉花生长凭据综述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lylw/nykjlw/604546.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