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地方棉花生产情况综述评论范文

地方棉花生产情况综述评论范文

时间:2022-06-27 09:52:19

地方棉花生产情况综述评论

据全国公益性行业(农业)棉花简化种植技术研究专项项目组、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和安徽省棉花产业技术体系的连续监测,2010年安徽省CCGI[1](Chinacottongrowthindex)为81,表明棉花生长情况差于2009年近二成。全省植棉面积略增,单产减幅较大,总产减少,品质下降,棉花收购价飙升,减产反而增收。

1全省棉花生产概述

1.1植棉面积略增,单产降低,总产减少,品质下降监测显示,全省2010年棉花种植面积约30.4万hm2,较上年增加3.6%。其中沿江和江淮植棉区增幅分别达到6.9%和7.3%,这主要是因为2009年棉花价格一路上扬,植棉效益大幅增加;而淮北植棉面积有所下降,降幅约为11.7%,主要原因是劳动力不足以及小麦采用机械化收获,不利于棉花生产。2010年全省皮棉平均单产为864kg•hm-2,较2009年降低10.4%;总产26.3万t,比上年减少2.0万t,降低7.1%。由于2010年气象灾害频发,沿江植棉区铃重、衣分显著降低,且棉花品质下降。据《安徽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安徽省棉花种植面积34.43万hm2,比上年减少0.74万hm2;产量31.6万t,下降8.7%。

1.2棉价非理性飙升,创历史新高新棉自9月开秤就以每千克7.4~7.8元高开,随后不断大幅上涨,屡创新高,至11月上旬均价为每千克12.4元,局部地区高达每千克13.8元。12月开始棉价受市场调控开始回落,但仍保持在高位,均价达每千克10元,远高于上年同期。棉价大幅上涨刺激交售市场,棉农快收快售才能获得高收益。因此,淮北和江淮产区的棉花于12月底基本出售完毕。沿江植棉区因后期价格回落出现惜售现象,但出售进度仍达到80%。新棉因低温阴雨而晚熟减产,未实现预期增产目标,加上美元贬值及市场炒作等因素刺激国内外大宗农产品的价格暴涨,导致棉价高开高走、非理性飙升。2010年全省棉花主产品产值30340.5元•hm-2,棉花主产品收益为14184元•hm-2,较2009年增7869元•hm-2,增幅125%,为历史罕见。

1.3气候条件和病虫害发生情况

1.3.1气候异常,灾害天气偏多,不利于棉花生长。4—5月低温阴雨推迟了前茬作物收获期,延迟棉花播种或移栽时间,棉花烂子、死苗或僵老苗现象普遍,影响棉苗素质(表1)。6月干旱少雨,棉花现蕾开花推迟。7月中下旬沿江和江淮植棉区均遭遇大到暴雨,严重渍涝灾害抑制棉花生长,生育期普遍推迟10d以上,果枝数和果节数明显少于往年同期,幼蕾大量脱落,且局部地区因受淹时间长而绝收。8月持续高温干旱降低成铃率,伏桃大大减少,铃重下降。沿江植棉区9—10月遭遇连阴雨天气,烂铃严重。

1.3.2病虫害中等偏轻发生。5月病虫害发生水平偏轻,立枯病轻发,仅少数棉区棉盲蝽或棉叶螨中等偏重发生。6月病虫害总体较轻,棉叶螨、蚜虫中等水平,主要防治对象为棉盲蝽,少数棉田枯、黄萎病发生有上升趋势。7月棉盲蝽中等偏重发生,沿江植棉区因洪涝灾害引起的蜗牛危害较重,枯黄萎病、棉叶螨、棉铃虫等均轻发。8月棉盲蝽中等发生,蚜虫、蓟马和棉叶螨等轻发。

2安徽省棉花生长指数分析

2.1全省棉花生长指数分析

2010年全省CCGI平均值为81,长势差于2009年(表2)。总体来看,沿江和江淮植棉区CCGI平均值均低于2009年同期,尤其7—9月差异更明显,这主要是因为两个植棉区的棉花全生育期先后遭遇多种气候灾害。淮北植棉区全年未遭遇较大灾害,CCGI与上年同期相当。

2.2棉花生长季节各亚区逐月生长指数分析

5月CCGI为81,全省苗情与上年同期相当。沿江和江淮植棉区因前茬油菜收获期推迟以及持续低温阴雨,烂子、烂芽和老僵苗普遍,补种和重播面积较大,造成棉苗素质差且参差不齐,缓苗期较长,长势差于上年同期。淮北植棉区因前茬小麦收割推迟,从而棉苗移栽期或播种期推迟影响苗质,但苗情好于上年同期。6月CCGI为81,全省棉花长势差于上年同期。沿江植棉区因日照不足、温度偏低,生育进程较上年同期晚10d左右,苗情差于上年同期。江淮植棉区气候正常,棉花长势与上年同期相当。淮北植棉区前期受低温冷害但至6月中旬气温回升,棉苗长势良好,但苗情稍弱于上年同期。7月CCGI为67,全省棉花长势比上年同期差三成多。沿江植棉区因6月中下旬干旱少雨影响蕾肥施用,开花现蕾推迟;7月中下旬强降雨使棉花遭受严重的渍涝灾害,对其生长极为不利,棉花幼蕾脱落严重,长势差于上年同期五成多。江淮植棉区因前期干旱,后又遭遇暴雨,CCGI较上年同期有所降低。淮北植棉区气温高,雨水较充足,棉花生长旺盛,长势与上年同期相当。8月CCGI为74,全省棉花长势与上年同期相比差两成。沿江和江淮植棉区由于前期气候的影响,棉花明显迟发,此阶段正处于恢复生长期,但持续高温干旱造成花粉败育、成铃性差,故而沿江植棉区CCGI较上年同期差两成多,江淮植棉区差于上年同期高达六成。淮北植棉区因气温偏高,干旱少雨,蕾铃脱落较严重,但花蕾较多、生长旺盛,长势稍好于上年同期。9月CCGI为100,全省棉花长势差于上年同期近两成。沿江植棉区遭遇连阴雨天气,烂铃严重,长势与上年相当。因后期天气转好,光照充足、吐絮顺畅,江淮植棉区棉花长势好于上年同期两成,淮北植棉区与上年同期相当。10月以后,气温逐渐下降,但光照较为充足,降水量少,利于晚秋桃的成熟吐絮。总而言之,全省棉花前期因低温等原因推迟播种或移栽期,未打好壮苗基础;中期出现渍涝或干旱灾害,棉苗生长受抑制,生育期进程明显推迟,伏桃和早秋桃数较上年同期减少较多,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后期气候好转,但减产已成定局。

3实施农业部高产创建和产业技术体系“千斤棉”创建情况

3.1农业部棉花高产创建

3.1.1实施情况。2010年,全省共建立棉花万亩高产创建部级示范片12个,分别设在无为县、宿松县、望江县、东至县、宣城市宣州区、巢湖市居巢区、全椒县、固镇县、华阳河农场8个棉花主产县及1个农场。经省、部级专家测产验收后,12个示范片皮棉平均单产达1908kg•hm-2,较上年增产6.8%。其中,宿松县、望江县示范片皮棉单产分别高达2172kg•hm-2和2252kg•hm-2,比目标单产(1800kg•hm-2)分别增加17.2%和20.1%。示范片主要推广技术包括优良品种、合理密植、测土配方施肥、抗虫棉病虫草害综合防控、全程化学调控和防“三丝”科学收花等。其中东至、望江、无为、宿松等县大面积示范了基质育苗、水浮育苗、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油菜秸秆还田等轻简化栽培技术。

3.1.2建议:(1)加大高产创建项目的监管力度。组织对高产创建项目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保证技术、经费两方面的到位率;确保国家惠农政策真正地惠及农民,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棉花高产创建需大力推广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规范棉-麦(或油菜)、棉-瓜(或马铃薯、蒜等)、棉花-荷兰豆套作等一体化高产高效种植技术。

3.2“千斤棉”创建情况国家棉花产业体系皖北综合试验站分别在东至县大渡口镇、香隅镇和望江县杨湾镇(与毛树春岗位专家、杨代刚岗位专家及皖南试验站合作)建立3个“千斤棉”创建点,面积均为3.33hm2。专家测产结果如下:创建点1(东至县大渡口镇大同村):品种为中棉所63,皮棉单产达1726.5kg•hm-2,比对照区增加29.5%,平均每公顷减少用工30~45个。创建点2(东至县香隅镇香山村):品种为皖杂棉9号,皮棉单产达2110.5kg•hm-2,比对照区增加35.7%,平均每公顷减少用工30~45个。创建点3(望江县杨湾镇杨闸村):品种为中棉所63,皮棉单产达2251.5kg•hm-2,比对照区增加25.6%,平均每公顷减少用工30~45个。创建点主要栽培技术:选用强优势杂交棉新组合、简化施肥(施用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简化育苗移栽(基质育苗裸苗移栽、免耕移栽)、简化管理(全程化学调控、全程化学除草)、简化治虫(安装杀虫灯、抗虫棉病虫害综合防治)等。虽然2010年气候异常,苗期遭遇低温阴雨、花铃期遭遇特大雨涝、吐絮期遭遇连阴雨,但示范区仍然取得了较好成效,皮棉单产明显好于对照(农民习惯种植区)。

被举报文档标题:地方棉花生产情况综述评论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lylw/nykjlw/604457.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