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杭州农业发展问题思考范文

杭州农业发展问题思考范文

时间:2022-02-26 06:47:53

杭州农业发展问题思考

1杭州都市农业的实践体现了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

杭州市从2003年开始实施都市农业发展战略,确立了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思路。六年都市农业发展的实践,完全符合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体现了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

1.1体现了城乡统筹发展的主题

杭州都市农业发展的过程,是推进一、二、三产业统筹发展的过程。2007年全市农业总产值247亿元、农业加工产值437亿元、农业第三产业产值8亿元,与2002年相比,分别年递增8.86%、15.53%和41.7%;是加快城乡生产要素互动的过程。在各级财政大幅度增加对农业投人的同时,工商资本投人农业由2002年以前的每年ro亿元水平,提高到近六年每年20亿元以上的水平;是拓展农业功能的过程。在注重农业生产、生态、生活功能有机统一的同时,不断拓展农业的休闲、文化、教育等功能,休闲观光园区和农家乐达280家,投资规模28亿元,营业收人8亿元,是2002年的6倍。

1.2体现了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

杭州发展都市农业,首先确定了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定位。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茶叶、蔬菜、水产、花卉苗木、竹业和节粮型畜禽等六大优势产业,积极培育蚕桑、水果、干果、蜂业和中药材等五大特色产业,改造提升粮油、生猪两大传统产业,积极兴办农业休闲观光第三产业的思路。目前,优势特色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74%,比2002年增加了15个百分点。第二,体现了农业环境友好、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都市农业发展中较好地体现了生产发展与污染整治并举,生产功能与生态功能统一,杭州绕城沿线内完成畜禽禁养,全市已完成畜禽规模场整治209家,建成生态型水产养殖基地6万亩,实施肥药减量增效控污工程,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200余万亩,建立肥药双控示范区37万亩。第三,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发展要求。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品牌建设,已建立无公害基地167万亩,比2002年扩大6倍。有910个农产品通过了“三品”认定,比2002年翻了五番,两项均位居全省第一。农产品检测合格率稳步提高。

1.3体现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模式

坚持产业化推动农业现代化。一是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力不断增强。建成并命名282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总资产205亿、利润14.8亿),连接基地(包括省外)科3万亩,带动农户30万户。二是农业品牌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有143个产品被评为市级以上名牌产品称号,116个产品被评为市级以上著名商标。三是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不断完善。重视农产品市场建设,已建立各类农副产品批发市场53家,年成交额120多亿元,在市外建立营销网络300多家,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已建成使用。

1.4体现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路

坚持把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上。整合全市农业科研资源,组建市农科院,较好地发挥了杭州市农业科研和推广的龙头作用。有81个项目通过市级以上鉴定或验收,获得各类成果奖励34项,培育或引进新品种70个,组织推广各类新品种、新技术53.2万亩。全市实施80项重点技术推广和农业丰收计划,建立了责任农技员制度,提高了科技到位率。同时,农业企业和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农技推广的作用明显增强。坚持把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建立在促进农业对外开放上。2007年,杭州农业创汇企业202家,出货值125亿元,协议引进外资4.28亿美元,内资56亿元人民币,提高了农业自我发展的能力。另外,杭州市还有104家企业在市外建立各类基地300多万亩。

1.5体现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保障作用

农业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根本保证。都市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累计改造中低产田29.93万亩,建成标准养殖塘9.97万亩,规模畜禽场463个。农业装备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机总动力达313万千瓦,比2002年增ro%,大棚设施n.64万亩,比2002年增68.35%、年均增长ro.98%,建成都市农业示范园区329个、面积59.44万亩。

1.6体现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支撑功能

坚持公益性和经营性服务队伍建设相结合,加快构建覆盖全程、综合经营、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壮大,已建立各类农业服务组织99家,专业合作组织667家;统一服务规模和水平不断提升,统一服务面积100多万亩;社会化服务的领域得到延伸。社会化服务从以前的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包括流通、加工、农资、保险,农资配送、农机统一化服务、租赁服务等。

2杭州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2.1资源柬赋不足带来的如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问题

杭州人均耕地0.4亩,土地资源有限,且后备资源不足。因此,杭州农业发展难以靠量的扩张,要着力研究、探索培育产业竞争能力,提升产业发展内涵,走精品农业、品牌农业之路。如何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单位面积产出上下工夫;如何在资源集约利用,减少资源浪费上做文章。

2.2家庭分散经营方式带来的如何提高规模化、组织化和社会化服务水平的问题

杭州农业生产的主体在较长时间内仍以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分散经营为主,经营方式难以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要求,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因此,加快培育多元化农业新型主体,加快土地流转,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推进社会化服务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2.3农产品质t要求提高带来的如何保障农产品质t安全的问题

农产品千家万户小生产、分散经营,质量监管难度大;农业生产周期长,产品涉及储运、保鲜、加工、流通等环节,影响质量安全因素多;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安全意识的提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上近年来频发的农产品质量事故,严重影响了农产品信誉和消费信心。因此,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2.4农业比较效益较低带来的如何提高生产者积极性的问题

农业是弱势产业,总体效益不高,并受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同时,农业生产条件比较差,生产方式落后,工作环境艰苦。如何提高效益,规避风险,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者积极性,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不可回避的问题。

2.5农业科技供给不足带来的如何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农业科技应用和推广有很大进展,但农业科技到位率和贡献率总体仍然不高。另外,生产者科技素质偏低,科技创新、科技推广的力度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也不相适应,这些都影响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3建设杭州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思路

3.1坚持都市农业发展战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以优势品种为重点,做强做大优势特色产业。提升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要实现“两个转变”:由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转向发展优势特色品种为重点,实现从“百花齐放”向“一枝独秀”转变;由发展农产品生产转向发展品牌农产品生产,通过品牌整合、品牌带动做强做大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品牌。

—以功能区建设为重点,提升“米袋子”、“菜篮子”生产水平。杭州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和粮、菜主销区,要千方百计稳定现有生产水平。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稳定主产区粮油和蔬菜面积。2008年杭州市开始实施的粮食、蔬菜功能区建设取得了很好的工作成效,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要研究不断深化功能区建设的成功实践。一是要拓展功能区建设内容。从粮食、蔬菜拓展到畜牧、水产和经济作物等产业;二是要延伸功能区建设范围。从市级延伸至区(县、市)、乡(镇)和村,实现四级联动;三是要提升功能区建设水平,把功能区建成旱涝保收的稳产区、先进科技的应用区、统一服务的先行区、体制机制创新的带动区和高产高效的示范区。最终使农民得到实惠,产业得到发展,竞争力得到提升。

—以投人品监管为重点,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要以建立和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体制为保证,进一步健全农业部门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形成市、区(县、市)有内设机构,乡(镇)有人管的监管队伍;以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制为手段,落实监管责任,形成责任明确、上下联动、相互配合、各司其职的工作机制;以加强农业投人品监管为重点,落实源头监管措施,形成农业投人品依法管理、规范使用,农资市场秩序稳定、诚信经营的良好氛围;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为突破口,加强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的管理,形成产品准出、市场准人、检测跟踪、信息公开、溯源管理的监管体系。

—以农产品加工流通为重点,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按照“优一产、强二产、兴三产”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物流、营销等服务业,形成一、二、三产业并举,联动发展的新格局,农产品加工业要扩大规模,加快产品升级,做优做强,通过培育品牌硬、实力强、带动力大的龙头企业,提高加工转化能力和加工附加值。流通要多管齐下,减少环节,产销对接。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抓好专业市场和产地市场建设,加快培育流通经纪人、专业户和中介服务组织,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流通主体。—以拓展农业发展空间为重点,增强农业发展能力。要针对杭州市农业资源不足的现状,着眼于“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度,充分利用市外土地资源,建立农产品基地;鼓励杭州市农产品参与全国、全球市场竞争,发展外向型农业;积极发展农业三产,拓展农业功能,建设一批一、二、三产业结合,农业功能集聚的新型农业综合体。

3.2坚持体制机制创新,构筑现代农业支撑体系

—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规模化、组织化和统一服务水平。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和鼓励农民通过转包、租赁、互换、转让、人股等多种形式土地流转,提高土地规模经营程度。积极培育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水平。要针对千家万户经营为主的实际,特别重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扩大服务规模,提高服务水平,建立有效机制,在政府扶持的同时,提高自身发展能力。

—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要找准定位,围绕农业生产技术重点,抓住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要落实载体,以项目推进为抓手,实施一批技术领先、综合配套、成效明显、农民欢迎的适用型技术;要培训主体,农民是科技应用的主体,要加强农民培训体系建设,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效果;要健全体系,形成以市级科研、推广部门为主导,区(县、市)农技推广中心为骨干,乡镇和企业科技人员为基础的农技推广网络,进一步落实责任农技员制度,加强联合协作,实行上下联动,落实农技推广责任。

—建立健全农业执法体系,保障农业发展安全。农业行政执法是农业部门职能的重要体现,是保障农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要依法管理与执法监督相结合,常态管理与专项行动相结合,专业执法与综合执法相结合,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要突出农业执法重点,高度重视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关系产业健康发展和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

—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农业信息工作要整合资源。各类涉农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做大做强综合性信息网络;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载体,发挥农民信箱、网络、短信、报刊杂志为农服务的作用;要注重信息效果,提高信息的引导性、指导性和时效性;要加强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形成信息与信息接受相对接,平面信息与视听信息相结合,专业队伍与整体推进相配套,省、市、县与基层相联动的信息工作体系。

3.3坚持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抗御灾害能力。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的装备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基本条件。要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和中低产田改造工作,重视基本农田保护和质量建设,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加快农业装备改善,推进农机化进程,发展设施农业,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要发挥多方面投人农业的积极性,形成政府主导,工商、社会资本参与,农民投工投劳的基础设施建设机制。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发展循环生态农业。农业发展一方面要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面源污染,另一方面要承载城市化、工业化推进对环境的压力;要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发展节约型、循环型、生态型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要继续推进畜禽排泄物的整治和综合利用,抓好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推广水产健康养殖模式,扩大“肥药双控”技术应用面,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实行农业清洁化生产;要高度重视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保持农业健康发展。

—推进农作制度创新,提高土地产出率。要总结和推广杭州市农作制度创新的成功经验,大力推广粮经结合、生态养殖、立体养殖、稻田养殖、水果轮作、间作套种等多种形式农作制度和种养模式,千方百计减少季节性抛荒,实现绿色过冬。重视夏秋茶开发利用和农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注重提高园艺、畜牧、水产设施利用效率,以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

被举报文档标题:杭州农业发展问题思考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lylw/nykjlw/591472.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