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稳定棉花生产策略分析范文

稳定棉花生产策略分析范文

时间:2022-06-27 05:14:26

稳定棉花生产策略分析

为了降低投资、减少用工稳定棉花生产,河南省鹤壁市推广应用十项改进技术,为稳定棉花生产、遏制面积下滑起到了重要作用。其十项改进技术如下。

1改进种植方式改麦棉套种为便于机械化作业和管理方便的麦(油菜)后移栽或麦后直播。近几年来推广了麦后直播夏棉综合配套技术,选择中棉所50等早熟品种,种植密度6.00万~6.75万株•hm-2,单株成铃15~20个,每公顷成铃60~67万个,每公顷皮棉900~1050kg,霜前花率80%以上的技术模式。该模式比麦棉套种管理便捷、省工,易于机械化作业,对稳定棉花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

2改常量为精量播种通过种子精选减少播种量,单子出苗率在50%以上,一则节约用种30%以上,降低种子成本;二则由间苗、定苗改为一次定苗,从而减少用工。同时,由于每穴单苗率较高,有利于个体发育、促进壮苗早发。

3改进育苗、移栽麦后幼苗移栽一般在田间地头育苗,减少搬运苗用工量;改农膜覆盖为地膜覆盖,结合苗床化学除草以减少用工。大苗移栽则采用集中进行专业化育苗,以提高育苗技术水平和专业化水平,降低投资。在移栽方法上,改麦后耕翻整地为带麦茬冲沟移栽,不仅争取了季节,减少了投资和用工,也有利于壮苗早发。

4改进施肥方法,提高施肥效果一是减少施肥次数,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生育期间仅追肥1~2次。将有机肥、磷肥、钾肥、锌肥、硼肥和70%的氮肥作底肥在耕翻整地时施入,其余30%氮肥在花铃期一次或两次施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严格控制氮肥用量,做到氮、磷、钾、微量元素配合,防止氮肥过量造成的浪费而且防止棉花徒长。二是采取科学的施肥方法,要做到施肥均匀,追肥要开沟条施或穴施,严禁撒施以免降低肥效。三是推广长效包膜肥或生物有机肥,以提高肥效和改善土壤环境。

5改进灌水技术棉花是相对耐旱的作物,灌水并非愈多愈好,本市一般年份浇水2~3次即可实现优质高产。改进灌水技术一是采取地膜覆盖等保墒措施,充分利用棉田底墒和自然降水,在开花结铃期间,除长期伏旱进行浇水外,正常年份主要依靠自然降水,以减少灌水次数。二是抗旱浇水要采用开沟条灌和隔行浇水,严禁大水漫灌。大水漫灌不仅浪费水源,而且影响根系发育。开沟条灌还可结合追肥、保墒,不仅可提高肥效,而且可一措多效、减少用工投入。三是推广棉田喷灌技术,不仅可节约用水,而且有利于棉花生长发育,特别是增强了人为的可控能力,有利于抗灾夺丰收。

6改进中耕除草方法改变过去“棉花锄十遍,结的桃子像蒜辫”的说法,除在收麦后结合抗旱浇水冲沟灭茬、现蕾开花前进行培土外,一般不单独进行中耕。棉田杂草除结合冲沟浇水、施肥外主要采用除草剂灭除。

7改进化调技术目前棉花化调技术被“完善”为“系统化调”、“全程化调”等。但是,生产实践证明,其具体操作并非是次数愈多就愈是“系统”、“全程”,一般情况下,采用缩节胺化调,初花期一次,成铃到吐絮期间1~2次即可起到调节养分分配、塑造理想株型、减少蕾铃脱落、减少整枝次数的作用。而且可结合叶面喷肥、防病治虫进行,从而减少大量劳动用工。

8改系统整枝为简化整枝棉花整枝是一项费工较多的管理措施,如捋裤腿、抹赘芽、打边尖、打顶尖、去老叶、剪空枝等,仅打边尖一项就需要4~5次,不仅费工而且辛苦。目前结合化学调控整枝次数已有所减少,但是,不必要的整枝项目存在。生产实践证明,主要抓好两项整枝即可,一是根据品种、密度在果枝下部留1~3个叶枝,当叶枝上达到2~3个成铃(稀植棉田可适当增多)时打去顶尖。二是主茎打顶尖。根据棉花长势和季节,本着“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的原则及时打去主茎顶尖。结合化学调控、科学施肥、浇水,简化整枝即可实现高产优质,减少大量用工投入。

9改进病虫害防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田间用药量和施药次数。一是选用抗病、抗虫、抗逆性强的品种,增强抗病虫和抗逆能力。二是推广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如使用有针对性的益生菌不仅可大大减轻环境污染,同时可延长防治效果。三是改过去单一治虫为一药多效,主治2~3种虫,兼治其它。四是改背负式手动喷雾为机动弥雾机等新型药械喷雾,不仅提高防效,也提高功效。10改进收摘方法改过去见白就摘为充分成熟再摘,每次收摘都要达到单株有3~4个充分成熟的吐絮铃。这样不仅减少了收摘次数,提高了收摘效率,也保证了棉花品质。

被举报文档标题:稳定棉花生产策略分析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lylw/nyfzlw/60455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