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管窥农业类院校IT专业的校企合作范文

管窥农业类院校IT专业的校企合作范文

时间:2022-11-22 09:32:03

管窥农业类院校IT专业的校企合作

一、农业类高职院校IT专业面临的问题

(一)教学经费不足

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一向不足,高职教育的投入则更少。有研究表明,高职教育办学成本是普通高等教育的2.64倍,但我国高职教育生均公用经费仅为普通高等教育生均公用经费的54%左右。高职院校有限的教育经费总是会优先提供给学院的优势专业和重点专业,农业类院校的教育经费会更多地流向比如农业和畜牧等专业,类似IT专业这样的非优势、非重点专业获取的经费很有限。但IT专业的特殊情况要求投入费用较高的硬件设备和设施的支持,且淘汰的周期短,因此就存在硬件设备数量有限、设施设备陈旧、硬件更新与实习基地建设跟不上生产一线的变化等问题,导致办学质量不高,教育与生产脱节,学生实践锻炼时间有限,动手能力、技术熟练度与实践经验培养不足等问题。

(二)生源素质较差

学生在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时候,为了读一个称心如意的学校,为了获得更好的教育教学资源,权衡利弊,一般的方向都是选读重点院校的一般专业或一般院校的重点专业。由于社会普遍存在重工轻农的思想,农业类院校一般不是学生的第一选择,农业类高职院校的IT专业就更不是学生所青睐的目标。因此,选择就读农业类高职院校的学生素质相对较差,教学难度大,学习效果差,学生实践工作能力难以适应企业的需求。

(三)师资力量薄弱

众所周知,现在知识更新速度快,尤以IT业为甚。再优秀的教师知识也会老化,虽然他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自学和自我更新,但毕竟远离生产与开发的实际。职业教育需要的是真正的双师型人才,校企合作更需要教师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能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教师应该定期或不定期脱产到生产与开发的第一线进行学习提高。但能够实现这种条件的高职院校很少,一方面企业与学校没有建立起相关联系,没有这种培训的义务;企业与学校没有合作,或者合作层次很浅,不是利益共同体,考虑到技术保密以及知识产权等问题,也不愿意接收一个“外人”到自己企业来学习;或者是即便有企业能接收教师但专业方向不对口,使教师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实践平台。另一方面也因为学校有限的办学资金,教师脱产就没有工作量,没有工作量就没有奖金,同时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也使教师缺乏深入生产一线的积极性。(四)校企合作企业的选择范围不多虽然许多企业缺乏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但还是有一部分有远见卓识的企业,意识到知识型技能人才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与学院建立校企合作联系能形成人力资源优势,而愿意参与校企合作。但这些企业选择合作对象的标准很高,农业类高职院校内的IT专业不是他们的第一选择,且因为上面的几点原因,学院也很难争取到与这些企业的合作。

二、农业类高职院校IT专业校企合作障碍原因

逐利是企业的天性,追求经济利益是企业的首要目标,是否盈利是企业选择活动的标准。企业要参与校企合作的主要内在动力在于不断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企业能从学校获得需要的合适人才;企业能从学校获得廉价的顶岗实习学生;企业能利用高等院校的人才、科技、信息优势,增加无形资产,解决生产经营中的一些难题;企业利用院校教学资源对企业员工进行岗位培训或转岗培训;企业能通过校企合作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及提高知名度等。如果没有这些利益,企业也就不会有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由于农业类高职院校IT专业先天不足,同时作为学院非优势专业和非重点专业,不能得到更多的扶持,从而导致办学质量、生源素质、科研能力都有限,以致不能获得较高的社会影响和较好的品牌效应。学校办学质量、生源素质差,使得培养的人才水平低,难以胜任IT业这种专业性、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不能为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学校科研能力有限,不能为企业提供技术和信息支持,不能解决企业经营中的难题;社会影响和品牌效应都不高,不能使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提高社会形象和知名度。企业不能在合作教育中获利,又没有外部硬性要求的情况下,这样的专业很难有利地开展校企合作,更不用说有长效机制的高质量校企合作了。

三、解决农业类高职院校IT专业校企合作不利的对策

基于以上原因,可以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农业类高职院校IT专业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

(一)政府支持

我国的校企合作工作已经开展了很多年,在实践中遇到过许多具体情况和具体问题,同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纵观有关校企合作研究的各种文献和成果,更加明确了校企合作的主体政府、企业和学校三方在合作中应该充当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实践证明,没有政府的深度参与,纯粹靠学校与企业“自发”地校企合作是很难有高质量和长效机制的。再看欧美各国高职教育和校企合作的发展历程,政府驱动、法律和政策的支持才是企业界参与校企合作的根本推动力。我国是以政府为改革和发展主导的国家,所以,政府制定权威的校企合作操作实施办法,制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优惠政策及保障措施,引导、组织、协调校企合作是推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强大动力。另外,在我国,由于财政对高等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的投入一向不足,政府支持校企合作还应该加大对高职教育的经费投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农业类高职院校也不例外,只有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才能培养出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学校对企业才能有吸引力。

(二)领导重视

专业建设的水平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人才的质量决定一个学校的水准,影响学校的社会声誉,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健康发展,建设水平高、影响大、竞争能力强、有特色、受社会欢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是学校建设的重中之重,搞好专业建设的关键在领导,它依赖于领导的重视,要从宏观、全局的角度进行考量,引导专业建设的方向、专业建设的内容、专业建设的方式,确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方案,并给予经费的支持。信息时代,各行各业的工作都离不开IT知识和技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也是要和IT技术结合,成为新型的智能化农业、信息化农业。IT专业作为农业类高职院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院校全面发展,赢得竞争力的一部分,依赖于领导高度重视和关注,把专业建设、分院发展纳入到整个学院基本建设中,把专业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提高水平和质量,创品牌、创示范,对专业的成长,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的形成,对企业的吸引,校企合作的推动,作用巨大,不可小视。

(三)改善师资队伍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高素质教师。学生要成为适应市场需求、胜任专业技能工作、对企业有吸引力的人才,教师必须要首先成为了解最新科技、具备较强专业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要增加知识储备,具备多元化多层次的知识结构,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全面系统掌握前沿学科,把握技术发展方向,教师必须经常深入企业第一线。学校应多为教师提供科研经费和培训经费,出台激励机制,拓宽教师培养渠道,教师应多学习、多研究、多与生产实践相联系,发展自身潜能,培养科研能力,解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和瓶颈问题,使企业具有技术优势、信息优势,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样企业和学校自然就会凝聚到一起,自然就会形成深度的校企合作,深度的校企合作又反过来促进教师水平的提高,形成良性互动。

(四)进行课改和教改

实践证明,企业是否有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直接原因在于高职院校能否真正培养满足企业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纵观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成功的案例,吸引企业的原因都是学校所培养的高质量、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些人才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动手能力,能够满足企业生产、管理、服务的需要。高职院校要定位准确,措施得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才使自己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如前所述,农业类高职院校学生生源不佳,更应该改变人才培养模式,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与时俱进,满足社会需求,适应企业用工需要,才能吸引企业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

(五)与学院优势专业结合

科技兴农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信息农业、智能农业,都依赖于IT技术的支持,IT技术也必然将与农业结合。因此,农业类高职院校要有前瞻性,IT专业不但要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还应该培养适应农业发展的人才。农业对计算机科学的需求是IT业未来巨大的市场前景,农业类高职院校的IT专业近水楼台先得月,有天然的优势,所以应该抓住机遇,走与学院优势专业和优势学科相结合的道路,发展特色专业,这符合科学发展趋势,符合21世纪学科交叉趋势。IT专业与农业良好结合,还可以极大地拓宽校企合作时对企业的选择空间。

作者:叶煜邹承俊何兴无尹华国单位: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管窥农业类院校IT专业的校企合作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lylw/nlstlw/632417.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