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农村环境治理模式探析范文

农村环境治理模式探析范文

时间:2022-10-21 11:04:07

农村环境治理模式探析

1.农村环境治理的概念及意义

1.1农村环境治理的概念农村环境治理是指人们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对目前农村居住环境、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环境进行调控、保护和修复,以达到改善人居环境的目的。也就是讲,农村环境治理是人们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办法对农村的垃圾、污水、废气等污染物进行收集和处理,从而达到治理环境的目的。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问题直接关乎着全社会人的健康和安全,因而受到政府部门和广大公众的关注和重视。自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先后出台了农村生态环境防治问题的一些相关政策,但防治情况仍然不容乐观。

1.2农村环境治理的意义农村环境治理是一项多角度、深层次、广领域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农村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牵涉到的利益主体有地方政府机构、排污企业、村级公共组织、农村居民等。搞好农村环境治理是“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加快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重要举措,是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客观要求。因此,要把农村环境治理摆在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整合资源和力量,有效应对日趋严重的农村污染和治理问题,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循环可持续发展。

2.农村环境治理的现实困境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村环境治理的规划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目前,农村环境治理的规划大多停留在水环境、空气质量、生活垃圾处理等层面,但针对生态环境修复、农业生态经济产业链、农业“三沼”的合理有效利用、城乡农村环境治理一体推进等都没有一整套系统的规划。

2.2农村环境治理的法律规范还不到位。在现已颁布的涉及到污染治理法律中,或多或少都提到了农村环境治理,但还有一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农村环境污染的细节问题没有专门的法律解释。比如,怎样规范化管理农药、化肥的专项法律至今没有出台。

2.3农村环境治理的主体不明确,出现错位现象。在县一级单位,农业局、环保局针对农村环境治理问题设了专门的科室,然而在乡镇、村一级由于缺乏财力支持,还没有设置专门的环保执法机构,在一些经济条件较好地区的乡镇一级设置了环境管理所、环保办公室等机构,但是其主要的工作职责还局限于乡镇工业,对于农村污染面源污染、生活垃圾、生态环境保护基本上很少涉足。

2.4农村环境治理的设备和农民的环保意识还很欠缺。农村居住区的污水减排处理、农作物秸杆燃烧、生活垃圾填埋、畜禽粪便零处理排放等,都是由于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处理循环系统。农村从业人员受文化素质的影响,掌握环境保护的知识较少、能力较差,对环保的自我约束力也较差。在从事农业生产中,农民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盲目追求高产,不合理使用化农药、化肥等工业化学品对农村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3.农村环境治理的制约因素

3.1农村环境信息存在“两张皮”,不对称现象明显。农村大部分处于边远地区,公共的基础设施建设还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农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相对较少,信息容量也有限,对环境污染的意识还很欠缺,盲目以为只要经济条件好起来了,污染点环境没啥大事,却不知这样的脱贫致富付出的代价太大。实际中,排污企业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就避免谈及污染对人们健康的危害,导致群众对农村环境信息处于不知状态。

3.2地方官员重于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地方官员主政一方的任职期限一般为3至5年,由于在任时间较短,他们就会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而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包括高能源、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其目的就是追求更多的经济效益,以彰显政绩,同时也不愿意把环境治理的效益留给下一届政府。

3.3“非己”行为导致环境治理的创新动力不足。农村环境治理任务重、压力大、变化快,政府“等靠要”思想和不重视引起环境治理的难度加大,不愿主动适应经济形势新变化、环境治理新趋势,创新动力不足,错误地认为环境治理是“非己”行为,导致思想僵化,行动迟缓,缺方法,少思路,对外不能走出去争取支持,对内不能发挥村组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很大程度上制约工作顺利开展。

3.4生态环境的市场化运作处于盲知状态。农村生态环境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本还没有发育起来,人们对环境资源的认知度还非常低,以至于肆意排放废水、废渣、废气,却不知对环境资源进行资本化运作,提高生态环境的可利用价值,从而引起对环境治理的重视。

4.农村环境治理的模式探析

4.1“政府+农民+社会”共同参与治理模式。农村环境治理点多、面广、难度大,在治理过程中需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才能起到很好的治理效果。加大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规划建设一批经环保部门认定的农村社区公共垃圾池、污水处理池、废弃物品收储站等,并将其建设情况纳入政府“月、季、年”度目标绩效考核体系。充分发挥农民在农村环境治理中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要通过宣传教育、思想引导、村民说事等有效的途径发动农民自觉地参与环境治理,坚决杜绝搞上行下压和强迫命令,在推进过程中,要使群众做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物出物,鼓励村民通过民主形式选举一批威望高、精力好、责任感强的老党员、老干部、老前辈组成一支村环境治理监督小组,形成“环境治理人人抓、我抓环境为人人”的良好局面。广泛动员社会组织、吸纳民间资本参与农村环境治理,可以通过工业反哺农业、成功人士回馈家乡、企业赞助等形式,较大范围地积聚农村环境治理的资金,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推动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更广泛更直接地参与到农村环境治理建设中来,主动为村污治理献计献策。

4.2“三沼+基地+有机农业”的农业生态循环经济模式,治理农村环境。“三沼”泛指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通过沼气池发酵而成的沼气、沼渣、沼液,它们在整个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可以做头道肥、水肥、气肥等,只要合理利用,便可以变废为宝,保障农村环境治理的效果,从而促进农村环境的永续发展。在成片养殖区域,建立高规格、高标准的有机生态农业产业示范基地,使其达到环境质量标准的相关要求,通过专业的检测加以认证。搞好基地的配套设施建设,比如灌溉水渠、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建一批农业耕作便道,解决农机器具可进入问题,促进现代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加大对有机农产品的技术扶持,减少化学物质的投放,增加“三沼”在作物生长中的使用量,逐步建立“养殖+三沼+种植”互促的生态农业链,确保有机农产品营养丰富、口味纯正、绿色环保、生态有机。

4.3“投入+建设+监管”三位一体的农村环境治理模式,推进治理体系的优化升级。农村环境治理的难度、体量、过程都比城市环境治理更为复杂多变,所以要通过建立多途径投入机制,把政府、企业、NGO组织等联合起来,把资金、技术、人力、政策有机整合,花大力气搞好农村“一池(沼气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圈)”工作,推进人畜饮水分离工程建设,建设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废弃物分离的农村社区垃圾池(坑),切实抓好农村环境保护基础工程。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建立农村环境监管长效机制,梯次解决农村居民住宅分散,环保部门获取环境污染信息难度大、成本高、获取环境污染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搞好协调分工,分类推进,分步指导,抓好环境监测与管理,用科学的数据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环境状况和变化规律,坚决杜绝非法排污泄废行为,并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生态补偿机制,切实改变环境质量。

4.4“意识+法规”两轮驱动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农村环境治理提供精神动力。加强农民的环保意识是农村环境治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要利用各种途径和工具,广泛宣传和普及农村环境保护的科学知识,加强农民对环境污染危害以及环保重要性的认识,在实践中逐渐改变农村居民卫生习惯。要发挥好村委会的作用,带领村民在实践中自行制定村规民约、环保公约等,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建设来逐步规范农民自身行为,在生产生活中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要加强农民环保法规教育与学习,要敢于同破坏的行为作斗争,通过新闻媒体、报纸报刊、网络舆情来披露各种环境污染的违法行为,及时把环境质量监测情况公诸于众,鼓励农民运用法律武器对违法排污弃废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逐步形成农民全程参与环保的长效管理机制。

作者:孙兴华 文明春 单位:菏泽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菏泽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被举报文档标题:农村环境治理模式探析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lylw/hjzllw/680677.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