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环境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范文

环境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范文

时间:2022-06-21 08:45:27

环境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摘要:本文以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高级环境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体现“加强基础、注重复合、面向工程、突出特色”的教学思想,对本校环境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和实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环境工程;课程体系;改革;实践

新时代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环境工程人才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而课程体系建设是高等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基础,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优化教学内容,是实现环境工程本科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途径[1]。本文以哈尔滨商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对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实践进行了探索。

一、课程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根据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特点,形成本专业的创新课程体系,培养具备水、气、固等污染防治,环境监测及评价等基本理论和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能在环保企业和设计单位等从事环评、检测、设计等方面的工作,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2]。

二、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原则

(一)加强基础原则在新的课程体系中,体现本科教育的基础性,通过设立通识教育平台和基础教育平台,构建融自然科学基础、人文社科基础、专业学科基础、相近专业学科基础为一体的基础教育体系。通过强化基础教育,使学生具备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变化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的能力和基本素质,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继续深造和走向社会奠定坚实基础[3]。

(二)注重复合原则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和体系,探索与经管等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有效途径,确保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根据我校是综合性大学的特点,强化人文社科知识的要求,在通识教育平台中设置人文社会科学模块、艺术与美育模块,在基础教育平台学科选修课中设置市场营销、应用文写作等课程,鼓励学生跨专业攻读企业管理等第二学位,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

(三)面向工程原则工科学生应具有面向工业化建设的工程素质,工科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应有的专业知识,包括必要的工程设计、生产设备操作技能、生产技能、实验技能及科研能力等。课程体系改革中要充分考虑到各类实习、实训、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科研实践及创新创业实践等环节,加强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方式和途径,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4]。

(四)突出特色原则我们在课程设置上注重与相关环境科学、市政工程和食品工程专业的密切联系,在专业教育平台上增加了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给排水处理工程、食品加工废水与固废物处理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在实践教育平台增加了相关实验、课程设计和实习课程。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要增加创新创业实践、科研与生产实践、学科专业竞赛、公司创建与运营实习等实践环节学分,努力将环境工程专业优势和特色反映在课程建设体系中,为培养复合型、创新创业型工程技术人才奠定基础。

三、课程体系改革与优化

(一)基础课程体系设置基础课程体系分为两个模块,即通识教育平台和基础教育平台。通识教育平台分为通识基础课(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必修课程主要包括:“两课”、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及程序设计、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体育、军事理论等;选修课程主要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模块、健康教育模块、工具与方法模块、艺术与美育模块、自然科学模块。基础教育平台分为学科基础课(必修课)和学科选修课,必修课程主要包括大学化学、大学物理、电工学、机械基础、流体力学、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等课程,选修课程主要包括测量学、环境学、环境生物技术、环境土壤学、生态学原理等课程。通识教育平台和基础教育平台一起为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综合能力、专业素质及人文素质的协调发展,奠定宽厚的基础。

(二)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专业教育平台建立在前两个模块的基础之上,是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课程,分为专业主干课和专业课(限选课和任选课)。根据社会对环境工程类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专业学科特点,我们构建了“污染控制技术”、“给排水技术”、“环境管理技术”和“专业特色技术”四个专业方向的课程模块群[5]。每个模块由四门以上的课程组成:污染控制技术模块主要包括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物理污染控制工程等课程;给排水技术模块包括水泵与泵站、给水处理工程、给排水管网工程、工程控制与仪表等课程;环境管理技术模块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标准与法规、工程经济学等课程;专业特色技术模块包括环保设备、环境修复、环境材料等课程。各模块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紧密,加强了不同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为实现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提供了保障。课程模块群的构建,充分体现了人才培养改革方案中对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的要求,也有利于促进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实践效果。

(三)实践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育平台分为通识教育实践、专业教育实践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通识教育实践,包括入学教育、军训、公益劳动、心理健康教育实训、假期社会实践、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实训和毕业教育;专业教育实践,包括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水泵及泵站课程设计、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给水处理课程设计、水污染控制课程设计、大气污染控制课程设计、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固体废物处理课程设计、水污染控制综合实验、给水处理综合实验、环境监测综合实验、大气污染控制综合实验、环境工程微生物实验、环境工程原理实验、流体力学实验、专业认识实习、课程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包括创新创业实践、科研与生产实践、学科专业竞赛、现代工业技术实习、公司创建与运营实习。

(四)课程体系改革实践课程体系的改革促进了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在2011年获得了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2015年获批食品环境与安全二级学科硕士点;人才培养也取得明显成效,已有65名学生考取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北农林大学等一流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平均考研率保持在30%以上。学校积极鼓励学生利用实验室条件参与创新项目的申报,目前已获得部级创新项目3项、省级创新项目6项、校级创新项目8项,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1项,黑龙江省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5名学生自主创业创办了环保公司,就业学生的工作能力也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四、结束语

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应以现代大学理念为指导,结合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和企业需求,我们需要不断探索环境工程课程体系改革及教学内容优化的途径,进一步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同时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和教材建设,为国家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基础好、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徐树建,刘艳.环境工程专业创新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67-169.

[2]黄丽坤,王鑫,夏至,等.以提高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51):97-98.

[3]施云芬,孙旭辉,刘景明.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1):115-117.

[4]薛勇.学分制下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高教研究,2007,(1):17-19.

[5]王奇,冯琳.环境专业本科知识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6,(6):31-35.

作者:徐忠;李俊生;苏欣颖;夏至;黄丽坤 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环境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lylw/hjgclw/715416.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