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地理教学学生思维活动引导教学策略范文

地理教学学生思维活动引导教学策略范文

时间:2022-09-24 03:05:55

地理教学学生思维活动引导教学策略

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无论教师怎么提示、引导,学生就是启而不发,究其原因就是教师在启发时,没有引导学生准确找到解决问题的思维切入点。于是从哪里切入思维并引导学生对问题的实质展开思维活动,最终形成完整、准确的知识信息,将知识内涵清晰地展示出来,并在大脑中形成清晰印象,就显得很重要。合理准确的思维切入点的选择必须符合三点:首先,要符合这个阶段孩子的思维习惯。学生的思维不同于成年人,学生更习惯于感性思维形式。其次,切入点的难度要低,学生就可以通过这个切入点找到问题的核心所在,如果过于生疏、繁杂,无异于旧问题没解决,教师又抛出了一个新问题,更增加了探究的难度和问题的复杂性。最后,必须保证切入点与所探究的知识(或问题)在内涵和逻辑关系上是贯通的,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畅通地按着设定的逻辑顺序进入到所探究的知识(或问题)里,了解知识内涵的真相。那么如何把握切入点,让学生“迷途知返”呢?

一、由因入手导出果

其指抓住原因,从因入手,按着知识的逻辑顺序最终推导出结论的过程,也就是说“因”是已知的,是教材中出现过并且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的自然或人文方面的知识信息,而这个信息是导致出现某一现象或结果的“因”;虽然教师在学习目标中要求学生掌握因为这个原因而产生的结果或过程、现象是什么,但在没有对“果(即结果或过程、现象)”探究之前,“果”是未知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因”逐步探究出来的。这个“果”是要求理解和记忆的,是学习重点,而对于“因”仅仅需要学生了解是怎样导致这个“果”的,有时可能是非学习重点。所以,这个“因”在教材中有时是一个自然现象,也可能是一个旧知识点。它可能是构成知识结果(或过程、现象)的唯一原因,也可能是许多原因中的一个。例如,在学习初一地理上册“板块运动”这一内容时,教材里有这样一句话:“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会形成山脉。”对此,我让学生观察教材第42页图2.22“六大板块分布示意”以及图2.23“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及主要山系的分布”这两幅图,要求学生讨论:你现在看到的板块碰撞现象都是发生在哪些板块之间,请描述出这些板块之间此时和以后都会发生哪些地理现象。看得出来,第一个问题比较简单,但第二个问题部分学生有点懵,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教材中的那句话与我所设立的问题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如何形象地理解并阐述出板块交界地带因为碰撞挤压而产生的地理变化过程,超出了部分学生的想象,加上初一学生初学地理,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不足,大脑中很难形成具体而生动的变化过程的画面,在他们看来这些问题永远是那么抽象、难懂。于是我开始从“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会形成山脉”这个因入手引导,因为这个因与我要求学生探究的果之间在内涵上是贯通的、一致的:我让学生想象一下(并描述出)两个板块发生碰撞,是如何形成山脉的。于是学生们开始讨论起来,有的学生把两个手掌平放在桌上,做相对运动,演示形成山脉的过程,还有一个学生做了一个更形象的实验:将两本60书平放在桌上,书页相对,用手相对推动书脊,这时书页受力碰撞挤压,隆起形成“山脉”,我马上把这个实验推荐给班里的所有学生,并进一步引导他们观察“山脉”的形成过程,于是学生们茅塞顿开,纷纷发言。学生甲:“通过我的实验和对书中两幅图的观察,我发现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运动是相对的,因为力的作用,两个板块碰撞挤压,被抬高、隆起。我认为阿尔卑斯山就是这样形成的。这时候地中海区域就会抬升,陆地会出现山脉,地中海的海底也会被抬高,海洋的面积就会逐渐减小,最终会消失。”学生乙:“喜马拉雅山脉也是这样形成的,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在喜马拉雅山脉上发现了海洋鱼类的化石,这说明那里曾经是海洋,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板块被挤压抬高,不断隆起才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而且只要这种碰撞挤压不停止,那么喜马拉雅山脉的‘身高’就不会停止生长。”学生丙:“我才明白,为什么环太平洋地带西部半圈都是海岛,而东部是纵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而且山系还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之间,原来它们都是位于板块之间,受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的,也才明白为啥日本每年有那么多的地震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从“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会形成山脉”这个原因入手,在教师的引导下,导出了一系列的“果”,也就是结论和地理现象形成的过程。

二、抓住果探求因

教材中的地理知识是对生活中地理现象总结概括出来的“果”,因为缺少了与“因”的联系,所以教材中的知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抽象、枯燥、难懂。如果要让学生明白教材中的地理知识的内涵也就是“果”的内涵,那么必须了解“因”,只有了解了“因”和“果”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果”的内涵。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单纯地、一味地分析“果”,通过课件、语言等方式对教材中地理知识的内涵进行演示、说明、分析,学生明白的也不过是“果”中包含的现象是什么、含义有多少等,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或结果”则很少涉及,这就形成了常见的“教而不会”“会而不懂”的现象。在教材中,学生们看到的“果”大都以结论、现象、过程的形式出现,而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是需要学生了解的,因为地理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所以“果”可以是生活现象;而教材的知识之间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有些知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所以“果”也是教材的一个知识点。教师要善于执果索因,让学生不但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例如,在学习初一地理下册“欧洲西部”的时候,教材告诉我们:欧洲西部的人们喜欢吃牛羊肉以及乳制品。我马上便问:“为什么?”有的学生说:“人家就是那种生活习惯,反正我不太喜欢,偶尔一次还行。”有的说:“这可能跟欧洲人的体质有关,他们适合吃肉制品和乳制品。”还有的说:“可能欧洲西部的养猪业落后,那里的人习惯放牧。”等等。于是我开始引导:“相对来说比较喜欢吃猪肉,而且家里每天都吃的同学请举手。”班里绝大部分同学举手。“联系自己想一想:为什么欧洲西部的人们也和你一样,相对来说每天喜欢吃牛羊肉和乳制品?”于是同学们先从自己的饮食习惯的养成原因入手,接下来举一反三,抓住“欧洲西部的人们喜欢吃牛羊肉和乳制品”这个结论,开始对原因进行探究:欧洲西部居民也是从小就吃牛羊肉,每天都和这些食物打交道,所以也就逐渐养成了这种饮食习惯,肯定那里牛羊特别多。我肯定地说:“对,饮食习惯有时就是这样养成的。”学生们听了我的肯定后,继续着自己的逻辑分析:牛羊特别多,肯定那里的畜牧业非常发达。我不断肯定着学生的分析。学生们接着说:那里一定具备发展畜牧业的条件。“你们觉得应该都是什么条件?”学生们说,一定有足够的牧场和适合的气候条件,如果气候过于干旱的话,一定会影响到畜牧业的发展,也就是说作为许多发达的工业国家,面积广大的平原甚至海拔较低的山区应该都以牧场为主。另外,欧洲西部的气候是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这种气候的突出特点是温和湿润,这非常有利于牧草的生长,这些都应该是畜牧业发达的原因。有学生还继续补充道,这也跟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有关:位于欧洲的西部,濒临大西洋,又位于中纬度地区,受到来自于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影响较大,这也应该是原因。于是我把学生推理出来的知识关系整理在黑板上这些看似复杂的问题,只要找准思维的切入点,理顺学生的思维,在教师正确、合理的引导下都会迎刃而解。

三、由此及彼

在地理教学上,各章节之间甚至是章节的内部看上去好像杂乱无章,彼此之间缺少联系,其实只要稍加分析我们就会发现,许多知识之间具有关联性:有的是知识结构的逻辑编排具有相似性,有的是知识内涵是相同的。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利用好这种知识和结构关系,通过彼此的关联性,用旧知或已知去解决新知、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上,利用知识的关联性可以非常好地解决学生的思维问题,由此及彼,利用“此”去解决“彼”。在这里“此”是学生们非常熟悉的,不论是内涵还是形成“此”的条件、原因、背景及原理,都是已知的,是探究过了的。对学生们来说“彼”是生疏的,因为复杂、深奥或难度系数大等原因,学生很难通过自己的思维去探究它,如果教师引导学生把握住“彼”与“此”的关联性,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会打开,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例如,初二地理下册“青藏地区”,当学生在探究该区域的农业时,教师展示了粮食作物“青稞”,并将此作为讲授青藏地区农业的切入点。很显然,要想不借助学习辅助工具,单纯让学生自主探究,很难得出满意的结果,难度较大,不过学生学习了美国的农业带分布,对美国本土农业带的分布情况以及影响分布的因素比较熟悉,所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再现并还原了“玉米带”的分布原因及主要影响因素:水源条件,因为位于密西西比河流域,所以有丰富的灌溉水源;地形条件,该区域的地形是平原,地形平坦开阔,适合大面积种植,加之那里工业发达,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气候条件,位于温带,春夏气温较高,湿润,适合玉米的生长。因为,无论是美国的“玉米带”还是青藏高原的农业都属于农业种植类,那么彼此之间所需要的自然条件,也就是影响区域分布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在内涵上是有关联的,这样由此及彼,通过对美国“玉米带”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完全可以分析出青藏高原的农业分布条件,于是学生开始了讨论和总结归纳:青稞这种农作物应该生长在适合它生长的环境里,相对于其他区域,这样的生长环境自然条件应该是比较好的。而青藏高原的突出特点是高和寒,因为海拔高、气温低,所以一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区域,而教材中有这样的内容———“高原上分布着一系列山脉,山脉之间是宽广的谷地和盆地”,所以学生们普遍认为农业主要分布在这些地区。我赶紧提示:“对,是谷地,所以属于河谷农业。”学生们进一步总结:从地形看,因为河流淤积,土壤肥沃,这里地势较低,平坦,适合作为耕地;水源条件,河谷一般来说有河流,比如雅鲁藏布江谷地就有充足的水源灌溉;气候条件,海拔较低,这样气温相对于其他地区要高些,能满足青稞生长的热量条件,教材中介绍了青藏高原地区日照长、温差大,这两个条件有利于农作物形成优良品质。这样学生们依据美国“玉米带”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由此及彼,分析出了青藏高原地区农业分布以及原因、影响因素,我把学生们通过逻辑分析获得的知识及时整理在黑板上(见图2)。当然,由此及彼中“此”的形式还有很多,要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无论哪一种都是为了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开拓学生的学习思路。

作者:王海 单位:河北省围场二中

被举报文档标题:地理教学学生思维活动引导教学策略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lylw/dlhjlw/742167.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