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离任审计论文范文

离任审计论文范文

离任审计论文

离任审计论文范文第1篇

1.1认真划清现任与前任责任的界限现任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存在的问题中,不能排除历史遗留的因素,比如上一任领导干部不作为所留下的“烂摊子”。由于上一任未充分进行离任审计,使得上一任与现任之间的界限模糊不清,因此,合理认定现任干部在任期内的工作业绩是摆在审计人员面前的重点。

1.2离任审计的时点滞后目前条件下,通常是先离任后审计,违反了离任审计工作程序,使坚持先审计后离任的原则存在困难,加之现实中对干部任命常常是党委决策在先,离任审计工作未及时跟进,即便在审计中发现了问题,也常常因为已是“过去时”或亲疏远近等关系而没有及时追责,削弱了审计结果对领导干部管理和使用的作用。

1.3审计力量的投入不到位按常规来说,一般由审计部门执行领导干部的离任审计工作。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审计力量严重不足,而且审计工作存在人员频繁调动、时间跨度大、审计形式单一等问题,审计部门人手不够,基本的审计任务勉强完成,没有多余精力去丰富审计形式,这就大大影响了离任审计的工作质量和审计成果的充分转化运用。审计部门应注重培养并保证足够的审计力量,保证充裕的审计时间,将离任审计工作落实到责任人,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审计监督,深入推进审计成果的转化应用,使审计工作落到实处。

1.4对离任审计后的整改情况不乐观审计结果下达后必须追加后续审计,跟踪调研过去审计曾查出的问题是否有效整改。而在实际工作中,审计后的整改情况往往不尽人意,“新官不理旧账”的现象普遍存在,相关领导对于整改命令以“人走了不好执行”为由敷衍搪塞,甚至拒不执行。有的新任领导也提出“不了解情况无法执行”的说辞,对于整改效果殚精竭虑,怕影响个人业绩。有的领导直接提出“不合自己口味不执行”的说辞,明显表现出拒不执行的态度,对审计结果的执行工作产生较大的阻碍。

1.5干部离任审计的认识问题“审与不审一个样”、审计作用发挥不佳是当前干部对于离任责任审计的普遍认识。在实际工作中,个别干部思想上存在惰性,行为上不反对但也不主动配合,对于审计工作的目的、意义的了解仍停留于“有问题才审计”的层面,甚至对此相当抵触。如何来扭转这种观念,一直是让审计部门头疼不已。

2强化离任审计应采取的几点措施

2.1提高审计效率由单纯查错纠弊型审计向注重绩效审计转变。在查清领导干部任期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其履职的绩效性。通过审计其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重大经济项目决策程序是否规范、资金投入产出效益情况、预算资金收支情况、执行财经法纪及廉政规定情况等,来正确分析评价领导干部的政绩。

2.2开展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由单纯评价资金使用向全面评价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转变。以往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常常存在“千人一面”、笼统模糊,领导和干部管理部门看不懂、用不上、不能用等问题。为此,专门制定具有各系统、行业特点的审计评价标准,进行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力争评出特色、评出政绩,提高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可读性和可用性。

2.3加强审计队伍建设由单纯监督评价领导干部个人向综合监督评价整个干部队伍方面转变。要充分发挥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探索一个系统包括主管部门、下属单位在内的系统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方式,转变过去报告单个项目审计结果的做法,定期将多个项目审计结果进行综合整理,提出加强干部队伍宏观监督管理的意见建议,并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归入领导干部个人廉政档案,以适应越来越复杂的离任审计工作的需要。

2.4要讲究审计技巧,提高审计质量离任审计应该围绕“突出科学发展导向”这个核心,《政绩考核办法》有破有立,既不简单以GDP论英雄,又强化约束性指标考核。要突出科学发展导向,把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社会和谐进步、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以及解决自身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实际成效,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讲究审计技巧,提高审计质量。

离任审计论文范文第2篇

离任审计风险寓于审计的整个过程中,审计准备、实施、终结三个阶段都存在风险点,现细分析如下:

(一)在审计准备阶段,通过三个途径对风险加以防范。

一是评价被审计对象的风险的总体水平。由项目牵头人收集离任领导的基本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专业判断,对离任领导所在单位的内、外环境的风险作一个初步评价。此时,还需加强与被审计单位管理部门的信息沟通,初定重要性问题水平,使之既能够在会计报表重要水平的约束下,又能满足派出单位领导层对有关问题更深一步了解的需要。二是评价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从审计人员是否有从事该项审计的技术水平,在从事审计过程中能否能保持形式及实质上的独立,时间和手段能否满足审计项目的要求三个方面评价胜任能力,保证参审人员能够运用一定的检查程序来控制风险。三是初步确定总体审计策略。在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离任领导的管理能力后,通过一定的审计分析在控制风险前提下,以最低的审计成本来完成审计任务而采取的措施,减少检查中由于准备不充分而引起的审计效率不高的问题发生。

(二)在实施阶段,合理化解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

一是对固有风险的评估,主要是通过会计报表、账簿、凭证的审核,对其公允性,从存在或发生、完整性、权利和责任、估价或分摊、表达与披露等五方面发表意见,虽然它受被审计单位所处特定经济、金融、管理环境,历任领导的管理措施延续等多种因素影响,但仍然应从专业判断角度加以稳健确定。二是以业务的发生评估控制风险,首先确定某种业务的发生可能存在的潜在错弊,并确认哪些控制措施可以防止或者发现这些错弊,然后通过调查内部控制结构,并进行控制测试,获取控制措施是否适当被设计和有效执行的证据。只有这样,一方面有利于调查和评价的操作;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审计人员发现内部控制中的不足之处,以建议被审计单位予以完善,并实现业务发生的控制风险与会计报表项目控制风险相互验证。三是在实施具体的审计目标时随之而来的是检查风险,需使用一定的分散风险的方法。根据各项认定的检查风险,就可以确定各个具体审计目标的检查风险,当一项认定只有一个具体审计目标,则该认定的检查风险也就是该具体审计目标的检查风险;如果一项认定有几个具体审计目标,则每个具体审计目标都具有和其所属认定相同的检查风险。

(三)在终结阶段,严密工作程序减少风险机率。

概而言之就是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审计内容再界定,通过对或有事项、期后事项、重要性问题的进一步的询问、查找、比较、汇总,决定其适当的披露方式;二是审计过程再复制,通过不同责任人对工作底稿复核,确保审计质量,控制审计风险,并在审计工作即将结束之际,以审计准则为标准,对整个审计工作一检讨,看是否符合审计准则的要求;三是审计意见再确认,将提出审计意见的初步建议,并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并由项目负责人对审计意见的初步建议进行审核,可为审计意见的正确性提供合理的保证。四是要求被审计单位在审计期间向审计人员提供的各种重要口头声明作书面陈述,一方面有利于明确被审计单位的责任;另一方面则在发生行政复议时,有利于保护审计人员。

二、离任审计风险的控制

离任审计是建立在单位活动审计的基础上,一方面审计结果失真,对离任人的评价不实、不准,将会给派出单位选拔、任用干部造成很大危害。另一方面离任人大都控制一定权力,有存在着以权谋私,违纪违规或严重经济犯罪的可能性,审计质量要求较高,因此离任审计风险除了在实施审计程序过程中进行控制外,还应从宏观、微观两个角度进行控制,来降低离任审计风险。

(一)离任审计风险的宏观控制

1.开展离任审计工作首先要紧紧依靠党委领导。

离任审计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党委的重视是开展好这项工作的基本保证。党委应切实加强对离任审计工作的领导,把离任审计纳入干部任用的必备程序,使离任审计报告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党委还应对离任审计机构的设置、人员配备及经费保障等予以大力支持,为离任审计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要注重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建立离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相关部门在离任审计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并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加强协调与配合机制。

3.要不断完善离任审计法规制度。

《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离任审计操作规程》是实施离任审计的直接规章制度,但还不够完善,还需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一些工作规范如:离任审计指南、双向承诺制、责任追究制等工作规范,不断完善离任审计法规制度,使离任审计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二)离任审计风险的微观控制

1.划清前任领导与本任领导的责任。

由于单位的管理是连续的,前任领导遗留下来的问题,可能对本任领导产生较大影响,致使其任期目标难以实现或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因此在分析评价离任人的任期成绩时,要具体分析这种影响,划清前任与本任领导的责任。

2.划清离任人员与其他负责人的责任。

单位的管理的重要方面往往是由集体决策的,如果某项决策失误,而决策时离任人曾表示反对意见,这种损失的责任就不能由离任人来负担,而主要应由其他表示同意的领导成员负担。又如在财务决策方面,如果财务负责人未请求报告离任人员,或采用先斩后奏办法致使费用突破指标的情况发生,这种责任也不能归咎于离任人员。

3.正确处理管理成绩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

单位管理成绩是同内部努力、员工素质分不开的,另一方面也受当地大环境影响。如当地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偏高,经营亏损,金融风险较大,应该说是多种因素作用结果,央行监管只是因素之一,因此在评价履行监管职责时很难做到客观公正。又如:任期内由于管理费用偏紧,造成单位硬件设施跟不上,也不能直接归咎于离任人。所以在评价离任人成绩时要具体分析成绩的因果关系,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4.离任审计期间的界定问题。

与一般的审计不一样,离任审计往往是跨越几个会计年度的,而且起始日期还往往不是整齐的月初或月末,这样便常常没有对应的会计报表可供参照。于是,实务中一般以最为接近的会计报表结算日期作为离任审计期间的起止日期,而在此离任审计期间内则视为一个大的会计年度,然后运用职业判断对于一些重要项目及变化异常项目分别按年度进行详审。

5.特别关注关联方交易及非货币性交易。

在离任审计中需要着重予以关注的是被离任审计单位与其关联方的交易以及在离任审计期间发生的非货币性交易。在涉及这些方面的业务中一定要认真审查,是否存在以非正常价格转让造成资产流失的现象;有无隐匿收入、费用,自设小金库,资金体外循环的现象等等。这就要求在离任审计开始之处向被离任审计单位所取其关于关联方的申明书,并在抽查大额资金往来的业务中高度注意那些发生频繁的往来单位,对其应收应付款项一定要进行详细的盘查,明确其往来款项是否真实发生及其性质。

6.正确评价合理与合法的关系。

实际工作中往往遇到合理与合法的矛盾问题。有些开支可能是合理的,但可能不符合现行法规和财务制度。反之,有些开支是合法的,但可能不合理。对这类问题应做出客观的评价,只要是符合管理效益提高的大原则,并且这种开支又节约了本单位的其他资金,那就应该给予肯定。

7.锐意改革与决策失误的关系。

离任审计论文范文第3篇

近年来,各级审计机关针对自然资源资产方面的审计主要包括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农业开发、排污费等专项资金项目的审计和审计调查,侧重于审查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揭露有无挤占挪用、虚假冒领和损失浪费专项资金等行为,仅限于审计资金管理使用、财务收支情况层面上,也没有针对自然资源资产建立专门的审计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而对领导干部离任审计,之前只是经济责任审计,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还处于空白阶段。

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1.指标体系尚未建立和完善。

目前,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人不明确,所有权人权益不落实,是造成一些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重要原因。

2.审计重点、内容和范围不明确。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于全国各级审计机关来说是全新的课题,据了解,目前全国已有部分地方的审计机关开始进行探索。自然资源资产所涉及的范围广,就审计而言,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审什么、怎么审,无先例可以借鉴,一些基础工作还有待于规范和完善。

3.目前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较难实施

从上至下没有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就算确定了审计的对象、内容、范围,审计结束后也不能对相关责任人追究责任,审计结果难以得到应用。

三、加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措施和对策

1.调查摸清地方现有的自然资源资产现状。

由相关部门组成调研组对林业、环保、水保、农粮、国土、矿管、水利、工信等单位和部门涉及自然资源资产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地方自然资源资产分布和管理情况,明确所有权,形成自然资源资产数据档案,在各单位、部门之间要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同时,向审计“金审工程”建议将自然资源资产数据库列入审计OA“1拖N”系统,为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做好数据资料储备,便于今后更好的开展这项工作。

2.建立和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的指标和考核体系。

自然资源和经济有所不同,如何量化评估自然资源资产,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根据上级下达的指标任务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指标分解,建立起一套科学可行的计算方法和指标体系。同时,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根本上还要从干部考核上下工夫,不少地方的发展片面地依靠自然资源,这种竭泽而渔的做法在目前我国环境问题已到达临界点的背景下已然行不通。只有通过建立和完善自然资源资产考核体系,出台对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生态环境考核的实施细则,使领导干部在考虑如何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高度重视包括环境、生态、污染治理等各项指标,才能摒除过去牺牲青山绿水、片面追求GDP的做法,才能落实好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

3.明确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对象、范围和内容。

要通过摸清自然资源资产的现状,结合审计的监督职能来确立审计对象、范围和内容。对涉及自然资源资产的各级政府部门和单位,其领导离任时都可作为审计对象。同时要结合相关部门、单位的职能来明确审计内容,如对林业部门要着重检查其贯彻执行国家关于林业建设和发展的方针政策、完成植树造林指标、森林资源管理、森林采伐监督、林权林地管理以及合理开发利用等情况;对环保部门要着重检查贯彻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监督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处理重大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监督执行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情况。对相关部门、单位的审计重点应围绕涉及现有自然资源的资产负债以及指标完成情况来实施。

4.建立科学、完善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

实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就必须建立起审计评价体系,才能使审计结果得到有效应用,也将使领导干部在任期间更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在进行重大决定时能充分考虑生态因素。可参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细化评价项目,设定评价档次,对领导干部在任期内对自然资源资产的管理使用、科学利用等情况在审计结果报告中给予中肯的评价,也和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一样归入领导干部个人档案,作为各级党委、政府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

5.制定结果运用办法,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离任审计论文范文第4篇

(一)土地账户在国外的运用1.SEEA2012的框架分析SEEA系统描述了经济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环境资产的存量与变动量。即为了能融合经济与环境的信息,SEEA采用实物量计量方法和货币价值计量方法把水、矿物、能源、森林、渔业、土壤、土地与生态系统、污染与浪费、生产、消费和积累的信息既独立表示,又加总合并在一起,使各种信息能够整合在SEEA的总体框架中。这样就能提供一些有关经济与环境的具体数据,包括资源的使用状态、使用趋势以及相关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等。2.澳大利亚的实践经验澳大利亚将土地账户的编制作为一个用空间位置信息来集成经济、环境和社会数据的实验性项目。具体来说,采用了SEEA的框架,认为土地账户集成信息并提供相关的信息来讨论下列事项:人口定居;可持续生产的产品与服务;了解对于不同土地管理的决定所付出的成本以及带来的收益,包括对碳循环、水供应与水质、物种的分布与数量等影响;了解土地在采矿和农业方面的承受能力;测量环境的健康状况;了解发生在土地上的经济活动对经济、环境和社会产生的成本与收益;公共或私人对于保护环境的投资,例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当然只靠土地账户无法提供足够的信息,但是相关的信息可以依靠土地账户而组织起来。

(二)国外情况对于我国的适应性分析SEEA2012的框架由众多的表格组成,主要是为了描述经济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环境资产的存量与变动量。相比较而言,澳大利亚在SEEA2012基础上有所扩展,加入了居住地的使用数据、主要农作物用地数据和畜牧业用地数据等,使该表格反映的内容更加符合澳大利亚的实际情况。对比我国实际要求,我们既可以通过土地账户观察自然生态保留区的森林面积是否减少、食物安全保障区的农作物面积的增减情况;又可以通过土地账户对比不同土地的经济价值等。总体来看,类似国外的土地账户能够提供包括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内对于土地的管理以及利用的信息,依据这些信息能顺利展开对领导干部的离任审计。

二、土地账户的表格类型、计量单位及其在我国的表现方式探讨

(一)土地的定义及分类方法SEEA2012建议对土地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分类:按土地的使用分类和按土地的覆盖物分类。按照澳大利亚的做法,土地使用的主要大类有:农业、林业、水产养殖用地、建设和相关区域用地、维护和恢复环境功能用地、尚未予分类的其他用途土地、未使用的土地、用作水产养殖或者容留设施的内陆水域、用于维护和恢复环境功能的内陆水域、尚未予分类的其他用途内陆水域和未使用的内陆水域。土地覆盖是指地球表面观测到的物理和生物的覆盖,包括自然植被和非生物。联合国粮农组织已经对此制定了相关的分类标准,其一级分类包括:人工地表(包括城市和相关区域)、草本作物、木本作物、多种或分层作物、草原、树木覆被区、红树林、灌木覆被区、水生或定期淹没的灌木或草本植被、天然植被稀少的区域、陆地荒原、永久积雪和冰川、内陆水体、近岸水体和潮间带。

(二)土地账户表格的类型、计量单位选择描述土地使用变化和土地覆盖物变化的表格采取不同的方式编制:既编制当期的实际情况,又编制当期期末改变的矩阵;在此基础上编制结合不同资产变化类型的表格;最后再在实物量表格的基础上编制以价值量表示的表格。1.描述土地使用变化与土地覆盖物变化的表格(以实物量为计量单位)SEEA2012提供了两张描述土地使用情况的表格:一张是单纯的描述增减变化;另一张是描述具体的变动,即一类土地使用面积的变化是由哪一类土地使用面积的变化而形成的。制定表格的前提是要确定相关土地使用情况的分类,如农业、林业等所使用的土地,具体见表1与表2;描述土地覆盖物及其变化情况的表格,具体见表3与表4。由上述表格可以得到土地使用和土地覆盖物的增减变动量、原因以及相互的转化,以便能更直接地观察到相关政策及其经济活动对于土地的影响。2.描述两者关系的表格(以面积为单位)SEEA2012中并没有反映两者关系的表格样式,但是其用处不容忽视。虽然土地覆盖物与土地使用有相当密切的联系,但两者依旧是有区别的,如覆盖物同是森林但可能有不同的用处,可能有些是自然存在的、有些是人工培养的,即同一片森林中的树木用途是不同的。在澳大利亚实践中设计了相关的表格,见表5。这样便可以将土地覆盖物信息与土地使用信息整合起来,提供的数据更加细致,使从该表中分析得出的结论更加准确,从而使相关决定更加贴合实际情况。3.以货币金额计量的表格(本例以澳元为单位)以货币金额计量的表格基本与上述表格一致,其区别就是计量单位不同。我们认为,虽然存在着活跃的土地交易市场,但是要确定土地的价值仍然是一个复杂的工作。首先,土地不是孤立存在的,比如土地上的建筑物、森林等,要分离这些成分是困难的。其次,虽然有活跃的土地交易市场,观察到的价格可能不具有代表性。最后,存在一些可能永远不会被交易的土地,比如保护区里的土地或者是偏远、荒凉的土地。SEEA2012针对综合资产提出了以下计量原则:(1)土壤资源:虽然土壤账户与土地账户是两个账户,但是两者联系十分紧密,所以常常被一起考虑,尤其是农作物土地,其价值更是含蓄地包含着土壤的价值。(2)建筑物:不应当包括在内。(3)土地改良费用:不应该包括在内。(4)生物资源:不应该包括在内。(5)道路和公共用地占的土地:原则上应当计量其价值,但是确定合适的价值难度较大。(6)可再生恢复使用的土地:应当用净现值(NPV)将相关价值计入。从澳大利亚的实践来看,以货币表示的土地账户与以实物量编制的大致相同,参见表6。由于土地的价值主要与土地价格的重估有关,所以在土地货币资产账户中增加了“重计值”以真实反映土地重新评估后的价值。

(三)对我国现有情况的具体考虑1.对于我国土地实物量计价情况的考虑本文认为,我国土地的定义应该与国际趋同,而且SEEA2012对于土地的定义具有权威性,并能适应我国的实际情况。从这一点来看,我国的土地资产在使用方向和覆盖物两个方面,与国外的情况没有明显的区别。但是,我国的土地管理在产权方面与国外的情况有着本质的区别:不仅有着农村集体土地与城郊国有土地之间的不同权属,还有着尚未真正产权化或有着其他难以划分产权的情况。因此,应当将专有的产权问题作为一个重要因素来进行土地的划分,见表7。2.对于我国土地价值量计价情况的考虑我国的土地存在着较国外情况而言更难的是价值量的确定问题。首先,按我国的现状来看,由于我国存在着大量的没有活跃市场甚至不能买卖的土地,如自然生态保留区中的土地,因此相关的计量将会是一个突出的难点。即使是在活跃市场下的土地,如何选择有代表性的数据做为其价值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对于前者,虚拟一个市场或者假想存在买卖双方进行买卖,或许是一个可行的确定土地价值的方法;对于后者则需要选择出最具有代表性土地价格的数据。这些都是比较困难的。采用货币计量是当前必须要做的工作。因为土地由于地形地貌、海拔、周围环境和基础设施等因素会造成其对于经济社会价值的不同,而土地覆盖物表和土地使用表不能表达这些信息,必须借助土地的价格来表达这些综合而复杂的信息。其重要性还在于:第一、不同账户的计量单位各有不同,如土地为公顷,水为立方等,这就不能使不同账户呈现在同一张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下,而采用货币计量的方法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第二、只有提供了不同区划、不同区域不同的土地价值,才能了解不同地域土地资产的经济价值。第三、货币指标能够结合经济活动反映对土地资产耗用量的货币价值额,以辅助宏观经济决策。综上所述,本文认为我国按价值量计价土地资产表格应如表8所示。需要说明的是:表8应当总括地反映某一行政区内(或者是某一环境功能区划)土地资源情况,是该地区自然资源资产表格与“国家和地方资产负债表”的具体构成内容和编制依据;表格动态状况及其与其他表格的结合,也是考核某一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状况的最重要资料。

三、土地账户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作用分析

经过上述分析,土地账户可以提供关于土地使用的管理与控制、土地覆盖物的管理与控制、以及土地价值变化方面的信息。将自然资源资产的利用情况纳入对领导干部的考核体系,会促使各资源资产的合理利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势态;我国强调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加大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要意义也就在于此。通过对上述表格的分析看到:这些表格的横向比较,可以看到不同地区、不同环境功能区划之间的差别,从而对生态环境利用状况差的地区提出发展建议;而这些表格的纵向比较,尤其是各构成因素的结构性变动趋势等,则可动态地掌控某一地区领导人在任期内对资源环境的利用状况,对领导干部的业绩给予准确的评价。举例来说,若某一地区土地覆盖物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可能是森林减少、建筑物的扩张,可能是官员为了提高绩效而过度开发森林。这样,表格中的数据就能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供适当的、证明力强的证据,以保证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顺利实现。

四、结语

离任审计论文范文第5篇

对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离任审计,应由上级单位或母公司派出审计小组;没有上级单位的,可以外聘审计机构,同时由被审计对象所在单位的内审机构协助开展审计工作。不应由本企业内审机构单独执行审计业务,这主要考虑到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问题,在对本企业领导人员尤其是法定代表人和总经理进行审计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

2、离任审计应在被审计对象离任前完成

离任审计对降低企业经济损失、增强被审计人员以及企业其他人员的责任感、保持审计威慑力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应先进行离任审计,再进行人事任免。离任审计意见应作为干部任免的重要依据,避免"带病"提拔或重用。不应延后进行审计,将离任审计搞成补充审计。有的企业由于审计环境或审计人员配备的问题,不进行离任审计,或在被审计人员办理完离任手续很长时间以后再补充进行离任审计,错过了离任审计的最佳时机,增加了离任审计的难度,增加了审计成本。应在审计报告出具前,被审计人员不得办理离职手续。当然,被审计人员在本集团内部企业之间轮岗调动的,如果被审计人员在办理离职手续后仍然受控或可控,可视情况办理离职手续。

3、离任审计应安排当事人现场述职

离任审计收集的资料应包含被审计人员的述职报告并安排被审计人员进行现场述职。被审计人员可以对审计组进行述职,或在述职时安排审计组人员在场。被审计人员现场口头述职,可以突出其自身工作的重点内容,并对书面述职材料进行解读,便于审计组人员理解。同时,现场述职还能够强化审计组的权威性,扩大内部审计的影响。

4、离任审计的范围不应局限于企业高级管理人员

离任审计的范围应扩展到重要部门负责人、重要的业务主管,以充分发挥离任审计的积极作用,可适度借助接任人员和企业其他部门兼职审计人员的力量开展审计工作。比如,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公司,将离任审计的范围扩展到与经济及投资工作关系密切的业务负责人及主要业务人员,这些业务包括但不限于财务、采购、市场、外协及各类合同管理和投资管理。

5、离任审计应与其他内控手段结合使用

离任审计论文范文第6篇

确定自然资源离任审计的审计目标,既要考虑一般意义上的国家审计目标,又要考虑全会通过的《决定》作出的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一般意义上的国家审计目标可以划分为根本目标、现实目标和直接目标三个层次,其中:根本目标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现实目标是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直接目标是监督和评价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刘家义,2013)。本文把一般意义上的国家审计目标与《决定》作出的战略部署结合起来,认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根本目标是:“通过揭示领导干部在自然资源资产使用、管理和监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从体制、机制和制度层面分析原因,提出建议,促进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从而推动科学发展,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国家资源安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直接目标是:“通过检查和评价领导干部在自然资源资产使用、管理和监管方面的责任履行情况,促进建立健全系统完整的加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体系、促进用制度来加强对自然资源资产的管理。”审计直接目标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促进建立健全并推动执行源头严防的加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体系。主要包括按照两权分离、一件事一个部门的原则,促进建立健全管理体制,统一行使所有者职责;促进建立健全并推动执行产权制度,解决所有权人不到位、所有权权益不落实等问题;促进建立健全并推动执行用途管制制度,解决任意变更土地用途、任意开发山地、林地、湿地、湖泊等问题。2.促进建立健全并推动执行过程严管的加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体系。主要包括促进建立健全监管体制,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促进建立健全并推动执行有偿使用制度,解决自然资源资产及其产品所付费用太少、价格没有体现资源稀缺状况和开发中对环境的损害等问题;促进建立健全并推动执行生态补偿制度,解决生态产品的公共性、外部性等问题。3.促进建立健全并推动执行后果严惩的加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体系。主要包括促进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防止领导干部为了任期内的经济增长,不顾资源环境状况,盲目开发造成生态环境严重损害等问题;促进建立健全并推动执行损害赔偿制度,解决违法违规成本过小等问题。

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对象范围

自然资源是审计的载体。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认为,自然资源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因素和条件。《英国大百科全书》将自然资源定义为: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物及生成源泉的环境能力。前者如土地、水、大气、岩石、矿物,以及其群集的森林、草场、矿床、陆地、海洋等;后者如太阳能、地球物理的循环机能、生态学的循环机能、地球化学的循环机能等。《中国大百科全书》认为:自然资源作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来源,一般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旅游资源等(刘耀彬,2014)。并非所有的自然资源都是资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资产主要特征是能够给所有者带来收益。自然资源要成为自然资源资产,需要进行资产化,即将自然资源作为商品投入社会的再生产,提供服务,以获得资产收益。因此,自然资源资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是自然环境中天然存在、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可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具有稀缺性、有用性(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及产权明确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资产的范围十分宽泛,根据生成机理、生成条件、稳定性和蕴藏量等进行分类,自然资源资产可分为无限的和有限的自然资源资产,其中有限的自然资源资产根据其可更新性和可再循环性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又可分为再生性的和不可再生性的自然资源资产(王文军,2013)。在我国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初期,要突出审计重点,抓自然资源资产的主要方面,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当前,选择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审计对象范围,可重点关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生产资料和关系人民生活的生活资料,特别是要加强对战略性资源的审计。具体来说,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审计对象范围可包括以下5个方面:1.矿产资源。这类资源属于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其中:有些可以通过再循环回收得到重新利用,包括金属矿物和许多非金属矿物;有些是一次消耗性的,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物。2.土地资源。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一般分为耕地、林地、牧地、水域、城镇居民用地、交通用地、其他用地(渠道、工矿、盐场等)以及冰川、永久积雪、石山、高寒荒漠、戈壁沙漠等(朱群芳,2013)。3.水资源。水资源是不可替代的一种重要资源,不仅为维持地球一切生命所必需,而且对一切经济问题都有生死攸关的重要意义。它虽然可以再生,但再生的速度和数量都是有限的,而且分布不均匀。4.森林资源。森林作为地球上可再生自然资源,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地球之肺”,净化空气、保护土壤、涵养水源、调节气候。5.海洋资源。海洋资源指的是与海水水体及海底、海面本身有着直接关系的物质和能量,包括海水中生存的生物,溶解于海水中的化学元素,海水波浪、潮汐及海流所产生的能量、贮存的热量,滨海、大陆架及深海海底所蕴藏的矿产资源,以及海水所形成的压力差、浓度差等。广义的还包括海洋提供给人们生产、生活和娱乐的一切空间和设施。

三、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审计内容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和资源环境审计具有密切的联系,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经济责任审计和资源环境审计的交集。在确定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内容时,既要考虑《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又要考虑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要求,如《审计署关于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意见》等。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和上述影响因素,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审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情况1.自然资源资产可持续利用情况。审计要关注储存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情况,是否将相对固定的供给量分散在较长时间内使用;关注恒定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情况,是否在现有的条件下最经济有效地利用资源,有无由于使用不当造成资源闲置浪费和经济损失情况等;关注临界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情况,是否能平衡当期使用收益和未来使用能力之间的关系,既在当期取得尽可能大的收益,又不影响未来利用资源的能力等。2.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情况。审计要监督自然资源资产价格和税费改革情况,关注价格是否反映了市场的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成本等;关注自然资源资产的配置情况,能由市场形成的价格是否交给市场定价,是否收取合理的使用费、保护费、补偿费;关注政府在自然资源资产配置中发挥作用情况,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出让转让是否采用招拍挂形式,防止无偿或低价转让,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3.自然资源资产节约使用情况。审计要把资源是否节约使用放在重要位置,关注是否着力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率,降低单位产出资源消耗,有无乱采(挖)滥伐、无序开发等导致资源浪费情况;关注自然资源资产消费方式和结构调整情况,有无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如降低煤碳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等;关注自然资源资产开发使用中的科技创新的投入及成效,关注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是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4.自然资源资产实物量和价值量变化情况。审计要关注自然资源资产存量及其变化情况,来评价领导干部的生态政绩是“正”还是“负”;关注自然资源资产的质量情况。关注自然资源价值量变化情况,包括自然资源单位价格估定与总价值量核算。对直接参与市场交易的自然资源是否与未进入市场交易的自然资源采用不同的估价方法,直接参与市场交易的是否采用市场法进行估价,如市场估价法、成本核算法、净价法等。

(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1.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情况。审计要重点关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情况,是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是否对属于全民所有各类自然资源资产的数量、范围、用途统一管理,是否充分行使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实现权利、义务和职责的统一;是否将反映自然资源资产消耗和利用成效指标纳入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防止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在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是否主要考核生态环保指标等。2.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界定情况。审计要检查是否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是否形成归属清晰、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是否因国有产权虚置或弱化造成资源过度消费,国有收益被转化为部门、企业或个人的利益等。3.自然资源资产生态补偿情况。审计要关注自然资源资产补偿机制建立情况,是否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开发与保护地区之间、上下游地区之间、生态受益与生态保护地区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如基于主体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基于跨界流域的补偿机制,基于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恢复补偿机制,基于生态公益林地、湿地、水资源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等;对生态产品受益对象明确的,是否建立地区间横向生态补偿制度,让生态环境消费的成本内部化、制度化、刚性化;对生态产品受益对象不明确的,上级政府是否通过均衡性财政转移方式购买生态产品;如果审计对象自身是生态产品受益者,是否按照补偿机制的要求进行付费;如果审计对象是生态产品生产者,是否如期收到补偿并积极生产更多生态产品等。4.国家自然资源资产开发和使用政策贯彻执行情况。审计要关注这些政策措施的执行情况,是否在加快落后产能技术的淘汰更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以及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了促进作用。

离任审计论文范文第7篇

1、审计独立性的界定对于审计独立性目前国内外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W.G.Kell等(1986)在研究论文中提到审计师的独立性是指审计师不管在什么条件下依然会保持公正决策的能力;萧英达(2002)认为审计独立性是在执行审计业务、提供审计服务时,完全是由审计师按照执业准则进行审计,不会被外界因素所左右。之后,我国将独立性原则写入了相关准则中,并明确指出注册会计师在提供审计服务或者为被审计对象出具审计报告时,应具有实质上和形式上的独立性。实质上的独立性,要求注册会计师同客户之间不能存在可能对其独立审计产生影响的经济联系。形式上的独立性,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外界看来应是完全独立于被审计对象的,没有为被审计对象的经营决策提供相关意见或者是直接参与到最终的经营决策中的行为等。根据审计独立性的经济性质可知,如果注册会计师在受到一些外界干扰后,依然能够出具合理、恰当的审计意见,那么可以认定其保持了较高的审计独立性。江伟和李斌(2011)、张茜茜(2013)均将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意见作为事务所是否具有独立性的替代指标,即如果事务所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则认为其具有审计独立性。2、审计任期的界定审计任期是指某个会计师事务所或注册会计师连续的为同一公司提供审计服务的累计年份。事务所任期是出于事务所与客户之间而言的,而审计师任期的长短是说明审计师个人和客户之间的和谐与否而言。严格意义上说当被审计的公司聘请会计师事务所时,要与其签订合同,并在审计合同中明确地表示出审计时间来作为审计任期的范围。但是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提供审计服务的时间并不会列出,而这是由被审计公司的董事会来决议是否继续聘用之前的会计师事务所,并在董事会上宣布。因此,通过审计合同确认审计任期具有一定的困难。本文中所提及的审计任期是指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任期。3、其他影响审计独立性的控制变量(1)事务所的规模。DeAngelo(1981)认为当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足够大时,其人员专业素养与能力都要高于较小规模的事务所人员。因此,可以推断大规模会计师事务所可以保持较高的独立性水平。2007年我国颁布了《关于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的意见》,也从一定程度上对事务所规模对其独立性影响方面给出了积极的证明。国内研究学者认为,国内优秀的审计师集中于国内“十大”所中,并且排名前十位的事务所具有相对较大的规模。为了控制事务所规模带来的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本文将事务所规模列为控制变量。(2)上一年度审计意见。被审计公司如果在上一年度被出具了非标准审计意见,那么注册会计师在进行本年度审计时会更加注意与严谨,也更易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同时,如果公司曾经被出具过多次非标准审计意见,即使上一年没有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也同样会引起注册会计师在本年度审计中的注意,秉持严谨的态度。但非标准意见获得次数的多少会引起注册会计师的注意,并不容易将此指标进行量化,因此,在本文中仅对上一年度的审计意见加以控制,从而减少其对本年度的审计独立性的影响。(3)公司资产负债率。这一变量显示的是公司的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越低偿债能力越好;资产负债率越高公司的偿债能力就越差,也就是说公司可能面临财务困难的危险性越高。资产负债率的异常变动,会使公司管理层进行干预,如盈余管理等违法操作,因此这就可能会给事务所审计师带来压力。本文将此作为控制变量,目的是排除公司资产负债率的异常变动对审计独立性带来的影响。4、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本文选择沪市A股从1990—2012年7436个数据,剔除ST、金融业及奇异数据,剩余约为6800个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约6370个,非标准审计意见430个,并观察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审计任期。同时选择2012年沪市A股数据198个,其中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169个,非标准审计意见29个,并运用spss分析工具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统计分析与回归分析的所有数据均来自CSMAR数据库。

二、审计任期对审计独立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1、描述性统计分析1990—2012年沪市A股7436个数据,剔除ST、金融业及奇异数据后剩余约6800个数据,其中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约6370个,非标准审计意见数据量较少,仅430个,占总体数据的6.3%,因此进行总体图表分析不够直观,本文选择将图表分析集中于非标准审计意见,表1为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事务所任期(部分),其中,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不同事务所审计任期用分号隔开,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同一事务所的不同审计任期用顿号隔开。图1为2012年沪市A股出具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事务所审计任期的散点图,图2为2012年沪市A股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事务所审计任期的散点图。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上市公司初次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审计任期大多在5—7年及以下,其中小部分数据显示,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审计任期在10年以上,这很可能是因为该公司在这一时期经营存在较大问题,容易被事务所识别,但这一现象并不影响整体趋势。数据还显示出,公司如果在上一年度被出具了非标准审计意见,那么很有可能在未来的年度中也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图1表明,出具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事务所审计任期较为均匀地散落在各个时间段内,没有明显的特征,而从图2却可以看出,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事务所审计任期多集中在5—7年及以下,即认为审计任期在5—7年及以下的事务所审计独立性较好,这同1990—2012年沪市A股的整体数据特点也相吻合。2、多元变量回归分析通过上述描述性统计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审计任期与审计独立性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即认为审计任期对审计独立性存在影响,因此进一步运用spss分析工具对二者进行回归分析,并分析控制事务所规模、上一年度审计意见、公司资产负债率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上述公式中,Y代表审计独立性,非标准审计意见取1,反之取0;X代表审计任期;X1代表控制变量1,即事务所的规模,国内十大所取1,反之取0;X2代表控制变量2,即上一年度审计意见,上一年度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取1,反之取0;X3代表公司资产负债率;β0••••••β4为模型系数。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中可以看出,本模型的多元回归分析采用强制引入法引入自变量和三个控制变量。如表3所示,审计任期X的相关系数为0的概率为0.577>0.05,即认为审计任期与审计独立性没有明显的关系,也就是说,采用spss分析工具下的多元回归分析看出审计任期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并不显著。

三、研究结论及局限性

离任审计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文学伦理学批评;人文精神;作用

从人类精神文明发展角度来看,文学伦理学批评对人文精神构建的促进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文学伦理学的提出彻底打破了西方批评话语在我国长时间的霸权地位,进一步拉近了我国文学与社会实际之间的关系和距离。文学理论学批评对人文精神构建的促进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讨论,分别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我关系,接下来笔者将结合我国国情发展,浅析文学伦理学批评在我国人文精神构建过程中的作用和价值。

一、人与人的关系

在文学作品中最具看点的是描述人与人之前的关系,文学作品是人创作的同时也是描述人的,在文学创作过程中要体现作品的丰满度,必定要汇集各种形态的人物,文学作品只要洞悉人的本质问题,通过揭示人生的深度和广度,将不同人物之间的关系描述清楚。那么在研究人与人之前关系的过程中,我们以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中的《红楼梦》以及现代文学作品中的《雷雨》为研究对象。《红楼梦》中涉及人物非常广泛,以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等人为核心,以宝黛的悲惨爱情为线索,将大观园中不同人物之间的关系描述得活灵活现,在《红楼梦》有两条明显的伦理线,其一是宝黛爱情,其二是大家族逐渐走向消亡,作者在这两条伦理线上又牵出更多伦理结。在处理不同人物关系的过程中,作者注重采用不同的手法,例如在描述黛玉与其他人之前的关系时采用直接语言表达,在描述王熙凤与其他之间的关系时是采用侧面衬托的方式,同时在梳理人物关系的过程中又将我国传统伦理道德要求渗透到文学作品中,引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相比较于《红楼梦》,《雷雨》中涉及到的人物就比较少,但是人物关系却更加复杂和紧张,在伦理道德问题上的表达也更加明显,曹禺先生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那种大家族伦理血缘之间的矛盾和冲击剖析的非常深刻,展示的是一幕人生悲剧,是命运对人残忍的捉弄。作品中将父子、夫妻、朋友、情侣、兄弟之前的关系刻画得非常极致,似乎随时随地都能够爆发出更大的矛盾和争吵,专制伪善的封建家长,热情单纯的热血少年,被情爱打击失心疯的女人,痛恨着罪孽却同时犯下更大罪孽的少爷,背负着身世、家族的秘密,每个人的心中似乎都期盼着有一天能够全面爆发出来,但是又害怕爆发出来之后将所有的关系全部打乱,将所有的希望全部打碎。在矛盾与现实不断激化的过程中,读者跟随着文学作品中的情节变化也在不断思考这剧中人物伦理关系,并反思自己的生活,从而促进人文精神构建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是社会一切的总和,在文学作品中不仅要反映个体与社会关系,同时也会分析群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不同的人具备不同的性格,而这种性格也影响着人与社会会产生怎样的关系,在本文研究中,笔者选择四大名著中的《水浒传》作为研究对象,对文学作品中描述的人与社会关系进行探讨。在《水浒传》中,作者通过描写不同人物性格反映北宋年间社会现实,在这个比较复杂的社会背景中,宋江、林冲、武松等梁山一百零八好汉分别代表着不同类型人物,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并没有那么仇视整个社会,也曾满怀热情的投身于社会建设中,但却换来社会的抛弃,与其说遭到社会的抛弃还不如说是遭到执政者的抛弃,因为在那个没有民主和自由的社会中,执政者就是社会的代表,就是主宰人民命运的关键。在阅读和学习这部文学作品时,我们以伦理批评的角度对这部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社会伦理关系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如果执政者不能站在人民的角度发展国家实力,就会失去人民的支持,从宋江等人起义失败的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个人的性格对人生发展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因此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文精神构建中要不断吸取和总结过去丰富的经验,将文学作品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体现出来的社会与人关系正确处理方式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不断促进文明社会发展。

三、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是人生命的源泉,如果没有自然条件支撑,人类不可能有现代这种程度的发展,人类与自然分离的过程中,标志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同时也要注重保护自然,确保孕育我们生命的自然不受到破坏。那么在人类不断利用、改造自然过程中也产生了很多具有研究价值的文学作品,很多学者都对人与自然的相处模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其中《精卫填海》、《愚公移山》、《老人与海》是具有各自特点的几部作品。《精卫填海》和《愚公移山》的故事都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在人与自然的相处过程中,人类的力量显得非常渺小、微弱,但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冲动以及毅力不会因此而消退,反而不断激发人类奋斗的激情和决心。在人类与自然对抗过程中,人们将希望寄托在“神”上,期望可以借助神力战胜自然,当然我们知道这只是古代人们在没有高科技情况下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即便是在现在,不断更新的科学技术纷纷应用到自然开发中,却给人类带来生态环境恶化的严重后果,即便我们拥有高科技又能怎样,依然无法阻止地震对人类家园的破坏,依然无法阻止海啸对人类生命的摧残,我们在社会发展和人文精神建设过程中,应该不断反思人类自己的行为,从批判的角度审视自己的行为。《老人与海》是国外比较著名的一部作品,它对于人文精神构建的影响在于文学作品中将人类的力量描述的非常微弱,但是却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他们认识到既要尊重自然的力量,依靠自然提高自身生活质量,同时还要不断与大自然不和谐力量进行抗衡,不被自然灾难所击垮。而这对于我们建设文明和谐社会来说具有借鉴的意义,我们要懂得从自然母亲的怀抱中索取资源,同时也要注重回馈,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事情,也是人文精神构建过程中的关键。

四、人与自我的关系

人与自我的关系是人类自身发展过程中内在关系分析,在文学作品中是通过人物性格变化、思想意识等方面描述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不同的人由于不同性格影响会产生兴奋、快乐、悲伤、忧郁、愤怒等不同情绪,而有的人可以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变化,而有些人容易受到自身情绪控制,这就是人类在处理人与自我关系过程中采取不同方式导致的结果。本文将以沈从文先生的《边城》为研究对象。《边城》讲述的是农家女孩翠翠和傩送之间的爱情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纯洁美好爱情的赞美和歌颂,但是在这段爱情故事发展过程中,傩送大哥的出现、社会地位的悬殊以及女主家庭变故,都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逐渐成熟起来,每个人都在不断完善自我,每个人都能够从生活小事中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观念,从而成长为善良、乐观、老实、重义轻利的好青年。尤其是男主傩送的成长变化是最为明显的,他在初识翠翠的时候还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在面对哥哥同样喜欢翠翠的事实面前选择压抑内心真实的想法,成全自己的哥哥,这种大义和善良是需要自我争斗才能逐渐养成,同时也促使傩送不断蜕变和美化。在人文精神构建过程中,应该发扬个人乐于奉献的精神,要乐于牺牲个人利益换来集体利益,进而不断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五、结语

在对文学理论学批评与人文精神构建的研究中,我们从人、社会、自然三个角度分别阐述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从伦理道德角度对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伦理关系进行探讨,希望对和谐社会文明建设有所帮助,促进人文精神构建对人类生活品质提升的作用和价值,集中体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朱振武,朱晓亚.中国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发生与垦拓[J].当代外国文学,2013,02:98-105.

[2]龙云.文学与伦理学:文学伦理学批评发展的“自由空间”[J].外国文学研究,2009,01:7-15.

[3]刘建军.文学伦理学批评: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构建[J].外国文学研究,2014,04:14-18.

[4]黄晖,张连桥.文学伦理学批评与国际学术话语的新建构——“第五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外国文学研究,2015,06:165-16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