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控制系统论文范文

控制系统论文范文

控制系统论文

控制系统论文范文第1篇

1.1PLC的控制过程PLC实现控制的过程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1)输入刷新。(2)运行用户程序。(3)输出刷新。(4)再输入刷新。(5)再运行用户程序。(6)再输出刷新。系统不断反复循环运行,在运行的同时系统会作公共处理,包括循环时间监控、外设服务及通信处理等。

1.2PLC的控制方式不同的PLC的控制方式不尽相同,主要有开关量的逻辑控制、模拟量控制、运动控制、过程控制等四种控制方式。

2PLC通信网络

从通信网络的应用领域和功能来看,通信网络可分为工控管理级网络(如ETHERNET)、控制级网络(如CON仪OLNET、MODBUSPLUS等)、现场设备级网络(如现场总线)和远程I/O。

2.1工控管理级网络为了满足企业级的管理需求,该层网络主要,提供实时、高速、大容量的数据交换,与企业各管理部门互连,为企业MIS提供基础数据,依据上层决策实施控制系统的优化工作。以西门子的SINECL1为例,其主要功能为PLC及其与上位机间的互连。连接设备有PLC和PC,以同轴电缆,光纤为介质,节点是1024,速率为10Mbps。控制的距离分为两种,同轴电缆是1500m或者光纤是4600m。而且以总线型为拓扑结构。工控管理网及其发展特点有:开放性、标准化、光纤介质、拓扑结构灵活、高速性、WEB技术支持。

2.2控制网络与工控管理级网络相比,控制网络具有明显的两大特点:第一是控制网络主要用于生产设备的控制,对生产过程的状态检测、监视与控制;第二是控制网络要求具备实时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数据传输量一般较小。以西门子的SINECL1为例,虽然以总线型为拓扑结构,但是其主要功能为PLC间互连。连接设备有PLC,以双绞线为介质,节点是仅仅为31,速率为9.6kbPs。控制的距离只有50km。控制级网络及其发展具有的特点:通信速率更高、网络范围更广、结构灵活、介质简单、扩展性更好。与工控管理网、现场设备级网络的结合。

2.3现场设备级网络在该层网络中,是需要应用现场总线的,现场总线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仪表技术以及控制技术高度集成起来的一种全数字化、串行、双向、多站的通信网络。现场总线也是当前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功能是PLC与现场设备的互连,在当前PLC产品的现场总线中,西门子的PROFIBUS和A一B厂家的的DEVICENET是应用较为广泛的。

2.4远程I/O远程I/O作为很早推出的通信技术,它向高速率、高可靠性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向分布式I/O方向发展。SIEMENS公司的S7系列就是具有分布式I/O的能力。

3结论

控制系统论文范文第2篇

苏州吴中区南溪江路商务中心位于南溪江路和明溪路交叉口,总建筑面积120585.21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82871.71m2,地下建筑面积37713.5m2,建筑高度85.3m。主要功能为商业、办公、酒店,地下室为汽车库和设备用房。酒店为五星级酒店(金陵饭店)。南溪江路商务中心采用了楼宇自动控制系统实现了对建筑的智能管理。本文仅介绍BAS系统中空调能耗管理系统的应用。

2设计依据

1)《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1995(2005版))。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

3系统原理

本设计采用新型集散控制系统——现场总线系统(FCS系统),能把控制功能分配至现场每个控制回路,并完全分散在现场仪表中,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实现真正的分布式控制。本系统可分为:设备层、控制层和管理层,主要监控对象为AHU、PAU等空调系统及水泵、电梯等设备的运行及故障信号。建筑设备监控主机控制室设在监控中心内,通过光HUB及BNA把TCP/IP协议转换成C-BUS,从而连接多台DDC直接数字控制器(可带远程输入输出模块),把各楼宇设备连通起来;还可通过ODBC、API等接口方式完成与其他系统的通信,实现建筑内的资源共享和综合管理。本建筑BA系统的监控及自诊断功能设于一层监控中心内。建筑物共设33台空调机组,其中5台采用空气净化变频机组。8台排风机组由专用PLC可编程控制器控制。一般变风量空调及一般组合式空调控制原理:由送(回)风传感器控制调节冷、热水电动二通调节阀,同时根据需要对风管电加热器进行分级调节,在电加热器后设置高温保护开关,当保护开关动作时,关闭电加热器;当风机停止时,连锁关闭电动二通阀。对组装式空调器风机进行变频控制,由室内温度控制调节冷、热水电动二通调节阀,同时根据需要对风管电加热器进行分级调节。在电热器后设置高温保护开关,当保护开关动作时,关闭电加热器的电源;当风机停止时,连锁关闭电动二通阀和电加热器。要注意风机开,电加热器才能开。随着高、中、低过滤器阻力的改变,通过控制变频器改变风机转速以维持风量,保证换气次数不变,延长过滤器的使用寿命。在送风总管上设风管压差传感器,同时在夜间值班模式下改变风机运行转速以降低能源消耗。

4供电电源

本系统设备电源由控制室配电箱引来,容量为三相5kW(配UPS不间断电源)。DDC直接数字控制器就近安装于各个空调设备机房内,电源由就近配电箱引出,容量为单相0.5kW。

5电气接地

在建筑工程设计中,供配电设计非常重要,而接地系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重要地位,因为它能直接影响供电系统的安全与稳定。特别是近年来,社会科技越来越发达,智能化楼宇的出现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本工程采用TN-S系统。在设置该系统过程中,根据其工作零线与专用保护线以及它们连接的位置,设置智能化楼宇系统的安全保护、交流工作、电子设备直流接地系统、防雷保护系统,以保障智能化楼宇的安全。

6结束语

控制系统论文范文第3篇

内部控制审计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与财务报表审计息息相关。由于内部控制审计的目标是能过检查和评价内部控制来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即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的合法性、充分性、有效性和适宜性。而财务报表审计则是需要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公允性发展审计意见。两者之间的目标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其目标是相似的,都是为了能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而且在财务报表审计工作中,涉及了较多内部控制审计的部分,而且内部控制审计的诸多内容中也与财务报表审计息息相关,两者之间可以在成果在相互验证,而且通过内部控制审计可以为财务报表审计提供重要的依据。两者在程序执行上存在着差异,但其在目标上基础是一致的,即向公司外部财务信息使用者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并相互产生影响,而内部控制审计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则主要来源于对财务报表审计质量提高的影响,加强内部控制系统审计,可以为财务报表真实公允性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可以通过将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有效的提高审计质量。

二、完善内部控制审计,提高审计质量

1.扩大重点审计范围由于我国内部控制系统审计开展的时间较晚,目前还处于实施的初步阶段,特别是在当前内部控制环境对内部控制系统审计实施不利的情况下,更应该加大对重点审计范围。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的目的是为了起到对管理者监督的作用,从而确保企业能够健康的发展,所以内部控制系统审计的审计重点需要找出内部控制制度的漏洞和不足之处,同时还要根据行业和企业规模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审计计划,同时可以将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关的内部控制作为内部控制系统审计的重点范围,同时还要对其他内部控制信息加强审计。

2.吸取别国经验与创新审计方法内部控制系统审计最早由美国开始实施,所以目前各国内部控制审计准则都是以美国为范本而制定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内部控制审计实施过程中要做好吸收和借鉴工作,趋利避害,做好提前预防工作。目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大,但这并不意味着全球内部控制控制或是内部控制系统审计准则都要具有一致性,其实在具体实务中,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都是针对企业自身的特点制定的,所以差异性较大,这就决定了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审计也不可能都如出一辙。所以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审计需要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制定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符合的内部控制系统审计准则,这亲不仅有利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康刀菜,而且对于降低社会成本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3.重视实务操作过程,提高审计人员素质由于我国内部控制系统审计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大一部分企业对于内部控制系统审计的重要性还缺乏了解,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企业员工对于内部控制的具体流程也无法保质保量的完成,这就需要内部控制系统审计人员城朵充分的发挥其敏锐的职业判断力,提出适当的建议,通过严谨的职业态度,从而在内部控制制度下使企业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公开,这不仅对于企业管理者能够更好的对企业发展过程中内部控制状况进行充分的了解,而且也有利于社会监督职能的实现,所以对于内部控制系统审计人员需要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确保审计质量的提升。

控制系统论文范文第4篇

(1)生产系统组成:人机接口站(HIS);现场控制站(FCS);工程技术处理用PC(ENG);总线转化器(BCV);通信门路单元(CGW);高级过程控制站(APCS);通用子系统门路(GSGW);Exaopc;信息系统PC、上位计算机;ProSaFI-RS安全仪表系统;电气控制站;V网;Ethernet;现场总线。(2)主要工艺操作的仪表逻辑控制及生产工艺:炼油化工生产过程中,正确使用仪表设备是保证生产正常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所有工艺操作参数都从仪表指示读数中反映出来,生产过程的控制都依赖于仪表设备的正确调节。因此,调节回路的正确使用非常重要。简单调节回路原理,由调节对象,测量变送器,调节器及执行机构四个部分组成一个调节回路,且该回路是一个调节器,一个执行机构(调节阀),调节器的输出直接控制执行机构(调节阀),这样所构成的控制回路就是简单调节回路。

2仪表控制系统在炼油化工装置运行与控制

DCS系统将完成对装置的工艺参数进行监视、报警和过程控制。DCS人机操作界面(操作站)还可同时监视其它系统的信息,如安全仪表系统(SIS)、可燃和有毒气体检测系统(GDS)、压缩机组控制系统(CCS)、火灾报警系统(FAS)和闭路电视监视系统(CCTV)等。安全仪表保护系统(SaFItyInstrumenTIdSysTIm-SIS)独立于DCS系统和其它子系统单独设置,SIS系统和辅助操作台的紧急停车控制按钮,用于实现生产装置的安全联锁停车的控制,以确保人员及生产装置、重要机组和关键设备的安全。SIS系统将独立完成装置的安全联锁或紧急停车。SIS系统中关键的联锁控制回路应分散在不同的控制器。重要的安全联锁、紧急停车系统及关键设备联锁保护设置独立SIS系统。可燃和有毒气体检测系统(GasDeTIctionSysTIm–GDS)、FAS系统和CCTV系统将对装置区域内的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火灾报警、重要的被监视区域及其消防联动进行统一监视和控制。GDS系统由系统控制站和监视站组成,将完全独立于其它任何控制系统,单独设置,并可与DCS系统进行通讯。在化工区中央控制室集中设置GDS系统控制站,在生产装置的现场机柜间(FRR)内设置GDS系统远程I/O机柜。

3结语

控制系统论文范文第5篇

1.1硬件组成无热再生干燥器露点监测节能控制系统由露点变送器、进口过滤器、引入管道、控制系统和操作显示系统组成。1)露点变送器使用Michelle露点变送器,露点精度±2℃露点,使用温度是-40~60℃,可以在-20~50℃工作环境下可靠、稳定地进行露点监测。2)控制系统采用西门子S7-200可编控制器,显示系统采用HM3701A。3)露点变送器进口过滤器采用高效精密过滤器,能够最大限度降低压缩气含油率,以保护露点变送器。4)调压阀用来调整露点变送器的测试压力,保证所测露点为常压露点。

1.2控制及监测界面HM3701A的小型人机界面(HMI)产品,它能以文字、指示灯及图形等基本元素监视和设定设备输出继电器或寄存器的数值及状态,从而使操作人员能够实时监控机器设备的运行情况。控制模式有常规控制模式和露点控制模式两种选择,在通常使用过程中选择露点控制模式,露点模式下时序控制按照变送器所采集的露点温度再进行干燥时间的延长与控制。在露点控制模式下,塔的再生时间与原常规模式一致,而吸附时间则比常规模式长,最长的时间单个塔的吸附时间为70min。在控制界面上可以对干燥器的工作状态、露点温度等进行实时监控。

2循环周期的确定

对于仪表风而言,压缩空气露点控制在-40℃就能满足供气要求,通过安装露点变送器将所测得的出口干燥器露点与设定露点进行比对,如果露点变送器测定的露点温度低于设定温度,则延长均压时间。在这种露点控制模式下既保证空气品质满足工艺要求的同时,又能达到节能的效果。

由于循环切换周期的改变会影响到吸附效果、节能量和使用寿命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合理循环周期的选择显得尤为关键。过长时间的吸附会使底部的吸附剂含湿量一直过高,从而影响到周期内露点的稳定性。过高的“吸附剂残存水量”容易导致吸附剂浸泡和吸附剂的粉化,最终导致吸附效果和使用的寿命大打折扣。根据塔的干燥时间和再生时间可知:若以每5min作为一个延长循环周期,越到后期节能效果越不明显。为达到气源品质、使用寿命和节能效果之间的最佳综合效果,以及经过现场实际运行检验,我们选取70min作为一个经济合理循环切换周期。

正常操作模式下每10min一个周期消耗的空气量为16.8m3,那么在24h时间内共有144个周期,因此全天排放消耗的压缩空气量为2419.2m3。在露点控制模式下(70min一个周期)运行24h共有20.57个周期,排放消耗的压缩空气量为345.576m3。空气压缩机的额定产气量为9.5549m3/h,再生气耗气率为15%,正常控制模式以10min周期计算能耗为253.18kWh/d,露点控制模式以70min周期计算能耗为37.65kWh/d。

3方案实施效果

控制系统论文范文第6篇

1.1功能分析应用价值工程的目的不只是强调降低工程投资,还要使设计方案达到综合效果最佳,既有合理的投资成本(不一定最低)净间距,又有必要的功能,同时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又具有最佳的项目寿命周期成本[2]。通过空调系统功能分析可以发现哪些功能是必要的,哪些功能是不必要的或过剩的,从而为改进设计方案提供依据,使暖通空调工程的设计更加完善[3]。本文案例将空调冷热源功能分为三类,即能源消耗、社会环境效益和运行控制。其中,能源消耗又包括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不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等;社会环境效益包括空调制冷设备中工质的使用、冷凝水对环境的影响和热排放对环境的影响等;运行控制包括各设备的运行控制以及噪声、振动控制等。层次分析法是确定功能权重的一种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判断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构造判断矩阵求特征向量来确定各指标权重的方法。层次分析法具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特点,可以进行多目标决策分析,适用于复杂且不易量化的决策问题。由于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和人们判断问题的主观局限性,在进行比较时,往往做不到判断的完全一致性,会存在估计误差,这就需要对判断矩阵A进行一致性检验。式中R(IRandomIndex)为随机一致性指标取值见文献[4]。如果CR<0.1,则判断矩阵A具有可接受的的一致性,否则,需要对判断矩阵A进行再修正。采用专家打分法,聘请7位资深暖通设计师按10分制对4个方案进行功能评价,赋以功能分值,各分值乘以功能权值得功能加权分,对功能加权分之和进行指数处理,得到各方案的功能系数见表3。

1.2成本分析与价值分析空调设备寿命年限一般为20年。对比分析时,假定在使用年限内每年运行费用和维修费用相等,基准折现率为10%,设备报废时残值为零。各方案的初投资、运行维修费用、维修费用见表4。根据各方案的功能系数和成本系数,按照公式(1)计算其价值系数,见表5。

1.3结果分析根据价值系数最高方案最优的原则,由表5可知,方案的冷热源配置最佳,即2台燃气式螺杆冷热水机组冬季供暖、夏季供冷的方案为最佳方案。可见,当综合考虑能源消耗、社会环境效益、运行控制时三种功能时,燃气热泵的方案优于燃煤锅炉空调及其它方案,这一结论与传统的结论是不相同的。

2结论

(1)价值工程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和管理技术。该方法能够融成本、功能、价值为一体,综合判定多种因素影响下的方案优劣,是当今工程领域需要大力推广的方法。避免了因重视功能和投资而带来的寿命期成本偏高和社会、环境效益较差等问题。

(2)将价值工程应用于空调系统冷热源方案的确定是可行的,方法是可靠的。该方法在保证用户功能的条件下,有效地控制寿命期内的工程造价和运行、维护费用,节约资源,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3)运用价值工程评价设计方案时,功能分析是关键。应用该方法时,一方面,需要确定系统功能和影响,另一方面,需要根据用户需要对功能进行评价、确定权值。功能的评价和权值的确定会影响最终结果。

控制系统论文范文第7篇

1基本运行条件

假设实验大楼总楼层11楼层,拥有电梯数量4部,每部电梯最大载客量为15人,电梯移动速率每秒1楼层,加减速时间各1秒,开关门时间各4秒,预估每位乘客进出电梯时间每人0.5秒。

2模拟运算程序

(1)初始状态设定四部电梯停放于一楼且为闲置状态。电梯状态资料库纪录电梯目前位置、目前方向、是否为vip、电梯内部人数、电梯启动时间、电梯拥挤度资料。(2)读入资料比对楼层呼叫资料库所产生时间。楼层呼叫资料库纪录楼层呼叫乘客资料包含产生时间、目前楼层、欲往方向、搭乘人数、被指派车厢、完成时间及是否为优先呼叫(3)电脑以电梯派车程序,模拟出电梯车厢呼叫需求、欲被指派的楼层呼叫需求及电梯目前运行状态,每隔一秒预测电梯运行状态;电梯状态分别为上行、下行及停放。电梯状态若为上行或下行时,则以每秒增加(上行)或减少(下行)一楼层,电梯状态若为停放时,此刻电梯是在完全无楼层呼叫及车厢呼叫需求的状态。当有楼层呼叫信号输入时,电脑以电梯派车程序,指派最适当的电梯去服务该楼层呼叫。(4)若有电梯完成其被指派的外部按键需求时,外部按键资料库加入完成时间,再以入内人数产生电梯内部按键乘客资料,包含入内时间、欲往楼层、欲往楼层人数及完成时间,并将入内人数加入电梯资料库,并重新计算电梯拥挤度。(5)若有电梯完成其内部按键需求时,内部按键资料库加入完成时间,再将电梯内部人数减去出去人数,并重新计算电梯拥挤度。

3模拟资料定义与资料库建立

资料库的建立,利用相同的资料源可比较出各种不同派车法的差异性,在此将资料定义,根据交通模式分为上行模式(上行机率为80%、下行机率为20%、常态随机分配)、下行模式(上行机率为20%、下行机率为80%、常态随机分配)及一般模式(上、下行机率各为50%、均匀随机分配),根据交通流量分为尖峰流量每分钟平均60人次、一般离峰流量每分钟平均20人次,进而分析各种参数变化量。资料库的定义,步骤一,根据交通流量不同乱数增加楼层呼叫产生时间;步骤二,根据交通流量不同乱数产生楼层呼叫人数;步骤三,根据交通模式不同乱数产生楼层呼叫欲往方向;步骤四,取乱数求得楼层呼叫目前楼层,若产生楼层为最低层则必为上行,若产生楼层为最高层则必为下行。

4电梯状态决策模式

电梯可分为上行、上停、下行、下停及停放五种运行状态,在上停及下停状态,仅是将进出人数,以每人0.5秒增加电梯启动时间来代表,即若电梯入内人数为4人,则将电梯启动时间更改为目前时间点加上4*0.5秒,所以在电梯运行状态资料库内,仅有上行、下行及停放三种状态。电梯若为上行状态,以每秒增加一楼层;若为下行状态,以每秒减少一楼层;若电梯位于楼层最高层或方向更改时,则根据更改后方向进行增或减楼层;若电梯已完成所有按键需求,则转为停放状态。

5结束语

控制系统论文范文第8篇

教学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全面教学质量监控需要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等理论的运用与指导,要用系统的理论、观点和方法,通过信息的提取与处理,达到对教学过程系统运行质量的掌控,实现教学目标。那么,从教学的各个环节提取什么样的信息,用什么的标准去评价这些信息材料,对于质量保证来讲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过程质量控制由传统的五环节拓展为现在的九环节,势必对各环节内涵的解读发生变化,对各环节的工作观测点和标准也不尽相同。为了切实保证教学质量实现的可控性,我们这里把可以提供有形支撑材料的环节作为观测点,探讨评价标准,实行以点到线、由线到面的系统检测模式,畅通信息传递通道,实行系统的闭合管理。

“研”作为教学过程环节之首,是决定课程教学水平的根本要素。“研”的工作好坏可以通过课任教师提供的课程学科及课程教研的研究报告或者研究综述进行评价观测,研究报告内容要能够反映学科发展历史以及重要科学家、学科研究动态趋势、学科知识应用领域、学科研究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学科交叉发展状况、近期研究文献检索、课程教材纵览以及有关课程教学研究文献等,它反映的是课任教师对课程学科的了解、理解及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是一篇学科研究报告,它决定教师课程讲授的水平和高度,直接影响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构建。“研”的评价标准即为课程学科研究综述报告的水平。与“研”相对应的是教学质量管理过程环节尾部的“结”,如果说“研”是课程开课报告的话,那么“结”就是完成所授课程的结课报告,也即课程总结报告。总结报告要能够反映整个教学过程和结果的因果关系、教学各环节效用分析、教学重点难点把握与实现情况、教材选择和教学内容综合评价、学生学科专业思想的建立、学生课程知识的掌握,以及教师个人自我评价与学生评价比较分析、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的设想与展望等。通过这个报告可以评价任课教师对自己教学工作情况的认知程度,教师本人通过课程教学从中获取的经验教训情况,以及学科水平提高的可能空间和可持续性。以上两个教学质量评价的过程环节,主要是评价任课教师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水平及个人能力发展,目的是为了达到以科研教研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反映教师授课的学科水平和学科视野,以及教师把握教材、学生和传授知识的能力。

“编”主要指教学大纲的编写,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学质量的纲领性计划性文件、规范,也就是目前国家正在推行的课程标准。课程教学大纲主要反映教师对课程学科知识分类把握,对课程教材研究分析,对教学内容的概括与抽象,它应该具有学科性、思想性、理论性和实践性,而且具有标准性。其内容应该涵盖课程教学目的任务计划、知识能力的范围、深度、广度和体系结构、教学进度、教学方法、教学重点难点,以及需要注明有关章节的参考书、参考文献资料等。教学大纲是教学参考书、教材选择、学业成绩考核、课程评估、质量评价等的依据,它不仅是课程讲授大纲,而且是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纲要。“评”是对课程教学结果效果、质量的评价,是对教学大纲实现度的评估,它始于结果终于大纲,与过程控制系统中的“编”呈对应关系。“评”是教师本人的自我评价,以学生考试考核考查结果为依据,比较教学大纲标准要求,得出客观结论。评价意见有纲领实现情况,学生学科知识掌握情况,教学过程各环节质量情况,学生学科思想、兴趣树立情况,以及需要完善和改进的情况等。对上述两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既强化了教师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又增强了教师的自我认识、自我提高、自我规范和自我发展的主体意识,更有利于对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评估。

中间“备、教、辅、改、考”五个过程环节,是我们传统上所称的教学环节,主要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控制,在初、中等教育中应用于课堂教学情况的评估与评价。在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控制过程中,课堂教学也是实现质量目标的核心的环节,除了要更加关注课程的学科性、专业性、创造性、应用性,以及教育教学的自主性、研究性等特点外,课堂教学依然是实现质量目标的主体部分,因此,强化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质量监控对实施全面教学质量管理是必要的,它反映师生之间结合水平。“备”的评价依据是备课本或者授课讲义,其格式内容除传统的标准规范要求之外,还要能够反映出课堂教学传递学科知识深度、广度,思想性,创新性,实践性等内容,能够折射出课任教师课堂准备的工作量。“教、辅、改”是整个课堂教学质量控制系统的具体环节,其它六个环节可以说都是为其服务的。课堂教学要能够达到提升学生学科学习兴趣,提供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方法,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等目的。它们的评价依据主要由教育对象的满意度、学生作业质量、考试考核成绩、同行评价等构成,支撑材料由课任教师工作测评表、同行专家听课评价表、学生作业论文等组成。通过三个环节的评价可以规范课堂教学、作业布置、课外指导研讨等师生活动和行为。其形式可以是同行听课评教,学生评议,常规检查督导,支撑材料评估等,以确保教师质量责任落实到位。“考”是学生学习考试环节,评价内容包括试卷规范、试题难易及与教学大纲的符合度、学生成绩正态分布情况、考卷自我评价等。“考”的评价是从结果反映过程质量的评估,是过程控制的信息提取量最大的,也是最能直观反映过程效果的环节,一般也是最容易制定规范标准的环节,对于“评、结”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二、教学过程质量控制的实施策略

教学质量控制实际上是管理者用于保证质量目标实现的行动过程。那么,把教学过程的质量控制作为一个系统来进行管理时,就有必要对通常重复发生的过程各环节的行动或者一系列行动进行规定并促进实现。为了保证系统的有效运行,就要具备适宜系统畅通的控制条件或者工具,这些条件包含四个方面的要素。一是过程各环节运行状况的监测,主要报告过程系统内部实际发生的情况;二是对照标准或者规定要求对过程各环节实际状况进行比较或鉴定,主要将实际信息与标准规定进行比较;三是对鉴定结果采取行为反馈,主要是在真实和预期状态存在较大差距时采取修正行动;四是在监测、鉴定、反馈组织之间传递信息的通讯网络,保证把实际发生情况、与标准比较的情况,以及要采取的行动等信息进行有效传递。通过有效运行上述四个组织或者工具,实现教学质量目标的过程控制。由于教育教学质量难以用具体的工具测量,所以评价质量优劣只能以可记载可追溯的物化的教学活动各环节档案进行评价。

在教学过程质量的控制工作中,存在许多不同于一般控制系统的情况和问题,它需要在管理体制机制上构建和设计,并对控制个体和执行个体特质的千差万别要给予充分关注。在构建过程控制制度或者工具时,在不放过关键细节的前提下需要抓大放小,在评价标准实施时要留有一定的控制自量权,为教师教学改革创新、学生个性化发展留足时间空间。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的过程控制时要把握这个控制系统的各种特殊情况:一是系统的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有意识计划的结果。二是系统的控制不是自动运行的,为了实现目标,控制组织(人)必须与具体执行人合作。三是系统不是机械或者一个人的行动情况,实施管理控制是系统要素之间的合作,它是管理者控制与课任教师自检自控相结合。四是系统在运行时对标准结果的检查评价活动与为完成预期要求的行为之间关联不清晰,控制不能独立发生,往往都是内部各主体之间调节的行动结果。

教学质量的管理控制是学校管理部门影响教职员工以实现教学质量目标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许多个体行为:计划组织的行动、协调各部门的行为、信息收集处理与传递、行动调整以及影响教师改变他们的行为等。尽管我们所构建的这个过程管理是系统的,但是管理过程并不是机械的,它也包括不同个体之间的交流,实现学校和教师的目标合一。虽然完全统一很难,但学校又必须这样行动。在这个过程中,适当的激励措施在促进目标合一上是非常必要的应用工具。比如,在教师中树立标兵,对自检自查一贯做得好的,要给予奖励,对缺乏自觉性的、达不到要求的,要给予相应处罚等。系统内部各主体要素功能的发挥是教学质量控制的内部机制,除此之外,组织结构、教师管理、质量文化和评价标准等四大要素构成系统运行的外部条件。组织结构规定着系统中的决策者的角色、信息报告关系和责任关系,它决定着质量控制系统中所有相关者的职能分工、责任要求、信息互通和联动行动。这些功能通过过程管理的制度规定、机制设计、标准规范等来实现,即用一定的体制机制保证组织机构的有效运转。教师管理主要是为了保证授业主体的水平合格,核心是对课任教师的挑选、培训、开发、教育、提高和调岗等,从而保证完成质量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品德。由于教学质量本身监控起来就比较复杂,文化在教学过程质量控制系统中是非常重要的,这里主要是指既定的一些共识、态度和标准,它们或明确地或暗中引导各职能个体的行为。所以,教学过程质量控制系统有效运行的保证是上述四要素的制度设计具体可行可接受,且执行有力。要规定好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教学质量评价部门、二级学院、教研室、课任教师、学生等责任义务关系,构建他评与自评、他控与自控的体制机制、完善质量评价的标准与规范,用于教学活动档案资料等有形软件为依据的静态评价和日常监督检查、课堂听评、课程报告、学生测评等动态评估,进而实现过程控制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