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白车轴草夏枯病菌探讨范文

白车轴草夏枯病菌探讨范文

时间:2022-07-08 11:35:57

白车轴草夏枯病菌探讨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

摘要:

对白车轴草夏枯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药剂敏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菌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5~30℃,最适温度28℃,菌核形成适宜温度为15~30℃,最适温度28℃;最适菌丝生长的培养基为PSA,最适菌核形成的培养基为PDA;最适菌丝生长的碳源为Richard培养基,最适菌核生长的碳源为可溶性淀粉;以L-精氨酸为氮源的培养基最适菌丝生长,L-α-丙氨酸为菌核形成最佳氮源;pH5.0~10.0适宜菌丝生长,pH6.0菌核产量最高;半光照利于菌丝生长,全光照利于菌核形成。药剂敏感性研究表明,病菌对吡唑醚菌酯、肟菌•戊唑醇、咯菌腈、多粘类芽孢杆菌、唑醚•代森联、异菌脲和多菌灵的敏感性较高,EC50<1.0mg/L,EC90<5.0mg/L,可进一步用于田间试验。

关键词:

白车轴草;夏枯病;立枯丝核菌AG1-IB;生物学特性;药剂敏感性

白车轴草,又名白三叶草,为豆科车轴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车轴草全草皆可入药,具有祛痰止咳、镇痉止痛等功效[1]。因其具有营养价值高、生长速度快、可多次刈割等优点,是畜牧业的优质饲料[2]。又因其具有耐践踏、耐贫瘠、叶花优等优点,一直是城市草坪绿化的首选植物。吉林省白山市已将该草作为市草,大面积铺植于城市,成为该市草坪的主体草种[3]。笔者于2012—2014年,先后在吉林省通化市和吉林农业大学校园绿化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牧草种质资源圃及长春市居民区绿地的白车轴草上发现一种病害,该病害主要危害白车轴草的叶片和叶柄,初期为水渍状小斑,湿度大时,病斑扩展非常迅速,可致整个叶片和叶柄发生水烂,茎叶坍塌,产生大量蛛丝样菌丝,并形成白色絮状物,进而形成灰褐色菌核,严重时导致车轴草大面积死亡,对车轴草的生产及观赏价值均造成严重影响。经研究确定该病害由夏枯病菌引起[4]。本试验着重就白车轴草夏枯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杀菌剂敏感性进行研究,以期为该病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过程中药剂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病原菌供试白车轴草夏枯病菌BSYJ11,由吉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教研室分离鉴定并保存。

1.2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1.2.1培养基对病菌菌丝生长和菌核产量的影响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SA)、黄瓜煎汁、苹果煎汁、番茄煎汁、梨煎汁、燕麦片(OA)、玉米粉、胡萝卜煎汁、水琼脂平板培养基上分别放置直径为8mm的病原菌菌饼,4次重复,25℃恒温培养,2d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5]。菌核产量测定:病菌培养7d后,将菌核取出置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40℃烘干至恒重,称量。

1.2.2温度对菌丝生长和菌核产量的影响将直径为8mm的菌饼放置于PDA培养基平板中(15mL/皿),分别置于4,10,15,20,25,26,27,28,29,30,31,32,33,34,35,40℃下培养,4次重复。培养2d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5],7d后测定菌核产量。

1.2.3pH对菌丝生长和菌核产量的影响用HCl(1mol/L)和NaOH(1mol/L)将PDA培养基的pH分别调节为4.0,5.0,6.0,7.0,8.0,9.0,10.0,11.0,向上述不同pH平板(15mL/皿)中移入菌饼(直径8mm),25℃恒温培养,4次重复,2d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5-9],7d后测定菌核产量。

1.2.4碳源和氮源对菌丝生长和菌核产量的影响(1)碳源:分别称取等质量碳素的二水合柠檬酸三钠、α-乳糖、D-山梨醇、D-甘露醇、D(+)-麦芽糖等碳源替代查氏培养基[6]中的蔗糖,配置成培养基。移植菌饼(直径8mm)到上述平板培养基中(15mL/皿),25℃恒温培养,4次重复。2d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5-9],7d后测定菌核产量。(2)氮源:分别称取等质量氮素的L-α-丙氨酸、L-精氨酸、L-苯丙氨酸、L-胱氨酸、L-谷氨酰胺等氮源代替查氏培养基中的硝酸钠,配置成培养基。移植菌饼(直径8mm)到上述平板培养基中(15mL/皿),25℃恒温培养,4次重复。2d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5-9],7d后测定菌核产量。

1.2.5光照对菌丝生长和菌核产量的影响将直径为8mm的菌饼放置于PDA培养基平板(15mL/皿)中,分别在连续光照、12h光暗交替和完全黑暗条件下25℃恒温培养,每个处理4次重复。2d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5-9],7d后测定菌核产量。上述试验数据采用DPS软件邓肯氏新复极差法(DMRT)进行统计分析。1.3药剂敏感性测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10-11],对供试菌株BSYJ11进行药剂敏感性测定,供试药剂见表1。将每种药剂配制成质量浓度分别为1×103,1×102,1×10,1,1×10-1,1×10-2mg/L的含药平板。取直径为8mm的菌饼,放置于含药平板中央,菌丝面朝下,以不加药剂作为空白对照,每个处理3次重复。2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d后,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供试病菌在含药培养基上的菌落直径,与对照比较计算各药剂处理对病菌的生长抑制率。查机率值与死亡率(抑制率)换算表,用最小二乘法建立毒力回归方程,计算出各药剂对病原菌的有效中浓度(EC50),比较病原菌对各种药剂的敏感程度。抑制率=(对照组菌落直径-处理组菌落直径)/(对照组菌落直径-菌饼原始直径)×100%。

2结果与分析

2.1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2.1.1培养基对菌丝生长和菌核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病菌在10种供试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在PSA上菌丝生长最快,在番茄汁培养基上生长最慢;在PDA上菌核产量最高,在水琼脂上菌核产量最低(表2)。

2.1.2pH对菌丝生长和菌核产量的影响菌丝在pH4~11均能生长,pH5~10适宜病菌菌丝生长;pH4~11均能形成菌核,pH6时菌核产量最高(图2)。 

2.1.3温度对菌丝生长和菌核产量的影响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5~30℃,最适温度28℃;菌核形成适宜温度为15~30℃,最适温度28℃,在10℃以下和31℃以上不产生菌核(图3)。

2.1.4碳源和氮源对菌丝生长和菌核产量的影响在供试的10种碳源中,病菌在Richard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好,其次为D-山梨醇;菌核在以可溶性淀粉为碳源的培养基上产量最大,在以二水合柠檬酸三钠为碳源的培养基上不产生菌核(表3)。病菌能够利用供试的9种氮源,其中病菌菌丝在以L-精氨酸为氮源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菌核在以L-α-丙氨酸为氮源的培养基上产量最大,在以L-组氨酸、L-赖氨酸、L-胱氨酸为氮源的培养基上不产生菌核(表3)。

2.1.5光照对菌丝生长和菌核产量的影响不同光照处理结果显示:半光照有利于病菌菌丝生长,全光照条件下菌核产量最大(表4)。

2.2病菌对药剂的敏感性由表5可知,病菌对吡唑醚菌酯、肟菌•戊唑醇、咯菌腈、多粘类芽孢杆菌、唑醚•代森联、异菌脲和多菌灵的敏感性较高,其EC50<1.0mg/L,EC90<5.0mg/L;病菌对代森锰锌、菌核净、丙环唑、腐霉利的敏感性次之,EC50<5.0mg/L,5.0mg/L<EC90<10.0mg/L;病菌对多抗霉素、枯草芽孢杆菌、内生芽孢杆菌、氟硅唑、嘧霉胺的敏感性略低,EC50<5.0mg/L,5.0mg/L<EC90<100.0mg/L;对其他药剂的敏感性较差。

3结论

白车轴草夏枯病(Summerblightofwhiteclo-ver)由R.solaniAG-1-IB引起[4]。该病与白车轴草菌核病的症状尤为相似。受害植株,开始病部呈水渍状、浅褐色斑痕,然后向上蔓延,斑痕色泽由浅褐色变成灰白色,此时茎基部软腐,长出白色絮状物,或黑色菌核粒。受害轻者,植株呈星点发黄,重则大片萎蔫枯死[12]。该病害在国内首次被发现,且对白车轴草的生产造成极大的威胁,需引起草业工作者及园林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掌握该病害的诊断特征,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才能防止病害的扩大蔓延,减少其对草业及景观造成的重大损失。掌握该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和病害的发生规律,是进行病害防治的必要前提。通过研究得知:病菌对营养、光照、酸碱度等的要求并不严格,因此病害在营养瘠薄的栽培条件下也可严重发生。室内药剂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病菌对吡唑醚菌酯、肟菌•戊唑醇、咯菌腈、多粘类芽孢杆菌、唑醚•代森联、异菌脲和多菌灵的敏感性较高,其EC50<1.0mg/L,EC90<5.0mg/L;其次为代森锰锌、菌核净、丙环唑、腐霉利,5.0mg/L<EC90<10.0mg/L,内生芽孢杆菌的10.0mg/L<EC90<30.0mg/L。通过药剂敏感性试验结果,可以筛选到进一步田间试验的药剂,对病害的防治提供了备选药剂,有利于病害的合理防控,为白车轴草健康生产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詹庆丰,夏增华,白海云,等.白车轴草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4):311-312,320.

[2]陈叶,王进.白车轴草的特征特性及利用[J].饲料与畜牧,2003(4):26-27.

[3]林海森.白车轴草在吉林省的分布及其开发利用[J].北方园艺,2007(1):120-121.

[5]李增平,陈坚.白木香立枯病的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J].热带作物学报,2008(2):231-236.

[6]陈京元,霍宪起,蔡三山,等.湿地松猝倒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的观察[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6,25(2):128-131.

[7]王晓梅,程丽,张浩.9种杀菌剂及其不同配比对辣椒疫霉菌的毒力测定[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4,36(4):407-410.

[8]王晓梅,刘畅,王林贤,等.杀菌剂及其不同配比对辣椒疫霉菌的室内抑制效果[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5,37(4):406-410.

[9]王壮,张爱华,雷锋杰,等.五味子叶枯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拮抗放线菌的初筛[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5,37(5):524-529.

[10]方中达.植病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140-142.

[11]慕立义.植物化学保护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79-82.

[12]师仰胜,赵培宝,冯克,等.白车轴草病虫害的发生危害及其治理对策[J].植物保护,2005,32(6):70-73

作者:孙慧颖 杨丽娜 谢昀烨 万丹凤 白庆荣 单位: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 吉林省桦甸市夹皮沟镇农业站

被举报文档标题:白车轴草夏枯病菌探讨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kejizazhi/jlnydxxb/696088.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